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高分子材料多功能密炼-流变-精密制样机
小试阶段/n项目背景:高分子材料科学是材料学科中发展最迅速的分支之一。但在配方设备和性能测试手段方面的研究相对不足,大多数企业和研究机构目前仍然采用几十年前就开发出来的常规设备。其主要缺点是耗料量大(一个配方实验需要5-50公斤新材料),性价比不高,塑化程度难以控制;操作工序多(需要几台仪器设备工作),制样质量差,材料容易氧化,劳动强度大;模具投资高(每副标准模具5000-10000元),对加工性能中主要的和常用的流变数据由于投资比较大而无法测试(一般新配方材料只有很少的量,比如仅仅50克)。主要用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复合生物高分子修复技术
重金属污染已成为严重困扰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受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约为2000万公顷(约占耕地总面积1/5),以镉、铅影响最大。传统的物理化学修复方法效率低、代价大,还容易带来二次污染。 课题组针对以上重金属治理难题,开发出了复合生物高分子修复技术。该技术针对作物不同的生育期,反向调节生物高分子的分子量以及DL单体构型比例,根据需求,实现高分子对土壤重金属的3~12个月的补集固定,有效缓解重金属对植物生长的胁迫作用,并降低其在植物体内的积累。本成果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环境友好、使用方便、易加工等优势,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实用价值。 技术特点: 1.生物高分子含量≥25%,分子量≥200kDa; 2.根据需求,对土壤重金属吸附固定时间达3~12个月; 3.易加工,粉剂、颗粒、液剂皆可。使用方便,随水冲施或滴灌均可,省工省时,操作简单; 4.使用成本低,约为100~300元/亩; 5.根据本团队多年相关成果积累自主研发的技术,申请中国发明专利20多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高分子自修复涂层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智能自修复防腐涂料通过先进的方法,将封装缓蚀剂的纳米容器均匀分散至传统涂层中,一方面解决缓蚀剂与涂层的相容性问题,同时在涂层发生异常变化(破损,过度挤压,酸碱刺激)时,纳米容器中封装的缓蚀剂迅速被释放,附着在金属材料表面,有效抑制这些位置腐蚀的发生。这是个智能保护系统,腐蚀发生时,它可以在特定的时间和位置自动释放腐蚀抑制剂。而当该位置腐蚀停止时,纳米容器的释放也自动终止。 所有者: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成果发布时间:2018 年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1-12
银耳高分子异聚多糖/马齿苋提取液
利用银耳子实体中分离出来的一种高分子异聚多糖,含有木糖、岩藻糖、葡萄糖醛酸等多种糖。
临沂欣宇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30
可降解高分子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在水资源保护中的应用
针对目前污水处理中的设备复杂、成本高及二次污染等技术瓶颈问题,本项 目研发了可降解高分子絮凝剂,并与超声方法联合使用,对污水进行处理,解决了目前污水处理的二次污染和高成本问题,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实现了水资源的修复与循环利用、天然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以及廉价高效进行污水处理等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获授权发明专利 8 件,申请 PCT 发明专利 1 件;第三方检测结果;发表论文 20 余篇。进行了合成中试和推广试用。 成果的技术指标、创新性与先进性以天然产物海藻酸钠为基体,得到新型的改性海藻酸钠絮凝剂;在改性海藻酸纳分子中引入磁性纳米粒子基团,合成了具有磁响应性的纳米絮凝剂;对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有机杂质进行了吸附和絮凝作用研究。将絮凝技术与物理超声方法联合使用,将声空化效应运用到大容量废水处理中,设计并制备了新型动力式与压电式两种换能装置,用超声-臭氧-紫外联用技术对工业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去污处理,取得很好的效果。产品的吸附容量大、脱除率高、速度快,后处理容易,无二次污染,环境友好。对于含有重金属离子 Pb2+、Cu2+ 、Hg2+、Cd2+ 、 Fe3+、Ni2+ 的工业污水进行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对于重金属离子去除率大于 95%, 选择性吸附性能, Pb(II) > Cu(II) > Hg(II) > Cd(II) > Fe(III) > Ni(II) >Cr(VI)。 
江南大学 2021-04-13
表面修饰导电聚合物的单分散高分子微球
导电聚合物具有传统聚合物所缺乏的电活性,因而在轻质电池、电磁屏蔽材料、防腐涂层和传感器等领域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导电聚合物特别是聚苯胺由于自身的分子结构刚性大,分子链间相互作用力强,因而其加工性能较差,难溶难熔,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导电聚合物的应用。将聚苯胺与其他材料复合,制备复合材料是解决这个缺陷的重要方法之一。该项目涉及一项基于表面修饰导电聚合物的单分散聚苯乙烯高分子微球的生产技术。单分散的聚苯乙烯微球经改性后,可获得表面包覆有壳层结构或者纳米线结构的导电聚合
厦门大学 2021-01-12
铁电高分子柔性存储器:高容量电子数据存储
铁电高分子利用两个稳定的偶极取向状态,以二进制代码“0”或“1”的形式存贮信息,该方式具有掉电不丢数据、超快擦写速度(微/纳秒)、极低的工作电压(1~5V)、高耐久性的特点,适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我校用集成电路常用的光刻技术制备了铁电高分子的光栅或点阵结构,采用干涉光可将特征尺寸缩小到300纳米以下,一家法国公司正在尝试运用该项技术。
南京大学 2021-04-14
铁电高分子材料:聚偏氟乙烯(PVDF)工业开发
我国氟矿石资源丰富,但含氟高分子生产位于国际产业链低端;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编制的《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中提到“重点发展聚偏氟乙烯”等新材料。我校开发了聚偏氟乙烯、偏氟乙烯-三氟乙烯共聚物等的合成技术,包括聚合法和还原法,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杰青B 类和面上项目)支持。我校与
南京大学 2021-04-14
高分子材料表面刮擦性能测试仪器和技术
成果以最新ASTM/ISO高分子刮擦测试标准为基础,掌握全套核心技术,通过集成观测手段,形成了一套加载(位移、荷载、速度等)灵活可控、即时在线获取数据(深度、形貌、温度变化、破坏过程等)的高分子材料刮擦仪器和技术。该技术打破了欧美日对该类仪器的垄断地位,开创性地提升高分子刮擦实验的科学性,系统开展高分子材料表面刮擦性能测试、研究,揭示高分子材料表面刮擦破坏规律,为高分子材料表面耐刮擦性能的提高提供技术手段。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7
基于拉伸流变的高分子材料塑化输运方法及设备
一种高分子材料塑化加工新方法及设备,利用物料加工过程中体积周期性变化,实现基于拉伸流变的塑化输运机理,将剪切与拉伸形变作用的主次关系颠倒过来,其对应的加工原理、技术、装备及理论都完全不同,突破了传统螺杆加工设备剪切流变支配的技术原理,改变了高分子材料加工装备以螺杆为标志的发展模式,具有加工能耗低、物料适应性广、制品性能好等显著特点,解决了受传统螺杆加工方法和理论的框架限制而导致高分子材料行业技术升级艰难的问题,可有效缓解塑料加工产业面临的能源、资源、环境问题,引领高分子材料加工产业转型升级。
华南理工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 7 8
  • ...
  • 311 31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