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药学院常明欣教授团队在合成手性二氢喹喔啉酮方面取得新进展
该研究利用二胺作为不对称还原胺化的胺源,与酮酯在手性铑催化剂作用下高效合成手性3,4-二氢喹喔啉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2-10-13
专家报告荟萃㉗ | 西南科技大学原党委书记董发勤:践行两山论,探索资源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协同培养,服务行业区域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背景下,资源类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随着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如何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论”理念融入资源类人才培养,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西南科技大学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西部高校之一,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探索资源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旨在服务行业区域高质量发展。今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5-02-17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创建于2000年,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地处青岛市东部高校园区核心位置,东依海上第一名山崂山,西沿李村河公园,北邻青岛国际院士港和2014世界园艺博览会会址,周边与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毗邻,距石老人海水浴场10分钟车程,周边教育资源极为丰富,交通便利。 学校以工学和管理学为主,涵盖工学、教育学、管理学、艺术学、理学、文学等六个学科门类,现有17个二级学院,21个本科专业,43个普通高职专科专业,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2564人。学校坚持 “以专业上产业,以产业促专业,把产业做大、把专业做强”的办学模式,建成机械、电气、信息、管理、土建、艺术5大类优势专业群;网络工程、印刷工程、机械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成为省级本科优势特色专业;数字媒体艺术、印刷媒体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等为省级高职特色专业;老年服务与管理为山东省财政扶持重点专业;汽车营销与服务、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筑室内设计为青岛市重点建设专业。 学校办学实力雄厚、办学设施齐全。校园占地1108亩,校舍建筑面积近50万平方米,建有教学楼、图书馆、实训楼、国际交流中心、讲学厅和能容纳1.5万人的体育场,固定资产总值6.55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近亿元,配套电子电工、计算机、网络、汽车、印刷、护理、航空、机械、服装等18个实验实训中心,124个实验(训)室和校内实训基地,154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提供了有利条件。图书馆书97万册,电子图书30万册,中外文期刊668种,7个大型书库,3个期刊阅览区,阅览座位1792个。校园网与国家教育科研网络相连接,可直接在网上进行电子信息文献检索和阅读。 学校建有健全的游泳馆、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舞蹈房等设施和餐饮、购物等各类生活服务设施,学校校园环境优美,金园丁广场、名人苑广场、月亮湖、太阳湖等文化休闲场所,青春馨苑、书山学海、五行广场等人文景观,四季滴翠,环境清幽,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充足条件和良好环境。 按照“专家治学、名师执教”的师资队伍建设理念,学校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优化教师成长发展环境,适合学校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的双师型师资队伍逐渐形成。现有教职工922人,其中专任教师574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者281人、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者218人。另外,聘请兼职教师325人。学校聘请了多名省内外本科院校的知名专家、教授来校任教,同时荟聚行业精英、能工巧匠担任有关专业的实践课教师,参与编写特色教材,学校专兼职教师队伍敬业爱生、追求卓越、务实奉献,成为学校办学育人的中坚力量。 学校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和科研工作重点地位,探索完善“行校对接、产教融合,工学交替、实岗实训”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人才共育五个一工程”,即开设一个专业,依托(举办)一个企业,对接一个行业,建设一批合作基地,参加(举办)一类技能竞赛,建立了行业、企业与学校共同培养人才的有效机制。近五年,学校全面加强专业、课程和教学团队建设,承担省部级以上教学研究项目9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项,获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3项;建成省级精品课程2门;出版教材47部、专著5部,获省级优秀教材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学校科研水平不断提高,近五年发表论文474篇,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9项、横向课题9项,拥有专利授权16项、软件著作权11项。 学校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建立了从就业指导到创业指导的服务指导体系,及“跟踪两年,服务终身”的服务模式;设立了“恒星学子创业基金”,建成恒星智岭双创基地;设置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对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开设创业指导及实训类课程;对已经开始创业实践的学生开展企业经营管理类职场指导与帮助,全力打造精通专业理论知识、熟悉掌握管理方法的企业核心层人才。学校与企业以及各类协会商会广泛合作,先后与海尔、海信、福田雷沃、上海大众、阿里巴巴、中铁、中外运等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协同构建育人机制。近年来,学生在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和科技竞赛中获141项奖励,其中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全省特等奖1项、一等奖12项。“恒星智岭”双创中心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众创空间,被誉为“就业率、就业质量”双高院校。 学校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以学习和传承革命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要内容,以“感恩教育”及中华“孝”文化为切入点,以“教育一代人、引导两代人、影响三代人”为目标,大力倡导“四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职”(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理想、职业技能)与“四心”(仁爱之心、诚信之心、孝敬之心、责任之心)。开设“道德讲堂”,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试点班,设立国学讲习场所和机构,学校先后获“山东省德育工作优秀高校”、“文明校园”、“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 、“青岛市道德讲堂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以“感恩教育”为核心的“五全思政教育法”,即“教学全时段育人,管理全覆盖育人,服务全过程育人,环境全方位育人,生活全天候育人”,荣获首届全国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奖。 学校重视与国内外高校的合作交流,积极学习借鉴先进办学经验,先后与西安交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等国内高校建立帮扶共建关系;与加拿大莱姆顿学院、美国凯泽大学、泰国正大管理学院、韩国高丽大学、韩国全州大学、泰国曼颂德皇家大学等国外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建成了加拿大恒星高中、加拿大恒星学院、恒星华文学校等涉外办学机构,积极开展国际互访、学术交流、留学访学、师生互换等国际化办学活动。学校现有国际合作项目12个,多次输送航空服务专业学生赴韩国映象大学留学,培养国际学生百余人。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学校将秉承“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创新活校”发展理念,弘扬“文明 、博学、实践、创新”校训,注重内涵建设,强化特色办学,脚踏实地,敢为人先,为建成国内一流的民办高校做出更大努力和贡献。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 2021-02-01
华中科技大学科研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项目(一期)——科研管理平台采购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
华中科技大学科研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项目(一期)——科研管理平台采购项目竞争性磋商
华中科技大学 2022-05-27
电子科技大学基础院李严波教授团队与海外合作者在光电催化水氧化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针对载流子表界面复合的问题,研究团队通过在氮化钽薄膜上下界面分别修饰p型的Mg:GaN层和n型的In:GaN层,一方面钝化氮化钽薄膜的界面缺陷,另一方面通过构建异质结提升界面载流子分离能力,实现了最高为3.46%的ABPE,这是目前基于氮化钽光阳极的最高效率值(图)。将体相和界面载流子管理策略相结合,有望进一步提升氮化钽光阳极的效率。
电子科技大学 2022-06-15
青岛海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青岛海粟是一家专门从事色谱材料,自有技术循环生产的企业。主要有层析硅胶、高效硅胶、硅基色谱填料、贵重金属清除剂、色谱耗材等高性能的提纯分离材料,广泛应用于制药、化学合成、精细化工、科研分析制备等领域。 在科技国家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我们不能单纯依靠国外几十年前的技术水平,必须要创新突破,找到我们自己的道路。公司首先依靠产品的稳定性,再对产品特性坚持不断的探索,对工艺环节流程认真优化,可提供常规和定制等不同的系列产品,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帮助客户在分析和制备中减少项目问题和提高运行效率,共同向上发展。 公司自创立以来,始终坚持“尊重、谦和、正直”的做人做事理念,致力于更用心的产品和服务,尊重员工和客户的各项建议反馈,希望彼此协作激励,获得更多的认可和信任,使公司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更好,也会协同各方积极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青岛海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2025-02-07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李洪伟教授团队在云—端协同的安全智能云系统方面取得研究进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下,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李洪伟教授带领团队在云—端协同的安全智能云系统方面取得研究进展,针对终端环境不可信、联邦学习难验证、存储数据不可靠以及加密数据难检索等难题,提出了非可信环境下面向云终端的智能评估与认证、云—端协同的可验证联邦学习、密态数据的完整性智能验证和海量密态数据的高效检索等核心技术,形成了自主可控的安全智能云系列产品。
电子科技大学 2022-06-1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物免疫研究团队揭示条锈菌富含甘氨酸/丝氨酸效应子抑制植物免疫反应的分子机理
该研究鉴定到一个新的小麦条锈菌富含甘氨酸/丝氨酸效应子PstGSRE4,揭示其通过靶向小麦抗病相关蛋白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TaCZSOD2抑制植物免疫的分子机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2-10-1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作物病虫害监测与治理团队在小麦白粉病抗性的分子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
通过蛋白组测序揭示了小麦响应条锈菌和白粉菌侵染的异同,进一步解析了谷胱甘肽硫转移酶TaGSTU6通过与含胱硫醚β合酶(CBS)结构域的蛋白TaCBSX3互作正向调控小麦对白粉病的抗性,但对条锈病没有作用的分子机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2-10-13
青岛航空科技职业学院
(null)
青岛航空科技职业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0 11 12
  • ...
  • 401 40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