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动车组的接触网参数非接触测试系统研究
本成果来自有重大应用前景的横向项目,现已结题,知识产权归属西南交通大学。成果的创新性和先进性:针对目前接触网几何参数检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利用动车组作为检测载体,基于二维激光雷达技术,对视距内障碍物所产生的轮廓曲线进行目标识别、运动跟踪,以达到在线测量接触网几何参数。主要技术指标为导高、拉出值、双支接触线间距与高差、侧面限界等。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7
主动式矿车安全制动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车制动装置,解决了现有的防跑设备在制动过程中存在反应不灵敏、制动时间长、可靠性低和岔道适应性差等问题。本发明由超速感应器、插销、拉伸弹簧、定位块、压缩弹簧、L 型弧钩、十字轴驱动器、主动链轮、链条、从动链轮和制动器组成。所述超速感应器固定在矿车后轴上,检测矿车超速信号,十字轴驱动器与主动链轮啮合,驱动制动器工作,双向螺杆同时驱动左旋驱动块和右旋驱动块向中间运动,左旋驱动块和右旋驱动块分别通过左连杆、右连杆使左制动块、右制动块向外摆动,进而抱紧轨道产生制动效应。本发明具有反应灵敏、制动时间短,岔道适应性强,便于检修,可靠性高等优点,主要用于矿山斜井运输作业中的矿车制动。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3
非接触性智能筛查及导诊系统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曾祥泰博士研究团队联合江西憶源多媒体科技有限公司徐林楠研究团队、北京万泰中联科技以及多家大型医院共同攻关,成功研发出国内首套非接触式可视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院内智能筛查诊断及防控系统并投入试运行。针对疫情蔓延形势,赣南医学院快速展开了应急科技攻关计划,从而实现导诊、分诊、就诊和预警非接触式智能一体化。 就诊时,医生通过高清双向可视对话问诊系统,实现疑似患者确诊前非接触式诊疗。同时,病历系统智能提取分析患者相关病情和检查结果,形成新冠肺炎潜在人群的疑似级别自动判别,辅助医师诊断。此外,对发热患者等潜在肺炎人群从导诊、分诊、诊间、检查和隔离区域全流程高清视频监控监测智能识别,进行智能追踪筛查和活动轨迹查询,实现全方位覆盖、不间断实时监控以及不当防护措施预警报警,同时在医院急诊科、门诊大厅等关键出入口位置,通过高清双视红外摄像仪、患者图像自动识别记忆技术以及人体高温发热提醒报警技术等,智能找出漏诊的发热疑似患者。
赣南医学院 2021-04-10
一种非接触气动激振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非接触气动激振装置,用于对气弹模型等柔性结构进行气动激振,主要由气泵、管路、气体喷口和电磁阀组成;由气泵供气的气缸通过气路分支器与分支气路连接;分支气路的端头设置有由电磁阀所控制的气体喷口;所述电磁阀与气体喷口一体设置,并被三脚架支撑在气弹模型下方;电磁阀与控制单元电气连接。气泵通过分支气路向电磁阀进气端输入压缩空气,电磁阀接收控制单元发出的脉冲信号实现周期性的开启和闭合,输出脉冲气流对气弹模型进行激励。本实用新型不与模型接触,消除了激振装置和位移测量装置的附加刚度和附加质量对气弹模型动力特性的影响,简易方便、成本低;可用于斜拉桥、悬索桥等多种柔性气弹模型的模态测试。
西南交通大学 2016-10-24
非接触牵引供电系统及其装备研制
本成果来自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和有重大应用前景的横向项目,已申请发明专利18项,其中授权7项,知识产权属于西南交通大学。该系统利用电磁耦合原理实现对电力机车的非接触电能供给,能解决现阶段接触网、第三轨等接触供电出现的接触火花、断线、摩擦损耗等问题,是一种新型的牵引供电方式。该非接触牵引供电系统保障了电力机车供电安全以及供电可靠性。目前,课题组已研制200kW的非接触供电实验系统,在20cm的传输距离下能达到90%的传输效率,为现阶段国内研究的最大功率的实验系统,填补国内相关研究空白。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7
非接触式温度采集的氧气钢瓶充装过程超温预警装置研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氧气钢瓶充装过程超温预警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数字温度采集装置以及无线接收装置,所述数字温度采集装置安装在待测氧气钢瓶的周围,并对应每个氧气钢瓶储存有该氧气钢瓶的设备编号;所述数字温度采集装置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将温度数据发送至无线接收装置上使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发现氧气钢瓶温度情况,并且事故钢瓶序号实时传输到人手中的显示器上,准确、高效、无需人工,节省人力。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充气式阻尼可调减振器
Ø  成果简介:由于主动悬架的控制系统需要复杂的传感器和电子控制设备,执行机构不仅要选用高精度的液压伺服装置,而且要较大的外部动力来驱动,导致成本高、结构复杂、可靠性低。因此,大部分车辆行驶系统目前仍然采用半主动悬架控制。为了减少执行机构所需的功率,半主动悬架研究主要集中在调节减振器的阻尼系数方面,阻尼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的减振器也称为可调阻尼减振器或主动减振器。可调减振器的阻尼调节常采用以下两种方法:(1)节流孔径调节:通过步进电机驱动驱动减振器的阀杆连续调节减振器的通流面积,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1-12
主动式净气型安全柜
主要功能特点: ※: 采用优质 1.2mm 工业重型钢材,形成 38mm 中空双层结构,采用进口镀锌工 艺,耐腐蚀,抗氧化。制造标准参照美国的 FM6050 及 OSHA 29 CFR1910.106 生产。 ※: 加厚层板前置可收缩防溅倒装置;保证试剂存储绝对安全。搁板承重能力 为 100KG。PP 一体成形注塑层板承重能力为 25kg。 ※:内置膨胀密封条,外界温度升高,密封条膨胀,隔绝空气达到阻燃目的。 ※ :配置双感温检测探头,烟雾传感器;当感应在单位时间内温度上升一定限 值时自动推送手机报警。(选配) ※: 配置功能摄像头,实时报警及实时监控录像。(选配) ※: 折叠门设计,大身躯,小身材,开门面积可减至 60%。做到狭小的实验室 空间收放自如。 ※: 柜体设有净化系统,安全风机不间断抽取柜体内挥发物保持负压;挥发浓 度保持较低限值,避免挥发物累计发生爆燃危险。 ※ :镶嵌式无缝折页,三门独立设计,实验人员各取所需,独立存储。避免样 品交叉引起安全隐患。独立的门锁,集成有锁定状态指示器(红/绿) ※ :贵重耗材区间独立存储,配置带密码及指纹识别门锁;可有效防止未经授 权的使用。(选配) ※:开门报警,过滤器更换报警;温湿度显示等界限值报警确保危化品安全; ※:设有静电接地传导端口,方便连接静电接地导线。贴有 Haz-Alert 反光 警示标签。在发生火灾火或者断电的情况下,在电筒照射下非常醒目。
济南格润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2022-06-21
非接触电能传输关键技术研究
非接触电能传输技术是新型电源接入模式,是实现移动设备灵活供电的 理想方案,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广泛应用价值。本项目围绕非接触电能传输相 关关键技术展开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包括:a.提出一种基于包络线调制原 理的AC-AC高频变换拓扑,实现交流能量输入至交流能量输出的直接变换,提出 了系统能量转换效率。b.提出一种软开关变换电路广义频闪映射非线性建模方 法及稳定性判定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谐振软开关 工作点计算方法,能快速确定系统的软开关工作点。c.提出一种具有最大磁场强 度自动跟踪及整定能力的多自由度拾取模式与转换技术,保证了移动设备在多 自由度运动条件下最大能量传输。d.为实现最大功率传输,提出感应电能耦合 传输系统互感耦合参数的分析与优化方法,为原副边能量耦合机构设计提供了依 据。
重庆大学 2021-04-11
现代有轨电车非接触牵引供电系统
本成果为非接触供电系统,与传统的架空网、三轨、储能式等供电方式相比,新型非接触供电技术存在着十分明显的优点,不但外观十分美观且使用方便、安全。轨道机车与牵引网没有直接电气连接,消除了触电及电火花等危险,无积尘和接触损耗,无机械磨损和相应的维护问题,可适应恶劣天气环境(如下雪和积水)。本项目中非接触供电轨道车的应用前景将会十分光明,此技术不但可以应用到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水下运输系统以及矿山车系统等运输系统,还可以应用到工业生产当中,因此非接触供电轨道车系统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7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235 23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