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交变高低温湿热试验箱
产品详细介绍交变高低温湿热试验箱/高低温湿热试验箱      产品用途该系列产品适用于航空航天产品、信息电子仪器仪表、材料、电工、电子产品、各种电子元气件在高低温或湿热环境下、检验其各性能项指标。 交变高低温湿热试验箱箱体结构 箱体采用数控机床加工成型,造型美观大方,并采用无反作用把手,操作简便。箱体内胆采用进口高级不锈钢(SUS304)镜面板,箱体外胆采用A3钢板喷塑,增加了外观质感和洁净度。补水箱置于控制箱体右下部,并有缺水自动保护,更便利操作者补充水源。大型观测视窗附照明灯保持箱内明亮,且利用发热体内嵌式钢化玻璃,随时清晰的观测箱内状况。加湿系统管路与控制线路板分开,可避免因加湿管路漏水发生故障,提高安全性。水路系统管路电路系统则采用门式开启,方便维护和检修。箱体保温采用超细玻璃纤维保温棉,可避免不必要的能量损失。箱体左侧配直径50mm的测试孔,可供外接测试电源线或信号线使用。  交变高低温湿热试验箱可程式控制器  温湿度控制仪表采用(韩国三元)全进口超大屏幕画面,荧幕操作简单,程式编辑容易。控制器操作界面设中英文可供选择,实时运转曲线图可由屏幕显示。具有100组程式1000段999循环步骤的容量,每段时间设定最大值为99小时59分。资料及试验条件输入后,控制器具有荧屏锁定功能,避免人为触摸而停机。具有RS-232或RS-485通讯界面,可在电脑上设计程式,监视试验过程并执行自动开关机等功能。具有自动演算的功能,可将温湿度变化条件立即修正,使温湿度控制更为精确稳定。 交变高低温湿热试验箱冷冻及风路循环系统  制冷机采用法国原装“泰康”全封闭压缩机。冷冻系统采用单元或二元式低温回路系统设计。采用多翼式送风机强力送风循环,避免任何死角,可使测试区域内温湿度分布均匀。风路循环出风回风设计,风压、风速均符合测试标准,并可使开门瞬间温湿度回稳时间快。升温、降温、加湿系统完全独立可提高效率,降低测试成本,增长寿命,减低故障率。 交变高低温湿热试验箱符合标准GB/T2423.1-2001 GB/T2423.2-2001 GB/T2423.3-1993 GB/T2423.4-1993 国军标、IEC  交变高低温湿热试验箱规格与技术参数   型号 GDw(J)S-100 GDw(J)S-225 GDw(J)S-500 GDw(J)S-010 GDw(J)S-013 工作室尺寸D×W×H 450×450×500 500×600×750 800×700×900 1000×1000×1000 1000×1000×1300 性能指标 温度范围 A:-20℃~130℃ B:-40℃~130℃ C:-60℃~130℃ D:-70℃~130℃ 湿度范围 30~98%R.H 波动/均匀度 ≤±0.5℃/≤+2℃ 湿度偏差 +2、-3%R.H 升温时间 -20℃~100℃约35min -40℃~100℃约45min -70℃~100℃约55min 降温时间 25℃~-40℃约50min 25℃~-60℃约65min 25℃~-70℃约80min 温湿度运行控制系统 控制器 进口可编程触摸式液晶中文对话式显示.微电脑集成控制器 精度范围 设定精度:温度±0.1℃、湿度±1%R.H,指示精度:温度±0.1℃、湿度±1%R.H 温湿度传感器 铂金电阻 PT100Ω/MV 加热系统 全独立系统,镍铬合金电加热式加热器 加湿系统 外置隔离式,全不锈钢浅表面蒸发式加湿器 除湿系统 采用蒸发器盘管露点温度层流接触除湿方式 供水系统 加湿供水采用自动控制.且可回收余水.节水降耗 制冷系统 全封闭风冷单级压缩制冷方式/原装法国“泰康”/全封闭风冷复迭压缩制冷方式 循环系统 耐温低噪音空调型电机.多叶式离心风轮 使用材料 外箱材质 优质碳素钢板.磷化静电喷塑处理/SUS304不锈钢雾面线条发纹处理 内箱材质 SUS304不锈钢优质镜面光板 保温材质 聚胺脂硬质发泡/超细玻璃纤维绵 门框隔热 双层耐高低温老化硅橡胶门密封条 标准配置 多层加热除霜附照明玻璃视窗1套、试品架2个、测试引线孔(25、50mm)1个 安全保护 漏电、短路、超温、缺水、电机过热、压缩机超压、过载、过电流保护/控制器停电记忆 电源电压  AC220V/AC380V±10% 50±0.5Hz 三相五线制 使用环境温度 5℃~+30℃ ≤85%R.H   
北京东工联华科学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LRHS-225B-L高低温实验箱
产品详细介绍【高低温试验箱】官方网站:http://www.sylinpin.com.cn构造美观.高效安全.用途广泛高低温试验箱是航空、汽车、家电、科研等领域必备的测试设备,用于测试和确定电工、电子及其他产品及材料进行高温、低温、或恒定试验的温度环境变化后的参数及性能。
沈阳林频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配电低压台区泛在感知解决方案
配电低压台区泛在感知解决方案,创新提出“变-线-表”一体化拓扑辨识方法,可实现故障定位和主动推送、户内外停电责任研判、抢修痕迹化管理、分支线路阻抗监测等创新功能,完整实现中低压配电网一张图的解决方案。
东南大学 2021-04-11
系列化低压电磁钥1接设备
内容介绍: 电磁钏接是一种先进的抑接工艺方法,可以解决普通钥接方法在钥接 钛合金等难成形材料斜钉、复合材料结构方面的钥接难题,能够手工钏 接大直径钥钉和无头斜钉。釆用电磁卽接代替普通钥接可以大幅度提高 结构疲劳寿命,减小钏接噪音,改善工人劳动条件。 电磁钏接可用于干涉配合紧固件的安装,解决传统安装方法难以安装 大直径大干涉量干涉配合紧固件安
西北工业大学 2021-04-14
低压水刀(前混合磨料射流切割机)
低压水刀是安徽理工大学高压水射流研究所依托其拥有的前混合磨料射流技术发明专利(专利号:88109149.9)、循环置换灌装技术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95224660.0)以及其他专用技术而开发研制的一种新型的冷切割设备。该设备具有工作压力低、磨料可以回收使用、设备易损件少、使用成本低以及可进行除锈作业等特点。可以在空气中或水下进行切割(或清洗)作业。其切割对象包括金属、非金属、脆性、塑性以及复合材料等几乎所有的工程材料。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3
CDMX、CDMZ、CDMD系列长袋低压除尘器
除尘器
威海威力风机有限公司 2021-06-30
基于时空多尺度联合学习模型的能源需求预测技术
本项目提出了将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相结合的多尺度综合能源需求分析与预测模型,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面向智慧城市的综合能源需求分析与预测的方法,提升能源供应规划和营销策略的优化与决策支持。
南开大学 2021-02-01
“产学研平台共建暨关键技术联合开发”签约仪式在校举行
5月20日,中南大学、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科力远三方“产学研平台共建暨关键技术联合开发”签约仪式在中南大学举行。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南大学和湖南科力远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三方共同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将以“企业出题、校企研联合解题、成果共享”的校研企协同模式,深化产学研用融合,重点解决新能源材料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技术难题。
中南大学 2023-05-23
基于时空多尺度联合学习模型的能源需求预测技术
本项目提出了将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相结合的多尺度综合能源需求分析与预测模型,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面向智慧城市的综合能源需求分析与预测的方法,提升能源供应规划和营销策略的优化与决策支持。 项目特色:  面向综合能源时空数据的需求分析和预测可以根据历史数据,结合地理区域的相互关系来预测给定时间范围和空间位置的能源需求。  针对综合能源的特性,项目提出了联合学习和迁移学习的思想对模型进行训练。同时优化不同区域中多种类型能源的联合预测模型,将已有模型的结果迁移到训练集数据不足的模型中,提高能源用量预测的准确率。  面向智慧城市的综合能源信息应用服务场景,并利用 GIS 技术实现配电网分析和用户用电特性分析的可视化。
南开大学 2021-04-13
新能源联合供电系统
根据燃料电池外特性软、动态响应慢的缺点,本项目提出了复合型燃料电池供电系统,利用能量管理控制策略控制系统中的能量流,确保系统高效可靠工作。本系统非常适用于混合动力汽车、应急备用电源等场合。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新能源联合供电系统是将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燃料电池以及蓄电池等结合在一起连续向负载供电系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电源重点实验室已于2005年先后购买了300W风力发电机、1kW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和1kW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并开展了关于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和燃料电池发电的研究工作,本课题组已采用以上三套装置分别进行了独立系统的实验研究,已取得很多研究进展。正在进行风光氢联合供电系统的研究,目前已完成原理,正在进行实验验证。 1.燃料电池供电系统 氢能是一种清洁新能源,燃料电池是氢能应用的一个重要。根据燃料电池外特性软、动态响应慢的缺点,本项目提出了复合型燃料电池供电系统,利用能量管理控制策略控制系统中的能量流,确保系统高效可靠工作。本系统非常适用于混合动力汽车、应急备用电源等场合。 2.太阳能光伏供电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 本研究首先建立太阳能电池和风力发电机的模型,以进一步了解其特性。其次根据不同输入源的特性,设计高效率高功率密度功率变换器。采用最大功率追踪技术控制系统,使得太阳能电池和风力发电机工作在最大功率点。 3.风光氢联合发电系统 本研究将风力发电机、太阳能电池和燃料电池通过功率变换器组成了一套风光氢联合发电系统,同时提出能量管理策略是通过控制变换器使风力发电机、太阳能电池和燃料电池既可以同时向负载供电也可以单独向负载供电。由于风能和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应该尽可能多地利用,当其不足以提供负载功率时,由燃料电池配合其向负载供电。当夜晚和无风时,太阳能电池和风力发电机不能正常工作,由燃料电池单独向负载供电。该系统可用于分布式供电也可并网发电。 三、知识产权及获奖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成果名称:“燃料电池供电系统”)、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计划(成果名称:“多种新能源联合供电系统研究”;项目号:07-E-022)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成果名称:“多输入直流变换器电路拓扑及控制策略的研究”;项目号:50807024)的资助。目前共有3项专利在申请中。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2-08-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 7 8
  • ...
  • 689 69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