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先进陶瓷、金属间化合物和复合材料的燃烧合成粉末
本项目采用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燃烧合成技术生产技术生产各种先进陶瓷,金属间化合物和复合材料的粉末。提供的主要产品有:a-Si3N4,b-Si3N4,a-Sialon,b-Sialon,AlN,TiN,ZrN,TiC,TiCN,TiB2,SiC,Cr3C2,MoSi2,FeAl,Fe-TiN,Fe-TiC,Fe-TiB2,Cu-TiB2,TiB2-Al2O3,AlN-ZrN-Al3Zr,Si3N4-SiC-TiCN,Si3N4-Si2N2O-TiCN,TiN-TiB2以及纳米电子陶瓷BaTiO3粉末,纳米ZrO2及ZrO2基陶瓷,纳米TiO2粉末。采用这种先进工艺合成反应完全,性能稳定,质量优良,欢迎各界用户洽谈业务。 用于各工业领域耐磨、耐腐蚀、耐高温等严酷服役条件下工作的结构部件。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核壳结构的丙烯酸酯类共聚物增韧剂
聚合物作为结构材料,强度和韧性是重要的相互制约的力学性能指标,塑料增韧一直是材 料工业化应用的重要课题和应用研究的热点。广泛应用的塑料增韧方法是通过添加各种弹性体 作为增韧剂,来大幅度提高塑料基体的韧性。但是上述传统的增韧方法虽然可以让材料的冲击 韧性成倍增长,但由于增韧改性剂具有较低的模量和玻璃化转变温度,给塑料的应用带来固有 缺陷,如材料的刚度、强度、热变形温度大幅度降低。虽然应用高模量的填料改性聚合物可以 有效地提高刚度、强度和热变形温度,但是材料的韧性却大幅度下降。因此如何同时增强、增 韧,并取得强韧化效应,关系到是否能扩展结构材料的应用范围。 在众多弹性体改性剂中,具有核壳结构的丙烯酸酯共聚物(ACR)由于具有核层弹性体粒径 可控,壳层与塑料基体的相容性好,并且在共混过程中易于分散的优点,添加少量的丙烯酸酯 共聚物,就可以显著提高塑料如聚碳酸酯、聚氯乙烯等材料的韧性。 采用种子乳液连续聚合法和预溶胀法聚合法,制备出一系列具有不同的窄分布粒径 (60 nm-400 nm) 的核壳结构的丙烯酸酯共聚物 (ACR) ,根据不同的塑料增韧需要,壳层组分可以 改变,保持其加工稳定性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血液中肿瘤标志物MicroRNA 的富集及高灵敏度检测
MicroRNA (miRNA) 是一种新型的肿瘤标志物,定量检测血液中的miRNA的表达水平,可 以为肿瘤早期诊断、预后判断以及药物选择、疗效检测提供宝贵的参考信息。 本项目以血液中miRNA的高灵敏检测为目标,建立不同亚群miRNA (包括囊泡包裹形式、 蛋白复合体形式等) 提取、富集纯化技术,结合纳米技术、酶催化及生物分子工程技术,建立 了多种高灵敏检测miRNA新方法,为肿瘤早期诊断提供一种敏感、特异、简单的非损伤性技 术手段。 本项目的实施能够形成可推广应用的血液中miRNA高灵敏检测试剂盒,应用于肿瘤早期 诊断的实用技术。开发这一技术将可检出早期癌症,使全国每年近百万的癌症患者提高存活 率,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葡萄籽提取物生产保健食品原料及保健食品
成果描述:葡萄籽作为酿酒工业的下脚料,其中含有大量的原花青素。原花青素是植物王国中广泛存在的一大类多酚物质的总称,由不同数量的的儿茶素或表儿茶素缩合而成。研究发现,葡萄籽提取物中含有大量的原花青素,具有强大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能力和对人体微循环具有特殊改善的双重功效,以高效、低毒、高生物利用而著称。本产品以葡萄籽提取物为主要原料,辅以其他的具有抗氧化功效的原料,以突出该产品抗氧化的保健功效。市场前景分析:保健食品市场。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所用原料符合中国卫生部关于保健食品的原料要求,产品的卫生指标、理化指标、功效成分指标和安全性指标等均符合卫生部关于保健食品的相关要求。
四川大学 2021-04-10
一种原油降凝用高分子聚合物及其应用
我国境内大部分原油含蜡高、凝点高,在常温或较高温度下便不能流动,给原油的采输带来了困难。添加本发明制备的原油降凝剂可以明显改善原油低温流动性,降低开采和运输成本。本发首先合成一个含马来酸酐的聚合物,精制,过滤,干燥;测定聚合物中马来酸酐的含量,再通过长链脂肪醇或长链脂肪胺对聚合物改性,得到所述的原油降凝剂。得到的原油降凝剂在实验室进行降凝实验。结果显示,在同样条件下,本发明得到的降凝剂比市售原油田所用的原油降凝剂具有更好的降凝效果。
辽宁大学 2021-04-11
一套可应用于医院的低功耗物联网定位产品
该产品已紧急发往武汉方舱医院,部署后可以实现医院内人员及物资的实时定位及动态管理。 该产品采用东南大学国家ASIC中心刘昊和黄成老师团队研发的低功耗、低成本物联网信标及网关技术(其中关键技术已通过论文发表于物联网领域顶级期刊)。产品将部署于方舱医院中,实现对佩戴定位标签的人员或安装标签的医疗设备高精度实时定位。定位数据通过物联网网关传送至云平台,可通过多种渠道进行监测和信息查看。当前,在武汉紧急部署的方舱医院场地规模较大、病员数量较多,而医护人员及医疗设备较少。该产品和总体系统集成安装上线以后将为方舱医院患者、医护人员及医疗设备的管理提供可视化平台,有望大幅提高方舱医院的管理效率。系统能够监测院内病人在活动区域范围内的实时位置及运动轨迹,并提供越界报警等信息服务;能够实时统计方舱医院各类型人员数量及区域分布;在院内病员遇到突发情况时,可通过佩戴的定位标签实现一键呼叫;可对院内安装定位标签的医疗设备进行资产追踪及管理;也能够对院内巡检人员进行到访区域及时间管理。 产品研发团队来自于东南大学苏州校区的集成电路重点实验室,隶属于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ASIC中心。
东南大学 2021-04-10
SNP标志物对放射性口腔黏膜炎风险评估
射治疗是肿瘤患者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口腔黏膜炎是接受放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最常见的急性不良 反应之一。该不良反应往往容易造成患者饮食困难、体重下降、易疲劳、疼痛、睡眠质量下降,甚至严重 的口腔黏膜炎会导致放疗的中断,从而影响癌症患者治疗的进程。
中山大学 2021-04-10
立体结构多样性共价键抑制剂化合物库
基于活性小分子的化学遗传学是发现新靶点的强有力工具,但目前国内外采用的筛选物质平台大多为自然来源的分子库和已知靶点的分子库,极大限制了人们对众多未知功能基因/蛋白的认识。本项目在前期发展一锅法快速构建结构多样性化合物合成技术基础上,通过引入共价键弹头单元和杂环单元构建立体多样性共价键抑制剂库,获得高亲和性活性分子,同时通过手性中心结合精细立体化学控制实现共价键抑制剂的高选择性,为罕见肿瘤新靶点发现提供一种新型人工化学遗传学库筛选平台,为基于活性小分子靶点发现研究中缺少新结构工具分子的关键问题提供一种解决方案,从源头核心技术上为靶点发现开发一种化学异构体可获得性的优化ABPP技术,提高靶点发现效率。结合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分子生物学及理论计算新技术,也为临床转化的候选药物开发奠定基础和靶点未知的药物开发提供一种可能途径。 本化合物库特色: 1.核心结构多样性/一锅快速合成;        2.含手性或单/多季碳中心; 3.共价键单头位点多样性; 4.立体异构体可获得性 5.可多位点后续化学修饰 6.核心结构均为自有知识产权 (目前已有申请/授权专利45项) 立体结构多样性共价键抑制剂库的优势: 1.共价键相互作用高亲和性---作为潜在探针分子 2.通过立体化学控制提高选择性---克服脱靶、假阳性 3.核心结构多样性---提高表型筛选的效率 学术支撑: 1.相关研究在 Adv., Angew. Chem. Int. Ed. Chem. Sci.等发表研究论文48篇 2.前期部分研究成果作为第二完成人获得2016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 成果进展: 1.目前已有3000多个化合物,继续扩大中;约50%的化合物立体异构体可得 2.在罕见肿瘤/三阴性乳腺癌/白血病/胰腺癌细胞选择性活性(IC50< 100 nM) 3.针对已知抗新冠病毒Covid-19的重要靶点主蛋白酶(3CL)的发现良好抑制活性新分子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5-10
面向物联网的砷化镓基具有热电转换功能的MESFET器件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面向物联网的砷化镓基具有热电转换功能的MESFET器件,主要包括MESFET和热电偶。MESFET选择半绝缘的GaAs作为衬底,通过GaAs工艺和MEMS表面微机械加工实现具有能量转换功能的MESFET。在源漏栅的金层四周制作一层二氧化硅,化学机械抛光后,制作热电偶的金属Au型热电臂和砷化镓型热电臂,蒸金连接两种热电偶臂,将源漏栅的热电偶电极进行金属连线,留下两个热电偶电极作为塞贝克电压的输出极。该砷化镓基具有热电转换功能的MESFET器件根据塞贝克效应,可以将器件工作产生的热能转换为电能,实现能量收集的同时缓解了散热问题。通过检测输出塞贝克电压的大小来实现对热耗散功率大小的检测。
东南大学 2021-04-11
一种硫脲类共聚物热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硫脲类共聚物热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该热稳定剂是由4?(3?苯甲酰基硫脲基)苯基丙烯酸酯单体和丙烯酰胺N杂环衍生物单体通过自由基共聚反应制得,其结构通式为:其中,R为中的一种,聚合度X为300~500,聚合度Y为600~1000。该硫脲类共聚物热稳定剂为高分子共聚物,环境友好,其特有的二取代硫脲结构在加工过程中易取代聚氯乙烯链上的不稳定氯原子,形成稳定结构,减少共轭体系的形成,分子侧链中含有的亚胺基和碱性N杂环基团,可快速吸收产生的氯化氢,抑制氯化氢的自催化作用,提高聚氯乙烯的热稳定性,分子结构中的酯基具有润滑作用。
东南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18 119 120
  • ...
  • 164 16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