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水域污染源自动探测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域污染源自动探测装置,包括:本体,以及安装于本体上的控制单元、驱动单元、采样单元和传感单元;传感 单元用于采集方位、水质信息;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本体以及本体上 搭载的各单元在水域上运送至目标方位;采样单元,用于水质取样; 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水质传感器采集水质信息的时间间隔、比较分析水 质传感器采集的水质信息、储存方位、水质信息、确定污染源位置、 控制驱动单元的运动、控制采样单元的采样行为。本发明的装置能够 在水域自动巡游、自动定位、无人操作,自动搜寻水域污染源的位置 并带回样本;可到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水域污染源自动探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域污染源自动探测方法,包括:控制器, 以及由所述控制器控制的驱动装置、采样装置、方位传感器、水质传 感器;(1)设定污染物检测阈值 S0;(2)多个水质传感器每隔ΔT 同时采 集一次污染物浓度,取这些数据的最大值 S 与 S0 进行比较,当 S≤S0 时,探测装置继续按照初始方向前进;当 S>S0 时,探测装置向着最大 值S所对应的水质传感器所在的方向前进,直到到达污染源所在区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动态缓存污染防治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态缓存污染防治系统及方法,属于计算机 缓存性能优化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动态缓存污染防治系统包括内存监 测模块、分析模块和决策分配模块。内存监测模块对为上层用户层程 序动态分配的堆内存进行采样监测,并收集用户层程序的访存行为并 提交给分析模块;分析模块对采样监测模块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判断程序前期的访存特性对缓存的污染情况;决策分配模块对原有的 伙伴系统进行扩展,加入以 page-color 为基础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新型污染水体修复,运行,监测技术及耦合平台
课题组研发的新型污染水体修复,运行,监测技术及平台集成了污染水体修复技术包括人工湿地技术,尾矿污水处理技术和先进的监测及数字模拟技术,旨在进行污染水体修复的全过程管理。 一、项目分类 显著效益成果转化 二、成果简介 课题组研发的新型污染水体修复,运行,监测技术及平台集成了污染水体修复技术包括人工湿地技术,尾矿污水处理技术和先进的监测及数字模拟技术,旨在进行污染水体修复的全过程管理。现在已经在加拿大,非洲,中国的天津建成了多个污染水体处理及修复项目。天津的两个人工湿地项目面积均超过4万平米,日处理量可达8000吨。 市场分析: 2015年2月,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水十条》,为创新环保投融资机制,财政部和环境保护部近期联合印发《关于推进水污染防治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实施意见》(简称《意见》)。《意见》是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一项重要政策文件。针对水污染防治领域PPP项目将呈现指数规模的增长,这为水污染防治和社会资本都带来了极大的市场机遇,同时也为新型污染水体修复技术及全过程管理平台的应用带来了极大的市场机遇。PPP项目更关注的是后期的运行管理,该平台的对运行的优化可以为后期运行节约大量的运行费用。 投资估计: 污染水体的修复属于基础建设项目,主要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而定。 科研技术优势: 解决了高浓度污水的处理问题(例如,进水总磷5.5mg/L可处理至0.4mg/L,) 解决了冬季低温运行问题 全过程监控和数字模拟平台解决了运行中不稳定的问题,同时优化运行可以在保证处理目标的实现,同时节约大量水处理的运行费用。
南开大学 2022-08-11
一种污染土壤磁助电动修复装置
项目简介 本成果是一种污染土壤磁助电动修复装置,属于污染土壤处理技术领域。通过外加 电场和磁场的作用,使土壤中的污染物质加速富集于规定区域,达到清洁土壤的目的。 装置包括电极液添加管、阳极板、处理区、阴极柱、电极室、磁铁、外壳、电极液排放 管。本成果结构简单、建造成本低、易于操作、修复效果好,而且可以实现了土壤中多 种污染物的降解去除。 性能指标 (1)运行成本低,本装置适用的电势梯度仅为
江苏大学 2021-04-14
新型污染水体修复、运行、监测技术及耦合平台
本项目研发的新型污染水体修复、运行、监测技术及平台集成了污染水体修复技术包括人工湿地技术,尾矿污水处理技术和先进的监测及数字模拟技术,旨在进行污染水体修复的全过程管理。现在已经在加拿大,非洲,中国的天津建成了多个污染水体处理及修复项目。天津的两个人工湿地项目面积均超过 4 万平米,日处理量可达 8000吨。 项目特色: 1) 解决了高浓度污水的处理问题 (例如,进水总磷 5.5mg/L 可处理至 0.4mg/L); 2) 解决了冬季低温运行问题; 3) 全过程监控和数字模拟平台解决了运行中不稳定的问题,同时优化运行可以在保证处理目标的实现,同时节约大量水处理的运行 费用。 
南开大学 2021-04-13
SC-420 油液污染(颗粒)度测定仪
仪器概述 本仪器是采用国际液压标准委员会指定的光阻(遮光)法计数原理,专门用于现场油液污染度等级快速检测装置。具有体积小、质量轻、检测速度快、精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可在高温高压等及其恶劣的条件下工作。内置微水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在进行污染度检测的同时,可对水含量和油液温度一并检测。适用于发动机油、齿轮油、变压器油(即绝缘油)、液压油、润滑油、合成油等油液,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石油化工、交通港口、钢铁冶金、汽车制造等领域。 技术参数 1、光  源:半导体激光器 2、流速范围:20-60mL/min 3、离线检测样品粘度:≤100cSt,粘度高时可选配压力舱 4、在线检测压力:0.1-0.6Mpa(选配减压装置最高压力可达40Mpa) 5、粒径范围:1-500μm(选用不同型号传感器) 6、接口:USB接口、电源接口 7、数据存储:提供1000组数据存储空间,并支持优盘存储 8、灵 敏 度:1μm或4μm(c) 9、极限重合误差:10000粒/ml 10、计数体积:1-999ml 11、计数准确性:±0.5个污染度等级 12、防护等级:IP67 13、测试时间间隔:1秒-24小时 14、检测样品温度:0-80℃ 15、水活性参考值:0-1aw(±0.05aw) 16、水含量:0-120ppm(±10%) 17、工作温度:-20-60℃ 18、供  电: AC 220V±10%、50/60Hz或DC12-40V 19、重 量:2.5kg 20、体 积:275×220×107mm 性能特点 1、采用光阻(遮光)法原理,使用高精度激光传感器,体积小、精度高、性能稳定 2、适用于实验室或现场检测,也可选配减压装置用于在线高压测量,实时监测用油系统中的颗粒污染度 3、可外接压力舱形成正/负压,实现高粘度样品的检测和样品脱气 4、内置数据分析系统,能显示各通道粒径的真实数据并自动判定样品等级 5、管路采用316L及PTFE材料,满足各类有机溶剂及油品的检测 6、具有体积冲洗和时长冲洗模式,方便用户对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7、内置ISO4406、NAS1638、SAE4059、GJB420A、GJB420B、ГOCT17216、GB/T14039等颗粒污染度等级标准 8、内置校准功能,可按GB/T21540、ISO4402、GB/T18854等标准进行校准 9、内置数据分析系统,可根据标准自动判定样品等级,具有数据自动处理、打印功能 10、可设定任意报警级别,实现污染度或洁净度检测 11、内置微水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 12、中英文输入,一键切换,具有预设、输入、修改、存储功能,操作方便快捷 13、超大存储,可选择存储在仪器内部或外部存储设备中 14、嵌入式设计,高强度外壳,便于携带,适合各类工程机械 网址链接 http://www.csscyq.com/proshow.asp?id=822      
长沙思辰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2021-12-21
产教深度融合 创新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
物联网作为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对于支撑“网络强国”和“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今高校物联网专业却普遍面临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不适配、教育内容与产业技术应用相脱节等挑战。本案例通过构建“多主体参与、多模式共融、多层次渐进”的物联网产业学院,全面推动企业优势与教育资源融合,从人才培养目标重构,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搭建,以及“专创融合”+“赛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等方面,全面提升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培养创新能力强、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使学生实践能力显著增强,就业率和创业成功率大幅提升。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 2025-05-16
纯有机室温磷光研究取得新突破
近日,天津大学分子聚集态科学研究院杨杰博士等在纯有机室温磷光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在Cell Press旗下材料旗舰期刊《Matter》在线发表,题为“Förster能量转移:一种开发刺激响应性室温磷光材料的高效途径及其应用”。该成果的第一作者为天津大学2019级博士生王云生,共同作者有吉林大学邹勃教授,共同通讯联系人为杨杰博士、唐本忠院士和李振教授。 刺激响应性有机发光材料因其在信息存储、防伪、光电器件等应用中的巨大潜力而备受关注。目前,大多数刺激响应发光材料都是属于荧光类材料,而磷光类材料较为稀少。相对而言,具有刺激响应特性的有机室温磷光(RTP)材料兼具刺激响应荧光材料的功能和室温磷光材料的时间分辨特性,是当前有机发光材料领域的热点,同时也是难点。迄今为止,刺激响应纯有机RTP材料的报道多是停留在理论验证或探索性实验阶段,究其原因,材料制备的复杂性和内在机制的不明确性制约了这类材料的实际应用。基于此,要突破现有技术实现新的发展,就迫切需要拓展在理论层面的认知边界,获得新的行之有效的材料构筑策略。 研究人员利用主-客体掺杂体系中距离调控的共振能量转移(FRET, Förster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过程,开发了具有刺激响应特性的RTP材料。FRET在不同环境下的广泛适应性和主-客体体系的良好磷光性能共同提高了材料体系的实用性。利用该策略制备的材料不仅与现有印刷技术展现出完美的兼容性,而且FRET客体与主体之间的特异性识别也被成功应用于信息加密。该工作首次揭示了FRET过程在宏观RTP刺激响应材料构筑方面的巨大潜力,提出了一种简单、廉价、有效并极具商业潜力的有机室温磷光材料构造策略。
天津大学 2021-02-01
纯有机室温磷光研究取得新突破
项目成果/简介:近日,天津大学分子聚集态科学研究院杨杰博士等在纯有机室温磷光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在Cell Press旗下材料旗舰期刊《Matter》在线发表,题为“Förster能量转移:一种开发刺激响应性室温磷光材料的高效途径及其应用”。该成果的第一作者为天津大学2019级博士生王云生,共同作者有吉林大学邹勃教授,共同通讯联系人为杨杰博士、唐本忠院士和李振教授。 刺激响应性有机发光材料因其在信息存储、防伪、光电器件等应用中的巨大潜力而备受关注。目前,大多数刺激响应发光材料都是属于荧光类材料,而磷光类材料较为稀少。相对而言,具有刺激响应特性的有机室温磷光(RTP)材料兼具刺激响应荧光材料的功能和室温磷光材料的时间分辨特性,是当前有机发光材料领域的热点,同时也是难点。迄今为止,刺激响应纯有机RTP材料的报道多是停留在理论验证或探索性实验阶段,究其原因,材料制备的复杂性和内在机制的不明确性制约了这类材料的实际应用。基于此,要突破现有技术实现新的发展,就迫切需要拓展在理论层面的认知边界,获得新的行之有效的材料构筑策略。 研究人员利用主-客体掺杂体系中距离调控的共振能量转移(FRET, Förster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过程,开发了具有刺激响应特性的RTP材料。FRET在不同环境下的广泛适应性和主-客体体系的良好磷光性能共同提高了材料体系的实用性。利用该策略制备的材料不仅与现有印刷技术展现出完美的兼容性,而且FRET客体与主体之间的特异性识别也被成功应用于信息加密。该工作首次揭示了FRET过程在宏观RTP刺激响应材料构筑方面的巨大潜力,提出了一种简单、廉价、有效并极具商业潜力的有机室温磷光材料构造策略。
天津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5 26 27
  • ...
  • 165 16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