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具有优异吸附热转换性能的介孔MOF
设计了一类具有蜂窝状一维孔道的新型三维框架。由于使用了二次对称的金属草酸根链和三次对称的有机桥联配体,其孔道直径大约是配体桥联长度的四倍。因此,使用三种普通的三角形有机配体,就合成了孔径约为2-4 nm的三例新型介孔框架MCF-61、MCF-62和MCF-63,其孔容为1.19-2.36 cm3g-1,BET表面积为2096-2749 m2g-1。以温室效应可忽略的R-134a(1,1,1,2-Tetrafluoroethane)作为吸附质时,这些材料体现出介孔材料的IV型吸附等温线,而且吸附量突跃的压力随孔径增大而增大。在日常所需的吸附制冷或热泵以及常见的低温热源温度下,MCF-63可实现高达1.19 g g-1或0.38 g cm-3的循环工作量,远高于具有相似孔容和表面积,但孔径分布不均且具有I型吸附等温线的多孔碳材料。上述结果不但为PCP/MOF提供了一种新的框架模型,还展示了介孔材料在吸附热转换应用的潜力。
中山大学 2021-04-13
热致相分离法制备PVDF膜技术
本技术关键是开发合适的铸膜液配方和确定合适的纺丝工艺参数。我们通过研究PVDF/稀释剂体系的相分离行为、聚合物与稀释剂、稀释剂与凝固浴之间的作用关系,开发了高强度、高通量、耐污染PVDF膜的制备技术,制备的PVDF膜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食品加工、化工分离等领域。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差示扫描量热仪 DSC-100型
产品详细介绍  产品用途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作为一种可控程序温度下的热效应的经典热分析方法,在当今各类材料与化学领域的研究开发、工艺优化、质检质控与失效分析等各种场合早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利用 DSC 方法,我们能够研究无机材料的相转变,高分子材料熔融与结晶过程,药物的多晶型现象,油脂等食品的固/液相比例等。 仪器特点 北京恒久科学仪器厂最新开发了新型差示扫描量热仪 DSC-100,在仪器的结构设计与灵活性方面又有新的突破。基线校正功能使得测试具有更好的重复性,特别适合于比热的精确测量。该仪器有三种不同的冷却方式。半导体冷却系统能够覆盖从 -55℃至 700℃的测量温度范围。液氮冷却系统(LN2)拥有更宽的温度范围,从 -150℃直至 700℃。集成化的电子流量控制系统,确保了在不同的吹扫与保护气氛下的精确的流量控制。 仪器指标 温度范围:-150 ~ 700℃ 升降温速率:0.1 ~ 100K/min 之间可任意设定 温度准确度:±0.01℃ 功率测量范围:±100μW 最小分辨率:±0.01μW 功率准确度:±0.02μW 智能的可自由选择的基线修正。 气体密闭设计。 两路吹扫气体与一路保护气体,使用集成的质量流量控制系统及相应软件功能进行精确的流量设定与控制。 半导体冷却(可选)功能得到极大改进,现温度范围 700℃ ... -55℃。 快速可控液氮冷却系统(可选),冷却范围700 ... -150℃。
北京恒久科学仪器厂 2021-08-23
OBC(充电机)+DC-DC二合一集成车载电源
普及电动汽车已成为国家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战略举措,而充电技术正是实现电动汽车普及的关键支撑技术。车载电源包括车载充电机(OBC)和DC-DC两个部分。OBC由两级构成,前级将电网交流电高效、高功率因数地转换为360V直流电,后级负责为动力电池组高效充电,完成200V~450V电压调节和电气隔离功能。DC-DC负责将动力电池组高电压高效地转换为14V直流电,为蓄电池充电,同时实现电气隔离。目前,市面上乘用车和大巴车两大类电动车,其动力电池母线电压范围分别为200-450V和450-800V。考虑DC-DC通用性,要求DC-DC在200V-800V的宽输入电压范围下为蓄电池充电,从而覆盖乘用车和大巴车两种车型的充电,实现一机多用。DC-DC的宽输入电压高变比也是本项目的特色所在。车载充电机和DC-DC的集成,具有优化束走向、易于整车布局、优化空间、降低整车重量及优化成本的多方面优势。
厦门大学 2021-04-11
集直立运送与归集于一体的旋转导向秸秆收集装置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应用于秸秆收割机的秸秆收集装置。秸秆收集装置,设置在秸秆收割机收割台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拨叉结构、中拨叉结构和下拨禾钩结构,所述上拨叉结构包括传动轴、安装在传动轴上的传动齿轮和分别安装在传动轴两端的两个上拨叉体,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分别为连接臂,传动轴与连接臂轴接,两个连接臂分别与两个上拨叉体轴接;所述传动齿轮与动力驱动装置相连;所述中拨叉结构包括拨叉杆和安装在拨叉杆上的中拨叉体;所述下拨禾钩结构包括禾钩杆和安装在禾钩杆上的禾钩,所述上拨叉体、中拨叉体和禾钩均为杆状结构,三者的方向近似平行。该装置可以有效控制秸秆的运送方向,保证秸秆的直立归集,定量定向的归集与堆放,方便对其捆扎成型。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针式微捕集--一种微型便携式的快速、应急监测分析装置
1、成果简介:(500字以内) 本研究成果是一种产品----针式微捕集,它是将自制吸附剂填充固定于超细针头(0.4mm i.d.,0.7mm o.d.)内,基于色谱平台的快速釆样提取&分析装置。该产品可直接插入样品基质(气体或水性基质)中,利用外接泵或注射器驱动样品流通过针头,同时完成样品采样、目标物提取和浓缩等过程,再直接插入气相色谱进样口,完成进样分析。该技术集采样、免溶剂提取、保存、色谱进样于一体,实现即采样即提取即分析。大幅度降低采样的
吉林大学 2021-04-14
集雨饮用水集成式水质净化设备—微絮凝多级过滤小型净水设备
该设备主要用于我国西北村镇集雨窖水饮用水处理。设备主要包括微絮凝投药设备、石英砂过滤装置、活性炭过滤器及紫外杀菌器等四部分组成,可有效解决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以窖水为水源的人饮安全问题。设备具有如下特点:①该设备集微絮凝过滤、活性炭吸附于一体,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及胶体等污染物,简化了水处理工艺流程,降低了能耗和人工管理费用。②可通过手动多路阀的调节来控制过滤器的运行及反冲洗,控制方便简单、操作方便。本设备出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出水浊度稳定在1NTU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4-14
基于湿法再生技术捕集烟气中二氧化碳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湿法再生技术捕集烟气中二氧化碳的工艺,包括预处理、吸附处理、冲洗置换处理、喷水解吸处理、产品气吹扫处理、置换气吹扫处理以及干燥再生处理。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湿法再生技术,采用功能化的离子交换树脂膜材料,通过与电厂热力系统有机整合,高效、低成本吸附分离出高纯度二氧化碳的方法。
浙江大学 2021-04-13
红外传感器用高性能热释电陶瓷材料与高精密宽温区热释电系数测试系统
2020年我国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近 10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 20%,作为核心元件材料的热释电陶瓷材料相关技术获得了业内的普遍关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可用于遥感、制导、 夜视、主动雷达、热成像、气体分析、辐射计、测温等军事和工业领域,随着近年来消费电子的功能多样化,其在消费电子电器产品中的应用正迅猛增长。本团队在高性能热释电陶瓷材料领域进行了多年研究,研发了多种不同体系的高热释电系数陶瓷材料,具有广阔的产业化应用前景。在宽温区范围内(-55 ℃-150 ℃)进行多样品热释电系数(衡量热释电陶瓷材料性能的重要参数)的精准测量是热释电材料研 究领域的难点之一,本团队搭建的热释电系数一体化精密测量装置,可以在-55 ℃-150 ℃宽温区范围内一次同时测量 8 个样品的热释电系数,样品最小测试面积低至0.5mm2,可最大程度保证测 量数据的精准性、可靠性和重复性。 2020年我国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近 10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 20%,作为核心元件材料的热释电陶瓷材料相关技术获得了业内的普遍关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可用于遥感、制导、 夜视、主动雷达、热成像、气体分析、辐射计、测温等军事和工业领域,随着近年来消费电子的功能多样化,其在消费电子电器产品中的应用正迅猛增长。本团队在高性能热释电陶瓷材料领域进行了多年研究,研发了多种不同体系的高热释电系数陶瓷材料,具有广阔的产业化应用前景。在宽温区范围内(-55 ℃-150 ℃)进行多样品热释电系数(衡量热释电陶瓷材料性能的重要参数)的精准测量是热释电材料研 究领域的难点之一,本团队搭建的热释电系数一体化精密测量装置,可以在-55 ℃-150 ℃宽温区范围内一次同时测量 8 个样品的热释电系数,样品最小测试面积低至0.5mm2,可最大程度保证测 量数据的精准性、可靠性和重复性。 
华南理工大学 2023-05-08
高效换热装备及其耐腐蚀石墨烯复合涂层
市场背景1:根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统计,基于石油、化工、电力、冶金、船舶、机械、食品、制药等行业对换热器稳定的需求增长,我国换热器产业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将保持稳定增长。预计 2010 年至 2020 年期间,我国换热器产业将保持年均 10-15%左右的增长速度,2015 年,我国换热器产业规模已突破 880 亿元,到 2020 年我国换热器产业规模有望达到1500亿元。 市场背景2:2016年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突破石墨烯产业化应用技术”被写入规划。2017年1月《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正式公布,石墨烯成为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先导性产业。据前瞻研究院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防腐涂料(常规防腐涂料和重防腐涂料)全年产量达到561万吨,占涂料总产量的27%左右。2013年以来,涂料产量年均增长率在5.5%左右,而我国防腐涂料达到12%左右,是增长最快的涂料品种之一;2018年防腐涂料总产量或达到600万吨以上,2020年总产量可突破700万吨。
同济大学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2 23 24
  • ...
  • 346 34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