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支持非抢占实时任务集的节能调度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持非抢占实时任务集节能调度方法,其步 骤包括:初始任务集合处理,获取初始减速因子,获取候选减速因子, 分配减速因子;本发明所公开的非抢占实时任务集节能调度方法,在 保证非抢占实时任务在截止期之前完成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了任务集 的非抢占特性,得到更小的减速因子,从而使得任务集能以更低的速 度运行,达到更好的节能效果,可有效节约嵌入式系统能耗,并具有更 强的非抢占任务集实时节能调度能力;与现有的实时系统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洛伦兹力的非晶合金成形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洛伦兹力的非晶合金成形方法及装置, 该方法包括:非晶合金样件在感应电流的作用下升温至过冷液态区, 同时在洛伦兹力的驱动下变形至模具冷却成形;感应电流和洛伦兹力均由成形线圈放电产生,感应电流由设置在成形线圈周围的导体在成 形线圈放电过程中感应产生,洛伦兹力由放电过程中成形线圈产生的 磁场与非晶合金样件流过的感应电流共同作用产生,导体与非晶合金 样件构成感应回路,以使感应电流流过所述非晶合金样件。非晶合金 样件的升温、成形、冷却过程在数毫秒脉冲放电时间内一次完成,具 有升温、成形、冷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用非平衡等离子体处理颗粒和气体物质的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非平衡等离子体处理颗粒和气体物质的装 置,包括前级充电器和等离子体发生器;前级充电器包括直流电源和 谐振充电电路,直流电源用于为谐振充电电路提供直流电压,谐振充 电电路用于为等离子体发生器提供交流脉冲电压;等离子体发生器为 中心设置有反应腔的圆柱状结构,包括外屏蔽层、原方低压绕组、外 绝缘层、副方高压绕组、内绝缘层、内屏蔽层、副方电容、触发极电 阻、气体间隙陡化开关、电极支架、高压电极、直线电极和金属板; 颗粒或气体物质的处理直接在反应腔内进行。该装置放电可以在大气 压开放空气以及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铁基非晶及纳米晶合金的成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基非晶及纳米晶合金的成型方法,属于增 材制造领域。采用微喷射粘结成型方法将铁基非晶混合粉末或纳米晶 合金混合粉末制备成坯体,然后烧结坯体获得制品。铁基非晶混合粉 末或纳米晶合金混合粉末中均匀混合有粘结剂。烧结采用的温度高于 粘结剂的熔点 5℃~10℃,同时低于铁基非晶粉末相变温度或纳米晶 合金粉末相变温度。本发明方法能够用来制备大尺寸复杂形状块体铁 基非晶及纳米晶合金制品。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制备/成形非晶合金及其复合材料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选区激光熔化制备非晶合金及其复合材 料零件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制备出尺寸较大、形状复杂、强度 较高、成分均匀、晶化较少的非晶合金及其复合材料零件。该方法具 体包括如下步骤:(1)非晶粉末制备,(2)非晶复合粉末制备,(3)零件模 型准备,(4)基板安装,(5)气氛保护,(6)红光定位,(7)激光加工,(8) 热处理。本发明将选区激光熔化(Selective-Laser-Melting,SLM)技术运用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非均相催化芳胺乙酰化反应的方法
(专利号:ZL 201410545694.7)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均相催化芳胺乙酰化反应的方法,属于化学材料及其制备技术领域。该乙酰化反应中芳胺与乙酸酐的摩尔比为1:1.5~3,非均相催化剂的摩尔量是所用芳胺的3~5%,室温下反应18~70min,反应压力为一个大气压,反应后抽滤,滤渣用乙醇洗涤,收集的滤液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芳胺的转化率以及产物N-乙酰芳胺的选择性和产率。本发明与其它催化剂催化芳胺乙酰化反应的方法相比,具有反应选择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基于单边虚拟电感的电容耦合式非接触电导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单边虚拟电感的电容耦合式非接触电导测量装置,由交流激励源、激励电极、绝缘测量管道、检测电极、单边虚拟电感、电流电压转换电路、信号处理模块依次相连。单边虚拟电感输出端通过电流电压转换电路中的运放虚地。本实用新型利用单边虚拟电感代替实际电感,利用串联谐振原理,用单边虚拟电感的感抗消除传感器中耦合电容的容抗对测量的不利影响。相较浮置虚拟电感,单边虚拟电感虚地,结构紧凑,稳定性高;相较实际电感,单边虚拟电感体积小易集成,电感值可调,降低了对激励源的要求。本实用新型通过测量检测通路的输出电流,经计算得到待测流体等效电导值,为实现非接触测量绝缘管道内部导电流体的电导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浙江大学 2021-04-13
SCIENTZ08-IIIC非接触式超声波细胞粉碎机
产品说明 非接触式超声波粉碎机也叫杯式超声破碎仪,可在密闭容器、无菌、可超微量条件下进行破碎。相比传统的探头超声波细胞粉碎机,该仪器具有一次可同时检测多个样品、实验效率高、无需频繁操作探头、避免样本交叉污染等优势。仪器标配低温恒温装置(可根据客户需要选择不同型号),便于样品在4-10℃环境内工作,使能量分布均匀,超声作用 完全。逐渐成为ChIP(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和DNA剪切研究平台不可缺少的标准化工具。
宁波新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12-08
压缩机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
本项目提供压缩机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建立模块化、集成化数据环境,面向于往复压缩机、隔膜压缩机,服务于石油化工、加氢站、储气库、船舶动力等行业主要包括: 设计规划阶段——压缩机整体方案设计,压缩机结构形式设计,核心部件材料遴选分析,启/停流程设计,安全控制策略设计等; 运行工作阶段——压缩机运行数据实时采集、远程动态展示,核心部件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监测诊断一体式/分体式硬件与软件系统开发; 检修维护阶段——零部件维修预警、寿命预测,可视化维修方案、维修模型、维修视频,压缩机及其辅助系统、零备件信息数字化管理平台。 关键技术一:压缩机性能计算技术与选型设计技术 基于 Windows 平台,遵循结构化、模块化原则,采用 QT 框架、C++语言编制交互设计软件,可实现往复压缩机物性计算、热力计算、动力计算、设计校核复算、平衡计算、产品系列化自动匹配、多工况计算七项功能于一体,可实现往复压缩机机组设计计算、选型、零部件管理一体化功能。现阶段已授权发明专利 1 项,软件著作权 1 项。 关键技术二:压缩机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及设备 针对压缩机核心零部件构建相应状态监测方案与故障诊断方法,包括:①集成气缸内热力过程特征和阀片声发射信号的诊断方法,基于气阀声发射信号获得气阀故障的特征参数和反映故障程度的量化指标,诊断不同类型气阀故障;②基于活塞杆应变重构 pV 图方法的往复压缩机气阀无损故障诊断方法,基于活塞杆应变重构压力-容积图(p-V图)的无损监测方法,为传统侵入式方法破坏气缸完整性带来安全隐患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③十字头销磨损、活塞杆松动的故障诊断方法,对不同程度十字头销磨损、活塞杆松动故障进行模拟试验,对比时频域分析研究十字头销磨损、活塞杆松动的故障机理、声发射信号和振动信号特征,提取故障特征识别故障程度;④基于压缩机内油-气压力“伴随”关系,国内外首次提出了集成声发射与油-气压无损监测的隔膜压缩机状态监测新方法,进一步根据油-气压力“伴随”关系的失调追溯故障根源;⑤基于增量式编码器的往复压缩机轴系扭振测试方法,基于增量式编码器构建了往复式压缩机扭振测试系统,为传统方法在现场实际应用时难于实施提出解决方案;⑥压缩机气流脉动和振动模态分析技术,隔振结构设计、管路结构设计,提供机组振动测试、诊断以及改进方案。 本项关键技术现阶段已授权国内发明专利 4 项,申请国际专利 2 项、国内发明专利10 项;应用于中海油海洋平台天然气压缩机;开发压缩机故障诊断仪,已在某加氢站压缩机调试中成功检测出气阀泄漏、膜片运动失效、活塞环磨损、溢油阀阀芯磨损等严重故障。 关键技术三:压缩机数据共享与健康管理云平台 构建压缩机及其辅助系统、零备件信息数字化管理平台;构建压缩机热力-动力-应力-寿命分析模块,集成监测数据评价机组运行状态;基于故障诊断技术,建立机组现场监测数据与健康/故障状态信息实时共享平台,打破机组现场与远程管理者之间的技术壁垒;实现压缩机核心部件维修预警、寿命预测,交互 GUI 界面集成可视化压缩机维修维保手册、指导视频、三维模型;压缩机全生命周期管理,显著提高运维效率和管理水平。
西安交通大学 2025-02-08
基因新发突变类精神疾病诊疗系统
        我国精神疾病发病率高且增长趋势明显,是我国推进国民大健康战略所面临的巨大挑战。然而当前精神疾病临床诊断缺乏发病机制的依据,主要以临床表型为指标。多数精神疾病的发病原因与人体基因新发突变相关,这种不在父代而仅在子代发生的基因变异对精神疾病的临床诊疗极具重要性。         研发团队建立了从患者新发突变基因组学到转录组、蛋白组学的完整生物组学发病机制临床辅助诊断系统,填补了精神疾病临床诊断的组学机制评价空白,系统自动生成辅助诊断报告和用药风险分析,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符合领域发展的国际行业趋势,具有巨大的市场推广潜力。         意向开展成果转化的前提条件:中试放大及产业化工艺开发资金支持
东北师范大学 2025-05-16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6 27 28
  • ...
  • 560 56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