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复方雄蚕蛾抗衰老免疫调节保健食品及制备方法
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该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抗衰老、免疫调节功能的保健食品的新用途及其制备方法。它是以雄蚕蛾、肉苁蓉、枸杞为原料,经回流、喷雾干燥等技术制得胶囊。具有配方独特、有效组分提取率高、功能显著、无明显毒副作用、服用剂量小、吸收迅速等创新性和先进性;是集抗衰老、免疫调节功能于一身的强身健体、可长期食用的功能性保健食品。适宜制成胶囊和冲剂服用。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4
食品蛋白多功能生物活性肽的可控制备及产品开发
蛋白多肽是将食品蛋白质进行酶解或发酵之后产生的生物活性肽段,具有调节免疫、控制血压、降糖降脂、抑菌抗炎、抗氧化、促进矿物元素吸收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蛋白多肽比蛋白质本身 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快速发挥其生理功能。蛋白多肽可以作为保健食品的功能原料以液体或片剂直接利用,也可以作为营养强化成分用于大宗食品的生产,具有很好的市场潜力。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基于荧光光谱和智能算法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
本项目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的基础上,建立光谱数据矩阵计算模型和处理方法,建立了基于荧光光谱和智能算法的食品安全检测新技术。应用于白酒检测,实现了白酒品种和年份酒年份的科学化、仪器化和智能化鉴别和测定;应用于食品添加剂检测,实现了目标物的种类和含量的方便、快捷、灵敏、准确测定。
江南大学 2021-04-11
高灵敏免疫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该项目采用稀土离子示踪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TRFIA)进行食品中痕量污染物的高灵敏免疫分析试剂的应用研究。建立了黄曲霉毒素 B1(AFB1)、赭曲霉毒素 A(OTA)、蓝藻毒素(MC)、瘦肉精(CBL)、氯霉素(CAP)、玉米赤霉烯酮(ZEN)、河豚毒素(TTX)、伏马毒素(FB1)、T-2 毒素、氯丙嗪(CPZ)、地西泮(DIA)等食品安全系列的高灵敏 TRFIA 检测方法。组建检测食品中兽药、生物毒素等痕量有害物的高灵敏系列 TRFIA 试剂盒,项目产品申请专利 14 项,该项目的研究相当于国内外同类研究工作的先进水平,应用成本可降低至进口试剂的一半以下。 
江南大学 2021-04-13
生鲜食品综合保鲜包装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项目获中国包装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中国包装联合会“2011 中国包装产学研合作精品项目”。 1、项目简介 通过“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教育部重点科学技术等项目的资助,开发了生鲜食品综合保鲜包装关键技术,集成产品预处理、产品生理特性调控、保鲜保质包装等多领域技术,在此基础上,研制开发了集预处理、产品整理供送、气调包装于一体的高产能高精度气调包装生产线,并成功实施产业化。 2、创新要点 高产能高精度气调包装装备技术。研发高精度气体混合控制系统、高效气体置换系统技术、产品整理供送包装一体化技术等,气体混合精度≤2.0%,气体置换率≥99.5%,包装速度达 1500pcs/h。产品物流保鲜包装成套工程化技术。 3、效益分析 对具备 10 台机床的小型车间而言,每年净提高产值 80 万元以上,截至到2010 年底,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3 亿多元。 4、推广情况 已经推广,古巴国家制糖工业部、烟台格润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航天测控基地“远望 3、6 号”、上海明珠湖生猪专业合作社等国内外 30 余家企业及机构。 授权专利: 1.全自动连续盒式气调包装机 200810156907.1 2.一种可食性多糖-蛋白复合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 200910183338.4378 3.基于脂肪酶反应扩散的时间温度指示器 201120018210.5
江南大学 2021-04-11
富含γ-氨基丁酸的稻米健康食品产业化关键技术
以米胚芽为原料,制备出富含γ-氨基丁酸(GABA)的功能性配料(GABA≥ 20.6g/100g);以米糠为原料富集 GABA,产品中 GABA≥10g/100g;以高浓度 GABA 和碎米为原料制备营养大米(GABA≥500mg/100g);制备得到 GABA≥100mg/100g 的发芽糙米,是普通发芽糙米中 GABA 含量的 2-3 倍。 创新要点 米胚内源性 GAD 激活技术、酶反应定向调控技术、固定化酶技术、和高效分 离技术、活性保持技术和低温挤压技术 。
江南大学 2021-04-11
基于荧光光谱和智能算法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
1、项目简介 本项目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的基础上,建立光谱数据矩阵计算模型和处理方法,建立了基于荧光光谱和智能算法的食品安全检测新技术。应用于白酒检测,实现了白酒品种和年份酒年份的科学化、仪器化和智能化鉴别和测定;应用于食品添加剂检测,实现了目标物的种类和含量的方便、快捷、灵敏、准确测定。 2、创新要点 本项目研发用于复杂混合物体系检测的高分辨率荧光光谱技术,结合数学建模方法和智能计算技术,以三维荧光光谱获得更多信息,以三维数阵校正智能算法进行混合物光谱特征信息的提取和处理,在处理复杂混合物体系光谱信息方面发挥优势,实现了以“数学分离”代替“化学分离”、以“计算识别”代替“人工判别”,解决了复杂混合物荧光光谱特征指向问题,建立了新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 3、效益分析 “白酒年份酒的荧光光谱检测技术及鉴别系统”可实现对所建库中不同品牌白酒及不同年份白酒进行准确鉴别,可应用于白酒企业的生产管理和年份白酒消费市场的监督管理,将促进我国白酒年份酒的产生和销售的规范和发展,推动品牌白酒鉴别工作的技术进步,为打击假冒伪劣、保护名牌提供技术支持,具有直接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4、推广情况 建立的白酒荧光光谱检测技术对“中国白酒 169 计划”和“白酒 3C”计划的家白酒企业的产品进行了应用。在“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本项目成果已应用于公司的生产管理和市场的监督管理.本项目成果已在“无锡市凯得灵糖果食品有限公司”得到应用,应用于公司生产原料和成品的检测。为本公司确保产品质量,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促进了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高,应用二年多时间以来,糖果的产销量有了显著的增长。
江南大学 2021-04-13
生鲜食品综合保鲜包装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项目获中国包装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中国包装联合会“2011 中国包装产学研合作精品项目”。 1、项目简介 通过“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教育部重点科学技术等项目的资助,开发了生鲜食品综合保鲜包装关键技术,集成产品预处理、产品生理特性调控、保鲜保质包装等多领域技术,在此基础上,研制开发了集预处理、产品整理供送、气调包装于一体的高产能高精度气调包装生产线,并成功实施产业化。 2、创新要点 高产能高精度气调包装装备技术。研发高精度气体混合控制系统、高效气体置换系统技术、产品整理供送包装一体化技术等,气体混合精度≤2.0%,气体置换率≥99.5%,包装速度达 1500pcs/h。产品物流保鲜包装成套工程化技术。 3、效益分析 对具备 10 台机床的小型车间而言,每年净提高产值 80 万元以上,截至到2010 年底,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3 亿多元。 4、推广情况 已经推广,古巴国家制糖工业部、烟台格润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航天测控基地“远望 3、6 号”、上海明珠湖生猪专业合作社等国内外 30 余家企业及机构。 授权专利: 1.全自动连续盒式气调包装机 200810156907.1 2.一种可食性多糖-蛋白复合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 200910183338.4 3.基于脂肪酶反应扩散的时间温度指示器 201120018210.5
江南大学 2021-04-13
发酵废液/废渣微生物电化学产氢的工艺与装备
2 015 年我国实施了史上最严的环境保护法,对企业污染排放做出严格规定, 对违法排污企业惩罚力度大大加强。食品和药品发酵企业的废水/废渣的资源化 利用是降低企业运行成本的有效途径。发酵废水/废渣由于其有机质含量高、可 生化处理性好和成分相对稳定的特点,非常适用于微生物电化学产氢气。 微生物电化学产氢所用到的装置称作微生物电解池。该装置被质子交换膜分 隔成一个阳极室和阴极室。在阳极室,生长在电极表面的微生物能够降解有机物 生成二氧化碳、质子和电子。质子和电子分别通过质子交换膜和外电路到达阴极, 两者在一定的外电压(>0.2 V)作用下在阴极生成氢气。整个装置可以实现污水 中有机物的去除,同时回收氢气。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0
生物法固定二氧化碳厌氧发酵制备丁二酸
丁二酸又名琥珀酸,是生物炼制产品工程中最重要的碳四平台化合物,是制备多种重要化工中间体(1,4-丁二醇、四氢呋喃、g-丁内酯等)与生物可降解材料(PBS)的原料,市场需求总量将有望由目前的1.8万吨扩展至400万吨。传统生产方法采用的是从丁烷经顺丁烯二酸酐通过电解生产,生产污染大,成本高,抑制了丁二酸这一大宗化学品的发展潜力。生物法生产丁二酸的主要原料来源广泛且价格低廉(玉米、废乳清、工农业生产废料等),可以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微生物合成丁二酸的过程中吸收并固定CO2用于菌株的代谢,并最终生成丁二酸,每生产1kg丁二酸,将会有0.37kg的CO2被固定。如果将发酵生产丁二酸与另一大宗发酵产品乙醇的生产过程进行耦合,更可将发酵生产乙醇产生的CO2加以利用,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并同时生产出丁二酸、乙醇等产品。该制备技术具有产物浓度高、原料来源丰富、分离简便、产品质量高等优势。可利用葡萄糖、玉米粉糖化液、纤维素/半纤维素水解糖液并在发酵中固定二氧化碳气体作为碳源,在较高葡萄糖浓度下(100g/L)实现了较高浓度产物的累积(60~70g/L),生产强度达1.5g/(L•h),丁二酸提取收率≥80%,产品纯度≥98%。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丁二酸生产菌株:产琥珀酸放线杆菌NJ113,该菌株具有良好的丁二酸生产性状,生产水平目前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建立了从种子培养、厌氧发酵、产物分离提取及检测分析等一系列较为完整的上下游工艺,具有路线简单、便于操作、绿色清洁等优点。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9 30 31
  • ...
  • 36 3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