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陶瓷颗粒/树脂基复合材料
在化工等行业存在既有强的酸碱腐蚀又有磨料磨损的工况,这些工况下常用的金属材料很难同时具有抵抗腐蚀和磨损的能力,本成果将耐腐蚀性很好的树脂与耐磨性很好的陶瓷颗粒复合,弥补了这一不足,这是本成果的特点之一。本成果的另一特点是用于局部磨损的大型工件的修复(如水轮机叶片),该工艺操作简单,实施容易,可在现场进行。因此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成果技术创新在于陶瓷颗粒的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本项目是针对目前存在的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进行的改进研究的成果。当前对于颗粒增强尤其是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较多,制备方法多种多样,但都存在孔隙率和含铁量高及强度低的缺点。北京交通大学机械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材料成型研究室采用自行研发的真空双搅拌技术有效的改进了材料的上述性能,制备出高质量的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并在国家“863计划”(高速客车用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动件的研究及应用)中得到应用。本课题组制备的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断口照片和金相照片如下图。   功能及用途: 本项目具有高的比强度、比刚度、低密度、优异的抗蠕变性与耐磨损性,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及可控制的热膨胀系数等。本项目在航空、航天、军工、铁路、汽车、光学、电子、体育器械等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主要技术指标: 铝基复合材料的性能见下表。 铝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材料 sb/MPa s0.2/MPa d/% E/GPa 20vol.%SiC/A356 330 305 1.0 106 15vol.%SiC/A356 303 286 1.3 96 孔隙率:≤0.9%含铁量:≤0.2% 投入产出分析: 本项目生产所需的设备简单,材料的制备工艺便于控制,制备费用低。以20vol.%SiC/A356材料为例加以说明。 主要材料的市场价格:A356 的市场价格按3万元/吨,SiC颗粒的价格按2.5万元/吨计算。 生产1吨20vol.%SiC/A356复合材料的成本约为(3×0.8+2.5×0.2)/0.7=4.2万/吨,而1吨20vol.%SiC/A356复合材料的市场价格大约是15万元,经济效益明显。 市场应用前景: 环保和节能已经成为当今各行业发展的主流。本项目的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是以工业上用的ZL101A为基体,以工业磨料SiC颗粒为增强体而制备的,制备成本较低,材料的价格大幅低于购买国外同类产品的价格;本项目较好的制备质量和力学性能使其能够在航空、航天、军工、铁路、汽车、光学、电子、体育器械等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使用本项目能够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一种颗粒快速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颗粒快速检测装置。包括用于将待测颗粒样品分散到空间中的颗粒样品分散装置和用于构建多个采样体并行收集动态散射光信号的光学照明与探测装置,具体可包括宽带低相干光源、光环形器、光纤耦合器、两个偏振控制器、三个光纤准直器件、聚焦透镜、平面高反射镜、扫描振镜、物镜、样品分散装置、光栅、傅里叶变换透镜和高速线阵相机。本实用新型有助于实时检测,对颗粒的检测具有空间分辨能力,能够用于确定空间分辨的颗粒运动特征。
浙江大学 2021-04-13
赭朴九味润燥颗粒
赭朴九味润燥颗粒具养血、行淤、润下之功,治疗老年顽固性便 秘疗效确切,方中代赭石、当归生血养血、润燥滑肠,熟地、玄明粉 养血滋阴、清热泻火 4 味君药;生地养阴生津、麻仁润肠通便、大黄 泻下,3 味臣药辅助代赭石、当归、熟地、玄明粉润燥滑肠,软坚通 便;桃仁、红花活血养血,助代赭石、当归生血养血为佐药;升麻升 阳助脾,引诸药入脾、肺二经,正合―脾主运化‖和―肺燥则清肃之气 不能下行于大肠‖之论;甘草调和诸药。方中大黄并非是主药,长期 使用对胃肠麦氏、欧氏神经丛和胃肠激素
兰州大学 2021-04-14
大气颗粒物源解析技术
大气颗粒物源解析技术可定性定量识别环境受体中大气污染来源,识别污染源“罪魁祸首”,为颗粒物来源、成因及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一、项目分类 重大科学前沿创新 二、成果简介 大气颗粒物源解析技术可定性定量识别环境受体中大气污染来源,识别污染源“罪魁祸首”,为颗粒物来源、成因及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空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是环保部重点实验室,多年从事颗粒物防治领域相关工作,拥有国内首个大气颗粒物源和受体样品库,积累40余个城市的大气颗粒物源与受体成分谱,保存4000余个颗粒物源与受体的样品及成分数据。 实验室拥有完备的颗粒物样品采集及化学分析系统。目前,大气颗粒物源解析技术已在全国30余个城市推广应用。其中,自主研发的二重源解析技术、因子分析-CMB 复合受体模型和CMB-Iteration模型等新型源解析技术被《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技术指南(试行)》列为推荐使用模型。同时,因子分析-CMB 复合受体模型被写入美国EPA官方公布的《EPAPMF5.0使用指南》,相关论文被列为“关键文献”。
南开大学 2022-08-11
光镊悬浮单颗粒测量技术
气溶胶是大气中固态、半固态与液态颗粒的总称,粒径可从几纳米到数百微米,组成涵盖有机物、无机物、生物分子与生物体等多种组分,且具有扩散性强、折光性好等特点。气溶胶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动态变化,对气候、空气污染、环境工程、军工制造、生物化学循环与人类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实现气溶胶物理化学性质与动态变化精细表征是气溶胶领域的前沿课题,要求建立悬浮单气溶胶的高端研究平台。基于气溶胶单颗粒悬浮技术的高端测量平台,深刻认识气溶胶表界面反应机制,准确判断气溶胶相变过程,时时跟踪气溶胶非平衡过程,精准测量有机气溶胶的饱和蒸气压,实现气溶胶理化性质广泛而准确的计量,构建气溶胶理化性质的标准测量方法,搭建自主化测量平台,是国家高端仪器研发与国产化亟待解决的前沿课题。 当前气溶胶的表征方法均处于单打独斗的测量状态,无法对单气溶胶进行多性质、多维度、长时间的观测,存在较大局限。2018年荣获诺贝尔奖的光镊技术,作为最前沿的量子计量技术,可以对悬浮单液滴进行长时间精准测量。通过同时测量液滴受激拉曼信号与模态,实现粒径、折射率的绝对测量,进而得到饱和蒸气压等理化性质。同时测量液滴自发拉曼,还可以观测液滴的化学组成演变。 负责人通过在光镊技术近十几年的实践与应用,实现了高精度测量,粒径误差小于1nm,折射率误差小于0.0002,并且能够以天为单位,长时间稳定测量。本项目的目标是基于光镊技术的成长与积淀,建立气溶胶理化性质的标准测量装置与测量方法,优化当前原理样机的光学与工程设计,提升装置的稳定性,实现气溶胶光镊悬浮单颗粒测量技术的工程化与商业化。此外,作为拓展性目标,通过测试,采用国产元器件,推进高端仪器的国产化。 光镊测量装置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不仅为研究气溶胶的理化性质和环境影响提供了新手段,也可以为发动机研发,生物化学战剂效果提供新启示,还可用于检测和分析环境、药物、食品等液体样品中的微粒物质,为相关行业提供质量控制提供新标准。根据国际权威机构的预测,全球气溶胶监测市场年均增长率为8.2%。该方法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和应用潜力,可满足不同领域对气溶胶监测的需求。 本成果已在国内外多个知名期刊发表论文,并已开展相关专利布局,基于拉曼与细颗粒物测量已拥有国家专利2项。另有3项国家专利的申请正在准备中。本成果的升级与完善已得到国家自然基金委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资助,并已与多个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反馈。
北京理工大学 2023-07-17
泥沙颗粒输运背后的力学机制
地球表面高山、丘陵、沙漠、河流、潮滩等地貌形态万千,它们是如何在历史的岁月中逐渐形成的呢?放眼宇宙,空气密度极低的冥王星,是如何神奇地拥有丰富的沙丘地貌?被称为沙漠行星的火星会因为大风而刮起沙尘暴吗……这些自然界中的奥秘正是地球物理学科的泥沙运动力学所研究的问题。已有的研究告诉我们,泥沙颗粒输运普遍发生于大气环境和水环境中,是塑造地貌形态最重要和最根本的自然过程之一。如何理解和定量描述地表环境泥沙颗粒的起动、输运和沉降是揭示地貌形态千差万别的核心问题。目前野外和实验数据已经证明,粗颗粒泥沙输运量与流体强度之间的关系,在大气环境表现为线性,在水环境表现为非线性。然而,如此截然不同的输运规律背后的力学机制却一直还是个迷。近日,浙江大学海洋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托马斯·派兹(Thomas Pähtz)博士成功揭开了这个谜底,并推导出了描述粗颗粒泥沙输运量与流体强度关系的通用方程。北京时间2020年4月20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物理学学术期刊美国物理学会刊物《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简称PRL))上发表,并被该刊物和杂志Physics同时聚焦报道。通过离散元(DEM)精细数值模拟追踪大量泥沙颗粒的运动轨迹并分析其受力特征, 托马斯·派兹首次发现,粗颗粒泥沙的动能耗散机制主导其输运规律。大气环境条件下颗粒和床面间碰撞是主要的耗散机制;而在水环境条件下,颗粒和床面间碰撞以及颗粒之间的碰撞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根据这一新的理论认识,托马斯·派兹推导了能统一描述大气环境和水环境粗颗粒泥沙输运量与流体强度关系的通用方程。这为深入认识地球甚至火星等外星球表面丰富多样的地貌形态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工具。 统一输沙率公式与水环境(左图)和大气环境(右图)相关实验资料对比“最困难的部分是对模拟的结果进行物理解释和数学描述。在总共7年的时间里,我无数次地用笔和纸进行尝试。特别是在最初的4年里,我大部分时间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托马斯·派兹说。评审专家认为,这项研究工作是地球物理学科最基础而没有被揭示的问题。而对于未来的进一步应用,托马斯·派兹表示,上述通用方程可以预测任意大气/水体环境下的泥沙输运量,这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这些天体的地貌,还可以通过测量行星的动力地貌来间接推断行星的风况。据悉,托马斯·派兹于2020年1月起受邀担任美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刊《地球物理学研究杂志-地表过程》的副主编。他是浙大近海环境流体力学团队的重要成员。该团队由贺治国教授领衔,主要从事近海泥沙动力学、海岸动力学、近海环境流体力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已逐步应用于理解河口海岸泥沙运动、深水航道整治、深海地貌演变、深海热液源矿物颗粒沉积等问题,取得了重要的国际影响力。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基金资助。论文链接:https://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124.168001
浙江大学 2021-04-11
颗粒行为与多相流动数值模拟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天麻素高效合成专利技术
天麻素是天麻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镇静、抗惊厥、抗炎及增 强机体免疫等作用,临床上广泛用于眩晕、头疼(神经衰弱及神经衰弱综合症、 血管性头疼、紧张性头疼、脑外伤综合症、偏头疼等)及癫痫的辅助治疗。 目前,临床应用的天麻素原料药主要来源于植物提取和化学合成。由于天 麻素在天麻中含量极低(约 0.1%),因此采用植物提取法获取天麻素存在着提取 成本高、工作量大、高纯度样品难于制备及不利于资源保护等问题,发展一种 可规模化制备天麻素的合成方法已势在必行。目前工业化学合成制备天麻素的 方法存在:收率低、成本高、产品中易引入重金属及环境污染严重等弊端。 本技术采用价廉易得、稳定性好的全乙酰吡喃葡萄糖为糖基给体,对甲苯 酚为受体,经糖苷化等 4 步反应合成天麻素。该合成技术收率高(4 步反应总收 率 50%),条件温和,操作方便,环境污染轻,所得副产物可以回收利用,成本 低。按目前原材料和产品价格计算,该技术生产的天麻素利润为 500-700 元/公 斤。目前该技术已授权发明专利 2 项。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番茄红素产业化研发
番茄红素是类胡萝卜素家族中的一种,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被 广泛应用于医药和食品行业。三孢布拉氏霉作为一种丝状好氧真菌, 是目前番茄红素工业化生产的主要微生物。在三孢布拉氏霉的类胡萝 卜素代谢过程中,carRA 编码的蛋白对菌体的番茄红素、γ-胡萝卜素 及 β-胡萝卜素的含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菌体的番茄红素含量,本研究获得了 carR 和 carRA 同 源敲除菌株及 carA 过表达菌株。对正负菌混合发酵培养 6 天后的类 胡萝卜素含量及所占比例的分析发现,carR 敲除株的番茄红素含量和 占比分别增至野生型的 2.99 倍和 16.10 倍。表明,敲除 carR 或者过 表达 carA 均可以提高三孢布拉氏霉的番茄红素含量。为了进一步提 高三孢布拉氏霉的番茄红素含量,本项目对一系列化合物也进行了筛 选,发现某化合物的番茄红素提高效果最佳,2 天后的番茄红素占比 由 1.7%提高至 90.1%,番茄红素含量分别升高至 83.2 mg/gDW,为未 处理对照的 315.8 倍。对 carR 和 carRA 敲除菌株及 carA 过表达菌株 也进行同一化合物处理,发现 carA 过表达菌株的番茄红素含量和占 比达到 103.6 mg/gDW 和 89%。 我们的技术优势:本项目使用的特殊菌株是我们自己构建的,具 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本项目添加的小分子化合物无毒、用量少、 效果好,我们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应用三孢布拉氏霉生产番茄 红素的传统技术成熟、稳定、投资小,本项目除菌株和添加的小分子 化合物与之不同外,其他均完全相同。
南开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 10 11
  • ...
  • 47 4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