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食品、饲料、化妆品等用抗菌肽的产业化研究
针对饲料、食品、化妆品和生物保鲜剂用防腐剂(抗菌肽)的特点和要求,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开展动 植物来源防御素和两栖类动物来源抗菌肽(LL-37和HsAFP1)的分子改良和产品研制,获得对畜牧业和饲 料工业主要有害细菌、真菌和病毒均有高效杀灭作用的广谱抗菌肽。应用重组DNA技术构建高效表达抗菌 肽的载体,筛选高效表达的可食用酵母工程菌,并完成产品的制粒、包被等后加工技术。
中山大学 2021-04-10
动物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快速检测试纸条
可以量产/n针对目前动物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的现状,针对目前检测方法(HPLC、ELISA等)未能实现该类兽药残留的简便、廉价、快速检测,不能满足基层单位检测需要的缺陷,本成果分别建立了动物性食品中磺胺嘧啶残留单联检、磺胺类药物残留四联检及六联检试纸条。本成果研制的试纸条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应用广泛;操作简便,快速(10min完成检测),不需要专业人员操作;检测成本低,产品储存方便;不需要特殊仪器、设备,可以满足不同层次检测单位的需要等优点,为磺胺类药物残留监控提供了有效工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面向电商的“食品安全与营养的智能评估及推广系统”
南京大学开发的面向电商的“食品安全与营养的智能评估及推广系统”基于食品安全营养大数据资源池的构建,建设“食品安全与营养智能评估及推广系统”,为不同类型食品电商提供安全与营养的智能化评估、安全问题解决方案以及产品推广服务,为食品电商打造特色品牌,提升产品竞争力;通过“食品安全与营养智能评估及推广系统”的应用,以及面向消费者的电子商务应用的开发与推广,提供高度可视化的食品安全与
南京大学 2021-04-14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食品非热加工技术与装备
一、成果简介 非热加工具有杀菌温度低、保持食品原有品质好、对环境污染小、加工能耗与排放少等优点,在食品加工产业的商业化应用已成为国际食品加工业中新的增长点和新兴产业。近年来,发达国家非常重视食品非热加工技术的发展,纷纷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展有 关的科学基础研究和产业应用研究,目前,超高压技术已经分别在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西班牙、日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党参収酵液在制备药物、保健品或食品中的应用
该种方法通过大型食用真菌平菇作为中药发酵出发菌种,以中药材党参为发酵培养基主料,通过添加少量的菌种生长繁殖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对中药党参进行发酵。动物实验显示中药党参发酵液具有抗疲劳和提高兴奋功效。因此,中药党参发酵液可以在制备抗疲劳药物中应用,也可在制备相应的保健品、食品中应用。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已成功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1 项。
兰州大学 2021-04-14
黄芪収酵液在制备药物、保健品或食品中的应用
该种方法通过大型食用真菌平菇作为中药发酵出发菌种,以中药材黄芪为发酵培养基主料,通过添加少量的菌种生长繁殖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对中药黄芪进行发酵。动物实验显示中药黄芪发酵液具有明显的耐缺氧和抗凝血功效。因此,中药黄芪发酵液可以在制备抗缺氧、抗凝血药物中应用,也可在制备相应的保健品、食品中应用。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已成功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1 项。
兰州大学 2021-04-14
食品中多种农药残留生物识别及快速检测关键技术与应用
创新性地开发出了能同时识别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及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生物酶,并筛选了相应的检测体系,从而解决了目前使用的农药残留速测方法只能检测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利用固定化生物敏感元件分别与不同的检测换能器紧密配合构建了系列生物传感器型农药残留速测仪,实现了农药残留检测的自动化和通用化。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立体易F3教育体验型食品3D打印机
产品详细介绍
广州市网能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2021-08-23
一种应用于双层包装袋内袋旋转扎口的装置及其扎口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双层包装袋内袋旋转扎口的装置及其扎口方法,所述装置包括位于机架上的 扎带扎口装置(1)、旋转装置(2)、夹袋整形装置(3),其扎口方法步骤如下:(1)夹袋,将通过动力 滚筒输送机输送来的装在木桶中的已扎口的内层包装袋,内层包装袋运动到指定位置时,用旋转装置(2) 
武汉大学 2021-04-14
海洋塔胞藻新型表皮生长因子制备生物贴膜
目前该产品已应用于腹腔术后及周围神经修复手术动物实验中,效果良好。 本项目利用已有自主知识产权-分子定向进化 的高效表皮生长因子( eEGF)为功能基因表达序 列,采用上游调控序列改造和多拷贝策略构建叶绿 体表达载体,转化和筛选优良的塔胞藻,作为海洋 生物反应器。在集成高效表达技术、代谢工程调 控、蛋白质分离和纯化四级技术平台基础上,实现 重组eEGF的高效表达和生产。进而结合全新的海绵 状胶体成膜技术,将含有eEGF充分吸附到海绵状胶 体膜囊腔中,起到抗挥发、控释缓释的强效作用, 其整合了新颖的精准皮肤营养和修复和先进的生物 工艺学技术,可大幅度提升企业在新兴产业链上的 辐射产品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四川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3 44 45
  • ...
  • 59 6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