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荧光光谱和智能算法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
本项目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的基础上,建立光谱数据矩阵计算模型和处理方法,建立了基于荧光光谱和智能算法的食品安全检测新技术。应用于白酒检测,实现了白酒品种和年份酒年份的科学化、仪器化和智能化鉴别和测定;应用于食品添加剂检测,实现了目标物的种类和含量的方便、快捷、灵敏、准确测定。
江南大学 2021-04-11
高灵敏免疫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该项目采用稀土离子示踪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TRFIA)进行食品中痕量污染物的高灵敏免疫分析试剂的应用研究。建立了黄曲霉毒素 B1(AFB1)、赭曲霉毒素 A(OTA)、蓝藻毒素(MC)、瘦肉精(CBL)、氯霉素(CAP)、玉米赤霉烯酮(ZEN)、河豚毒素(TTX)、伏马毒素(FB1)、T-2 毒素、氯丙嗪(CPZ)、地西泮(DIA)等食品安全系列的高灵敏 TRFIA 检测方法。组建检测食品中兽药、生物毒素等痕量有害物的高灵敏系列 TRFIA 试剂盒,项目产品申请专利 14 项,该项目的研究相当于国内外同类研究工作的先进水平,应用成本可降低至进口试剂的一半以下。 
江南大学 2021-04-13
基于荧光光谱和智能算法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
1、项目简介 本项目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的基础上,建立光谱数据矩阵计算模型和处理方法,建立了基于荧光光谱和智能算法的食品安全检测新技术。应用于白酒检测,实现了白酒品种和年份酒年份的科学化、仪器化和智能化鉴别和测定;应用于食品添加剂检测,实现了目标物的种类和含量的方便、快捷、灵敏、准确测定。 2、创新要点 本项目研发用于复杂混合物体系检测的高分辨率荧光光谱技术,结合数学建模方法和智能计算技术,以三维荧光光谱获得更多信息,以三维数阵校正智能算法进行混合物光谱特征信息的提取和处理,在处理复杂混合物体系光谱信息方面发挥优势,实现了以“数学分离”代替“化学分离”、以“计算识别”代替“人工判别”,解决了复杂混合物荧光光谱特征指向问题,建立了新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 3、效益分析 “白酒年份酒的荧光光谱检测技术及鉴别系统”可实现对所建库中不同品牌白酒及不同年份白酒进行准确鉴别,可应用于白酒企业的生产管理和年份白酒消费市场的监督管理,将促进我国白酒年份酒的产生和销售的规范和发展,推动品牌白酒鉴别工作的技术进步,为打击假冒伪劣、保护名牌提供技术支持,具有直接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4、推广情况 建立的白酒荧光光谱检测技术对“中国白酒 169 计划”和“白酒 3C”计划的家白酒企业的产品进行了应用。在“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本项目成果已应用于公司的生产管理和市场的监督管理.本项目成果已在“无锡市凯得灵糖果食品有限公司”得到应用,应用于公司生产原料和成品的检测。为本公司确保产品质量,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促进了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高,应用二年多时间以来,糖果的产销量有了显著的增长。
江南大学 2021-04-13
智能电网动态补偿设备产品质量与性能检验检测技术及产业化
小试阶段/n该项目可解决的问题:目前在我国,对于动态性能的检测,没有提高专门的检验检测手段和方法,无法准确、完整地检验检测智能电网动态补偿设备的功能和性能。该项目的实施将提供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可以有效解决动态补偿设备功能和性能的快速、准确、完整的检验检测问题,为国内外动态补偿设备制造业提供产品制造质量和性能指标检验检测服务;为电网和中大型电力用户的动态补偿设备的运行状况和性能指标、电能利用效率以及节能效果的检测、监
武汉大学 2021-01-12
面向电商的“食品安全与营养的智能评估及推广系统”
南京大学开发的面向电商的“食品安全与营养的智能评估及推广系统”基于食品安全营养大数据资源池的构建,建设“食品安全与营养智能评估及推广系统”,为不同类型食品电商提供安全与营养的智能化评估、安全问题解决方案以及产品推广服务,为食品电商打造特色品牌,提升产品竞争力;通过“食品安全与营养智能评估及推广系统”的应用,以及面向消费者的电子商务应用的开发与推广,提供高度可视化的食品安全与
南京大学 2021-04-14
健康食品
健康食用油,运动饮品,休闲食品,面食系列,米系列,意大利面系列
莲花健康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1-02-01
SC--E大米外观品质检测/稻米品质分析仪
产品详细介绍SC-E型大米外观品质检测分析仪1用途:用于各种类大米(精米、糙米、糯米等)各项外观品质指标的精准自动检测,可进行多参数、批量化的自动分析。2系统组成:双光源扫描成像仪及附件、分析软件和电脑(电脑另配)。3 主要性能指标:★配光学分辨率4800×9600、A4加长的双光源彩色扫描仪来成像(中晶 ScanMaker i800 Plus)。透扫幅面30 cm×20 cm,最小像素尺寸0.0053mm ×0.0026 mm。★可自动一次性测量分析30g以上大米样品的:垩白度/率、碎米率及小碎米率、整精米数量、整精米率、可直接检测大米透明度的国标等级(国家发明专利号ZL 2013 1 0172280.X)、黄粒米、杂质量、异品种粒、不完善粒(未成熟粒),及糯米的阴米率、病斑或黄变率。还可自动分析大米的裂纹率,糙米胚芽率。自动测量每粒的面积、长径、短径、长宽比、圆度、等效直径(长度测量误差≤±0.05mm,长宽比测量误差≤±0.05,重现性误差≤±0.02;整精米率、碎米率指标测量误差≤±1.0%、重现性误差≤±0.25%)。可大批量自动分析处理与输出结果。与国标GB/T1350稻谷、GB/T17891优质稻谷或GB1354-2018大米、农业部新标准【大米】NY/T2334-2013、大米粒型分类判定LS/T6116-2016、粮食行业标准 大米LS/T 3247—2017、GBT35881-2018粮油检验 稻谷黄粒米含量测定 图像分析法等标准相对应,检测各项指标的质量比和粒数比。各分析图像、分布图、结果数据可保存,分析结果输出至Excel表,可输出分析标记图,以及按宽度、长度、面积等输出的排列图和测量图。★具有自动学习与识别特性,可自动分割粘连的大米、种粒,可做自动分类分析。★具有样本条码、电子天平RS232数据软件接口。可兼测的种粒范围0.25-20mm,自动数粒精度≥99%,交互修正后准确率达100%。4.环境条件: 温度10~30℃,相对湿度≤85%,防止强光照射。仪器应放在平稳工作台上,周围无强烈的机械振动和电磁干扰;电源要求220V±10%,50Hz。注:本技术标书中打★款项必须响应,否则为重大偏离选配电脑推荐:品牌电脑(酷睿i5 CPU / 8G内存/ 19.5”彩显/无线网卡,5个以上USB2.0口,运行环境Windows 10完整专业版或旗舰版)
杭州万深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食品功效组分提取与功能食品创制
针对果蔬、谷物等食品与海产品中植物化学素(天然食用色素、黄酮等)提取效率低、稳定性差、分离纯化难、制备量少等共性技术难题,综合运用高压低温提取、多维色谱分离技术系统开展以天然食用色素花色苷、黄酮等为代表的植物化学素的高效提取与精准制备研究,实现了低温条件下食品中植物化学素全组分连续化提取,解决了因温度过高导致的植物化学素失稳失活等技术问题,达到低温条件下植物化学素提取保留完整性达90%以上的高效连续提取效果,获得的天然食用色素与黄酮单体纯度达95%以上。目前该技术国际领先。项目完成人进一步与国内植物化学素龙头企业合作,联合研发了国内唯一的集成高压差低温提取、分离、浓缩一体化的成套装备—高效高压差低温连续式提取分离浓缩技术(HHLSE)及成套装备,革命性地将天然植物提取生产方式由批次式变为连续式,实现了对物料成分低温状态下的原生态保留,填补了天然动植物全过程低温提取技术及设备的空白。项目完成人团队在植物化学素分离纯化及其调控糖脂代谢、缓解氧化应激、保护肝脏损伤等领域累计申请发明专利40余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4件,2项PCT专利申请中。目前项目完成人研究团队在涉及植物化学素分离纯化领域到活性应用已经形成了国内外全覆盖专利群,通过全球专利布局,有效保护了该核心自主知识产权。
浙江大学 2021-05-10
200 种重要危害因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食品安全快速检测 技术
本项目获 2017 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本技术围绕食品危害物低成本、快速发现为核心,将生物识别与结合新型纳 米标记材料相结合,针对目前生物快速检测中存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问题,利用 自组装技术将多种光、电、磁学信号集于一体,构建具有良好体系相容性和稳定 性的纳米-生物传感界面,提出了基于等离子手性信号的高灵敏检测新技术,发 展了集快速富集与多信号同时测定于一体的多功能传感检测新方法和新器件。 (1)综合运用了化学和生物体系的多尺度模拟和计算,提出了基于粗粒化 模型的抗原抗体亲和性定量分析新方法,设计并研制了 200 余种高亲和性和高特 异性抗原和抗体。 (2)研究了抗体与载体成分(纤维素、磁性纳米材料、硅球等)的表界面 性质,创制了基于相分离的新型分离富集介质,并研制了相关快速富集和分离产 品,大大提高了复杂基质中痕量成分的提取效率。 (3)研制了新型标记材料,解决了“高标记效率”和“生物分子高活性” 无法兼顾的难题,研制了系列高特异性检测探针,为复杂体系中痕量物质的快速 甄别提供了有力手段。 本项目共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87 项,实用新型专利 5 项,获美国授权发明专 利 1 项,制订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2 项。
江南大学 2021-04-11
工信部:鼓励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建设产品质量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消息,为进一步引导制造业企业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质量管理融合,以数字化赋能企业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质量管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质量协同水平,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制造业质量管理数字化实施指南(试行)》(以下简称《实施指南》),其中提出在生物医药、新材料、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电子制造、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鼓励相关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建设产品质量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
人民网 2022-01-10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101 10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