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用于浸没式光刻的浸液温控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浸没式光刻的浸液温控系统,通过其获得具有稳定温度的浸液,以用于浸没式光刻工艺中,其特征在于,该温控系统包括:用于浸液流动的浸液管路,待温控的浸液通过管路进口进入该浸液管路,温控后的浸液通过该浸液管路出口输出;用于对所述浸液进行冷却的工艺冷却液回路,工艺冷却液在该回路中循环流动;以及热交换器(6),所述浸液管路和工艺冷却液回路同时流经该热交换(6),利用该热交换器(6)完成工艺冷却液和浸液的热交换,获得具有稳定温度的浸液,实现对浸液的温度控制。本发明的装置采用内部回流结构与热交换器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连续分布式光纤智能感测技术及其应用
本项目属于人工智能传感、仪器仪表及电子信息技术领域。项目组从连续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原理入手,顺应重大工程设施结构安全健康监测的需求,对智能化分布式光纤感测系统的实现方案及应用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多功能高精度连续分布式光纤微扰动场智能感测技术。该技术具有感知微小扰动的能力,并能够分析和判断扰动源的位置、大小、频率和性质,实现对破坏性振源如附近地面挖掘、地陷、爆破、地震、滑坡等以及微弱振源如偷盗、窃听、侵入等微扰动场的连续分布式感测,
南京大学 2021-04-14
分布式光纤传感交通车辆信息监测
利用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对公路上行驶的机动车辆的动态信息进行实时检测,提供实时、可靠的车辆基本交通信息,为判断交通状况提供根本依据,从而实现高速公路智能化管理,达到高速、安全的物流保障目标。分布式光纤传感测量方法光纤既作为信号传输媒质,又作为信号传感介质,实现分布测量。光纤铺在公路车道上,车辆碾压段利用金属锴装保护。
南京大学 2021-04-14
一种智能式自动增排雨水井盖
本技术是提供一种智能式自动增排雨水井盖,在路面雨水使排水井盖口呈淹没进流时,该装置通过利用杠杆平衡、滑轮平衡、水力学管嘴出流等原理自动增排路面积水,无需看管,维护方便
扬州大学 2021-04-14
一种分布式光感卡盘安全扳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光感卡盘安全扳手,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固定相连的手柄、上扳手体和 下扳手体,所述手柄上设有至少一个光感传感器,所述下扳手体底部设有方形轴,所述下扳手体内部设 有电源、控制器和蜂鸣器,所述方形轴内底部设有光感传感器,所述手柄上和方形轴内光感传感器的信 号均接入控制器,通过控制器接收信号判断卡盘安全扳手所处状态,来控制蜂鸣器是否报警。本实用新 型原理简单,使用、维护方便,可有效的
武汉大学 2021-04-14
云原生分布式区块链数据库
区块链是实现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电子政务等的核心前沿技术,具有可追溯性、可验证性特点,为生产生活提供强公信力、高透明度、弱中心化的统一数据平台。然而现有的区块链平台存在查询效率低、数据可搜索性差、以及应用开发接口的易用性差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项目结合分布式数据库技术,设计实现关系型区块链数据库系统。具体的,如下图所示,项目针对区块链数据的底层存储结构,设计高效的数据转换方法,实现区块链数据的关系模式存储;项目研究关系型交易的链上事务管理机制,构建支持 SQL 的区块链应用开发平台;项目创新区块链数据共享方法,基于分布式关系型数据库的访问控制与事务管理机制,实现负载均衡的区块链数据共享。面向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电子政务等场景,将上述技术突破融入联盟链结构,增强联盟链数据的易用性、可搜索性和数据共享的效率,建立支持 SQL 的区块链数据库系统。目前系统仍处在研发阶段,预计 2021 年底完成研发。 主要技术指标 (1)支持 TPC-C、TPC-H 等数据库主流测试; (2)数据读取效率相较传统关系型数据库损失小于 15%; (3)数据库写效率相较传统关系型数据库损失小于 5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3-02-14
水果、螃蟹流水线式视觉检测与分级技术
针对高级水果、螃蟹,研发了机器视觉检测技术,开发了品种识别、缺陷检测、质量评估、分级等算法,研发了流水线式检测分级系统,实现了水果、螃蟹的快速精确筛选、分级定价。对高级农产品、水产品实现了机器自主检测、分级,提高了精确性,大幅节约人力成本。采用视觉技术可检测水果、螃蟹品种、有无缺陷、色泽品类、重量,并实现自动分级,单个产品视觉系统检测时间低于 0.5 秒。
扬州大学 2021-04-14
纯电动汽车分布式驱动系统关键部件
适用于分布式电驱动的开关磁阻电机5kW300RPM直驱,400V16A的5相驱动系统技术特点及创新点(1)多相电机设计,有效降低电机输出转矩脉动(2)与电机配合的全数字调速系统。应用领域:汽车、新能源、工业自动化生产设备完全掌握电机设计与驱动的核心技术。
扬州大学 2021-04-14
一种分布式时序触发控制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时序触发控制系统,包括多个时序控 制器和将其连接成树形网络的光纤;还包括一个触发输入,一个时钟输入和一个急停输入;每个时序控制器的所有输出都可以向其他设备 提供时钟或触发,或者连接到其他的时序控制器的时钟或触发输入。 若仅使用时序触发的功能,而无需精确时钟同步时,可以只将一个节 点的触发输出和另一个节点的触发输入连接起来,无需连接时钟信号。 本发明采用树形网络和光纤实现了分布式系统结构,减小电磁干扰的 影响,减小了布线难度;可以向大型物理实验装置提供高精度的时序 触发以及时钟信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高速列车主动式被动保护及轨迹保持技术
列车碰撞事故造成的重大人员伤亡触目惊心,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研制耐冲击吸能列车来耗散冲击动能,由于受到列车载重、车钩及结构外形的限制,传统设计方法只能被动挨撞。本成果创新性地提出了列车主动式碰撞吸能保护体系,突破了车辆被动安全保护的技术局限,解决了与列车碰撞能量耗散及运行轨迹保持相关的三个关键技术问题。 1.列车碰撞主动式被动保护技术 研发列车碰撞主动式被动保护下,力流/能量流协同控制的能量耗散技术及主被动吸能装置,突破了车钩等装置对吸能结构的限制,拓展了吸能结构变形空间。克服列车碰撞时头车破坏严重的短板效应,挖掘列车的吸能潜力,在不改变车辆主体结构的情况下,仅地铁列车的安全碰撞速度可以达到36km/h,吸能能力比标准提升107%。重联动车组在36km/h碰撞速度下结构依然完整,吸能提升约100%。 2.列车碰撞轨迹自保持技术及装置 构建了碰撞防偏/爬—防脱轨—防掉线三重安全保护系统,包括被动凸凹嵌套动态自适应对心防偏/爬、多点约束防脱轨、结构剪切耗能防掉线三大关键技术,实现碰撞过程中车体自动对心,减少爬车事故的发生;突破了世界范围内没有防脱轨装置的局限,有效避免脱轨、倾覆造成的二次碰撞及列车掉线等后继事故,构建列车碰撞轨迹自保持技术体系。已应用于400km/h高速列车、城轨列车、自适应转向架的碰撞轨迹保持设计。 3.全行程渐进塑变技术及低峰值力吸能结构 针对吸能结构残余行程长、初始峰值力过高、撞击力波动剧烈等致使人员伤亡问题,研发了结构全行程线性渐进塑变吸能、初始撞击力抑制两大技术,发明了撞击力平滑、初始峰值力低、压缩率高的系列吸能结构,吸能结构压缩率和压缩力效率均达90%以上且变形有序,解决了有限空间内高能量耗散难题。
中南大学 2022-12-2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19 120 121
  • ...
  • 220 22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