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54411自然资源保护图书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小学科学资源箱光现象
光现象资源箱 型号:QWG1208   实验清单: 光在空气中直线传播实验 面镜成像观察实验         透镜成像观察实验 影子观察实验
青华科教仪器有限公司 2021-08-23
初中教学资源/数学/物理/化学/生物
产品详细介绍       U伴慧学的资源中心,内置丰富结构化教学资源库,匹配不同版本的教材,包含小学、初中、高中9大主学科及其他专题内容,包含自学资源、点睛题和练习题库三大类,可以应用于课前安排预习、课中现场授课、课后布置作业。      阶段:小学、初中、高中    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历史、信息技术应用、安全教育    形式:视频、图片、文字    教材版本:包含全国各地主要应用版本,如人教版、北师大版、浙教版、苏教版等,与当地教学教材高度匹配   结构化资源内容:由浅到深,逐步进阶 1、课前—自学资源: “学材”区别于“教材”,指的是经过精心加工、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资源。 2、课中—点睛题: 点睛题是U伴慧学平台特有的教学资源,专门用于让教师即时了解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与掌握状况,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3、课后—探究资料 对知识点的补充、拓展、探究性资料,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问题,完善自己的知识,解决问题。 4、练习题库:全过程可应用,知识点的测试题目。
深圳伟东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Tempo Talents数据资源管理平台
数据资源中心主要用于维护系统分析所用的数据源、构建数据模型、新建视图,并进行数据权限分配与管理。师生可以根据实验和实训需求,自定义新的数据源,作为学生实验练习的数据。同时也满足教师科研项目需求,对接各类科研数据。支持数据按人员、按类型进行分类,确保满足不同数据的精准使用要求,也保证教学与科研的顺畅进行。1、 数据管理数据源管理支持多种类型数据源添加、API数据接口配置;数据模型支持同一数据源下的数据分类管理、元数据管理和维护、数据抽取加速、数据权限设置等功能;模型授权支持将数据模型按照组织机构、角色、组的方式授权给设计用户;总体上来说,数据管理实现各类科研数据的统一接入、管理与权限的按需分配。2、开放数据超市数据超市提供了30多个维度、700多个二级类目、上万个业务标签的全维度业务数据画像,数据总量超过500亿,存储总量超过100T,日均增长超过500万条,为企业采购风控、销售客户评估、AI精准获客、精准招商、投融资、高校科研机构、政府事业单位及各类专业人员提供了企业活力指数评估和全息数据画像,从微观、中观、宏观多方面提供了各类企业数据分析报告、行业趋势报告和相关指数。同时基于国家电网创新应用开发平台、中广核新能源数据价值创新联合体等行业组织,可以精准提供电力、新能源等产业的真实业务数据,为高校相关课题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美林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2-07-15
浙科教学资源库平台
浙科教学资源库平台 一.软件简介教学资源库平台分为前台学生用户和后台管理员、教师用户。后台管理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主管资源数据的更新,由具有相应权限的管理用户进行相应的管理操作。前台学生用户进入所属专业课程学习,检索、下载、预览、上传作业、在线考试、在线提问、交流等操作。二.软件优势1.集成平台,高扩展与重用能力应用平台采用B/S三层架构,结合网络视频应用等技术,将在线教学业务应用、运营管理、信息存储与交换、数据采集进行了综合归一化设计,形成一个完整的在线教学活动体系,在平台中按SOA理念集成了包括以在线学习为目的的远程学习服务、互动教学为目的的互动教学答疑服务,使得平台具备高扩展和重用性,将来更可以方便的接纳更便捷的教学服务。2.具有资源的异步上传及超大附件上传能力使用建立虚假声明的方式实现大文件上传,将大文件缓存到一个临时区域,可以实现断点续传,不用再等待ASP NET进程将整个文件缓存倒磁盘上。在多窗口下支持资源的异步上传,不需要在页面等待表单提交。3.视频格式自动转换能力系统将上传的视频文件自动压缩转换成FLASH PLAYER可以播放的FLV格式文件,并保存自动截取关键帧图片文件。FLV视频文件体积轻巧,加载速度快,封装播放简单,可以在网络上很好的使用,无需安装额外视频插件。4.实现各种文档格式在线预览服务器端可将PPT、WORD、TEXT、EXCEL、PDF等格式的资源文件直接生成好一个完整的SWF格式的FLASH文件展示出来,供学习者在线阅读浏览,并可下载原文件。5.数据统计与分析能力系统为教学管理者提供资源访问效果评价分析,通过平台应用、教师评估、学生评估三个层次进行统计评价分析,采用直观的统计图表展示平台应用效果。6.便捷的互动交流平台搭建了便捷的互动交流平台,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在基于资源库的自主化学习中遇到困难时,能够得到其他学习者和老师及时有效的帮助,问题和解答对外公开,使资源成果能使更多的人受益。同时还可以建立学术讨论群,交流、分享个人学习心得体会。7.开放式资源扩充通道所有教师利用网络可随时随地的上传优秀的数字化媒体素材、知识点素材以及示范性教学案例等教学基本素材,无限扩充资源库教学素材。教师用户能够自主上传、下载和管理自己的资源,使学校教育资源建设化繁为简,变难为易。三.软件功能1.教学资源以章节为学习单元管理开发配置的教学课件、教学视频、教学动画、作业;帮助学生更好的融入课程,理解知识,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资源关联对课程章节与素材资源库关联;参考资料可以章为分类添加课程章节参考资料。2.网络教室网络教室支持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活动。教师按教学进度安排网络教室课程内容,学生用户进入网络教室自主学习、疑难解答、互动交流。3.实训练习课程实训任务教学平台提供专业相关实训系统,拓展学生专业知识面,模拟专业相关业务流程,缩短学生就业后的业务适应过程。开发、训练学生综合运用专业及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教学和实训项结合。4.试题库以学习单元为单位开发配套的测试习题,帮助学生完成单元学习后进行学习测试和评价。5.考试管理考试系统将传统的考试和先进的网络模式相结合,帮助教师和学生了解检验学习效果。系统提供大量的课程相关试题,教师维护试题库、试卷库,学生参加考试,并且系统具有自动批阅、统计的功能,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和提高工作效率。6.案例分析以学习单元为单位汇总、整理配套的企业案例,帮助学习者观摩企业生产实际工作,积累实战经验。7.课程评价课程评价主要是收集学生对课程设计的效果评价,根据反馈信息,作出改进课程的决策。8.拓展功能库开发一些有助于提升专业人员综合素质,帮助开阔视野。专业拓展功能库包括扩展知识库、视频库、职业技能大赛、职业资格认证、校企合作服务和就业服务六个部分。四.软件特点1.符合国家、国际规范基于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符合QTI、SCORM规范和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CELTS-41.1(CD1.0),实现资源的互通互导。2.专题展示以专业为中心建设资源库,并以专业专题、专业门户展示资源。3.多级存储多级存储,实现资源分布式存储、检索信息集中统一管理。4.多维导航多维度资源导航方式、快速检索资源。5.批量管理资源批量后台管理,实现已有资源的快速归档入库。6.数据交互通过符合规范的XML,在不同类型的资源库之间重构、交换资源数据。7.智能管理智能化的资源管理,自动完成资源属性抽取,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浙江航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2021-12-16
机动车远程监控平台排放及 OBD 模型的开发
通过车载终端以至少 1Hz 的频率采集发动机动态运行数据和静态数据,并通过远程监管终端上传至远程监管平台;远程监管平台将车辆上传的动态运行数据输入相应的诊断模块进行信号诊断,输入相应的排放因子计算模型计算出排放因子,并读取 OBD 故障信息对排放结果进行有效性评估,从而获得车辆的实际排放状态。
华东交通大学 2021-05-04
一种抗菌防护环保新材料的开发和运用
产品服务:一种抗菌防护新材料在面膜、化妆棉、户外运动皮肤抑菌喷雾、内衣免洗喷雾等未来市场的打造。市场概况:美妆和运动领域商业模式:盈利模式是:创意时尚带动科技产品消费。会员制社群直销、搭配主题活动、与时尚产品混搭定期打包销售。
同济大学 2021-04-10
高效酿酒微生物功能菌剂的开发及应用
成果描述:项目把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与传统酿造发酵技术相结合,利用自转化育种功能性菌株及各种酿酒发酵有益菌株,研制开发出各类新型微生物菌剂,既可有效利用和降低各类白酒生产原材料中残余淀粉含量,提高酿酒原料的利用率,增加出酒率,减少废弃丢糟的排放;还可根据不同人群饮食文化的嗜好,采用不同微生物菌种配合和工艺改造,生产出具有不同风格特点的新产品类型,实现经济、社会及环保效益的和谐统一。市场前景分析:本项目成果技术应用覆盖生物工程、生物化工、食品酿造等工程技术领域。由于核心技术是淀粉质材料的高效利用和酒精成分、风味物质的有效生成,因而相关技术成果适用于不同规模白酒发酵生产企业以及各类酿造食品及发酵饮料等传统和现代酿造生产企业选择性使用。本项目已在部分企业得到生产规模应用,产品市场前景良好。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针对各种原料的专用酿酒微生物制剂系列,为浅褐色粉粒,分别含多种高活性酿酒酶类和各种香型生香酵母,100斤粮食出酒率为50度白酒80-120斤。年产300吨,年销售收入300万元。国内领先。
四川大学 2021-04-10
高效竹活性炭的研制开发及应用前景
 活性炭是利用富碳的原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经炭化活化制得的产品。制造活性炭的原料包括各种煤炭(约占52%)、木材(约33%)、椰子壳和各种坚果壳、果核(10%)、以及其它农林副产品(少于5%)。煤炭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特别是在我国的煤炭供应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用煤炭生产活性炭成本较高。近年来,由於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国内木材产量锐减,扩大木质活性炭生产规模也受到限制。而另一方面,国际市场上商业活性炭的价格持续下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寻找价格低廉且资源丰富的活性炭生产原料已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竹材,是一种可再生的林业产品,它的化学组成与木材基本相同(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素等),作为活性炭的生产原料有着广阔的前景。采用竹材生产活性炭不仅能获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又能促进竹类资源的产业化开发与提升。研究中的有关成果(例如表面化学特性与相吸附能力的关系、一步法制备高效活性炭工艺、炭化过程的两步连续反应数学模型、和活性炭的表面官能团及其化学吸附机理的研究等)引起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纷纷来信索取论文单行本,并通过电子邮件深入讨论。正是基于创造性地利用农业废弃物转换成高效的环保产品,2001年10月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赖奕章(Lua Aik Chong)教授共享由Asian Economic Review 主办的2001年亚洲发明大奖(Asian Innovation Award 2001)。本人愿为我国竹材资源的合理利用、高效低价活性炭的开发生产、吸附分离理论体系的完善、以及开发活性炭的应用新领域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银杏叶黄酮、内酯的超临界萃取技术开发
银杏树Ginkgo bilola L 是世界公认的无公害树种,为现存古代子遗植物之一,有裸子植物“活化石”之称。银杏叶存在两类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s)和萜内酯(ginkglides and biobalide),它们具有扑获游离基,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促进血液循环及脑代谢等功能。银杏叶提取物制成的药物、保健品和化妆品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增强记忆功能,治疗老年痴呆和防治皮肤病,脱发等,效果显著,几乎没有毒副作用,适用于长期的服用和使用。因此20世纪60年代以来,英、德、法和日本等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相继推出了Tanakan、Tebonin、Forte、Ginkogink、Graton、Duophan等几个著名品牌,到20世纪90年代末,银杏制品的年销售额已达40多亿美元,成为世界的热点产品。    我国银杏树拥有量占世界总量的70%以上,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银杏叶资源极其丰富。但在综合利用方面,提取工艺技术开发落后。在全国已建的200多家银杏叶制品生产厂,主要用传统的有机溶剂提取法和树脂法生产银杏叶提取物(简称GBE)出口供外商精加工。由于上述两法生产的粗提物总收率和活性成分含量较低,质量不稳定,与国际认可的GBE质量标准(总黄酮≥24%、银杏内酯≥6%、银杏酸<10㎎/㎏﹚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丢掉了精加工所产生的巨额利润。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外商对我国GBE的质量标准趋严,加之国内银杏叶系列产品开发需要高品质的GBE,传统的提取工艺渐不能满足市场的要求。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SFE),是国外20世纪70年代出现并投入工业化生产的一种用于物质分离的高新技术。它采用CO2作萃取介质,在常温下工作,活性成分和热不稳定成分不易被分解破坏而保持天然特征,可以高效快速地从植物中提取精华,对产品及环境无污染和三废排放,同时通过控制临界温度和压力的变化,可以达到选择性提取和分离纯化天然产物的目的。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银杏黄酮和萜内酯,是当今世界范围发展的趋势,目前欧美国家已大量使用这种技术提取出的物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针对上述,武汉化工学院制药系与化工系长期从事天然成份研究和化工过程研究的专家、教授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和学科特色,对超临界CO2萃取提取银杏黄酮和内酯的工艺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获得湖北省2000年度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现已在萃取体积为1L的超临界萃取装置上完成小試研究工作,确定了CO2——SFE提取银杏黄酮和内酯的较佳工艺条件(萃取温度、压力、时间),选择出合适的夹带剂种类、用量,进行了原料和产品的质量控制分析。正准备寻求合作伙伴进行工业化技术开发。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1 72 73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