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教育部:充分开发利用科研助理岗位吸纳毕业生就业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做好2022年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吸纳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各高校要合理设置新的岗位,同时,认真梳理已开发的科研助理岗位,充分利用尚未吸纳毕业生和因人员流动而产生空缺的有关岗位;鼓励各高校吸收外校毕业生应聘科研助理岗位等。
教育部 2022-05-23
小学科学资源箱人体资源箱
人体资源箱  QSR1306 实验清单: 认识我们的身体               身体中的骨骼 血液从哪里来                   我们为什么要呼吸 我们为什么要吃东西       我们怎么运动 谁指挥我们做各种各样的运动
青华科教仪器有限公司 2021-08-23
异丙苯磺酸钠的开发
用于洗衣液的优良助溶剂,本研究的产品指标已达到国外公司的产品,完全 可满足外资企业的使用要求,质量指标远高于目前的其它国产产品。 关键技术:全新的合成技术 获得成果:已申请国家专利
江南大学 2021-04-13
大团囊虫草菌的开发
工研院作为学校成果转化归口管理和组织实施单位,通过前期校内调研和梳理,现向社会各界推送生物医药等各领域科技成果,欢迎相关企业联系咨询成果转化事宜,联系电话:0571-88982822。 所属领域 中草药;微生物制药;大团囊虫草;辅助治疗妇科疾病 项目介绍 一、成果名称 大团囊虫草菌的开发 二、行业痛点 大团囊虫草是一种名贵中草药,我国南方地区民间使用较为普遍,具有悠久的历史。该虫草子实体在辅助治疗妇科疾病方面药用价值极高,主要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妇女围绝经期疾病和产后恢复具有显著效果。然而,由于野生资源的匮乏和生长环境的恶化,现有该真菌的天然资源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利用现代的生物技术来挽救这种名贵的中药十分必要。 三、解决方案 研究团队从大团囊虫草的野生子实体上分离得到大团囊虫草菌,根据其形态特征及基于18SrDNA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对其进行鉴定,通过模拟大团囊菌虫草菌天然生态环境建立了利用液体发酵技术生产大团囊虫草菌体的工业化工艺,成功地解决了大团囊虫草野生资源匮乏的问题。同时,基于大团囊虫草发酵菌丝进行特征活性成分开发,鉴定了4个雌激素化合物和4个抗肿瘤活性化合物。上述研究为大团囊虫草的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也为中药材研究和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四、技术优势 本成果通过分离大团囊虫草菌并建立液体发酵工艺,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大团囊虫草菌体,解决了大团囊虫草野生资源匮乏和生长环境恶化的问题,具有高效、可控、规模化生产的技术优势。 五、知识产权情况 本成果已获得多项发明专利保护,包括①一种虫草真菌及其分离方法、②一种液体深层发酵生产大团囊虫草菌体的方法、③具有PTPIB抑制活性的新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④一种化合物balanol的生物合成方法及其基因簇。 六、课题资助 本成果受到国家863计划课题、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专项支持。 七、团队介绍 李永泉教授领衔了一支我国合成生物学领域的主要创新团队,牵头创建了浙江省微生物生化与代谢工程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微生物制药技术工程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微生物合成生物学、微生物制药和微生物次级代谢调控机制。通过产学研合作主导了达托霉素、他克莫司、纳他霉素、达巴万星、非达霉素、奥利万星等药物研制和生产菌高产改造,支撑合作企业获多项新药证书和生产批文,社会经济效益显著。近年完成和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合作项目、863合成生物技术重大专项课题、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课题等项目,以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等领域主流杂志发表150篇SCI论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8项,以第一作者获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 八、联系方式 浙江大学工业技术转化研究院 成果转化办公室 吴老师 0571-88982822 技术转移中心    余老师 0571-88208236
浙江大学 2023-07-11
非对称透镜的研究开发
通过国家“七五”、“八五”项目的带动,开发出了一套设计,计算及加工非球面透镜的方法,在彩色显像管曝光工程中已得到应用。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食品及食品接触材料中亚硝胺检测仪
已有样品/n项目团队一直从事“食品及食品接触材料中亚硝胺检测仪” , 成功研发了亚硝胺检测仪的样机, 开展了烟草中亚硝胺、 化妆品中亚硝胺、 乳胶制品中亚硝胺以及水中亚硝胺的检测, 检测结果表明该仪器的检测灵敏度、 检测限达到国外同类仪器水平。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1-12
大豆杂粮类食品——即食玉米、南瓜羹状早餐食品
一、成果简介 本项目结合市场需求,着眼于甜玉米、南瓜加工过程中的物性问题和营养问题,以现代液态食品加工技术为基础,将原料预处理、酶解技术、高效微化剪切技术、黏度控制技术等 先进食品加工手段有机结合,确定工艺路线,并最终开发即食甜玉米、南瓜羹状早餐食品。二、经济效益 该项目整体技术达到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及其实验台的开发与研制
1.TCU 的开发制作 开发设计与制作了自动变速器电子控制单元(TCU)的软硬件系统,包括设计与制作 了其外围电路。 2.半实物仿真实验台的开发制作 实验台主要用于 TCU 软硬件的设计与调试及换档规律的评价等,它包括仿真试验台 软件设计和硬件制作两部分。在试验过程中可将 TCU 接入仿真环路系统中,通过友好的 交互界面,用户只要进行简单的输入参数设置,即可进行实时的自动变速器仿真试验, 包括一些极端行驶工况。 3.自主开发 TCU 的实车试验 自主开发的 TCU 在半实物仿真实验台上调试结束后,进一步进行实车试验。下图为 用自主开发的 TCU 装在 SANTANA2000 上,由国家机动车监督检测中心(上海)在国际赛 车场进行严格的动力性与经济性的测试,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同济大学 2021-04-13
基于高动态响应的经编集成控制系统开发与应用
项目属针织机械领域,主要研究高动态响应经编装备集成控制技术,这些关 键技术覆盖了电子横移、电子送经、贾卡提花和品质监测等几个模块,通过对这 些技术的系统集成,可为经编装备的高速化和智能化提供科学的解决方案,研究 成果已经在高速电脑经编机和高速电脑多梳经编机上全面推广应用。 2 关键技术 (1)高动态响应柔性横移技术:构建了经编横移运动的动力学模型,设计 了无冲击加速度电子凸轮曲线,采用 DSP 运动控制技术和基于 FPGA 的双 FIFO 动 态缓冲技术,实现了高动态横移驱动的柔性响应要求。 (2)高精度随动多速送经技术:建立了经纱恒张力控制模型,采用了准闭 环反馈技术和主轴脉冲细分倍频技术,实现了对单速恒定送纱量的稳态高精度控301 制和对多速变化送纱量的动态高响应控制,减轻了主轴速度切换时的织物横条疵 点。 (3)高速率存取贾卡提花技术:采用了大容量 flash 闪存技术实现贾卡花 型数据的静态存储,设计了基于动态 RAM 与贾卡驱动电路间的数据高速直传技 术,解决了大容量动态花型数据的高速传输难题。 (4)高分辨识别在线监测技术:采用了高分辨图像识别技术,开发了基于 嵌入式 ARM 系统的在线监测系统,建立了实时的动态织物疵点图像库,完成了基 于神经网络算法的疵点快速判别。 3 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 围绕高动态响应经编装备的集成控制技术,共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授权 3 项、 软件著作权登记 1 项,申请中国发明专利 3 项,发表学术论文 22 篇。 4 项目成熟度 批量生产阶段。 5 投资期望及应用情况 (1)效益分析 2011 年以来,项目成果已与常州润源、常德纺机、晋江佶龙和常州八纺等国 内主要经编机械制造厂进行了新装备整体配套;对长乐永丰、长乐添利、广东彩 艳、广东新生和海宁超达等 50 余家织造厂进行了旧设备技术升级。项目累积新 增利润 9.5 亿元,新增税收 2.9 亿元。 (2)推广情况 项目成果在国内主要经编机械制造企业和国内主要经编织造企业都得到了 应用,本项目开发的系统,主要技术参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已经进行了广泛 的市场推广。系统稳定可靠,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在福建长乐等经编集散地, 其市场份额已经达到同类机型的第一,可以完全替代进口。 
江南大学 2021-04-13
面向混流生产车间的异构AGV路径规划与任务调度系统开发
需求名称:面向混流生产车间的异构AGV路径规划与任务调度系统开发 悬赏金额:15万元 发榜企业:珠海市格努科技有限公司  产业集群: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 需求领域:自动化与智能控制技术  技术关键词:异构AGV路径规划、任务调动系统、智能物流
珠海市格努科技有限公司 2021-10-29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7 28 29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