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 N2 分子振转 Raman 谱的测量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 N2 分子振转 Raman 谱的测量系统。该系统由发射单元和光学接收与信号检测单 元组成。发射单元采用种子注入的固体激光器输出极窄线宽的 354.8 nm 紫外激光照射大气分子;光学接 收与信号检测单元收集由 N2 分子产生的振转 Raman 谱信号,采用双光栅色散系统将 384.9-388.6 nm 范 围光以 8.3 mm nm-1 的线色散率在空间上色散开来,采用 32 通道的线阵探测器分辨并记录 N2 分子振转 Ram
武汉大学 2021-04-14
揭示植物响应光和生物钟节律双重信号的重要分子机理
结合遗传学和生物化学的方法,鉴定到了一个新的光形态建成的正调节因子CSU4。CSU4是COP1和DET1的遗传抑制子。进一步研究发现,CSU4参与了生物钟节率的调节,它可与生物钟节率核心因子CCA1直接互作并抑制其转录抑制功能。CSU4在清晨抑制CCA1基因的表达,在傍晚抑制PIF4基因的表达。同时,CSU4也调节了众多其他生物钟节率基因的表达。研究证明CSU4是一个整合生物钟节率和光信号途径的关键调控子,在不同的时间点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3
一种分子生物试验用试管自动清洗灭菌装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子生物试验用试管自动清洗灭菌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边角设有支杆,所述支杆上端滑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杆一侧滑动连接有调节箱,所述调节箱固定连接于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中间位置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设有主动齿轮,所述支撑板下端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侧设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啮合连接于主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中间嵌有转轴,所述转轴贯穿连接于固定板,所述转轴一端设有清洁布,所述底座上端设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上端一侧设有试管支架,所述传送带中间位置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一端连接有紫外线照射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减少了中间工序,使得试管清洗灭菌效果更好。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27位点单泛素分子降低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的方法
27位点单泛素分子降低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的方法,涉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27位点单泛素分子是只保留27位赖氨酸的泛素分子,从小鼠骨髓中分离得到树突状细胞,用27位点单泛素分子预处理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再进行体外过继免疫,最后进行酶联免疫斑点实验和流式细胞术实验。实验证明,处理后的树突状细胞抗原提呈能力明显降低,其抗原特异性CTL诱生能力也降低;27位点单泛素分子可降低树突状细胞转输受体内淋巴细胞产生IFN‑γ、穿孔素、颗粒酶B的能力。27位点单泛素分子抑制转输受体脾细胞产生穿孔素和颗粒酶B由溶酶体途径实现。
厦门大学 2021-01-12
优质健康猪重要候选基因挖掘分子育种标记开发与应用
1. 构建了猪基因素材的高效挖掘平台与分子育种标记开发技术体系。率先设计、建立了猪第一代寡核苷酸基因芯片的技术操作流程;优化了猪基因芯片的非特异过滤方法;开发了猪CRISPA/Cas9基因组编辑系统的sgRNA设计及脱靶效应评估软件获得软件著作权,创建了多个病毒和细菌刺激的细胞和活体模型,发展了多个基因组学技术,实现了猪基因素材高效挖掘平台与分子育种标记开发技术体系的构建。 2. 开发了10个用于优质健康猪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分子育种标记。筛选出猪重要候选基因589个,向GenBank提交基因序列80条,鉴定到24个与产肉、免疫性状显著关联的基因突变,取得10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分子育种标记。 3. 构建了适用于优质健康猪培育的多标记聚合育种技术体系,取得了明显社会经济效益。 该项目实现了猪产肉性状、抗病性状基因的批量挖掘与验证,开发出一批分子育种标记,建立了多标记聚合辅助育种技术体系,为湖北及我国优质健康猪的培育提供了丰富基因资源和技术支撑,取得了良好社会经济效益。 成果完成时间:2016年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基于固定化酶生产低分子量肝素的新工艺
低分子量肝素(LMWH)是临床上最主要的天然抗凝剂,目前主要是通过动物来源的肝素进行酶降解制得。欧洲药典要求 LMWH 的分子量为 6000~8000,质量控制是生产 LMWH 的重要环节。而肝素酶的活性和利用率直接影响 LMWH 生产成本和产业经济。 本项目组利用融合肝素酶 I (Hep I)与甲壳素之间的亲和作用,实现酶的循环利用,同时融合酶活性和稳定性提高。利用绿色溶剂体系制备形态完好、尺寸均一的甲壳素微球。用固定化酶制备的 LMWH 产品达到欧洲药典要求,实现了分子量可控,生产过程可实时监测。该项目将对 LMWH 产业的绿色和经济生产提供技术支持。目前已发表 SCI 论文 2 篇,并与相关企业开展了合作。 
江南大学 2021-04-13
一种基于离子液体的FCC汽油电化学脱硫方法
本发明属于化工催化及汽、柴油脱硫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以离子液体进行催化氧化脱硫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方法简单,无污染,催化剂易于分离且易于降解,可将FCC汽油中的硫含量降至10ppm以下,达到欧洲五号标准,而不影响其他质量指标的绿色脱硫工艺。
辽宁大学 2021-04-11
格污染土壤电化学淋洗还原(E-F&R)修复技术
反应器由上、中、下三部分构成:上层是密闭阴极池,内设铁质电极;中间是土 壤层,土壤上下包有滤布;下层阳极池,内设铁质电极。运行时,阴极反应产生 氢气和0H-离子,氢气的产生提高了阴极池的气压,推动阴极液向下渗入土壤层 形成淋洗过程。而0H-离子也随阴极液进入土壤,促进六价格(CrO「离子)从土 壤颗粒表面解吸。本技术使用直流电,其作用有:(1)通过电迁移作用将CrO;「 离子从黏土中分离出来,缩短修复时间;(2)利用电热效应使土壤温度大幅度升 高,提高CrOf离子的解吸效率和速率,同时(3)提高阴极室气体温度,并产生 大量水蒸汽使阴极池气压升高,驱动力淋洗液从上向下穿过土壤形成淋洗过程, 将CrO「离子洗出土壤层。在阳极池内,铁阳极反应释放出Fe奸离子,与CrO芝反 应生成Cr",实现六价铭的解毒。Cr"离子进一步与来自阴极的0H-离子反应生成 Cr(OH)3沉淀,将铭■从阳极液中分离出来。在反应后期,多余的Fe"离子进入土 壤,将不溶解的六价铭在高温下进行还原,最终实现在同一反应器内对铭污染土 壤的修复和废水的同步处理。与同样利用电化学过程进行铭污染土壤修复的电动 修复(EKR)技术相比,电动修复技术中只有电动作用被正向的用于修复过程, 其他所有电化学过程和产物都对修复过程起负面作用;而E-F&R技术的设计使所 有相关电化学过程和产物都正向地促进修复过程。其修复效率、能量效率、时间 效率和操作的简便性远远优于EKR技术。该技术用于经机械淋洗后富集的高浓度 细颗粒黏土。
重庆大学 2021-04-11
用于化学品安全性测试的动物实验替代模型LipSkin
【项目来源】依托课题为十一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马钱子碱贴剂经皮给药治疗癌性疼痛的研究”,曾获得2016年中航工业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第十届挑战杯金奖。 【类    别】医疗器械。 【项目简介】本项目采用国内首创的复合磷脂脂质体技术开发能够模拟真实皮肤角质层屏障结构、组成与功能的脂质体人工皮肤膜LipSkin;经系列试验及第三方检测验证,LipSkin从结构上能模拟角质层特殊的“砖-墙”结构;从组成上具有与真实皮肤相同的脂质特征吸收峰与角蛋白特征吸收峰;用模型药物进行皮肤渗透性测试验证LipSkin在屏障功能上与真实皮肤的相关系数达99.29%;从功能上验证测试化学品皮肤腐蚀性与真实皮肤相关系数达94.60%。此外,电阻检测技术的应用保障了LipSkin产品的质量可控性和测试重现性,具有广阔的商业化开发前景。由此,LipSkin技术成熟,可产业化开发。 【创新要点】①首次采用磷脂材料制备皮肤模型LipSkin,并突破性应用于模拟难度较高的毒理学检测领域,通过三层三明治型的结构模拟真实皮肤的结构,进而模拟其功能,这种应用至今未见报道; ②利用不同比例的复合磷脂能够模拟不同程度的角质层屏障功能,所以能够灵活调整复合磷脂的比例来模拟不同类型的皮肤,以适应皮肤腐蚀性测试中不同种族、年龄、性别人群的需求,这是团队的首次发现;  ③处方中加入了真实皮肤中的成分胆固醇、神经酰胺、角蛋白等增加其皮肤屏障功能的模拟程度:其中磷脂材料及胆固醇、神经酰胺等模拟皮肤的脂性通道以此模拟脂溶性成分的透过路径,角蛋白模拟皮肤的水性通道以模拟水溶性成分的透过路径,这样的处方设计也属原创;  ④用载入荧光探针罗丹明B的脂质体层来模拟真皮层以模拟真皮层细胞因腐蚀受损而释放出有色试剂的表征手段同样处于全球首创。 【推广应用前景】据报道,美国知名市场调查与咨询公司Markets and Markets预测:到2021年体外毒理学测试市场将从2016年的141.5亿美元猛增至273.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将达14.1%,由此推测,皮肤腐蚀性作为毒理学检测中的指标之一,预测其至2021年的全球市场潜量将超20亿美元。 市场上用于皮肤腐蚀性测试的体外皮肤模型有两种:EpiSkin, EpiDerm, EpiKutis,Phenion为人重组皮肤模型,其因采用原代人角质细胞作为原料,来源稀少且昂贵,导致其售价极为昂贵,且人角质细胞受人种差异影响而不具有通用测试价值;而Corrositex模型为蛋白分子水凝胶模型,其只适用于由酸碱度差异引起的皮肤腐蚀性,测试范围窄,据报道其准确度为37.5%,不能满足测试精度的要求;只有本项目所推出的LipSkin皮肤模型兼具测试范围广(由脂溶性、酸碱度差异引起的腐蚀性均可测试)、测试精度高(>90%)、价格合理(市售产品价格的5~22%)等优点,推广价值巨大。 【进展情况】已获发明专利1项。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多壁纳米碳管表面化学镀镍锌的方法
研发阶段/n一种多壁纳米碳管表面化学镀镍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a.首先在镀镍锌之前对碳纳米管进行预处理,通过纯化、氧化处理获得较纯净纳米碳管,再通过活化、敏化处理在纳米碳管表面形成催化金属核;b.将预处理后的纳米碳管加入镍锌镀液中,反应过程用超声波振荡器充分散,Ni-Zn-P在纳米碳管表面的催化金属核上沉积并长大,继而形成连续结合镀层,镍的自催化活性使沉积持续进行,从而得到较厚的镀层。将经过以上处理的纳米碳管用作金属基复合材料增强体时,可以和金属基体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其优良特性。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9 60 61
  • ...
  • 90 9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