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薄膜非连续卷绕输送模切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薄膜非连续卷绕输送模切装置,包括:放料辊,用于对成卷柔性薄膜的放卷;收料辊,用于对成卷柔性薄膜的收卷;输送对辊,设在所述放料辊和收料辊之间,用于完成薄膜进给;摩擦对辊和设在放料辊上的滑差轴,用于协作保持薄膜在进给过程中的张力稳定;模切机,用于完成薄膜裁切;工业相机,用于对薄膜的模切切痕成像;工业计算机,用于对模切切痕成像进行图像处理,处理得到的误差作为薄膜输送进给步长的精度补偿。本发明通过视觉装置识别薄膜上的模切切痕,图像处理所得薄膜进给误差,补偿下一步薄膜进给步长,有效保证薄膜非连续卷绕进给工况下,模切机薄膜进给精度和裁切切口均匀性。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改进Crypten-MFCC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改进Crypten‑MFCC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方法,针对非侵入式负荷监测NILM信号的频域特性,采用线性滤波器组替代Mel滤波器,动态调整对数能量基准并优化离散余弦变换DCT系数提取,融合差分特征与时域统计量,提高状态识别精度;结合Crypten框架对支持向量机SVM模型进行加密训练,基于安全多方计算协议实现多方数据协同建模,通过加密梯度共享完成参数更新,确保数据与模型隐私。进一步引入二进制秘密共享技术降低加密计算复杂度,结合交叉验证动态优化参数,实现高效实时分类。该方法在保障数据隐私的同时,提升监测精度与效率,适用于智能电网、家居等场景的设备监测与管理。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1-12
非控环境下基于视频的人脸识别系统
本项目实现自然视觉监控环境下单/多人的人脸检测、跟踪及识别。系统能实现单样本条件下,完成视频中所出现人物的身份判别,能应对自然监控环境下的光照、姿态、表情变化及面部遮挡物的改变。目前,系统识别精度在千人库小规模测试中达到 95%以上,识别速度为 25 帧/秒。系统主要特点在于: (1) 不同环境下的人脸特征点标记:以主动外观模型为基础,初始化后经过一组级联回归器的数次迭代来优化标记点,最终得到足够精度的标记点。方法能适应多姿态、多表情以及多种光照等自然环境下的人脸。 (2) 高效的有效人脸检测、跟踪及确认机制:在监控视频中,人脸在某些帧会出现模糊、严重遮挡而使得脸部特征严重缺失,此时所捕捉到的人脸已不适合进行识别。为此,通过建立高效的模糊及遮挡判别机制,自动抛弃原始检测到的非人脸和非正常人脸,完成非连续帧多个人脸的有效跟踪。 (3) 鲁棒且具有区分度的人脸特征提取机制:考虑到校正后的人脸仍然与原始样本人脸存在差距,从多个尺度从校正后的归一化人脸中提取不变性特征,能适应多种环境改变,同时设计特征投影空间,进一步加强样本区分度。 (4) 高速有效的识别确认机制:为提高识别的准确性,建立视频识别序列中正确识别确认机制,通过 voting 方式,删除序列中的误识别,保留正确识别结果。 此外,为提高系统对人脸表情和眼镜等遮挡物的适应性,正在进行二次版本的提升工作,目前已完成人脸表情归正以及遮挡物自动摘除的仿真,部分仿真结果。
江南大学 2021-04-13
上海昨非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
上海昨非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 2022-07-19
昨非 全自动移液工作站-文鳐
上海昨非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 2022-07-19
动力电池的设计、装配与应用
针对目前动力锂离子电池所存在的问题,采用全对称设计理念,严格控制动力锂电池工作过程中的热生成,抑制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设计出具有高安全性锂离子动力电池。该成果与中国直升机研究所合作,开发了高倍率纯电动直升机用动力电池组,具有功率大、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好等优势;并在开发适合于电动汽车用的高能高循环、低成本、高安全性、电动汽车产业发展需求,解决动力电池目前所面临的安全性问题。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5-04
一种聚焦爬虫的设计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焦爬虫的设计方法,通过搜索引擎检索到与领域相关的本领域网页URL资源,而非针对少数特定的网站,丰富了URL资源的数量。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精度设计与知识共享APP—公差帮
公差帮APP是世界上第一款为设计、制造、检测工程师提供精度设计信息交换和知识共享的人端云协同平台。APP用户量世界第一,下载量20万+;企业用户1000+(覆盖80%车企),获得国家标委会TC240和国际标委会ISO TC213推荐,入选工信部2020工业APP优秀解决方案。 本产品是一个典型的产学研国际化合作成果: 教育部“春晖杯”优胜奖:创意产生; 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 基金支持; 浙江大学山东工研院:孵化企业。 公差帮APP得到了本领域国际和国内顶级专家的认可。在此基础上共同成立了智能公差国际研究中心(CCAT),中心主任是ISO TC213主席Iain教授,现有中、英、法四大研究中心。 四大中心将致力于从人端云协同,推动面向工业4.0的智能化精度设计。通过APP实现AI辅助的工程师赋能式教育;通过APP快速标准化工业产品几何量信息;通过智慧云实现精度知识的沉淀、复用和重构。为工业互联网提供几何量信息的标准化接口。 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欢迎下载试用!
浙江大学 2021-05-10
低速大转矩电机的设计与控制
与传统中高速电机+减速器驱动相比,采用大转矩直驱电机省去复杂的减速齿轮,简化了驱动系统结构,提高了系统可靠性。为提高电机转矩密度,降低损耗,强化电机散热,课题组在新型电机拓扑结构设计、损耗精确计算及高饱和磁密材料应用等方面做了创新性研究工作。设计的55kW, 2500N·m级轮毂驱动电机在常规液冷散热条件下体积转矩密度达到180kNm/m3.为低速大转矩永磁同步电机设计了专用驱动器和控制器,搭建了低速大转矩永磁同步电机测试平台,对电机的输出转矩特性,过载能力进行全面的测试。
东南大学 2021-04-11
现代天线设计制作的极化控制技术
极化控制是提升系统性能、集群化MIMO设计的核心,多功能调控管理一体化技术研究的深入,对于天线这个基本器件的需求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有着持续不断增长的需求,是提升系统性能的硬件核心。团队具有从设计理念到器件材质选取/研发系列自主知识产权国家发明专利20多项,具有按合作方需求完成多种交叉应用的按需新产品研发天线及相关产品能力,兼顾系统EMC集成化的设计,完成一体化智能化的高端装备制作。 其中,应用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多频圆极化微带天线已有不少研究成果,但一般存在带宽窄、尺寸大、馈电复杂等不足。本项目可提供一种适用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较宽频带、馈电简单的双频双圆极化微带天线,主要采用了新缝隙引流技术来进行极化控制。另外,MIMO 共极化多天线结构需占据较大空间,使天线系统成本增大,且各支路的平均接收功率差异变大导致天线单元间的相关系数增大。极化分集技术是在同一单元上采取不同极化来发射或接收信号,不同极化方向上的多径信号仅是部分相关的,因此,可以获得极化分集增益,分集性能与空间分集相当,并可以减少极化失配影响。本项目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在工作频带内端口间的隔离度大于25dB且主辐射方向交叉极化比大于20dB的双极化天线,主要采用了H形缝隙结构来进行极化控制,可应用于WLAN频段的MIMO系统中。     极化的灵活控制对大规模MIMO天线体系是新发展方向、技术含量极高的产品。制作各类天线的材料小型化后用量有限,本身价格一般不超过成品售价十分之一,新设计理念可大大提升系统效率,获取更高的天线特性。从投资的角度,天线批量制作工艺要求并不复杂,采用常规具有一定精度的机械加工设备或者高稳定度的PCB制版设备就可以完成平面小型化天线,设备寿命较长,在高科技设计技术的保障下操作调控也很方便。扣除产品的后期包装和推广成本,利润极高,需求量大,保守估计各种类别的天线年产值都会在数千万以上,前端创新的可以有数亿,属于低投入高回报的产业,核心点在于极化控制及分布设计。 项目投资额视合作关系而定,一般前期投入每个特需专项前期 100~150万人民币,后期追加及提成  (不包括厂房等投入)。
厦门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3 24 25
  • ...
  • 91 9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