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超融合HCI
云之翼超融合,通过在同一组物理服务器(3台及以上)中安装计算虚拟化和存储虚拟化软件,并提供便利的统一管理界面,组成的计算和存储融合的资源池,从而为客户提供化繁为简的新一代 IT 基础架构,其可用性、可靠性和高性能经过运营商、金融、医疗、大型制造业等行业领导者生产环境长时间检验。 一、产品优势 真正的软件定义与超融合架构部署 基于 x86 或 ARM 等架构的服务器构建,且易于部署、维护与扩展。 灵活多样的虚拟化平台选择内嵌功能丰富但无需付费的虚拟化平台,亦支持 VMware、Citrix 虚拟化平台。 经生产系统验证的分布式块存储自主研发的分布式块存储,具备丰富的生产级特性并经过核心业务系统长时间运行考验。 丰富且经过验证的服务器硬件与生态解决方案适配主流 x86 或 ARM 等架构的服务器和部件,并与主流的数据保护、安全、云管理平台和容器管理平台厂家进行方案适配和认证。 智能化的运维功能基于机器学习的资源用量预测,以及智能资源优化建议,提高运维效率。 从硬盘到跨城市的生产级高可用特性提供硬盘数据效验、节点多副本冗余、机架拓扑感知、同城双活集群、异地异步备份等多种级别的数据可靠性保障措施。 二、应用场景 新建数据中心 超融合架构简单且易于扩展,快速交付,运维难度低,更低运营成本,轻松构建符合未来趋势的新一代数据中心。 开发与测试平台 借助超融合架构,智能调度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实现开发测试环境的快速搭建。 分支机构 借助超融合架构,为分支机构提供一站式业务应用交付,实现总部对分支机构资源的统一管理。 桌面云建设 通过超融合构建桌面云,不仅可以提供桌面云所需的性能、可用性、可扩展性,同时还可以降低架构的复杂性、管理难度,以及建设成本。 应用新建及扩容 借助超融合架构,实现计算、存储资源池化,提供应用快速上线和资源按需扩展的能力。 服务器虚拟化 基于自研的分布式存储技术,围绕不同的服务器虚拟化,提供高可靠、高性能、易于扩展和便于管理的新一代基础架构解决方案。
湖南云之翼软件有限公司 2022-09-07
高速视觉系统
成果创新点 应用领域包括国防军事、汽车工业、机械故障诊断、 自动化生产线、能源化工、生物医学、体育运动等。 研制完成多种高速图像处理器件,并在短时曝光技术、 大容量数据高速传输存储技术、图像增强、视觉跟踪、图 像分割、三维测量等方面取得前沿技术突破,目前高速视 觉系统性能指标为 100 万像素 20000 帧/秒,最高帧率 100 万帧/秒,最大回传速度 20Gb/s、最远回传距离 40km。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4-14
高速视觉系统
研制完成多种高速图像处理器件,并在短时曝光技术、大容量数据高速传输存储技术、图像增强、视觉跟踪、图像分割、三维测量等方面取得前沿技术突破,目前高速视觉系统性能指标为 100 万像素 20000 帧/秒,最高帧率 100万帧/秒,最大回传速度 20Gb/s、最远回传距离 40km。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3-05-17
智能视觉感知芯片
1.痛点问题 元宇宙时代三维成像基础设备和数字终端成像及显示设备都将需要革命性的提升。同时,工业智能和基础科学的快速发展也对感知和成像极限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现有的成像技术,即摄像头模组和3D成像模组,存在诸多技术和经济的缺陷,如抗扰动性能差、占据空间大、功耗大、成本高等,特别是随着传感芯片像素数的增加,传统光学成像系统需要多级较大的昂贵镜片才能实现高分辨率的成像性能,很难应用于手机等小型化设备上,不足以适应科技的高速发展。 “智能视觉感知芯片”将达成光学感知的技术革新并有效解决现存问题。通过数字自适应光学技术矫正系统像差和环境像差、实现高速重构目标景物高精度三维信息,进而实现使用普通的低成本小型化单镜片即可实现高分辨率成像,同时该芯片能够适用于不同的光学系统,包括大口径天文成像,实现高分辨率远距离成像,克服大气湍流干扰。 2.解决方案 团队提出“智能视觉感知芯片”概念,该种芯片拥有多项优势:全球领先的4D感知技术,自适应抗干扰;创新的透镜设计方案结合自主知识产权算法,可通过单摄像头模组实现原多摄像头模组功能,大幅降低现有成本、体积和功耗,显著提升分辨率。通过对目标场景进行多维度的密集采样,将多维度的耦合信息解耦,重构傅里叶面的非期望相位分布,实现高速大范围的自适应光学矫正,显著降低光学成像系统尺寸与成本,提升成像效果,同时具备三维深度感知能力。 合作需求 寻求消费电子等领域有相关技术开发、市场推广经验,能推广本技术落地的高科技企业,可以进行深度合作。
清华大学 2022-05-19
智能视觉感知芯片
1. 痛点问题 元宇宙时代三维成像基础设备和数字终端成像及显示设备都将需要革命性的提升。同时,工业智能和基础科学的快速发展也对感知和成像极限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现有的成像技术,即摄像头模组和3D成像模组,存在诸多技术和经济的缺陷,如抗扰动性能差、占据空间大、功耗大、成本高等,特别是随着传感芯片像素数的增加,传统光学成像系统需要多级较大的昂贵镜片才能实现高分辨率的成像性能,很难应用于手机等小型化设备上,不足以适应科技的高速发展。 “智能视觉感知芯片”将达成光学感知的技术革新并有效解决现存问题。通过数字自适应光学技术矫正系统像差和环境像差、实现高速重构目标景物高精度三维信息,进而实现使用普通的低成本小型化单镜片即可实现高分辨率成像,同时该芯片能够适用于不同的光学系统,包括大口径天文成像,实现高分辨率远距离成像,克服大气湍流干扰。 2. 解决方案 团队提出“智能视觉感知芯片”概念,该种芯片拥有多项优势:全球领先的4D感知技术,自适应抗干扰;创新的透镜设计方案结合自主知识产权算法,可通过单摄像头模组实现原多摄像头模组功能,大幅降低现有成本、体积和功耗,显著提升分辨率。通过对目标场景进行多维度的密集采样,将多维度的耦合信息解耦,重构傅里叶面的非期望相位分布,实现高速大范围的自适应光学矫正,显著降低光学成像系统尺寸与成本,提升成像效果,同时具备三维深度感知能力。 合作需求 寻求消费电子等领域有相关技术开发、市场推广经验,能推广本技术落地的高科技企业,可以进行深度合作。
清华大学 2022-03-03
视觉打标系统
视觉打标系统是通过给激光打标机装上眼睛(工业相机),从而让激光可以准确知道工件的位置信息,当工件位置出现偏差时,视觉系统可以自动修正工件的位置信息,使得工件被正确加工。加装系统后可提升产能100%-300%,减少人工成本40%-60%,定位精度达0.05-0.15mm。适用于汽车零部件、3C数码、医疗器械、生物医药、五金工具、精密仪器、半导体元器件、服装辅料、家用电器、工艺礼品、珠宝首饰等行业。
霍夫纳格智能科技(嘉兴)有限公司 2022-01-21
球杆系统(视觉型)
睿景时代(大连)科技有限公司 2021-12-15
转发式雷达模拟器(产品)
项目简介:转发式雷达模拟器是某型号产品自动化测试系统中的专用激励设备,他与目标模拟器配套,用于该产品性能测试。模拟器具有多普勒频移及其变化、距离延迟及其变化、速度及其变化、功率衰减及其变化、多散射点回波功能;整个系统具有通用化、模块化、可扩展、可重构的特点。 项目来源:自行开发 技术领域:电子信息 技术特点:以下为典型系统参数 输入:中心频率1.2G、带宽300M 输出:中心频率1.2G、带宽300M 通道: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全天时大气探测激光雷达
已有样品/n大气探测激光雷达是一款从近地面到 110 公里高空大气多参数同时探测的激光雷达。该雷达有激光发射部分、光学接收部分、信号检测部分三部分组成。通过双波长发射、三通道同时接收、窄带滤光、以及收发联调等有机融合,形成全高程全天时大气探测激光雷达。其优点是:在夜间,能实现对约 1~110km 高度范围的大气参量同时探测;在白天,能实现对约 1~60km 和 80~110km 两段高度范围的大气参量同时探测。本发明具有技术方案科学、系统集成度高、自动化程度好、工作可靠和使用方便等优点,为中高层大气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1-12
有源相控阵雷达稳健服役调控系统
有源相控阵雷达是现代战争中的“千里眼”,是实现战场感知和远距离精确打击的必要手段,在预警、扫描、警戒、火控等多方面有着重要应用,已成为电子战和信息战的核心装备。大型有源相控阵雷达在服役过程中会受到环境载荷的影响产生结构变形,进而导致天线电性能的恶化,包括波束指向精度降低、副瓣电平抬升等,降低雷达的探测性能。 为此构建有源相控阵雷达稳健服役调控系统,实现对阵面结构变形数据的实时反馈与快速反演,进而实现雷达天线电性能的实时评估与补偿,使雷达整备能够高效服役。 目前已研制有源相控阵雷达稳健服役调控系统一套,并成功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下属研究所某型号车载雷达进行试验验证,达成主要指标:阵元位移重构精度均大于95%,系统效应时间小于 50ms,其余各项指标均满足军品要求。 主要技术指标 (1)在给定模拟载荷条件下,天线阵面俯仰倾斜角精度:≤ 3 分,响应时间:≤ 0.05 秒; (2)在给定模拟载荷条件下,天线阵面水平倾斜角精度:≤ 3 分,响应时间:≤ 0.05 秒; (3)在给定模拟载荷条件下,试验阵天线阵面所有阵子波束指向精度:≤ 3 分,响应时间:≤ 0.05 秒; (4)在给定模拟载荷条件下,各天线阵子安装面法向位移测量精度:≤ 5%;满足常规军用雷达的环境适应性要求、安装与测试要求、维修性要求。 相关成果 有源相控阵雷达稳健服役调控系统软硬件一套,包含应变传感器最优布置方法、数据采集硬件系统、传感器数据处理算法以及模型修正算法和有源相控阵雷达性能补偿综合软件平台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3-01-29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55 5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