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高强韧硬质合金工模具坯材
以自主开发的超细 / 纳米 WC 类复合粉末为原料,基于目前国内企业常用烧结设备,开发出特色烧结工艺,制备出不同粘结相含量和晶粒尺寸级别、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系列超细晶硬质合金块体材 料, 平均晶粒尺寸 200 - 500nm,硬度 HRA 90 - 93.5,断裂韧性 12.0 - 20.0MPa.m1/2,横向断裂强度4500 - 5200MPa,性能得到国际著名硬质合金企业和国内权威资质机构检测认定。利用真空烧结、热压烧结、热等静压烧结等技术,结合原料粒径匹配和烧结工艺优化,制备出平均晶粒尺寸>8µm  的组织均匀、性能稳定的超粗晶硬质合金块材,具有硬度 > HRA 90.0、断裂韧性 >15.0 MPa.m1/2 的优良力学性能。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高强韧硬质合金工模具坯材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新型节材三层复合双向电触点
新型三层复合双向电触点是公司自主研发创新产品并已经在全行业推广生产,头部直径范围 2.0 mm∽9.0mm,尾部直径范围 1.5 mm∽7.0mm;而国内外触点头部直径范围 3.0 mm∽6.8mm,尾部直径范围 1.5 mm∽3.0mm,且我公司研发的三层复合电触点铆钉头部直径与尾部直径比例不受限制, 而国内外触点铆钉头部直径与尾部直径比例限制为 2:1 左右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4-14
一种增减材复合加工设备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减材复合加工设备,包括在线金属弧焊增 材制造装置和数控多轴联动加工装置,所述在线金属弧焊增材制造装 置包括焊接机器人和焊机系统,所述焊机系统安装在所述焊接机器人; 所述多轴联动加工系统包括三维测量装置和多轴联动精密加工系统, 所述三维测量装置用于测量零件的轮廓信息并发送给计算机,计算机 通过接收的轮廓信息获得零件的实际轮廓,再与理论三维模型进行比 较得到误差,所述多轴联动精密加工系统用于对零件实施减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高回弹/自润滑耐磨PTFE唇形密封片材
项目简介: 针对传统橡胶油封不能满足现代高端装备(如汽车、工程机械等)对旋转轴唇形油封的更高要求(即要求油封能承受高低温&n
西华大学 2021-04-14
高分辨率 CMOS 数字相机
已有样品/n高分辨率数字相机是机器视觉与工业检测中影像获取的主要手段。 随着成像技术的发展, CMOS成像技术由于其高分辨率、 低成本、 全数字化等优点, 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采用高性能CMOS探测器及FPGA等技术研制的高分辨率CMOS数字相机,能广泛应用于工业检测、 交通、 大楼等监视系统中。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1-12
多模态纳米分子影像光热
纳米分子探针是一类能准确回答生物医学问题的功能性物质, 它介于药物与传统医疗器械之间,具有 “看得早、准、全”特征,是可视化探测分子细胞水平异常的利器,对于检测早期的肿瘤病变、老年退行 性病变(阿兹海默症)有重要的潜在价值。已有多种模态的肿瘤分子探针问世, 它们可通过分子成像对肿 瘤多种恶性表型特征进行检测, 为肿瘤精准治疗提供依据。本项成果利用对生物组织高穿透能力的近红外 激光照射源,激发磁光热三模态纳米探针,使其通过分子影像方式提供早期肿瘤病变形态及其分子生物学 信息,并在诊断的同时进行光热-光动力学联合协同治疗,实现早期肿瘤的安全及时诊治。上述多模态纳 米探针采用特殊的纳米组装技术制备,在探针的特异性肿瘤靶标挂接、诊治效率提升及纳米毒性控制三个 关键环节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为推动这项探针新技术的临床前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山大学 2021-04-10
单分子开关器件的研究
  偶氮苯分子作为典型的光致变色分子,在紫外和可见光的照射下,可实现顺式与反式结构之间的相互转化。在单分子水平研究偶氮苯分子的异构化,不仅能实时观测单个异构化事件的动力学过程,揭示其对外界刺激响应的规律,同时也有望实现单分子水平的开关、存储器等,从而实现器件微型化/功能化的目的。近几年,在扫描隧道显微镜中观察到了电场诱导偶氮苯分子异构化的现象,但是其异构化的机理尚不明确。
北京大学 2021-04-11
配位超分子自组装
利用氨基功能化配体与钙盐组装得到一种新颖的二维层状Ca-MOF。其通过{Ca3O18}簇与配体连接而成的金属-有机层上悬挂配位的DMF分子,并进一步通过DMF间的范德华弱作用力层层堆叠,形成“范德华MOF”多层结构。基于DMF的动态配位活性,该独特的金属-有机多层MOF能实现层内稳态和层间动态的有效平衡,并存在具有半导体发光特性的层间激子(exciton)发光和层内激基缔合物(excimer)发光的双通道发射。发展了二维MOF设计和利用的新概念,将“自下而上”的金属-有机配位组装与“自上而下”的后合成形貌加工调控相结合,实现了超薄二维MOF的简便、绿色、宏量制备的新方法,并为光学存储器等应用建立了元器件模型。
中山大学 2021-04-13
配位超分子自组装
实现了一系列光功能导向金属-有机配位超分子材料的合理化模型设计与可控合成,探索了新型传能与发光、光调制、光转换的机理与机制,建立了独特的光学应用器件模型。如利用配位键动态活性的后合成剥离策略,可逆转换配位材料空间维度,获得了具有层间/层内荧光调控开关特性的超薄2D配位发光材料 利用ESIPT多能级配体激发态过程,构筑了超快速专一性水分子光响应配合物薄膜器件,以及用于F离子、温度、溶剂等的荧光探针材料 利用异质同晶配位特性和区域控制各向异性外延技术,获得具有异质结超晶格的多稀土MOF单晶,实现多层次间隔色域可调发光,建立了光谱—空间编码结合的单晶光学微器件、双通道高等级编码配合物材料、单金属单相/多金属单相配合物白光与混光材料
中山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5 26 27
  • ...
  • 101 10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