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宝桥垫板
 型号:GLC(06)01-551  用于火车轨道
临沂宏森轨道交通材料有限公司 2021-08-25
四川三河职业学院
四川三河职业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学院位于重庆半小时经济圈,酒城泸州东郊,长江、赤水与习水相汇处——合江。这里山河锦绣,风光旖旎,人杰地灵,通江达海,衢贯八方,有著名的福宝国家级森林公园,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尧坝古镇,也是中国优质晚熟荔枝之乡;现有泸渝(泸州到重庆)、泸赤(泸州到赤水)两条在建高速公路邻校而过,连通成都、重庆、昆明、贵阳等大中城市,交通便利,发展前景美好。在这片神奇美丽的土地上,孕育着三河职业学院的崛起与腾飞。 学校占地面积800多亩,建筑面积30多万平方米,宏伟建筑雄踞长江河岸,俯瞰万里长江。教学设施完善,使用功能齐全,山水园林式校园环境别具一格。校内各种运动场所一应俱全。师资雄厚,授课教师经验丰富。学院日常管理实行准军事化、人性化、精细化,彰显现代管理特色。目前学院建有计算机、建筑、数控、汽车、电子五大实训中心,实习设备价值6500多万元。学生公寓装有空调、宽带网络、热水系统等设施,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学院坚持“格物穷理、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明礼、厚德、诚信、有为”的育人思想。推行基本理论+技能和综合素质合格的学历+职业资格认证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学用结合。学院优越的办学条件,严谨的治学管理,完善的就业体系,深厚的文化内涵,欢迎广大学子前来深造。
四川三河职业学院 2021-02-01
河湖疏浚淤泥固化资源化利用技术
本技术适用于河湖疏浚淤泥和城市河道污染底泥的资源化利用及处理。根据淤泥性质的不同、污染程度的不同及固化淤泥用途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固化材料和固化配方,通过自主研发的原位固化处理设备将固化材料和疏浚淤泥混合均匀,根据疏浚泥的污染性质、污染状况与固化淤泥的用途,适当加入钝化材料和土壤化材料,经过水化反应,形成新的胶结物质和骨架支撑,从而提高淤泥强度。 污染淤泥的钝化处理是通过向淤泥中添加钝化材料,使淤泥中的污染物质形态和性质发生变化,转化为不易被植物利用的形态,同时钝化材料会对污染物产生包
河海大学 2021-04-14
心肌桥模拟装置
覆盖心脏表面冠状动脉及其主要分支上的心肌束称为心肌桥。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揭示:心肌桥在收缩期压迫壁冠状动脉并导致血流动力学特性的异常。临床病人和实验动物个体的差异使实验条件很难保持一致,研究的系统性、可靠性受到影响。研制“心肌桥模拟装置”可弥补上述研究的不足。 主要指标和参数: 该模拟装置可获得下列参数:①心率,②压力,③每搏输出量,④冠状动脉受心肌桥的压缩程度,⑤心脏收缩时刻与心肌桥施压时刻之间的时间差,⑥心脏的收缩期与舒张期的时限比例,⑦冠状动脉分支的负载,⑧心肌桥宽度。以上参数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 研制“心肌桥模拟装置”是作为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的一种补充手段,突破了心肌桥临床研究的诸多限制,该装置的研制成功,为心肌桥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有效的科研手段;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种在生物力学理论指导下从工程领域角度来研究医学领域问题的独特的科研思路。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文献中尚未发现用类似方法进行此项研究的报道。用该装置进行的心肌桥在不同状态下的血流动力学性能测试,符合壁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的特征,开创了心肌桥研究的新方法。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1
上海建桥学院
上海建桥学院(Shanghai Jian Qiao University)是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多科性民办大学。 学校于2000年4月由上海建桥(集团)有限公司出资举办。2001年4月,学校获批为“上海建桥职业技术学院”,主要从事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2003年学校被列为上海市11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之一。2005年9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同意在“上海建桥职业技术学院”的基础上建立“上海建桥学院”,学校逐步成为以本科层次教育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2006年9月,首批本科学生报到入学;2010年7月,学校获批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自2004年起连续14年七届获“上海市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并于2015年2月获“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15年秋,学校由浦东康桥整体搬迁至浦东临港。2017年5月,学校入选“上海市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学校是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上海市平安示范单位、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成员,并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 学校总投资已逾28亿元人民币,新校区占地面积800亩,规划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已建成面积近38万平方米(另有约6万平米二期工程在建未计),是“上海市花园单位”;随着新校区的建成,学校已成为上海地区占地面积最大、建筑面积最多、校园环境最优美、教育教学设施最齐备、最现代化的民办高校,也是全国基础建设投入最大的民办高校之一。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16679.02万元人民币,教学用计算机6160台,多媒体教室174个,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总数18168个;目前,学校建有9个二级实验中心,2个公共实践教学资源共享基地,各类实验室147个。图书馆座位数达到2500座,馆藏纸质图书146余万册,各类数据库97个,其中自建数据库1个。 学校全日制在校生有17808人,其中本科生15396人,专科生2412人,是上海地区在校生规模最大的民办院校。学校是上海市第一所获得留学生招生资质的民办高校,目前在校留学生约100人。自创办以来,学校已累计向社会输送15届愈4.5万名合格毕业生,建桥学子因“毕业即就业,上岗即上手,发展可持续”而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近几年,学校的就业率始终稳定在98%以上,签约率也保持在95%左右,雇主满意度高位稳定。 学校现有教职工985人,其中专任教师697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占比70.1%,副高及以上职称220人,占比32%。专任教师中“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2人,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9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辅导员1人,上海市模范教师1人,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3名,晨光计划项目获得者7名;学校有行政及教辅人员175人;学校还聘有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约400名。 学校主动适应上海和浦东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加强学科专业布局结构调整。目前,学校设有10院1部,分别是:商学院、机电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信息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珠宝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设计学院和体育教学部。还设有民办高等教育研究所、新闻传播研究所、智能化运用研究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国际商务研究中心、新时代雷锋精神研究中心和继续教育学院。学校现有本科专业30个,专科专业12个,专业涵盖经济学、文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门类。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上海市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5个,上海市特色专业3个,市级精品课程12门、市级优质在线课程3门、市级示范性全英语课程2门、市级重点课程53门、市重点教改项目11个。2017年,获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5项,其中一等奖2项。 学校是上海市首批自主招生改革试点单位、首批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试点单位和上海市民办高校辅导员研修基地、首批上海市高校创业指导站、浦东新区高技能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学校获批教育部产教融合创新基地2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7项,学校机电学院的数控实训基地为国家级示范性数控实训基地。 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实行科学决策、民主管理。学校的校训是:感恩、回报、爱心、责任;质量方针是:以人为本,德育为先,依法治校,严格管理;办学理念是:民营模式、公益性质、人本观念、文化管理;办学使命是:为学生建成才之桥,为教师建立业之桥,为社会建育人之桥。建校以来,学校董事会始终坚持公益性办学不动摇,确保学费收入绝大部分用于日常运行,为学校内涵提升、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经费保障。 学校坚持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寻求与行业、企业紧密对接的多方合作理念,探索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实现校企资源共享和双赢目标。以联合组建专业指导委员会、引进企业课程、聘请企业教师、共同指导毕业设计、建立校外实践基地等形式发挥行业、企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先后与中兴通讯、东方网、解放日报、百联汽车、汉堡王、上海迪士尼等百余家企业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合作关系,实现校企合作培养人才。 学校坚持依托校际合作办学模式,借助兄弟院校优质教育资源,在双向互动的交流合作中,增强学校发展实力。学校先后与东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签署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协议,开展联合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合作,我校选派教师参与指导,在合作中增强我校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内涵水平,为我校早日取得专业学位硕士点授权打下坚实基础。学校加入由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19所高校共同参与的上海市西南片高校联合办学,参与上海高校课程资源共享中心建设,在校生就读期间可共享跨校优质教育资源。 学校热心公益事业,迄今已在全国各地捐建40余所希望小学,资助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300多名贫困生累计达1000多万元;此外,学校还多次冠名或赞助中国围棋、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国际跳棋等棋类比赛以及全国大学生击剑比赛、全国大学生摔跤比赛等体育赛事。 面向未来,学校将继续遵循应用技术大学办学定位,坚持“质量核心,教学中心,学生本位,教师主体”工作方针,“育人为本,教学为本,本科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继续实施好卓越建桥计划,紧密对接应用型转型发展新要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深化内涵建设,努力把上海建桥学院办成一所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应用技术型大学,力争在国内一流民办大学建设进程中实现新突破。
上海建桥学院 2021-02-01
河湖水系水质保障与生态修复技术
针对河湖水系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现状及需求,通过水资源调配增强水力流动性、水环境修复改善水质、水生态修复促进促进河湖水系生态系统构建,形成稳定健康河湖水系生态系统,保障河湖水质。
同济大学 2021-04-10
高白度抗静电纳米粉体
        研发团队针对高性能、抗静电热控涂层材料开展自主科研攻关,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白色氧化锌导电粉体,与相关企业合作建立了100Kg级导电粉体中试生产线,完成了粉体批次稳定性验证,突破了批量制备导电粉体稳定性差的瓶颈,形成了一套高性能白色氧化物导电粉体的标准生产工艺。产品技术指标经权威检测机构检验达到或超过进口产品水平,并已通过国家航天领域应用验证。同时,产品原料及生产成本远低于进口产品,有望在我国民用市场普及。产品可应用于汽车、电子、纺织、橡胶和化工等领域的防静电、节能、电磁屏蔽等,如轮胎橡胶添加剂、红外反射涂层、防静电涂层等,市场前景广阔。         意向开展成果转化的前提条件:中试放大及产业化工艺开发资金支持
东北师范大学 2025-05-16
21076凹凸桥演示器
宁波浪力仪器有限公司(余姚市朗海科教仪器厂) 2021-08-23
高可靠忆阻器件及其视听觉传感应用
        技术成熟度:技术突破         传统CMOS工艺的图形处理器通常是由探测、存储、处理等多个分立系统构成,不可避免的增加了集成电路的复杂性、功耗和成本,忆阻器在新型信息存储器件、存算一体化技术及人工神经网络等领域有着巨大应用潜力。         研发团队发展的感存算一体化新型光电忆阻材料与器件能够解决传统人工视听觉系统在容量、集成度、速度等方面的技术瓶颈问题,是实现高效智能视听觉传感系统的基础。研发团队首次在基于氧化钨材料忆阻突触器件的视听觉系统中模拟了速度检测的多普勒频移信息处理,进而实现高通滤波和处理具有相对时序和频移的尖峰数据。这些结果为视听觉运动感知的模拟提供了新机会,促进了其在未来神经形态传感领域的应用。         意向开展成果转化的前提条件:中试放大及产业化工艺开发资金支持
东北师范大学 2025-05-16
城市景观河初期雨水污染物原位削减装置
本技术的功能是这样实现的:对雨水排放口作一定改造,在雨水口两侧设置雨水滞留小室和溢流堰,使初期雨水流入小室并截留污染物,后期雨水通过溢流堰直接进入水体。雨水滞留小室是一种生物填料床,能有效截留有机污染物并生物降解。本技术的效果是:无机械、电子设备,结构简单,效果可靠,维护方便,可显著去除初期雨水颗粒有机物,适用于控制城市景观河初期雨水污染物的入河量。
扬州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83 8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