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激光测风后向散射回波测试系统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河北华宇新锐实验室排风系统
产品详细介绍实验室通风系统是整个实验室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泛的系统之一。通风系统的完善与否,直接对实验室环境、实验人员的身体健康、实验设备的运行维护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实验室过度负压,通风柜气体泄漏,实验室噪音等问题,一直是困扰实验室工作人员的难题。这些问题给长期在实验室中工作的人员,甚至工作在实验室周围的管理和后勤人员,造成了身体和心理上的严重伤害。
石家庄华宇新锐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家用电梯电机及控制系统
家用电梯电机及控制系统                  安装效果                   控制柜                  外呼盒特点:节能:利用永磁同步及能量反馈等技术,降低电梯产品的单位时间耗电量。 环保:采用小机房、无机房及抑制谐波等技术减小电梯运行时振动、噪声、电磁波等影响。智能化:基于强大的计算机软硬件资源以及电梯群控等技术,使电梯不仅具有传统的人工智能的优点,而且还具有动态和随机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
清华大学 2021-04-13
BJS-3 型步进电机实验系统
一、项目概况 BJS-3 型步进电机实验系统是自动化、数控、车辆电子电气、测控等专业的电机与拖动 课程的主要实验设备。 本项目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二、主要特点 “BJS-3 型步进电机实验系统”是根据自动控制原理教学实验大纲要求研制的。可开设 实验内容如下: BJS-3型步进电动机实验系统认识实验 测定步进电动机步距角实验 测定步进电动机启动频率实验 测定步进电动机矩频特性实验 “BJS-3 型步进电机实验系统”融合步进电机控制及转矩测试于一体,采用台式结构, 具有:①外形美观大方。②实验操作简便。③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保护。④完全满足教学 大纲的要求。 三、仪器主要技术指标: 电 源——220V 交流电源 额定最大功率——720 瓦 步进电机——相数(3);转矩(3.92 牛米);电压(60 伏);步距角(1.5°/3°);电 流(6 安) 负载转矩——5 牛米 频率范围——1~9999 赫兹; 最大步数——999999 外型尺寸——450×330×190 总重量——30 公斤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低速电动汽车高效电机驱动系统
可以量产/n电机驱动系统是低速电动汽车的核心组件,由于电动汽车运行的复杂工况,对电机驱动系统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关键技术的解决迫切需要进行系统的深入研究,形成电机驱动系统效能调控的完整的理论和技术体系,技术路线主要包括:(1)电机驱动系统作为能量转化系统,电能与机械能相互转换的过程中,高效的电机驱动系统与传动系统需整体设计,在此基础上对电机驱动系统、机械传动系统参数进行优化匹配和协同设计。(2)为解决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1-12
喷水织机用电机智能电控系统
项目背景:现阶段喷水织机用电动机主要为普通鼠笼式 高启动转矩电机,织机主动轴于电机之间采用皮带链接,传 动过程中损耗大,电机能效比较低,操作很麻烦,造成大量 人力资源的浪费。基于上述背景,我公司提出了喷水织机用 电机智能电控系统项目。设备运行时通过喷水织机用电机智 能电控系统控制调速,淘汰更换带轮调速工艺。 所需技术需求简要描述:(1)喷水织机智能电控系统, 需集驱动智能电控于一体,支持电子多臂提花控制,有效杜 绝选色差花问题。(2)实现点动、寸动、慢速寻纬、补偿第 一纬力矩,纺织沙线松弛,定角度开车启停功能,解决了挡 车工高速打手问题,实现定位停车,定位开车。(3)具备六 段超启动力矩,八段可调车速功能,实现无级变速,节约了 皮带盘、刹车盘和传动机构。(4)一键纬向织造,数字化探 纬技术,大幅减少空停、漏停现象。(5)实现“人机对话” 选配 GPRS 物联网云端服务,为后续纺织业进入 5G 时代预留 晕计算功能,效率高达 95%,节能 20%左右。(6)解决启动 电流大,造成对控制系统的冲击而造成控制系统的寿命问 题。  对技术提供方的要求:优先与青岛市本地相关专业普通 高校或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共同为满足织造行业市场与用 户需求,提供以提高智能化、一体化水平为出发点,集织机控制器、储纬器花型控制、电子卷取、电子送经、主轴变频 驱动于一体的全新模块化设计、高性价比的喷水织机用电机 智能电控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青岛天一集团红旗电机有限公司 2021-09-13
风变编程
交互式课堂+在线作业实操+老师跟踪辅导答疑。
风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2021-02-01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警信息传输系统
(1)主要功能和应用领域 本成果面向环境与灾害监测预警需求,可在地形复杂、通信条件受限、运营维护困难的复杂环境下,建立监测预警信息传输系统,实现监测预警工作的持续、可靠运行,解决现有监测预警网络中的覆盖面受限、长期持续监测难度高、信息传输可靠性低等问题。 本成果可应用于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理、各种类型的环境监测等领域。 (2)特色及先进性 基于三大核心(新型组网架构、高效节能机制、可靠传输保障)机制,设计八项创新技术。提出了基于监测事件预测的节能机制和能量均衡消耗机制,设计了支持中继转发、双信道汇聚式接入的组网架构,研发了集自动重传、自适应传输、机会通信于一体的滑坡泥石流监测预警可靠传输技术,提升了监测预警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成果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除正在受理部分,目前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8项。 (3)技术指标 本成果已示范应用于龙门山地震带小流域滑坡泥石流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研究与示范系统。根据示范系统运行效果,本成果与灾害监测传统方式技术参数相比,可达到如下技术指标: ? 丢失/出错数据恢复率提高约30%,现场通信质量越差,优势越明显; ? 视频和图像传输实时性可提高约1/3; ? 传感节点能耗10%-50%,监测系统有效工作时间延长20-30%; ? 网络故障对监测预警影响极大降低,网络故障带来的数据时延趋向于0。 (4)解决问题与实施效果 当前问题 解决方案与效果 技术状态 监测点部署受限于区域通信条件 中继转发技术: 采用中继转发技术,可在无信号覆盖区域建设监测点,通过中继转发技术将监测数据转移到具备GPRS/3G/卫星信号的位置。 示范系统应用 监测点的信息传输存在数据丢失、甚至意外中断的风险 集自动重传、自适应传输、机会通信于一体的传输保障技术: (1)研发低开销、高能效自动重传技术,恢复丢失数据,较传统方式的丢失/出错数据恢复率提高约30%,现场通信质量越差,优势越明显; (2)研发视频与图像自适应传输方法,提高视频、图像传输效率与可靠性,在网络信号较差时,视频和图像传输实时性可提高约1/3; (3)设计机会通信技术,传输网络中断处监测节点的数据,在邻近节点可替代传输时,可实现网络中断带来的时延效应趋于0。 授权专利2件 示范系统应用 监测点持续工作能力受到能量供应的约束 基于监测事件预测和能量均衡消耗的节能机制: (1)研发基于监测事件预测的休眠机制,降低传感节点能耗10%-50%; (2)研发能量均衡消耗方法,监测设备有效工作时间延长24.3%。 授权专利5件 示范系统应用 监测预警系统存在故障或破坏的问题 双信道、汇聚式接入的组网架构: (1)设计双信道、汇聚式接入的组网架构,支持系统部分故障时的网络自愈能力,保障监测数据传输不中断; (2)所设计组网架构下的设备可互相自动查询工作状态,设备故障可由其邻居设备主动上报,同时保留的传统设备状态查询方式,提高及时发现失效设备的能力。 授权专利2件 示范系统应用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城镇供水管网泄漏监测系统
本成果基于先进声传感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物联网和大数据融合技术,研 究和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适合城市管网自身特点的泄漏检测与定位相关 技术和仪器。科技成果鉴定认为:本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02年至今持续在重庆、永川、合川、南京、 昆明、贵州等大、中、小城市供水管网现场检漏(包括铸铁管、水泥管等),共 报告并经确认发现和定位漏点1000余处,避免了公共突发事件的发生,为人民 正常生活和生产,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贡献。该技术成果将有助于提高我国在各 类管网结构健康监测技术中的竞争能力,是构建“智慧管网"的重要部分,并可 为“智慧城市”应急、预警提供相应的决策依据。
重庆大学 2021-04-11
渔业环境无人监测系统创新及应用
技术分析(创新性、先进性、独占性) 本项目的科研成果以底层监控终端为起点,引入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技术,实现了对监测数据的有效处理与应用,涵盖渔业环境信息采集、分析与应用,提供兼顾时效性与有效性的数据服务业务。 ① 渔业环境信息采集终端(智能装置) 团队研发了多款适用于渔业环境监测的信息采集终端(无人船、浮标),其具备渔业水质参数采集、GPS/北斗双模定位、WIFI/4G复合网络通信功能。无人船采用视频/激光雷达避障、可采用自动寻塘、航迹设定以及手动操控等多种模式,配合远程人机界面完成针对渔业环境的全面监测。 团队研发的渔业环境信息采集终端(无人船+浮标) ②渔业环境信息分析服务(大数据分析) 团队基于已有监测框架,结合水质扩散反问题模型、神经网络模型以及信息化技术,以大数据支撑水环境评价与预警,并对水生物适养环境进行评估,提供最优辅助养殖策略、预测最佳捕捞区域。   接入环境信息分析服务的水域监管系统 ③ 渔业环境信息应用系统(物联网系统) 团队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基于远程、多终端养殖的智慧服务与管理,研究并建立养殖质量评价的量化数据,发现影响养殖质量、产量的关键因素;对不同质量经济鱼的生理生化指标与养殖成活率和增重率的关系进行研究,通过海量数据分析,发现影响养殖效果的主要指标;通过相关知识的数据挖掘,提供数据综合服务。与此同时,通过记录喂养情况、经济鱼类成长情况,评估养殖鱼类经济价值为保险索赔提供依据。   为实现上述系统方案,团队在整个渔业环境信息采集、分析与应用环节均进行了系统化的设计与创新。
上海海洋大学 2021-05-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5 16 17
  • ...
  • 600 60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