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心肌质点运动图像与心肌纤维走向图像配准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心肌质点运动图像与心肌纤维走向图像配准方 法:根据 Tagging-MRI 图像序列获得形变位移场图像和邻域伸缩运动 图像及其相对运动方向中心点,并根据原始心脏 DTI 图像获取心肌纤 维走向图像及其纤维方向中心点,对齐两个中心点并确定相对平移量; 将两个图像均分多个扇形,获取两图像间相似度最大值对应的相对旋 转角度;再在该相对旋转角度下将其中一幅图像相对另一幅图像按不 同倍数缩放,求取两图像间最大相似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UV固化电纺的彩色微纳米纤维绞线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UV固化电纺的彩色微纳米纤维绞线及其制备方法,缠绕成所述绞线的微纳米纤维带有色彩,所述微纳米纤维含有光固化高分子材料和彩色光疗胶,所述微纳米纤维通过无溶剂电纺纺丝前驱液制得,电纺过程在少氧紫外光照环境下进行,所述纺丝前驱液含有光固化材料的液体预聚物、光引发剂和光疗胶,不含有机溶剂。该绞线具有丰富饱满的色彩,且牢色度好,不易掉色,具有较好的力学拉伸性能,同时在静电纺丝制备过程中无需添加有机溶剂,制备过程更加安全环保,适宜大规模生产。该装置在静电纺丝领域有一定的应用潜能价值,而且在制备过程中无需添加有机溶剂,安全环保,适宜大规模生产,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青岛大学 2021-04-13
一种具有电磁性能的柔性微纳米纤维绞线及其制备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电磁性能的柔性微纳米纤维绞线及其制备方法,缠绕成所述柔性微纳米纤维绞线的微纳米纤维含有光固化高分子材料、导电物质和磁性纳米颗粒,所述微纳米纤维通过无溶剂电纺纺丝前驱液制得,电纺过程在少氧紫外光照环境下进行,所述纺丝前驱液含有光固化材料的液体预聚物、光引发剂、导电物质和磁性纳米颗粒,不含有机溶剂。该微纳米纤维绞线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且具有良好的电磁性能,同时在静电纺丝制备过程中无需添加有机溶剂,制备过程更加安全环保,适宜大规模生产。
青岛大学 2021-04-13
可降解纤维基纳滤及反渗透膜处理中水回用技术
项目背景:1.由于限塑令的提出,高分子膜材料的应用领域 也势必会受到限制,纤维基膜材料具有可降解性,目前常用的是 醋酸纤维素,纤维膜存在耐溶剂性差、抗氧化性能差,易水解, 易压密,抗微生物侵蚀作用较弱等。2.在海水淡化方面,改变纤 维素膜的亲水性,使其表面成为超疏水表面,当高浓盐水蒸发, 吸附到膜表面,然后会因为超疏水而不能在膜表面吸附,从而滑 落收集,可以说是海水淡化、工业废水处理的新思路. 所需技术需求简要描述:1.制备出具有高通量、高湿压强度, 耐污染、耐溶剂的可降解纤维素基反渗透膜材料,该材料对钠离 子的截留率为 95%以上。 2.制备具有超疏水表面的纤维素基膜 材料,接触角超过 150°以上,膜材料的生物降解率达 90%以上。 3.膜组件的设计,降低膜组件的成本,改善膜组件组装过程中的 设计工艺,提高膜组件  对技术提供方的要求:要求拥有纤维素材料、工业废水处理 的背景,能够提供纤维素膜制备及改性的技术支持能力的研发团 队。 
青岛中宇环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2021-09-03
一种基于纤维基膜反应器的苯酚加氢制环己酮反应装置
本发明属于膜催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纤维基膜反应器的连续苯酚加氢制环己酮反应装置。包括膜反应器、用于为膜反应器提供恒温条件的加热组件以及用于将反应物料实现循环的动力组件,所述膜反应器包括下组件、储料罐和上组件,小环形垫片和大环形垫片之间设置有若干纤维基催化膜。本发明采用柔性膜材料,缓冲液体和气体进料过程中的冲击力,并且通过设计的膜组件,实现柔韧性膜材料在夹持和应用过程中不易损坏,保证了反应过程中的稳定性,实现了环己酮的连续绿色高效制备。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组合型震荡浮子波能发电装置
项目成果/简介: 装置采用组合式陀螺体型振荡浮子与双路液压系统。相对于振荡浮子式和摆式装置,振荡浮子式装置能量转换效率较高,且各个部件的更换维修均可在海上操作完成,维护成本低,装置安全可靠。振荡浮子式装置又分为单自由度、多自由度及组合型。组合型振荡浮子装置整体效率高,运行稳定。该成果依托阵列化开发思想,针对我国近海短周期、小波高、低能流密度的波浪能资源特征设计了组合型的波浪能摄取机构,解决了多数传统装置“小浪不发电、大浪易损坏”的固有问题。 振荡浮子波浪能发电装置的潮位自适应装置为海洋能的科学利用与开发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在资源相对贫乏的低能流密度海区依靠阵列化布置与多能互补实现海洋能的高效利用与集成开发。进行波浪能向电能的转换,使用潜浮体配合张力锚链进行海上安装定位;依托阵列化开发思想,针对我国近海短周期、小波高、低能流密度的波浪能资源特征设计了组合型的波浪能摄取机构,解决了多数传统装置“小浪不发电、大浪易损坏”的固有问题;双浮体自升沉结构形式突破了近海潮差(3-4m)变化大导致装置工作时长短的难题,可在大潮差海域实现24小时全天候自主控制运行发电;开发了全自动在线控制与检测系统,可在百公里外的海大校园内对装置的实时工作状况、运行性能等实现远程监控,真正做到了无人值守与远程遥控;基于产品化设计,检修维护方便,所有活动部件的更换维修均可在海上操作完成,维护成本低,安全可靠。项目阶段: 小试、中试阶段效益分析: 将供电用户瞄准为离岸海岛,与常规能源相比,海岛越偏远,该项目的研究成果优势越明显,这也为近期海洋能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新的路径。 目前在青岛市与青岛中广核新能源山东分公司进行了初步尝试合作,为其提供科技服,“海洋能源综合利用”课题采购技术服务,项目编号20180193。知识产权类型:其他技术成熟度:通过中试技术先进程度: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成果获得方式:独立研究获得政府支持情况:无
中国海洋大学 2021-04-11
锑化铟(InSb)薄膜型霍尔元件
项目简介: 锑化铟薄膜型霍尔元件主要用于直流无刷电机,大量应用于电脑 的电源风扇,CPU 风扇,打印机,电动自行车等所用的微型直流无刷 马达。具有灵敏度高,使用寿命长,可靠性高,体积小,重量轻,功 耗小,频率高,耐震动,耐灰尘、油污、水汽和盐雾等各种污染或腐 蚀的优点。 项目特色: 制备温度低,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极小,易于大规模生产,制 造成本低,投资小的优点。 
南开大学 2021-04-11
低卤自交联型电缆料
以交联聚乙烯作为绝缘电缆的耐热性比聚氯乙烯高,它可以在90℃下长期使用,短路时的 耐热温度最高可以达到250 ℃ ;绝缘电阻高,介质损耗角正切小,基本上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 化;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环境应力开裂性。交联聚乙烯一旦发生电缆燃烧散发出的是二氧化碳 和水,而PVC 电缆燃烧时产生的是氯化氢有害气体;此外,交联聚乙烯的密度比PVC 小40 % 左右,可以明显减轻架空线的重量。茂金属聚乙烯 (MPE) 是在茂金属催化体系的作用下乙烯 与α-烯烃 (如1-丁烯、l-己烯和1-辛烯) 共聚得到的。与传统的聚乙烯相比,MPE因具有很窄的 分子量分布和短支链分布,使它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 (如高弹性、高强度和高伸长率) 和良好 的低温性能;另外它的分子链是饱和的,所含的叔碳原子相对较少,因此具有优异的耐热老化 和抗紫外性能。对于低烟无卤阻燃材料来说,可以避免含卤阻燃材料在燃烧时所带来的二次污 染,它是阻燃材料发展的主要趋势。迄今,开发低烟无卤阻燃剂仍是一个技术难题。目前,电 工行业主要使用的无卤阻燃填料是粒状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而镁铝水滑石起始分解温度可分 为低温段和高温段,拓宽了阻燃温度范围,具有阻燃、消烟和填充3种功能,兼具了氢氧化铝 和氢氧化镁阻燃剂的优点,克服了它们各自的不足,是一种高效、无毒、低烟的无卤阻燃剂, 有望成为新一代的阻燃填料。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锑化铟(InSb)薄膜型霍尔元件
项目成果/简介:锑化铟薄膜型霍尔元件主要用于直流无刷电机,大量应用于电脑的电源风扇,CPU 风扇,打印机,电动自行车等所用的微型直流无刷马达。具有灵敏度高,使用寿命长,可靠性高,体积小,重量轻,功耗小,频率高,耐震动,耐灰尘、油污、水汽和盐雾等各种污染或腐蚀的优点。应用范围:目前只有日本旭化成和韩国三星可以生产薄膜型锑化铟霍尔元件芯片,国内无芯片生产技术。国内市场约 50 亿人民币,具有市场广,竞争少的优点。 南开大学开发的芯片制造技术,原材料成本便宜 30%左右,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和投资价值。效益分析:制备温度低,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极小,易于大规模生产,制造成本低,投资小的优点。
南开大学 2021-04-11
自主作业型旋翼飞行机械臂
项目成果/简介:旋翼无人机成功实现了把“人的眼睛”带到空中,在民用消费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项目突破了多关节机械臂与旋翼无人机集成技术,实现把“人的眼睛和手臂”带到空中,把无人机的能力从“非接触观测”提升到“接触作业”,从而极大地拓展无人机的应用领域。项目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将其与飞行机械臂系统相结合,重点突破模块化可重构超轻型机械臂设计、复杂耦合系统的稳定性、动态非结构环境感知与理解、自主作业技能学习与发育、协同优化行为决策与优化等核心技术,研制出多轴电动无人机+单机械臂、单旋翼带尾桨无人机+双机械臂两种产品样机,实现其自主作业,为后续产品、产业化奠定基础。本成果对于我国打造无人机新的产品形态、推进无人机产业的持续发展、进而抢占无人机技术产品产业的国际制高点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作为典型军民两用产品,这种新技术具有巨大的军民融合发展前景。项目阶段:已成功研制出样机系统、开展飞行试验效益分析:本项目最大特色在于将机械臂技术与飞行机器人技术相结合,实现了空中自主作业。完全突破了目前无人机只能完成非接触、观测类任务的局限,是无人机领域一种全新的产品形态、也非常有可能成为一种新业态。多自由度机械臂与无人机相集成(如下图所示),机械臂的运动、甚至和外界环境相杰出,都给飞行器的控制带来极大挑战;同时,要实现其对空中、地面的动目标进行识别、跟踪、捕获等作业,都需要很高的自主行为能力;相关的控制技术是本项目的亮点。
南开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8 89 90
  • ...
  • 207 20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