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高强韧铸造耐磨材料制备技术及应用
耐磨材料是工业领域破碎和研磨设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消耗性部件材料,2006年全国消耗在摩擦、磨损和润滑方面的资金为9500亿元,而且由于磨损所造成的备件消耗费和设备维修费分别达283亿元和406亿元(2009年中国工程院咨询研究报告)。耐磨材料的服役工况越来越严酷,大型、高效破碎设备要求耐磨材料能承受强冲击和高应力,并能安全、长期服役,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多年深入系统地研究,发现耐磨材料微观组相的磨损机理与磨损工况的内在联系,并揭示了铸造耐磨材料的强韧化是显著提高其耐磨性的有效途径,发明了针对强冲击磨损工况的具有双阴影抗磨效应的铁基表面复合材料结构、制备与铸造成形的一体化技术,发明了通过微量原子置换部分Fe原子的铸造耐磨材料硬质相韧化技术,解决了磨损过程中硬质相强韧性不足而导致耐磨性降低的难题,充分发挥了硬质相的抗磨作用,显著提高了铸造耐磨材料的耐磨性与强韧性。利用上述关键技术发明,与十余家知名耐磨材料企业合作,开发了系列高强韧铁基复合材料、铁基高硼合金以及Fe-C合金的典型铸造耐磨材料产品,实现了规模化生产,产品已通过国家权威部门检测,其强韧性、耐磨性和使用寿命超过国内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本项目申请发明专利18项,已授权12项,已广泛应用于相关工业领域,已新增产值10.39亿元,新增利税3.06亿元(近3年为1.94亿元),出口创汇110万美元,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推动了铸造耐磨材料相关理论和技术研究的进步。获2009年度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2010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采用本成果的生产企业预计2011年新增产值2.6亿,新增利税6000多万元。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高强韧高硼耐磨铸钢工程化应用
本项目立足于我国丰富的硼资源,研制出了以高硬度、团球状且弥散分布的 M2B 为耐磨相的高硼耐磨铸钢;通过控制基体组织,保证了其磨损稳定性;通过解决复合界面控制问题,开发了低成本 高硼铸钢  / 低合金钢双金属复合技术,推动了耐磨材料和重型装备行业的技术进步。项目共发表论文32 篇,授权发明专利 15 项,制订标准 2 项。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超高强汽车用钢的成型回弹控制技术
项目背景:超高强汽车用钢具有超高的强度和优异的塑性,是汽车轻量化的理想材料,受到汽车制造行业的广泛关注。根据国家强国战略咨询委员会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汽车轻量化近期和中期目标为:重点发展超高强钢和先进高强钢技术,实现高强钢在汽车中的应用比例达到 50%以上;重点发展第三代汽车钢和铝合金技术,并推进其产业化应用。因此,在车身结构件上应用超高强钢是汽车行业极具潜力的发展方向之一。然而,超高强钢在使用中还存在较多的应用瓶颈,比如其成形窗口窄、边部开裂、回弹、可焊性差等问题。在所有问题中,回弹最为突出,并且随着强度增加,回弹的倾向和严重程度不断增大。在此背景下,开展针对超高强钢回弹技术的研究,采取有效手段控制回弹,可有效推进高强钢在汽车车身上的应用。关键工艺技术:项目的关键工艺技术为:基于组织演变的回弹行为控制技术,即基于超高强钢成形过程中的组织演变与回弹的内在关系,提出回弹行为的控制技术。通过分析超高强汽车用钢在成形过程中的 local misorientation 等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和弹性模量的变化,总结影响超高强钢的回弹机理,建立超高强钢回弹预测模型,最终实现超高强钢的回弹行为控制。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高强韧高硼耐磨铸钢工程化应用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高强高韧零部件锻造技术
作为最终产品的零部件,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机械性能,以满足产品使用性能与使用寿命,这就要求选用更好的材料或采用更先进的工艺制造技术以大幅度地提高零部件的强度和韧性。按照材料研究领域的共识,高性能零部件必须具备超细晶粒、高洁净度和成分高均匀性 3 个主要特性,而对新型高性能锻件的研究和开发也必须建立三个前提条件之上,也就是在基本不增加制造成本,尽可能少地利用合金资源与能源,以及基本不降低塑性和韧性。满足以上条件后,可实现锻件的强度增加一倍和使用寿命增加一倍的目标。而达成这一目标的核心理论与
江苏大学 2021-04-14
高强导电工程塑料的关键制备技术
本成果通过复合材料各组分界面性质研究,精密控制复合材料的组分和亚微观结构,从而采用通用的复合工艺,通用工程塑料基材和市售的膨胀石墨和碳纤维,再经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学处理技术之后,获得具有高电导率和很好力学性能的抗电磁工程塑料。
扬州大学 2021-04-14
高强耐蚀易切削无铅环保黄铜材料
该技术以 Si、Al 替代 Pb,研制出新型无铅环保硅黄铜合金,优选出合适的低压铸造工艺参数,并开展产品设计,成功制备了新一代环保黄铜水龙头,实现了黄铜制品的“无铅化”,解决了现有的黄铜材料制备工艺复杂、降铅与切削性能难以兼顾等技术难题。本团队制备的环保黄铜水龙头完全“零铅”,析 Pb 量远小于 5μg/L 的相关标准限值,与常用的 HPb59-1 水龙头相比,其拉伸 强度提高 48.8%、延伸率提高 66.7%、综合切削性能提高 7.5%、 耐蚀性能提高 63.6%、良品率高达 85%、制造成本降低 25%以上,整体技术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完全可取代进口产品。 
华南理工大学 2023-05-09
高熔体强度聚丙烯的制备及其发泡技术
生产发泡聚丙烯的关键难点在于通用聚丙烯的熔体强度极低,在发泡过程中包裹不住气 体,而产生熔体破裂,不能发泡或发泡倍率很低。此外,发泡聚丙烯的生产方式和品种主要分 为挤出发泡聚丙烯、珠粒发泡聚丙烯以及注塑发泡聚丙烯三种,所有这些发泡聚丙烯都需要采 用高熔体强度聚丙烯作为原料才可能得到。可当今采用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合成的通用大宗聚 丙烯树脂都属于线形半结晶高聚物,未融化之前是坚硬的固体,一旦融化后其熔体就几乎没有 强度,无法包裹气泡形成泡沫材料。要将通用聚丙烯改成高熔体强度,可以包裹气泡形成泡沫 材料的聚丙烯,世界上目前只有巴赛尔、北欧化工等少数公司拥有该技术。 反应挤出研究室从2000年即开始了发泡聚丙烯的研究。分别在聚丙烯分子链长枝化、基础 发泡理论以及与该理论相应的发泡工艺等几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项目的研究抓住了问题 的核心,首先从聚丙烯分子链长枝化方面取得突破,获得了熔体强度以及可发性超出国外最优 秀产品的长枝化聚丙烯。并且完成了从基础理论、小试、中试到工业化技术路线确定的全过 程。 为了对发泡聚丙烯发展进行实质性的推动,我们对高熔体强度聚丙烯的下游产品挤出发泡 聚丙烯 (XPP) 、珠粒发泡聚丙烯 (EPP) 以及注塑发泡聚丙烯展开了全面的研究。着重进行了基 础发泡理论的研究,特别在建立聚丙烯拉伸黏度与聚丙烯泡沫可发性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如 何通过工艺技术实现发泡过程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原位测定坡面表层土壤抗剪强度的方法
测定土的抗剪强度是定量计算土壤流失量以及合理利用与管理土地资源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原位测定坡面表层土壤抗剪强度的方法不仅能够实现原位、原状条件下测定,而且考虑了顺坡剪切方向与土壤剪切面位置的影响,是一种更加科学、客观、准确的测定方法。该方法应用条件宽泛,所用设备仪器重量轻、尺寸小、安全稳定、成本低廉,操作简单易行,极具推广应用价值。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4-11
高精度光纤大气光学湍流强度与结构测量系统
已有样品/n在相关需求和学科发展的驱动下, 2004年开展了基于光纤干涉测量技术原理的大气光纤湍流测量技术研究, 次年完成了可行性方案论证工作, 2006年建成了原理样机系统, 该成果被国际光学权威刊物Applied Optics发表, 2011年完成实验样机系统的研制, 2015年完成了便携式光纤湍流测量系统的研制。 此后与相关大学和公司合作, 攻克了包括调制解调技术、 噪声抑制、 信号衰退等问题在内的多项关键技术, 并且在模块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2 23 24
  • ...
  • 55 5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