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微生物定量
风险
评估及智能预警平台开发
系统开展了单增李斯特菌、肠炎沙门氏菌、蜡样芽胞杆菌、气单胞菌等食源性致病菌的定量风险评估,完善了肉类中致病菌的定量暴露评估研究体系,开展了冷却猪肉中气单胞菌暴露评估的不确定性和变异性比较,明确了阴性样品中致病菌分布对微生物定量风险评估的影响,完善了致病菌不同剂量效应模型的构建及优化,完善了食源性致病菌之一的单增李斯特菌的竞争建模、定量风险评估及风险管理等。基于以上开发整合设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食品安全风险预警软件,开发设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食品安全风险预警软件”,进一步以微软 Excel 的加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山东省科研诚信
管理
办法》印发!
《管理办法》共六章二十四条、一附件。
山东省科学技术厅
2024-09-14
海南省科学技术厅 海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海南省科技信贷
风险
补偿
管理
办法》的通知
为进一步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引导银行金融机构参与科技创新,加强省科技信贷风险补偿金规范管理,形成更加完善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省科学技术厅会同省财政厅对《海南省科技信贷风险补偿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了修订,形成了《海南省科技信贷风险补偿管理办法》,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海南省科学技术厅
2023-10-18
施工企业工程项目
风险
预警系统的构建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施工企业工程项目
风险
预警系统的构建
项目概况 是指站在施工企业的角度结合工程实际特点,研究评价施工企业面临的各风险因素,确定风险级别,建立预警系统,采取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以降低风险损失、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主要特点 施工企业工程项目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是将企业预警管理理论应用于施工企业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在探讨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和预警管理原理以及风险因素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分析施工企业工程项目风险结构及诱因,构建施工企业工程项目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进行施工企业工程项目风险的综合评价,通过综合评价结果判断工程项目的风险状态,为管理者的风险管理决策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对外部环境和项目内部的各项风险因素进行实时监控,提高施工企业应对工程项目风险的能力。技术指标 建立风险预警指标,并对其进行模糊综合评价,以帮助施工企业工程项目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基于反应热
风险
特性的重氮化工艺优化
本研究基于重氮工艺反应热危险性,利用先进的热分析设备(反应量热仪RC1、绝热量热仪ARC、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重氮工艺进行分析,通过测量获得重氮工艺的目标工艺温度、失控后体系能够达到的最高温度、失控体系最大反应速率到达时间为24小时对应的温度、技术最高温度等数据,改进工艺参数,降低工艺的热危险性,防止失控反应,提高化工工艺的本质安全性。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政府采购合作创新采购方式
管理
暂行办法》印发
合作创新采购是指采购人邀请供应商合作研发,共担研发风险,并按研发合同约定的数量或者金额购买研发成功的创新产品的采购方式。合作创新采购方式分为订购和首购两个阶段。
财政部国库司
2024-04-28
一种二维码的
风险
预警方法
项目成果/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维码的风险预警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进行:1,生成溯源码;2,生成前缀码;3生成Y位验证码;4将溯源码,前缀码和Y位验证码存入防伪数据库中,并将溯源码和前缀码进行合并后利用条码生成器生成初始二维码;将Y位验证码嵌入初始二维码的中间位置,从而形成二维码.本发明能够快速,稳定的生成大量具有高防伪性,难以被仿造的二维码,从而有效保证二维码的唯一性,防止被复制或者重复使用.
安徽农业大学
2021-04-10
一种二维码的
风险
预警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维码的风险预警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进行:1,生成溯源码;2,生成前缀码;3生成Y位验证码;4将溯源码,前缀码和Y位验证码存入防伪数据库中,并将溯源码和前缀码进行合并后利用条码生成器生成初始二维码;将Y位验证码嵌入初始二维码的中间位置,从而形成二维码.本发明能够快速,稳定的生成大量具有高防伪性,难以被仿造的二维码,从而有效保证二维码的唯一性,防止被复制或者重复使用.
安徽农业大学
2021-04-29
青藏高原冻土及土壤碳变化的环境
风险
评估结果
《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在线刊登了清华大学水利系杨大文教授课题组题为“青藏高原多年冻土融化的碳排放风险( Permafrost thawing puts the frozen carbon at risk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的研究论文。这是该课题组近年连续在专业领军期刊发表多项关于青藏高原冻土变化的研究成果后,在青藏高原冻土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与潜在风险评估方面的又一重要研究进展。 北半球分布的多年冻土面积约占北半球陆表面积的1/4,其中环北极多年冻土区储存着大量土壤有机碳,约为当前大气中碳储量的二倍。近年来,随着气温升高与冻土退化,原本冻结在多年冻土层中的土壤有机碳,通过微生物分解以CO2、CH4等形式释放到大气当中,这些温室气体反馈到大气进一步加剧气温升高与冻土退化,形成冻土-气候的正反馈效应。青藏高原地区分布着环北极地区以外最大范围的多年冻土,有地球“第三极”之称。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储存的土壤有机碳可能成为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潜在碳源,而这些冻土碳的空间分布尚不明晰,融化风险也亟待评估。基准期(2006-2015年)多年冻土活动层厚度与表层(0-3m)土壤有机碳分布杨大文教授团队整合青藏高原地区最新的冻土与土壤碳观测数据,模拟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与活动层厚度分布,基于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方法得到青藏高原冻土碳空间分布信息,估算了青藏高原冻土有机碳的储量。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土壤有机碳总储量约为50.43 Pg,其中37.21 Pg在当前气候条件下常年位于冻结的多年冻土层中。这一成果填补了全球已有冻土碳数据中关于青藏高原地区冻土碳分布状况的空白。不同排放情景下未来青藏高原融化冻土有机碳的变化预测该研究还首次评估了升温背景下青藏高原冻土有机碳释放对区域碳循环的潜在影响。随着气候变暖,至本世纪末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层中储存的土壤有机碳约22.2-45.4%将发生融化,这一融化量可在相当程度上抵消了生物群系净固碳量,从而极大地增加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从碳汇转变为碳源的风险。其中,3m以下深层冻土中有机碳融化量占冻土碳总融化量的比例高达29.6-46.2%,这一结果凸显了青藏高原地区深层冻土碳的重要性,弥补了现有研究仅关注浅层(0-3m)冻土碳释放的不足,为评估气候变化背景下冻土融化对区域乃至全球碳循环的影响提供了新思路。清华大学水利系博士生王泰华为论文第一作者,杨大文教授、杨雨亭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合作者包括北京大学朴世龙教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李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程国栋院士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傅伯杰院士。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等项目资助。原文链接:https://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6/19/eaaz3513
清华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63
6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第62届高博会将于2024年11月重庆举办
2
2024年云上高博会产品征集
3
征集高校科技成果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