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双层壁材芳香微胶囊整理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了一种双层壁材芳香微胶囊整理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由密胺-甲醛树脂囊壁包覆薰衣草精油囊芯物而制成芳香微胶囊,此芳香微胶囊与作为外层壁材的具有粘合性的VAE溶液混合从而生成具有双层壁材的芳香微胶囊整理剂,采用浸轧法将双层壁材芳香微胶囊整理剂对棉织物进行香味后整理,芳香微胶囊通过其具有良好粘合性的外层壁便牢固地固着在棉织物纤维上,使棉织物的留香持久。  
天津城建大学 2021-01-12
滨海地区大面积超软土加固技术与应用
项目组针对目前存在工程问题,开展了系统研究,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自主创新突破,形成系统的滨海地区大面积超软土地基变形计算新方法、改进施工工艺及真空预压法加固关键技术,并广泛应用于围海造陆工程、疏浚巷道工程、污泥固化工程等。 (1)滨海地区大面积超软土地基变形计算新方法; (2)适宜大面积超软土地基的高效节能施工设备及工艺; (3)适宜大面积超软土地基的防淤、破淤加固新技术。
天津大学 2021-04-11
生物源农药阿维菌素大环内酯类农药的应用开发技术
兰州大学药学院刘映前老师课题组围绕阿维菌素的衍生合成、结构优化及生物活性研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获得了多个活性较好的先导分子,改造后的新化合物克服了原母体阿维菌素的某些不足,在防治范围、杀虫活性和对人畜及环境毒性等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改善,以期获得具应用价值的阿维菌素大环内酯类衍生物。
兰州大学 2021-01-12
增材制造用金属粉体材料制备及应用技术
以周廉院士为带头人的中心研究团队,面向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和生物医疗等领域对高性能、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及其面向性能制备的高端制造技术的迫切需求,围绕高性能钛合金、镍基高温合金、难熔金属及铁基合金粉体材料的制备与应用,开展了高性能合金成分设计与优化、高均匀高洁净母合金制备、高性能金属粉体材料制备、增材制造构件后处理集成技术及装备、粉末冶金近净成形技术的系统研究,形成了增材制造领域用高性能金属粉末材料制备及应用的成套专用技术。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多肽水凝胶在疫苗佐剂和抗体制备方面的应用
多肽水凝胶具有生物相容性高、可降解、具有生物活性等特点和优点,它在生长因子和药物的缓控释、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等领域具有很高的应用前景。目前有较高转化前景的项目是多肽水凝胶在疫苗佐剂和抗体制备方面的应用。癌症、艾滋病、丙肝等重大疾病疫苗的研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些疾病的预防性和治疗性疫苗研制中,关键的一环是可激活人体细胞免疫的佐剂的发现。 本项目开发出一种多肽水凝胶,具有极强地激发细胞免疫的功能。对比于现有的几种可激活细胞免疫的佐剂(CpG,MPL 等),我们的水凝胶佐剂具有以下优势: 1)成本低,1mgCpG 价格为 5000-8000rmb,1mgMPL 价格为 2000-4000rmb,我们的短肽实验室合成成本 1g 低于 500rmb; 2)操作简单,仅需物理混合就可实现与抗原复合; 3)适用于蛋白、短肽、DNA、灭活癌细胞等各类抗原,通用性高; 4)短肽结构简单,可大量制备,实验室一天内一次性即可合成10g 以上该多肽,可用于制备 10000 瓶以上 1mL 的水凝胶(临床用的疫苗每次注射量是 0.5-1mL),可以很容易的实现中试级别的化合物合成及疫苗制备。基于这些优点,该佐剂具有极强的应用前景,该研究获得科技部重大国际合作项目资助。 由于本项目的水凝胶可制备短肽抗原的抗体,它在抗体定制中具有极高的应用前景。目前抗体制备的技术为第一步将短肽连接到载体蛋白 BSA、KLH 等上,然后打动物 6-10 周。现有技术操作复杂(需偶联蛋白)、耗时长(6-10 周),而且很多时候还未能产生有效的抗体。 我们想发展的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来说具有明显的优势:操作简单,仅需物理混合短肽抗原;抗体产生迅速,4-6 周即能生成抗体;抗体滴度高,由于无需使用载体蛋白,短肽的特异性抗体滴度更高;对于磷酸化抗体来说,本项目的水凝胶能减少磷酸化短肽被体内磷酸酶去磷酸化,从而提高磷酸化短肽抗体的比例。 
南开大学 2021-04-13
氧化还原酶的发现及其在生物催化中的应用
(1)针对氧化还原酶在对映选择性和催化活性等方面的适用局限性问题,建立分子改造与基因组挖掘技术平台。通过理性设计改造野生型酶,改善和强化酶的催化特性与功能,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活性、高立体选择性制备芳基手性醇的重组氧化还原酶及新基因,拓展了酶的适用性,并为进一步认识酶分子催化机制奠定基础; (2)建立了高效稳定全细胞催化的(S)-苯基乙二醇公斤级制备体系,在 100L 罐中,将底物浓度从 15 g/L 提高到 25 g/L,获得了生产规模放大和产物的高效提取与精制等重要研究成果。产物光学纯度和产率分别达到 99%和 93%。最终产物收率为 85%; (3)以数种手性醇酸化合物(R)-苯基乙二醇、(S)-间氯苯基乙二醇、(R)- 扁桃酸、(R)-2-辛醇为模型产物,通过生物催化剂筛选、理性设计催化过程、合理修饰底物和采用原位分离策略等,大大提高微生物不对称还原潜手性化合物的效率,为手性化合物的制备提供了高效、安全的生物途径。
江南大学 2021-04-11
水产品禽类果蔬类调味休闲食品新型技术应用
本项目专为开发调味休闲类食品而设计,可实现水产品、禽类、果蔬类的非 发酵腌制食品的快速生产,技术成熟,工艺简洁,操作简单、低能耗,低成本且品质优越。可实现目前市面上主流的非发酵类休闲食品的新型生产和加工,如外婆家醉鱼、江西酒糟鱼、糟鹅、酱鸭或其他浸渍调味的猪皮、凤爪、土豆片、嫩竹笋等产品,品质可全面的提升和超越。本项目中的产品口味除常规的糟香、酱香、泡椒、香辣、五香外,也可根据客户要求进行单独设计和调配。项目可以按技术改造、生产线设计与建设、新工厂交钥匙工程等多种形式实施,交付期短。
江南大学 2021-04-11
拉舍尔花边生产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项目组系统研究了拉舍尔花边生产的关键技术,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替代进口的高效花边生产系列装备,研发了功能强大、替代进口的花边设计仿真系统,建立了系统全面的花边设计理论,开发了多品种系列化的高端原创花边面料,形成了拉舍尔花边快速设计和高效生产的产业模式。 关键技术 (1)拉舍尔花边生产装备的高速化技术:构建了拉舍尔花边梳栉横移动运动、成圈运动、送经运动和牵拉运动的力学模型,采用高速运动控制技术、有限元分析和轻量化设计技术、多轴联动和分频技术等,研发了基于高动态响应的拉舍尔花边装备集成控制系统,实现了电脑花边装备的高速化。 (2)拉舍尔花边生产装备的复合提花技术:设计了多连杆凸轮组合压纱板运动曲线,建立了压电陶瓷贾卡选针和偏移模型,研制了压纱与衬纬复合、贾卡提花和多梳提花复合、剪线提花和多梳提花复合的系列化高端拉舍尔花边生产装备。 (3)拉舍尔花边设计系统的仿真与三维展示技术:建立了拉舍尔花边仿真的几何模型、力学模型和纹理模型,实现了对花边的真实感模拟,采用三维建模技术和 Web3D 技术,实现了花边的三维虚拟展示。 (4)拉舍尔花边设计理论的建立与应用:研究了拉舍尔花边图案构成方法、设计元素、设计风格,创立了花边风格分类方法,创新性的将金属丝、竹炭丝、羊毛纱、花式纱等用于花边设计,提出花边定位设计的理念,带动了国内花边产业的原创设计。 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 论文 7 篇,专利一篇 项目成熟度 批量生产阶段 投资期望及应用情况 项目累积新增产值约 30 亿元,新增利润 6.7 亿元,新增税收 2.1 亿元。项目研究成果为拉舍尔花边生产的高速化和智能化提供了解决方案,增强了企业产品创新能力,推动了产业升级与技术进步。项目成果通过两种形式推广应用,一是应用装备生产关键技术,与机械制造企业联合开发高速化的系列拉舍尔花边整机装备,二是应用设计系统和设计理论,与花边生产企业联合开发高端花边产品。2012 年以来,已与江苏润源联合开发并推广高速化的拉舍尔花边整机装备 500 余套,与国内主要花边生产企业联合开发高端花边产品 420 余款,向中国大陆和台湾、美国、西班牙、日本等 11 个国家和地区推广花边设计系统 350 余套。 
江南大学 2021-04-13
基于气浮技术的高效改性药剂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
本项目是基于复合矿物材料的改性,通过 CPB(阳离子)和 CSB(两性)复合改性方法,取代原有的传统药剂,可以在气浮、生物处理等领域开展应用。 技术指标包括: 1)通过 XRD、SEM、BET、FTIR、Zeta 电位等科学表征方法,验证了改性后药剂的微观结构有利于后续的物化、生物过程; 2)通过 Design Expert 数据处理软件探讨改性膨润土的二次响应曲面模型以及优化的水平值,建立的污染物指标的去除模型; 3)利用响应面 Optimal Design 建立数学模型,基于响应面法(RSM)优化复合改性膨润土的制备条件和工艺参数,该改性复合材料(阴-阳离子、阴-阳-非等表面活性剂、PAC 基质交联等方式)能实现市政污水稳定提标中 COD 保持在30mg/L 以下,黑臭水体治理中 TP 保持在 0.2mg/L 以下,含重金属废水的治理中 Cr 的浓度保持在 1.0mg/L 以下,印染废水中锑离子实现 95.2%的去除效果。使用该改性药剂后,运行成本吨水投加药剂费用为 0.5 元,该技术能解决多种难以处理的废水。
江南大学 2021-04-13
猪链球菌病防控关键技术与应用
本项目的技术原理是通过系统掌握我国猪链球菌病流行及病原分子流行规律,从应用基础和应用的角度开展防控技术研究,实现疫苗和诊断试剂的产业化,为预防控制猪链球菌病的提供系列有效工具。 本研究通过系统的研究确定了我国猪链球菌病的主要病原及其致病特点和分子特征,并开发了适合不同养殖场使用的六种新型猪链球菌疫苗,具有安全、动物免疫后应激小、保护效力高的特点,是目前我国猪链球菌的防控提供重要的工具。同时研制了检测抗体水平的ELISA试剂盒,填补了我国该类产品的空白,可对抗体水平进行准确评价。研制的鉴别猪链球菌感染的试剂盒,可有效区分感染动物或疫苗动物,为清除带菌动物以及该病的控制和进化提供重要工具。 本研究是在系统掌握我国猪链球菌病流行及病原分子流行规律、以及致病和免疫机制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性开展猪链球菌病疫苗和诊断试剂研究。研制的灭活疫苗抗原针对性强、代表性好,同时对培养工艺进行了突破,从而在降低了成本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其免疫效力。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64 165 166
  • ...
  • 287 28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