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中国民航大学
中国民航大学是中国民用航空局直属的一所以培养民航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为主的高等学府,是中国民用航空局、天津市人民政府、教育部共建高校。学校的前身是1951年9月成立的军委民航局第二民用航空学校,由毛泽东主席亲自任命方槐将军为校长,周恩来总理亲自选定校址。1981年更名为中国民用航空学院,2006年5月30日,更名为中国民航大学。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教育之本,秉承“立足民航,服务社会,面向世界”的服务面向,弘扬“严实向上”的校风和“笃学、精博、严谨、创新”的学风,不断强化“崇尚严实、致能致用”的办学特色,以“严、实、能、用”为教育理念,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国际化、复合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努力建设成为高水平现代化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总占地面积171.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7.4万平方米。按照“一校多区、布局合理、协同发展”的思路,现建有天津东丽校区,坐落于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旁,另外建有朝阳飞行学院、内蒙古飞行学院、新疆天翔航空学院3个飞行训练学院,正在建设天津宁河校区。学校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1个,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天津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天津市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2个。学校拥有各类飞行教学训练飞机82架,机务维修实习飞机22架,D级飞行全动模拟机3台,其他各类训练模拟机/器208套,各类飞机发动机60台。学校图书馆现有馆藏纸质图书217.5万册,电子图书291万册,数据库96个,与国际知名航空制造企业合作共建了空客、波音、赛峰资料室,开通了波音在线、空客在线网站,可直接访问国外相关技术资料。学校拥有工、管、理、经、文、法、艺7个学科门类,拥有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11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6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34个本科专业,6个专科专业,学科专业覆盖民航主要业务领域,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学校入选天津市“双一流”建设计划,是天津市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高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入选天津市一流建设学科,航空宇航和交通运输入选天津市特色学科(群)建设名单。学校拥有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天津市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9个天津市品牌专业、8个天津市特色优势专业建设项目、8个天津市应用型专业建设项目。交通运输专业为首个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航空类交通运输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教育部CDIO工程教育模式改革试点专业,中欧航空工程师航空工程研究生层次学科领域加入教育部、天津市卓越计划。学校现有教职工20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近1500人。包括国家级科技创新人才3人,民航科技创新人才推进计划11人、团队6个,天津市创新人才团队5个。此外,学校拥有民航相关岗位资质证书或具有民航企业实践经历的“双师型”教师500余人。学校现有在校生28000余人,生源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率始终居于全国高校前列,本科生招生录取质量进入全国高校前5%,毕业生就业质量排名连续四年进入全国百强。学校更名大学以来,相继承担了国家高技术研究计划(863计划)重大和重点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项目以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多项。积极开展民航关键技术攻关,广域航空安全监控、航空器全球追踪、行李自助托运等技术已在民航运行中得到示范验证和应用。学校大力实施科研平台建设工程,相继获批民航科技创新基础技术研究型科研院所、应用技术开发型科研院所、成果转化枢纽型科研院所、技术政策暨服务智库型科研院所和基础技术研究基地、应用技术开发基地、创新人才发展基地,获批民航局重点实验室3个,参与共建民航局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6个,省部级智库5个。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方针,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北京市大兴区委、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政府、民航局空管局、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首都机场集团公司、中国民航机场协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单位签署合作协议,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和特色,在民航专业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等领域开展合作。学校适应民航行业发展特点,实施国际化战略,通过合作办学等多种方式引进优质境外资源,不断提高国际化办学能力和水平,现为国际航空认证委员会(AABI)教育会员、国际民航组织升级版航空培训计划(ICAO TRAINAIR PLUS Programme)正式会员。学校与法国航空航天大学校集团共同创办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系统引进法国工程师教育模式,连续两次获得法国工程师学衔委员会(CTI)最长期限(6年)的认证,一直担任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主席单位之一,并于2016年6月被中法两国政府评为“中法大学合作优秀项目”。历经69年开拓进取,学校已成为一所民航学科门类齐全的高等学府,被誉为中国民航人才的摇篮,科学技术研究的中心,国际文化交流的窗口,将努力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民航大学。(数据截至2020年4月)
中国民航大学 2021-02-01
中国民航商业运营国产大飞机正式起步 从上海到北京,C919商业首航完成
记者从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航”)获悉:28日上午10时32分,东航使用中国商飞全球首架交付的C919大型客机,执行MU9191航班,从上海虹桥机场飞往北京首都机场,开启这一机型全球首次商业载客飞行。
人民日报 2023-05-30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或许是古蜀先民梦寐以求的飞天夙愿与现代文明偶然的 “链接”,在古蜀国三星堆文化的都四川广汉,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如岿立的长梯,为翱翔蓝天的寻梦人铺筑了一条通天大道。 作为亚洲最大、世界知名的“蓝天大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除了为新中国培养输送了占中国民航直属航空公司总数90%以上的飞行人才和大量的其他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这样辉煌的业绩外,学院还拥有近20亿的固定资产和1100多公顷的校园面积;有由夏延、西门诺尔、TB、贝尔等8种机型共107架初、中、高三级先进飞机组成的教练机队;有亚太地区最大的飞行模拟机培训中心和世界一流的发动机维修培训中心以及中国唯一的莱康明发动机翻修中心……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的前身是“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学校”。1956年初,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和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决定性胜利,为了满足祖国建设和发展需要,解决民用航空人才短缺的突出矛盾,经民用航空局报请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同意,“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学校”于同年8月,在人杰地灵的天府之国翻开了共和国民用航空人才培养的崭新一页。此后的48年来,尽管校名几度更改,学院的办学层次也从中专、大专升格为本科院校,但是,飞院人始终不渝地将根深植于这方热土,用青春和智慧铺筑了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大厦坚实的基石。 走过了48年的风雨里程,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拥有近500名教风严谨、技术精湛的飞行及其他各类专业的教师队伍,他们当中,飞行教学在2500小时以上的全天候飞行教员超过了100人,在这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中,有的荣获国家授予的功勋飞行员称号,有的获得安全飞行金、银、铜质奖章。近年来,学院的航空安全连创佳绩,分别于1996、1997、1998、2000、2001和2003年,获得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授予的中国通用航空安全最高奖??“航空安全‘金鸥杯’”。 学院在四川新津、广汉、绵阳和河南省洛阳市设有4个副司局级的飞行训练分院以及所属的5个设施完备的、供飞行教学训练使用的机场。为了保障飞行安全和教学质量,学院还设有飞机修理厂和为转场飞行训练服务的遂宁、洛阳 2个航空站。洛阳航站曾多次出色完成了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外国元首的专机保障任务,受到各级领导的好评。 今天,面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好形势,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在保持特色、做强主业的前提下,适度拓展与行业发展密不可分的相关专业。目前,学院本部所设的飞行技术与航空工程学院、 空中交通管理学院、空中乘务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外语系、管理科学系、体育教学部开设有:飞行技术(运输飞机驾驶、通用飞机驾驶、直升机驾驶)、交通运输(空中交通管制、飞行签派、航行情报和机场管理)、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热能与动力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安全工程、交通工程、物流管理、市场营销和空中乘务与旅游管理、商务管理与航空服务等20个本、专科专业。专业涵盖工、管、文等学科门类。 学院历来十分重视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其中富有特色的准军事化管理对学生在事业上有所作为起到了基础作用。据统计显示: 在中国民航每天飞往国内外的各条航线上,90%以上的机长是在这里接受了良好的文化教育和严格的纪律作风培养后成长起来的。今天的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的校友随处可见,他们当中的大批优秀人才已经走上了中国民航各级管理部门的领导岗位,成为中国民航建设和发展的中坚力量。 早在上个世纪中后期,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就开始接收国外政府公派的留学生了。首批留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的学生是1962年6月1日开始投入飞行训练的10名越南学生。此后的30多年里,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以其自己所特有的魅力吸引着蒙古、日本、韩国、柬埔寨、香港等众多亚洲国家和地区的飞行、航管、机务维修人员来这里进行学习和深造。 站在社会发展的前沿,满足社会最新需求,自1991学院首开中国私人飞行驾照培训先河以来, 已有近100名国内外航空爱好者在这里毕业,并获得中国民用航空总局颁发的私人飞机驾驶执照。 致力于教书育人的飞院人也从来没有忘记参与、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从1999年至今,飞院人连续出色地完成了北京、四川等10多个省、市自治区要求协助的人工增雨作业任务。目前,飞行学院创建中的“ 四川三星通用航空公司 ”已横空出世。飞行学院将在多层面、多领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优质服务的同时,进一步完善自身,向建设世界一流飞行大学冲击。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2021-02-01
中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研究报告
本书依托于中部审计协会和南京审计学院内部审计协会丰实的行业资源和研究基础,通过对外的内部审计文献进行综述,以及对民营企业的全面调研和典型调研报告,分析了中部审计的发展现状,与国有企业进行了对比,并通过典型案例剖析了目前民营标杆企业的内部审计经验。后,提出了本书的结论和未来发展展望。
南京审计大学 2021-04-28
陈滢
陈滢博士现任慧科集团合伙人、首席战略官、慧科研究院院长,负责集团研发与创新战略规划和推动工作。
云上高博会 2022-03-24
陈海涛
陈海涛 系别:管理科学与工程系 职称:教授/博导 现任管理科学与工程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国家工业与信息化产业部评审专家,吉林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吉林省工业与信息化产业厅、吉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特聘专家,中国互联网工业联盟常务理事、吉林省运筹学会常务理事,吉林省物流与采购协会常务理事,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访问教授,长春市政协委员、常委,吉林省工商联常委、执委。多家企业顾问。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工学学士,吉林大学管理学硕士、博士 研究领域:系统与工业工程,智能制造、管理信息系统、大数据与商务智能、创新与创业 主讲课程 1、《生产运作管理》(本科生、MBA生课程) 2、《工业工程导论》(硕士研究生课程) 3、《管理科学前沿》(博士研究生课程) 4、《现场管理》(工程硕士)  
陈海涛 2021-06-23
陈功
1987年大学毕业,1990年硕士,1998年博士。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学工学博士学位,2002年-2003年赴香港城市大学访问研究。曾任职于化工部北京化工研究院专题组长,从事大型化学工业化流程的研究。目前,在北航材料学院高分子及复合材料系,从事本科生教学和研究生培养工作,教授有机合成化学和化工原理等多专业基础课。承担国家自然基金、航天重点基金、航空基金、国防重大专项和军工配套项目。曾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共20多名,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发表中外文论文三十多篇和专利授权3项等。
陈功 2021-12-31
陈赟
电子邮箱:75010@njnu.edu.cn   办公室: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环境学院 素质楼406室 通信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文苑路1号,210023 Researchgate: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Yun_Chen57
陈赟 2021-12-31
陈亮
专业方向:光电信息器件与系统,光电传感与图像计量技术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计量大学科研处处长,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光传感与图像计量重点实验室主任。先后主持及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浙江省重点研发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课题 10 余项,主持完成企业横向项目30余项。发表SCI/EI 收录论文40 余篇,申请发明专利20 余项。 浙江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浙江省“数字经济一号工程”151 专项人才; 国家市场监管局光传感与图像计量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光机电技术与系统集成分会,理事;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理事; 浙江省光学学会,副秘书长; 浙江省照明学会,理事; 浙江省“光电产品及其检测技术”机器换人专家指导组联系人; 依托浙江省半导体照明创新团队,从 LED 照明对人体作用出发,解决了色温、光色调控、照明均匀性、灯具可靠性等关键技术问题。发明自由剪切湍流阵列无损解聚及精密分级 LED 荧光粉的方法,发明灯管均匀涂粉方案和大面积任意形状光源光学设计方法和自由曲面透镜,提高了照明舒适和安全性能。其中双高斯设计、双蓝光激发可调白光 LED 技术处国际领先水平。发表 SCI 论文 10 余篇,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 10 余项。通过与阳光照明、得邦照明、生辉照明、赛尔富电子、燎原照明等企业合作及成果产业化,近三年新增销售87.5亿元,新增利税 15.7亿元,出口创汇8.2亿美元:在某型号军舰、三峡大坝、东海油井、故宫博物院等重大工程照明项目获得应用,出口 30 余个国家和地区,推动了国家照明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陈亮 2023-03-24
陈超
陈超,男,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大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1、组建中国科大图书馆信息化系统。带领组建安徽省数字图书馆系统。带领组建安徽省网络课程共享平台系统。 2、帮助对接中国科大同贵州省六枝特区定点帮扶工作,带领六枝特区发展电子商务,县域电商销售额每年平均增长60%以上。 3、组建中国科大法律事务办公室,规范学校法律事务流程,协同学校成果转化办建立学校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4、参与中国科大科技成果赋权体系的建设。
陈超 2023-03-24
1 2 3 4 5 6
  • ...
  • 250 25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