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江苏省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校园科技馆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江苏省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校园科技馆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专家报告荟萃⑯ | 重庆市南开中学校长肖力:汲汲骎骎,月异日新—— 重庆南开中学大中小一体化拔尖育人的实践与探索
重庆南开中学秉持“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校训,以 “整体优秀、拔尖显著、特长突出、素质全面” 为培养目标,积极探索大中小一体化拔尖学生选培模式,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显著成果。教育应超越知识传授,注重情感与社交技能培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对拔尖人才的发掘与培养。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5-01-15
工业废酸资源处置与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我国水资源短缺,但工业用水模式粗放、浪费严重。为此国家将“节水减排”作为重大发展战略,“十一五” 规划开始将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定为约束性指标,并逐步下调。水处理过程中水处理药剂发挥重要的作用,适用于多种水处理过程。产品照片 全国水处理剂需求量达到500亿元,而且每年以超过10%的比例增长。而我国钢铁、化工、金属加工、电子等行业,产生大量的废酸,包括硝酸、氢氟酸、硫酸、盐酸、磷酸等等,其中有些废酸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由于处置不当,无法回用,产生大量的污染。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李风亭教授团队提出了利用离子膜分离回用酸——三维聚合物沉降分离重金属联用的方法,实现了酸的高效回收回用,以及重金属的分离资源化工艺,从而可以实现上述行业中含铝含铁刻蚀和酸洗废液资源化的完整工艺,达到酸和各种金属离子资源化的目的。 工业废水处理案例 基于上述含铝铁酸,团队设计了三维结构的无机和有机聚合物水处理剂,广泛用于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理,以及各种工业水处理。可以实现提升效率超过20%,已经获得中外发明专利66项,获得上海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两次。
同济大学 2021-04-11
α-SiC微粉颗粒表面改性的工业生产方法
西安科技大学多年从事 SiC 冶炼和烧结技术的研发,并在全国获得了多项实际应用。通过对 α-SiC 粉末表面改性方法的研究,可大大地提高重结晶性 SiC 的烧结能力,降低烧结温度,获得纯度更高、密度更大的重结晶 SiC 烧结块。该技术业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4-11
科学合理地把握玉米加工业的发展
近年来,中国玉米加工业呈现强劲发展之势,过大的发展规模不仅引发了玉米本身价格的上涨,而且对玉米相关产业发展及国家粮食安全产生了负面效应.为促进玉米加工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应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目标的前提下,对玉米加工业发展投模进行控制,实施玉米加工业向原料优势区域集中的政策;科学合理地确定玉米加工业的产品结构:建立与玉米加工业相适应的玉米种植业结构,实施玉米产业化经营.
吉林农业大学 2021-05-04
面向工业制造的非接触式在线摄影测量系统
面向工业制造的非接触式在线摄影测量系统,结合了主动式面结构光投影测量和被动式双目视觉摄影测量的特点,对物体的三维形貌与变形进行在线测量。具有非接触、高精度、自动化、测量点密度大、实时、高效和不易受温度变化、振动等外界因素干扰等优点,对于提高切削加工效率、质量和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0
WHL—1絮凝剂沉降铜精矿工业试验
本项目已通过省级鉴定。大冶铁矿矿石以含铁为主,铜为综合回收元素,矿石中主要铜矿物为黄铜矿,一般分布于裂隙中或呈浸染状,嵌布粒度细,因而要求磨矿细度达到-74μm占80%以上才能有效分选。浮选所提铜精矿更细,-74μm占90%,-10μm占有率高达35%以上。显然在浓缩脱水中,微细粒铜精矿沉降缓慢,常从溢流中流失,溢流中含固量一般在0.2—2.0%,严重时高达11%。 在铜精矿加入WHL—1絮凝剂,可使微细粒子发生絮凝现象,沉降速度加快。溢流质量明显改善;主要技术指标如下:投药量:0.7kg/m3矿浆;投药方式:按要求稀释后加入浓密机给矿管道;溢流含固量小于0.03%,年增经济效益250万元。溢流质量改善后,可作为选厂循环用水,有效地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面向工业系统智能优化与决策的边缘计算平台
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康琦教授团队面向复杂工业过程智能运维,深度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设计开发了高集成度与模块化的边缘计算平台。该技术采用云-边-端一体化的系统架构设计,结合迁移学习、演化计算等智能技术,构建了可持续学习的通用网络进化框架,针对不同应用场景,通过模型与算法的模块化管理与轻量化学习,可实现边缘侧模型定制与部署,全面感知系统动态,自适应环境与工况变化,实现无人值守的工业过程在线学习、智能控制与持续优化,显著降低运行成本,提升企业经济效益。边缘计算平台架构 目前该技术已经获得相关授权发明专利6项,面向钢铁冶炼、汽车制造、污水处理、轨道交通等领域,在多个省市的节能控制与运营优化相关智能化工程项目中得到了推广应用,平均节能达30%,经济效益明显。基于该平台技术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生物曝气过程进行自适应软测量建模与学习优化控制,实现了多目标联合优化的在线智能监控系统,年平均节电超过27%。对大型制造企业的多车间冷源系统实现了全自动在线优化与智能控制,系统能效提升一倍,年平均节电36.9%。
同济大学 2021-04-11
面向智能制造的工业物联网平台及升级改造
本项目联合中德智能制造研究院,借力德国专家资源,组建了一支可快速响应企业传统产线智能化升级改造的物联网中控平台研发团队。团队致力于打造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目前与南瑞集团、大全集团、泉峰集团等企业的生产系统升级优化项目正在实施中。
东南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6 77 78
  • ...
  • 755 75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