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工作流的中间件系统
本成果是授权发明专利。成果将具有输入输出和中间处理的中间件单元与工作流过程中活动结合起来,实现业务过程的集成管理和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共享,提供了数据和流程两类同时集成的有力工具,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7
全固态太赫兹前端关器键件
成果简介: 1、主要功能和应用领域 针对太赫兹高分辨雷达和通信系统应用需求,研究了常温固态太赫兹连续波发射和接收的总体方案和实现技术,研究了太赫兹平面肖特基势垒二极管非线性模型的精确模型,提出了太赫兹高效倍频电路和低损耗分谐波接收电路的拓扑结构,掌握了太赫兹倍频器和分谐波混频器的优化方法,解决了固态太赫兹关键技术的工艺难题,突破太赫兹连续波发射和接收的关键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封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相关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为我国太赫兹技术的发展和太赫兹系统的应用奠定技术基础,提供技术支撑。 2、特色和先进性 1)国内首次报道了400GHz以上频段的太赫兹源,输出功率大于5mW 2)首次开展了太赫兹高功率多管芯二极管的三维电磁模型研究; 3)国内首次报道了220GHz、380GHz和664GHz分谐波混频器,变频损耗指标由于10dB; 4)国内首次开展了基于光电结合的太赫兹高速无线通信系统实验,通信速率大于12.5Gbps; 5)太赫兹核心模块已应用于太赫兹成像和通信系统中。 3、技术指标 太赫兹倍频器指标对比 频段 国外研究机构 电子科技大学 美国VDI FARRAN 仿真 实测 59GHz 26dBm 20dBm 23dBm 17dBm 91.5GHz 22dBm 15dBm 16dBm 13dBm 110GHz 20dBm 12dBm 16dBm 12.5dBm 212.5GHz 15dBm 4dBm 13dBm 7dBm 340GHz 15dBm 4dBm 13dBm 4.5dBm 420GHz 9.5dBm 无 12dBm 4dBm 太赫兹分谐波混频器指标对比
电子科技大学 2015-12-24
应用服务器中间件
该研究以国家863高技术发展计划重点项目为背景,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可伸缩、健壮的、支持Web分布式应用的应用服务器中间件系统平台。其技术成果在一些行业中得到推广应用,取得良好社会和经济效益,在重要及核心期刊、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30余篇。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包装件模拟运输夹箱试验机
产品详细介绍  包装件模拟运输夹箱试验机,对夹试验机,抱箱试验机原理:模擬叉車裝卸貨物時,叉車夾具產生的夾持力對貨物產生的影響。以此評估產品包裝要求。 包装件模拟运输夹箱试验机,对夹试验机,抱箱试验机主要技術參數: 包装件模拟运输夹箱试验机,对夹试验机,抱箱试验机外形尺寸(以實際機器為准):長(雙翼張開時)1500mm,寬1200mm,高1200mm. 包装件模拟运输夹箱试验机,对夹试验机,抱箱试验机重量:大約1200Kg 包装件模拟运输夹箱试验机,对夹试验机,抱箱试验机電源:220V/50Hz.5A 最大夾持力:2500LB/1000Lb/500LB 最大夾持空間:長1200mm,寬1200mm,高120mm. 最小夾持空間:長400mm,寬1200mm,高1200mm 最大夾持速度:50mm/min 最小夾持速度:5mm/min 力值精度:國家標準1.6級 手动操作杆模拟叉车实际操作动作控制夹持,张开,升高,降低动作。 包装件模拟运输夹箱试验机,对夹试验机,抱箱试验机配备力量传感器和数字式显示器校正夹持力。
东莞美和检测仪器有限公司 2021-08-23
稀土掺杂非磁过渡金属对“铁磁/非磁”纳米自旋泵浦器件的磁性调控
成果介绍铁磁(FM)/非磁(NM)结构的双层膜中发现的自旋泵浦(spin pumping)效应是磁学和自旋电子学中的一个突破性发展,因此吸引了众多的研究兴趣。它和铁磁层自旋极化电流相关,同时又和非磁层的自旋轨道耦合有直接联系。本项目采用具有较高的自旋轨道耦合系数的稀土金属调制非磁层,运用铁磁共振和输运两种方法,并结合结构、磁性和同步辐射分析等手段,研究不同稀土掺杂对铁磁/非磁过渡-稀土合金(Py/NM-RE)复合纳米双层膜的结构和界面的影响,得到自旋泵浦强度、界面混合电导以及非磁层的自旋轨道耦合强度和自旋扩散长度的调控规律。从而探索该复合纳米双层膜中的界面自旋泵浦效应和非磁层自旋轨道耦合对自旋动力阻尼的影响机制。这些研究结果将有利于开发新型复合磁性材料和新型强自旋-轨道耦合的非磁材料,有利于集成多功能自旋器件。
东南大学 2021-04-11
非接触电能传输技术及装置
非接触电能传输技术有效克服了传统接触式电能接入模式存在的诸如 设备移动灵活性差、环境不美观、接触火花及其他不安全因素等问题,且对用 电设备使用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特别适用于易燃易爆、潮湿水下环境以及 生物体内等用电设备(机构)的供电。可广泛应用于电气化交通、人体内置设备 供电技术、工矿企业移动电气设备、工业机器人、便携式电子产品等领域,具有 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
重庆大学 2021-04-11
384×288非制冷红外探测器
本项目瞄准新一代夜视、监控装备在电力、安全监控等国民经济领域的急需,主要以解决非制冷红外探测器中大阵列、小光敏元、高性能瓶颈问题为突破口,提出了低应力、复用桥墩的器件微桥结构,突破了器件总体设计、纳米氧化钒敏感材料制备、多层复合微桥结构与工艺、读出电路设计等关键技术,在国内首次研制出阵列规模384×288、像元尺寸35μm×35μm的非制冷红外焦平面(UIRFP)探测器,该成果与同期国外同类器件比较,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属国际领先);申请发明专利55项(授权15项,申请美国专利3项);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4
仿生非贵金属氧催化剂
低温燃料电池能有效地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是一种高效、低污染的能源转化装置,是汽车动力系统、家庭热电联用系统甚至航天航空等领域的可选绿色能源。氧气还原反应是低温燃料电池的重要组成单元,由于反应过程极为缓慢,需在较高的过电位下进行,制约燃料电池的实际应用。学界普遍认为铂基材料能有效催化氧气还原,但这类贵金属的稀缺性和低 抗毒化能力使低温燃料电池的商业化应用仍面临巨大挑战。 在非贵金属催化剂研究领域,南京大学近年来提出了以氧化石墨烯和三聚氰胺为前驱体,利用固相反应制备氮掺杂石墨烯,制备的催
南京大学 2021-04-14
非接触式不间断供电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非接触式不间断供电系统。该系统包括电源模块、电源侧功率变换器、电磁场发射 单元、激励信号模块、无线充电控制模块、电磁场接收单元和汽车侧功率变换器;电源模块和电源侧功 率变换器相连,电源侧功率变换器与多个电磁场发射单元相连,电磁场发射单元与无线充电控制模块相 连,电磁场接收单元、汽车侧功率变换器与激励信号模块安装于电动汽车上。本实用新型可以在电动汽 车行驶过程进行动态无线充电,从而可克
武汉大学 2021-04-14
非血接触人工心脏辅助装置
 为克服人工心脏血泵与血液接触,容易引起血栓、血液感染等引起的并发症问题,研制开发了一种直接心室辅助装置。该装置包裹在心脏表面(也可以在主动脉)上,直接机械式压缩衰竭或者停止搏动的心脏,使其泵出更多血液,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与血液接触型的人工心脏相比,此装置直接对心脏进行做功,由心脏再将辅助力传递给心脏中的血液,可以避免辅助装置与血液接触导致的并发症。  该装置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件。在辅助杯容积调节技术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主要用于心脏外科手术治疗领域,适用于心力衰竭的急救和短期心室辅助等。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3 34 35
  • ...
  • 105 10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