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BEX-8509 金属电子逸出功实验装置
实验原理   金属中存在大量的自由电子,但电子在金属内部所具有的能量低于在外部所具有的能量,因而电子逸出金属时需要给电子提供一定的能量,这份能量称为电子逸出功。研究电子逸出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很多电子器件都与电子发射有关,如电视机的电子枪,它的发射效果会影响电视机的质量,因此研究这种材料的物理性质,对提高材料的性能是十分重要的。   仪器概述 本实验通过测量金属钨的电子逸出功,将钨丝作为“理想”二极管阴极材料,阳极做成与阴极共轴的圆柱,把阴极发射面限制在温度均匀的一定长度内而又可以近似的把电极看成是无限长的无边缘效应的理想状态。金属电子逸出功(功函数)的测定实验,综合性地应用了里查逊直线测定法、外延测量法和补偿测量法等基本实验方法。在数据处理方面有比较好的技巧性训练。因此,这是一个比较有意义的实验。   仪器特点 独立的理想真空二极管座:理想真空二极管插在独立的管座之上,并且配有透明的亚克力保护罩,既可以直观的观察真空二极管的工作状态,还可以有效地保护玻璃器件。独立的管座上刻有清晰的实验原理图,可以使得学生更好的理解整个实验原理。 精确的阳极电流测量模块:阳极电流测量模块采用微安级电流放大器,采用四位半数显表,测量范围可达0.1uA~20mA,可以准确、精细、稳定地测量到微弱的阳极电流。 稳定的阳极电压输出模块:阳极电压输出采用线性电源,输出幅度达到0~160.0V,可以稳定、高效地提供真空二极管的阳极电压。 便捷的数据采集接口:实验电源配置2个模拟数据采集接口,可以连接电压传感器和PASCO数据采集软件,可以实时地采集大量的数据来分析测试结果,方便、快捷、高效地完成实验内容。   实验内容及典型数据 表1:在不同阳极电压和灯丝温度下的阳极电流及其对数值,作 lgIa~√Ua 图,得到不同温度下的截距 lgI 填入表2。   表2: 在不同温度T时所算得的 lg( I / T2) 和 1/T 的值 根据表2作 lg( I / T2) ~1/T 图,求直线斜率 m 直线斜率:m = -22802 逸出电势: φ = 4.53 (V) 逸出功(功函数)eφ = 4.53 eV 与逸出功(功函数)公认值 eφ=4.54eV 相比的相对误差:Er = 0.33%   部件清单 金属电子逸出功实验仪   BEM-5715    理想真空二极管盒   BEM-5716 连接导线,香蕉插头,0.8米,红   BC-105084   【2】 连接导线,香蕉插头,0.8米,黑   BC-105083   【2】 连接导线, 1m, 红   BC-105074 连接导线, 1m, 黑   BC-105073 电源线   BC-105075 用户手册   CD-M-BEX-8509B
上海科铭仪器有限公司 2021-12-17
BEX-8505 核磁共振实验装置
输出清晰的共振信号 凭借对探测单元的先进设计,得以保证最终输出清晰的共振信号。   探测器位置二维可调 探测器安装在一个可升降的调节架上,调节架安装在轨道上。这样探测器及样品均可以在水平及垂直方向上进行调整。   探测样品可更换 除了实验装置提供的 H+ 与 F- 样品外,还提供一个用户自备的样品管,允许用户测试自备材料的核磁共振现象。   均匀的0-300mT可调匀强磁场 电磁场包含电磁线圈和励磁电源,可任意设置0-300mT的磁场大小,且具有很高的均匀度。   典型实验内容及数据 1. 观察液体样品中氢核和固体样品中氟核共振现象。 水样品   聚四氟乙烯样品   2. 计算氢核和氟核的g因子 根据公式:g= hυ/μn•B0;其中:h=6.626×10-34J • s;   μn =5.051×10-27J / T;公认值:gH=5.5857;gF=5.2567.可以得到相对误差小于 5% 的实验结果。   部件列表 BEM-5003    可调直流(恒流) 电源, 3.5A/6.3V BEM-5023    磁场线圈,5A,含扫场线圈,1A BEM-5021    核磁共振探测单元(含样品, 氢,氟-原子核) BEM-5201-03    导轨, 长 300mm BEM-5204-50    托板,宽 50mm BEM-5205-25    升降调节架,可调范围 25mm BEM-5209-09    连接杆,长 90mm BEM-5704    核磁共振实验仪
上海科铭仪器有限公司 2021-12-22
偏瘫护理模拟装置JC-H20
对于脑血管病变、脑外伤等造成的偏瘫对患者所带来的不便,通过亲身感受患者的生 活,体验生理和心理想法,在临床上更加科学的照顾偏瘫患者。
营口巨成教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2022-09-07
一种基于调控微管聚集的靶向性多肽-葫芦脲超分子组装体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一种基于调控微管聚集的靶向性多肽‑葫芦脲超分子组装体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其特征在于:苄基咪唑通过化学修饰到多肽的骨架上,不仅保留了多肽靶向微管蛋白的能力,还为苄基咪唑与CB[8]的非共价包结提供了锚点。形态学研究表明,微管的自组装形貌通过的交联可以戏剧性地从纤维状的纳米聚集体转变为颗粒状的纳米聚集体。此外,细胞和活体实验证明,广泛的超分子交联可以诱导细胞凋亡,最终抑制肿瘤的增殖。本发明的优点是:证明了微管之间的聚集可以通过多肽‑微管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多肽‑葫芦脲之间的超分子作用进行有效地调控,这可能被发展成为治疗癌症等许多退行性疾病的有前途的疗法。
南开大学 2021-04-10
新型手性Ir(III)催化剂诱导的分子内碳氢键氨基化反应-γ-内酰胺的高效构筑
基于前期关于双齿导向基团辅助的C-H键活化策略,利用氨基酸作为母体结构,设计合成了一类含有8-氨基喹啉基团的新型手性配体(QAAligands),并制备了相应的手性Ir(III)催化剂。在该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精准调控二噁唑酮类化合物分子内的C(sp3)-H键胺化反应,以大于99%ee实现γ-内酰胺的高效不对称合成。该类新型催化剂具有一定的类酶特性,可以容忍大量水的存在,并且水的存在对于特定底物具有明显的促进效果。通过对催化剂的单晶结构进行分析,作者发现该类手性Ir(III)催化剂中的五甲基环戊二烯基(Cp*),8-氨基喹啉(AQ)和邻苯二甲酰胺(NPhth)组成了一个规则的沟状手性空腔,金属中心处于手性空腔的内部,从而使其具有优异的立体控制能力。通过与韩国高等技术研究院的SukbokChang教授合作进行计算化学的研究发现手性控制的关键因素是底物中的C-H键与NPhth基团存在多个C-H/π弱相互作用。
南开大学 2021-04-10
利用TCGA数据库资源发现直肠癌相关microRNA分子标志物的方法及系统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TCGA数据库资源发现直肠癌相关microRNA分子标志物的方法及系统和应用。基于公共数据资源例如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的直肠癌miRNA测序数据,合理运用开放性的大数据资源和多样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对miRNA表达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识别与直肠癌等复杂疾病相关的miRNA。包括:样本数据下载和整理;对miRNA表达数据的差异表达分析;将miRNA按照变化幅度排序;选定靶基因;对靶基因进行功能分析。本发明能解决不擅长整合现有网络资源、不熟悉miRNA相关的最常用数据库及前沿
东南大学 2021-04-14
一种树枝状大分子氟-19 磁共振显影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树枝状大分子氟-19 磁共振显影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显影剂是以含氟树枝状大分子为骨架,外围末端基团连接功能性分子,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路易斯酸催化下六氟丙酮与苯的傅克反应将双三氟甲基叔醇引入苯,在发烟硫酸作用下进行碘化反应,再通过偶联反应引入丙炔醇结构,氢化得到含氟结构单元 Q;通过三溴化磷将 Q 中的伯羟基转化为溴,然后利用 Q中的羟基与上述溴代物生成醚键而合
武汉大学 2021-04-1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实现具有聚集可调双发射性质的三维手性分子碳纳米环
具有聚集诱导发射(AIE)和聚集诱导猝灭(ACQ)效应的双发射有机材料在文献中很少报道,通过调控这类有机分子的聚集程度可以实现多色荧光发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杜平武教授课题组合成了首个具有聚集可调双发射性质的手性双环分子,并与杨上峰教授课题组合作,通过AIE效应实现了圆偏振发光性质(CPL)的增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2-07-11
华东师范大学黄国翔教授研究团队:稳定的高维弱光孤子分子及其主动操控
近日,Materials view China 网站报道了华东师大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黄国翔教授课题组发表于国际著名学术期刊 Laser and Photonics Reviews 的研究成果“稳定的高维弱光孤子分子及其主动操控”(Stable High-Dimensional Weak-Light Soliton Molecules and Their Active Control)。
华东师范大学 2022-09-28
食源性致病菌--阪崎克罗诺杆菌(阪崎肠杆菌)的分子检测方法的建立与 应用
研究分别建立了食品中克罗诺杆菌常规 PCR 和 Real-time PCR 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和灵敏性,可以应用于食品中克罗诺杆菌的检测。其中常规 PCR 检测方法选取了两个特异性的基因,使得检测方法具有更高的特异性。Real-time PCR 检测体系中加入了竞争性扩增内标,大大降低了假阴性发生的可能性。相关结果发表在国际刊物 Food Control 上,引用次数达到 30余次。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75 176 177
  • ...
  • 376 37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