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分子结构解析与安全液体储氢
利用一束高强能量的飞秒中红外光激发反应体系里催化剂的一个振动,然后用另外一束超宽频的飞秒光探测这个振动的激发对反应物上所有振动频率的影响。通过扫描激发频率,催化剂上的任意振动激发对反应物的振动频率的影响就被直接测量下来。利用简单的物理原理,这种振动的相关性可被定量地转换成化学键与化学键之间的夹角,进而转换成催化剂与反应物结合成的反应中间体的三维结构。
北京大学 2021-04-11
耦合储氢单元的燃料电池电源
1 成果简介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量转换装置, 燃料电池是各种电化学电池体系中的理论比能量“ 绝对冠军”, 而且功率密度高、电流密度大, 是最先进的能量转换技术之一。燃料电池在发电过程中,除了提供电能以外,还会产生废热。所以传统燃料电池电堆中,单片燃料电池之间通常设有冷却板,需要采用大流量的空气或者冷却水来为燃料电池散热。而燃料电池工作时需要氢气作为燃料,如果以储氢合金作为氢源,则储氢合金在释放氢气时会吸收热量。 本成果将燃料电池与储氢单元进行结构的耦合,可利用储氢合金来部分吸收燃料电池发电时产生的废热,既解决了燃料电池水管理和热管理的难题,又能解决储氢单元放氢稳定性的问题,还能降低燃料电池系统寄生功率,提高系统的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表 1 中列出了耦合型燃料电池的性能参数。本成果耦合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解决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水热管理问题,能够使燃料电池系统结构更加紧凑,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更高。 上图 耦合燃料电池的内部结构及外部结构图2 应用说明经过近十年来的电动汽车、分布式电站、电源等领域的广泛示范应用(燃料电池已经在航天、军事上得到应用,燃料电池家用电源已经在日本产业化),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的成熟度已经逐渐被用户所接受。目前,其商业化主要问题是价格较高(采用进口材料成本昂贵),而本项目利用国产原材料制备燃料电池电源,燃料电池材料供应不仅有安全保障,而且还有低成本优势,可望克服燃料电池高成本的商业化障碍。3 效益分析由于目前国内外尚无同类产品,而且各行各业对新型电源的需求比较迫切,因此本成果具有较大的推广空间。 如批量生产, 本电源价格每台约 1500 元/千瓦。 来自政府的资金补助以及军事、工业、新能源等应用领域的直接采购是使燃料电池电源商业化逐渐兴盛的主因。据美国市场研究机构 Pike Research 估计, 2016 年市场上的主力燃料电池产品功率将在 100W~2kW 之间,用于替代部分铅酸电池和柴汽油发电机,主要应用于船舶、 专用车、无人载具、 战场支持系统、 备用电源、 应急电源等。
清华大学 2021-04-13
超交联有机多孔聚合物储氢材料
中试阶段/n利用多孔聚合物易于合成、密度低、比表面积高等特点,通过引入 吸附氢活性点,大幅度提高目前聚合物的储氢能力,从而满足氢能源动 力汽车的使用要求。获得高表面积(≥3000 m2/g)超交联多孔聚合物的 制备工艺,储氢性能达到 5.0 wt%,77 K@15 bar; 3.0 wt%, 77 K@ 1bar, 并实现在 20 MPa 下高效储氢,该储氢材料在同等条件下相比目前已实际 应用的储氢材料更安全;得到更低成本的储氢材料,实现成本控制在已 经实际应用的碳纤维材料 70%的水平;首次实现超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1-12
新型储氢材料 、 全固态锂离子电池材料
本团队先后承担了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二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二项以及国际合作项目一项。针对氢燃料汽车的氢储存问题,目前研发出了新型镁基复合储氢材料,其储氢量(达 6.0wt.%以上)已经超过美国能源部所要求的储氢量指标(5.5wt.%),具备了实际应用价值。在全固态锂离子电池材料研究领域,本团队还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孙学良院士合作,开展新型全固态锂离子电池材料研究。目前通过界面改性显著提高了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高倍率放电性能及寿命,相关成果发表在《ACS AppliedMaterials & Interfaces》等期刊上。一种高容量储氢材料;一种高容量长寿命全固态锂离子电池材料的改性技术。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储氢材料性能(容量法气固反应)测试系统
该测试系统可实现手动/全自动高精度高压气体吸脱附过程中重要参数和曲线的测试。配有专用的 LabVIEW 测控软件,所使用的管路 1/4 寸钢管,带旋片式真空泵,加热装置为开式炉,样品管为 316 不锈钢,样品容量为 0-1g(Mg)。在镍氢电池,储氢材料,二氧化碳捕获,氚工程,页岩气,煤层气,催化剂,吸附制冷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扬州大学 2021-04-14
基于新型氢转换材料的便携式氢动力集成装备的开发
新型氢转换材料实现了简单、高效、即时即地制氢,结合氢氧燃料电池,可为国民经济和军事领域提供便携式电源的解决方案。关键产品技术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增强了我国在氢能制取和应用技术上的核心竞争力。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4-14
一种氢化铝锂基复合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化铝锂基复合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储氢材料技术领域。该复合储氢材料是由氢化铝锂(或氢化铝锂与硼氢化锂的混合物)和20~30wt.%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如粉煤灰或高炉矿渣粉)组成;其通过机械球磨氢化铝锂(或氢化铝锂与硼氢化锂的混合物)和工业固体废弃物混合粉末而获得。本发明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来改善材料的储氢性能,原料来源广、成本低廉;所提供的氢化铝锂基复合储氢材料制备工艺简单,安全可靠,具有低的放氢温度和高的放氢量。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1
高密度储氢材料及航天飞行器空中发电装置
氢因其具有高密度能量及高热效率、清洁等特性,成为未来有发展前景的新型能源之一。氢能是一种清洁燃料,其应用最关键的技术环节在于其储存。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2-01
一种Mg-In-Ag三元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ZL 201310592272.0)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Mg-In-Ag三元储氢合金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储氢材料技术领域。该储氢材料成分组成为:(Mg+In)的原子百分数为80~85%,其中In在(Mg+In)中的占比为3~6%,其余为Ag。按合金成分称取Mg块和Ag片,采用感应熔炼炉先熔炼Mg-Ag二元低熔点合金,再按配比称取In块与上述二元合金一起再次熔炼得到Mg-In-Ag三元合金;将该合金除去表面氧化皮后研磨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新型稀土镍基储氢合金(AB5)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小型镍氢电池已产业化、商品化,大容量镍氢电池是当前电动车辆主选动力电池之一。目前国内外生产镍氢电池的负极材料,基本采用混合稀土镍基储氢合金(MmB5, Mm为混合稀土金属,B为Ni、Co、Mn、Al等金属)。 南开大学课题组首次制备了含碱金属锂(Li)新组分储氢合金[MmB5(Li)],提高了电池负极电催化活性和延长电池寿命,并获得中、美、欧发明专利(ZL 92100029.4; US 5,242,656; EP 0554617B1)。同时
南开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89 9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