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
生物
转化和膜谱
技术
制备
植物源氨糖关键
技术
及产业化
以工业发酵柠檬酸的废弃玉米渣(含菌丝体)和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产生的大 量菌根、菌渣为原料,采用高效生物转化和膜谱分离技术制备新一代植物源氨糖 产品,具有高纯度、无甲壳致敏源、无腥味、无重金属污染的特点,能够促进关 节软骨恢复、缓解骨关节痛、辅助治疗骨关节炎,是重要的医药和功能食品原料。 项目申报专利 13 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 3 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 2 件;获得省高新技术产品 5 个;获国家星火计划 1 项、江苏省重大成果转化 A 类项目 1 项、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中以合作项目)1 项、江苏省重点技术创新计划项目 1 项江苏省绿色制造清洁生产及工业循环经济项目 1 项;获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省级鉴定成果 2 项;获中国发明创业银奖 1 项。项目实施应用单位建立了新型氨糖柔性生产线,生产的产品总量占国内生产总量的 20%以上,近三年来新增销售 11.3亿元,新增利润 1.22 亿元,税收 5088 万元,出口创汇 5947 万美元。项目解决了原料几丁质含量低、提取效率低、精制工艺难等瓶颈问题,提升了氨糖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综合效益。
江南大学
2021-04-13
一种
生物
敷料及其
制备
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大面积皮肤缺损的生物敷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生物敷料以蚕丝中提取的丝素蛋白为主要原料,由丝素海绵多孔材料单独或与纤维网状加强层复合、以及在其表面覆盖一层有孔的高分子膜构成。本发明生物敷料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以及良好的柔韧性和强度、治疗药物的渗透性、创面湿度调控性,对创面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本发明生物敷料的制备方法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
浙江大学
2021-04-11
一种
生物
电极及其
制备
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生物电极包括绝缘外壳和电极线,所述电极线包括多个工作电极线、一个或多个参比电极线和对电极线,所述电极线侧表面包覆有绝缘蜡,树脂封装于绝缘外壳中,所述外壳尖端开口,其尖端开口口径在 0.4mm 至 2mm之间,所述电极线的检测端通过所述开口与待测生物样本接触。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绝缘蜡溶解于易挥发的有机溶剂中得到绝缘液,均匀涂覆在电极线侧表面,待有机溶剂挥发;(2)将电极线同时插入绝缘外壳中,将树脂灌入外壳,固化后,将外壳尖端打磨光滑。本发明提供的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生物
质内外联合加热方式制取
生物
炭
技术
由生物质制成的炭具有无烟、无味、热值高等特点,可以直接施放到土壤中或作为炭基肥的原料使用,一方面改良土壤、增加肥力,另一方面利用其耐降解性质,延长碳在土壤中的封存时间,降低温室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此外,生物炭是一种很好的吸附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其表面含有丰富的含氧活性功能团,可净化水质,吸附土壤中一些常见的环境污染物如重金属、农药等。因成本较低,已广泛使用于化工、冶金、环保、农业等领域。 目前,已有的生物炭生产系统都会至少存在下列问题之一:①产能小,难以满足大规模生产需求,如窑式炉、釜式、螺旋推进炉等;②炉内温度难以控制,生物炭品质难以保证,如竖流式炉等;③对原料要求高,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如回转窑;④能耗大,生产成本高,存在环境污染(特别是焦油难处置)。针对以上问题,东南大学将炭化过程产生的副产品(焦油和热解气)进行燃烧,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采用内外联合加热方式为生物质炭化过程提供热量,无焦油产生,实现连续式进出料和能量梯级利用。目前已建成日处理秸秆量7吨和24吨的成套工程,日产生物炭约2.1吨和7.5吨。工程连续稳定运行。 本技术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件(授权2件),发表学术论文12篇,获国家“973”、江苏省环保厅科技项目支持。
东南大学
2021-04-11
生物
质内外联合加热方式制取
生物
炭
技术
由生物质制成的炭具有无烟、无味、热值高等特点,可以直接施放到土壤中或作为炭基肥的原料使用,一方面改良土壤、增加肥力,另一方面利用其耐降解性质,延长碳在土壤中的封存时间,降低温室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此外,生物炭是一种很好的吸附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其表面含有丰富的含氧活性功能团,可净化水质,吸附土壤中一些常见的环境污染物如重金属、农药等。因成本较低,已广泛使用于化工、冶金、环保、农业等领域。 目前,已有的生物炭生产系统都会至少存在下列问题之一:①产能小,难以满足大规模生产需求,如窑式炉、釜式、螺旋推进炉等;②炉内温度难以控制,生物炭品质难以保证,如竖流式炉等;③对原料要求高,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如回转窑;④能耗大,生产成本高,存在环境污染(特别是焦油难处置)。针对以上问题,东南大学将炭化过程产生的副产品(焦油和热解气)进行燃烧,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采用内外联合加热方式为生物质炭化过程提供热量,无焦油产生,实现连续式进出料和能量梯级利用。目前已建成日处理秸秆量7吨和24吨的成套工程,日产生物炭约2.1吨和7.5吨。工程连续稳定运行。
东南大学
2021-04-11
丹参素的
生物
合成
技术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 : 丹参素是一种天然植物多酚酸,是中药丹参的主要水溶性活性成分。丹参及 其制剂(如复方丹参滴丸、复方丹参片等)、丹参素的衍生物丹酚酸 B 和丹酚 酸注射液已经批准,广泛用于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丹参素是丹参及其制剂国家 药典规定的质量控制指标。丹参素的药理活性包括具有改善血流、抑制血小板活 化和动脉血栓形成,还具有抗癌和抗炎等活性。我们研究还发现,丹参素具有清除活性氧和活性氮的作用,是一种高效的抗氧化剂。丹参素清除羟基自由基和超 氧阴离子自由基活性,高于维生素 C。因此在医药、保健品、食品等方面具有很 大应用潜力。 目前丹参素主要从药材丹参中提取,然而丹参根中含量低(一般 0.045%), 严重制约了丹参素的大规模应用。化学合成丹参素存在着步骤繁琐,立体选择性 不高。采用合成生物学技术构建工程微生物,通过发酵方法生产丹参素是一种很 好的替代方法。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 本技术采用合成生物学策略,挖掘大量的天然生物元件,创新组合了功能酶, 设计了非天然存在的从葡萄糖到丹参素的生物合成途径,构建丹参素的人工细胞 工厂。实现了葡萄糖为原料,发酵生产丹参素。发酵 72 小时,积累丹参素 7 克/ 升以上,对葡萄糖的摩尔转化率为 0.47,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技术水平及专利与获奖情况: 截止目前,丹参素的生物合成途径一直未见报道,天津大学唯一拥有该技术。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 微生物发酵生产丹参素,得率高,工艺简单,成本低,唯一的拥有该技术, 市场竞争力强。 应用领域:医药、食品、保健品等领域。 合作方式及条件:寻求技术转让或新产品合作开发
天津大学
2021-04-11
生物
质高温高效燃烧
技术
"古代发明热解浓缩生物质制炭,燃烧温度达到1400℃以上,成就了陶瓷、铁器的人类工业,高温是工业的生命。人类钻木取火至今,始终摆脱不了生物质因低热值,燃烧温度低,达不到大工业生产要求的瓶颈,现代工业文明依赖化石燃料的火源技术,是环境污染、气候变化和不可持续的根源。 我校成功开发生物质单相燃烧的绿色高温工业火源技术,取名为霄,霄是继人类仅有的炭和煤之后第三代高温工业火源技术,获得国际专利。从钻木取火、木柴制炭、火药爆炸到化石燃料,人类每一次新火源技术的出现,无不使人类生产力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生物质高温高效燃烧技术将构建领先世界绿色工业体"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0
药食用真菌
生物
技术
研究团队长期从事猴头菌、虫草、灰树花、松口蘑、云芝和樟芝等 30 余种药食用真菌的深层液体发酵技术研究,形成了真菌多糖、真菌糖蛋白、三萜化合物等代谢产物提取、分离和高效制备技术体系,已建立多种菌物活性物质筛选和评价模型,筛选出一批降糖、降脂、抗炎、抑菌、抗氧化等真菌产物,在此基础 上,建立了药食用真菌菌株库和代谢产物库。
江南大学
2021-04-13
生物
特征识别
技术
及其应用
生物特征识别是利用人体的虹膜、指纹和人脸等生物特征进行身份识别的技术。项目处于产业化阶段,已授权相关发明专利28项,成果突破了国际上信息安全领域中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中的虹膜清晰度检测,虹膜特征提取以及低质量指纹图像的识别等技术瓶颈,研制了信息安全的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系统,该系统建立在自主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上,打破了国际技术垄断,其中低质量指纹图像分割、虹膜动态质量评估和特征提取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直接推动我国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信息安全领域的发展。本成果的推广应用为解决信息安全的重大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4
生物
反馈
技术
成果
生物反馈是医学、电子学、计算机技术、生物控制论以及近代心理学、精神生理学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行为医学治疗技术。基于该技术,近年来南京大学生物医学电子工程研究所成功研制了以下生物反馈仪:脑功能生物反馈仪 与传统的药物疗法相比,脑电生物反馈疗法更能充分调动受训者的内在潜力,使受训者积极参与治疗。此项技术可用于神经精神疾病的治疗,如癫痫、注意力障碍多动综合症(ADHD)、学习障碍、睡眠障碍等症。 自主神经功能仪 自主神经功能仪构思新颖,为国内
南京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6
7
8
...
983
98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高校实验室分级分类管理平台
2
云上展厅已成功吸引1万余家企业入驻!
3
第62届高博会圆满落幕,明年春天相约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