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机械零部件CAD/CAE三维设计与分析集成设计技术
计算机辅助工程(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CAE)分析是利用有限元分析、数值分析以及图形图像等技术模拟产品的实际工况,从而获取产品的静动态性能指标。采用CAE 分析技术,能大大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优化结构,降低成本,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此项技术已广泛于航空航天、汽车、机车、电子、土木等各行各业,是企业产品创新设计时的不可缺少的有力保障。但CAE分析模型的建立异常冗繁,且有限元分析理论和相应的软件使用对于企业技术人员来说,仍是一个难点问题,为此,利用VC++和APDL等开
河海大学 2021-04-14
基于核外电子概率密度分布的复杂曲面零件匹配检测方法
本发明属于精密加工与测量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基于核外 电子概率密度分布的复杂曲面零件匹配检测方法,包括:对待测零件 进行非接触式扫描获得扫描点云,并将其与设计点云组成匹配比较对 象;将两片点云转换到同一三维坐标系内,并将各个点看作原子的原子核,将此原子核的邻域点看作核外电子,遍历所有点计算得出其对 应的电子概率密度分布值;基于计算得出的电子概率密度分布值确定 两个模型的误差,并在当前误差不满足终止条件时对测量点云进行粗 匹配和精匹配,直至满足终止条件为止。通过本发明,能够有效解决 现有非接触式匹配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可有效保留边界和局部特征的复杂曲面零件点云精简方法
本发明属于精密加工与测量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可有效保留边界和局部特征的复杂曲面零件点云精简方法,包括:对复杂曲面 零件生成扫描点云;针对点云中的各个点获得多个邻域点并计算得出 法线向量;继续以各个点为球心找出最短半径范围内的 m 个点,然后 求出点云中各个点的法线向量与这 m 个点的法线向量之间夹角的平均 值;基于夹角平均值来设定阈值,然后执行特征粗分类;进行二次细 分以完成第一个精简子集的选取,然后基于定向Hausdorff距离来完成 第二个精简子集的选取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可有效保留边界和局部特征的复杂曲面零件点云精简方法
本发明属于精密加工与测量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可有效保留边界和局部特征的复杂曲面零件点云精简方法,包括:对复杂曲面 零件生成扫描点云;针对点云中的各个点获得多个邻域点并计算得出 法线向量;继续以各个点为球心找出最短半径范围内的 m 个点,然后 求出点云中各个点的法线向量与这 m个点的法线向量之间夹角的平均 值;基于夹角平均值来设定阈值,然后执行特征粗分类;进行二次细 分以完成第一个精简子集的选取,然后基于定向 Hausdorff 距离来完成 第二个精简子集的选取;最后对两个精简子集进行合并,由此获得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大幅面零部件的增减材复合制造设备
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幅面零部件的增减材复合制造设备,包括床身,床身上安装有多个用于增材制造的六自由度倒挂机器人和五轴·825·联动龙门铣床,多个倒挂机器人分布在龙门铣床的铣削头周围;倒挂机器人上设有增材制造设备,所使用的热源可以是高功率激光束或者电弧;增材制造设备在工作平台上进行单层或多层毛坯体制造,龙门铣床铣削头对单层或多层的毛坯体进行精加工和修整。本发明克服了大幅面复杂零部件铣削加工的困难和增材制造技术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楔横轧非对称轴类件及无料头近净成形技术
团队发明了小料头/无料头的楔横轧成形工艺,将轴类成形的材料利用率提高至95%以上,实现楔横轧轴类零件无料头近净成形。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轴类件为机械装备的关键零件之一,传统工艺多为锻造与切削方法加工制造。楔横轧是一种高效节能节材的轴类件先进成形技术,与传统的切削、锻造成形方法比较,成本平均下降约30%,是成形轴类件的最佳工艺。 团队发明了小料头/无料头的楔横轧成形工艺,将轴类成形的材料利用率提高至95%以上,实现楔横轧轴类零件无料头近净成形。发明了一种热辊剪成形机构,通过棒料剪切装置中上、下轧辊进行挤压剪切,得到所需的端面特定形状,解决了复杂坯料端部形状不易预成形难题。 团队研制了抑制楔横轧非对称轧制轴向窜动的新型模具,实现了非对称轴类件稳定轧制,扩大了楔横轧产品范围,同时扩展到大型长轴类的非对称件,发明了非对称铁路车轴可更换辊系自位型辊式楔横轧机,这是国内外首次设计完成的大型楔横轧机,解决了轧制时轧件受力与变形不均匀及模具快速更换难题,为高铁空心车轴等大型轴类件的国产化提供技术与设备保障。 在非对称轴类件轧制以及无料头楔横轧成形方面的技术发明,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发明链,申请发明专利18项,已授权发明专利11项,转让发明专利5项,出版专著3部。
宁波大学 2022-08-16
一种用于提高零件表面质量的热等静压成形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提高零件表面质量的热等静压成形方法, 其包括如下步骤:根据成形零件的形状和尺寸设计出包套和控形型芯 的三维模型;根据所设计的三维模型制作不锈钢包套和碳钢控形型芯, 利用 PVD 法在控形型芯表面喷涂陶瓷涂层;将控形型芯固定在包套 中,往包套内填充粉末,震动摇实;对包套进行抽气和加热处理,待 包套中真空度达到一定程度后进行封焊;采用先升温后升压的工艺对 包套进行热等静压处理,使粉末在高温高压作用下紧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材料学院周欢萍团队和张艳锋团队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重要进展
《科学》报道材料学院周欢萍团队和张艳锋团队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重要进展。
北京大学 2025-01-14
新型人工电磁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左右手复合材料)
围绕新型人工电磁材料传输特性、对称及非对称人工电磁材料、人工电磁材料对天线及其现代通信各频段天线性能改进等现代应用,申报相关国家发明专利40多项,其中20多项已经获得授权,可以针对不同应用解决新型人工电磁材料系列核心技术问题,达到微细结构设计、特性精确控制(调控)。主要合作单位有福建星海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厦门分部等。
厦门大学 2021-04-11
一种钒酸锂负极材料、负极、电池以及负极材料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钒酸锂负极材料、负极、电池以及负极材料 的制备方法,属于电池领域,钒酸锂负极材料为核壳结构,其核部为 钒酸锂,其壳部为包覆层,钒酸锂为纳米级颗粒或者为纳米级颗粒形 成的微米级的二次颗粒,所述包覆层厚度为 2~30nm,包覆层包括导 电性包覆层或/和稳定性包覆层。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方法以惰性气体为 载气将有机碳源带入高温反应器中,在核部表面形成无定型碳或者石 墨化碳的导电性包覆层。采用真空镀膜、磁控溅射、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4 55 56
  • ...
  • 236 23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