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新型污水污泥絮凝剂的制备技术研究
项目简介作为新型污水污泥絮凝剂,高密度电荷阳离子聚电解质以超强的电荷中和絮凝能力,使其在深度处理污水污泥时充分体现出用量少、絮凝效率高、脱色能力强等优点,使污水中2μm以下的颗粒得到有效清除,在环境保护领域显示出优越的应用性能。该项目的技术原理为:本项目针对季铵盐阳离子单体反应活性低,聚合能力差,产品分子量较低,阳离子电荷度难以提高等技术问题,探索采用新颖的等离子引发聚合技术,将部分单体转变为等离子态,并产生阳离子单体的活性物种,再由活性物种与单体间发生加成反应,最终可以得到高密度电荷高分子量的阳离子聚电解质。该项目技术成果经过河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认定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二、市场前景本项目制备阳离子聚电解质等过程的实验室研究已经完成,高密度电荷阳离子聚电解质可以作为新型高效污水污泥絮凝剂,在日用化工、污水处理、造纸、纤维抗静电等领域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三、规模与投资按照月生产60吨计算,需要投资80万元。四、生产设备聚合釜,干燥设备,粉碎设备。五、效益分析按照同类进口产品市场价格计算,应用本技术生产的产品税前利润为1000~1300 元/吨。六、合作方式①技术转让;②直接购买技术产品,推广应用,应用技术问题有我方负责培训。项目负责人:黎钢联系电话: 022-60202443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1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处理城市污泥项目介绍
截至2013年3月底,全国设市城市、县累计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3451座,污水处理能力约1.45亿立方米/日,较2012年底新增污水处理厂111座,新增处理能力约300万立方米/日。产生含水率80%的污泥超过2000万吨。随着城镇化水平和污水处理量的增加,污泥的产量以每年10%的速度在增长,将很快突破3000万吨。随着污水处理设施的普及、处理率的提高和处理程度的深化,污水处理厂污泥量急剧增加,且每年仍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根据有关内部统计数据,中国目前有近17%的城镇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去向不明,同时大约67%的污泥以简单填埋为最终出路。针对目前城市污泥难处理及市场巨大的特点,采用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处理城市污泥,实现城市污泥的无害化处理。超临界水氧化技术(Supercritical Water Oxidation,简称SCWO)是利用水在超临界状态下所具有的特殊性质,使氧化剂和有机物完全溶解在超临界水中并发生均相氧化反应,迅速、彻底地将有机物转化成无害化的CO2、N2、H2O和无机盐等小分子化合物。相比传统的城市污泥处理方案,SCWO具有突出的优势,能取得巨大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一种好氧污泥快速颗粒化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好氧污泥快速颗粒化的装置,属于环保设备领域。本实用新型通过对颗粒污泥培养装置内部结构进行水力优化,使水流能够在曝气作用下进行内外循环,反应器轴向上能够形成较稳定的循环流,提供良好的DO、底物传质及泥水混合的水力条件,促使气液充分混合和规则流动,有利于好氧颗粒污泥的快速形成。同时,本实用新型对水力死角进行了优化设计,使污泥无法在装置底部沉积,能够最大限度参与反应循环。
浙江大学 2021-04-13
一种用废纸造纸污泥制备陶粒的方法
简介: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废纸造纸污泥制备陶粒的方法,属于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技术领域。该方法的主要内容是:将废纸造纸污泥、粘土以及粉煤灰经过混合、炼泥或经过混合、造粒成为球状坯体颗粒,再经过干燥和1000~1250℃烧结成为陶粒产品。本发明方法解决了废纸造纸产生的大量污泥的处理问题,使废料得到了合理的再生利用,另外还回收利用了建筑集料破碎过程中碎石屑中的粘土,解决了其占用耕地的问题,节约了粘土资源,具有一定的环保意义。本发明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适合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本发明产品的成品率高,适用范围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4
大型工业化连续污泥消化产业化项目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城市污泥生产陶粒及轻质砖的资源化利用
研究内容 :该成果主要涉及城市污泥的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所开发产 品主要有污泥陶粒和轻质微孔砖两大系列。以南昌市为例,其各大污水处 理厂在 2007 年所产生的城市污泥为 300 吨/日,经本成果中所述的资源化 处理综合利用后, 将可制备 2 万方/年可用于污水处理的陶粒滤料, 其价格 为 700 元/方,可实现 1400 万元 /年的产值; 建筑陶粒 1 万方 /年,节能轻质 砖 5 万方 /年,可实现
南昌大学 2021-04-14
基于农业废弃物的污泥深度脱水调理技术
以农业废弃物稻壳粉和竹粉为污泥调理剂,耦合阳离子聚丙烯酰胺调理污泥, 稻壳粉和竹粉作为骨架发挥支撑作用,促进污泥自由水和间隙水外排,减小污泥的可压缩系数,防止污泥有机质流失,缩短板框压滤机运行周期;同时稻壳粉和竹粉可有效提升污泥泥饼有机物含量,有利于后续焚烧等能源化处置。 农业废弃物稻壳粉和竹粉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木质素和二氧化硅,具有一定的韧性和多孔性等特点。其中以网络状分布的二氧化硅是有机质粉末的主要支撑骨架,木质素和纤维素填充在其中,且本身含有大量有机物,作为污泥调理剂,增加热值的同时还可以防止其对焚烧设备的腐蚀。同时,废弃物粉末是一种价廉易得的农业资源,充分利用农业废弃物稻壳粉和竹粉,变废为宝,对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循环与增长,具有重大意义。稻壳粉和竹粉作为调理剂进行污泥深度脱水时,均能避免生石灰投加造成的压滤液水质恶化等负面影响,采用稻壳粉和竹粉协同化学药剂对污泥进行深度脱水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技术已经完成中试规模应用,污泥脱水成本可降低21.2%;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2 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 2 项;发表学术论文 7 篇。
江南大学 2021-04-13
地铁隧道用湿态水密封材料
中试阶段/n主要用途:用于盾构掘进机盾尾密封,取代进口材料。主要特点:1、成本只有进口的一半;2、可按照地质状况定做配方;3、生产安全无毒;无三废产生。主要技术指标:1、外观带纤维的黄色膏状物,无结块。 2、密度(25oC),g/cm31.10~1.60。3、密封性(3.5Mpa)无漏水。 4、下垂度(30 oC,5h),mm≤15、挥发度(80 oC,5h),%≤2.5。 6、稠度,0.1mm≥2407、水冲损失率(38 oC,1h),%≤6。 8、泵送性(0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新型极板湿式静电烟气深度净化技术
本项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火炬计划等支撑下,由基础研究、工程 设计单位成立协同创新团队,提出了新型极板湿式静电烟气深度净化技术新思 路。对柔性阳极和亲水改性固体阳极的水膜形成机理、内在动力特性、静电场 作用机制、清灰机理以及材料稳定可靠性等方面展开了基础研究,建设了不同 烟气处理量的小试、中试和小型工业化试验装置,完成了技术关键参数规律性 试验和系统集成,初步形成了以“新型极板”为核心的专利群。 研究成果已应用在燃煤电站 100MW、300MW、600MW 等不同规模机组, 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环境、经济效益。2013 年 8 月 19 日,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组织的鉴定委员会对本项目的核心成果之一“新型湿式静电除尘除雾技术研究及 应用”进行了鉴定。认为项目组“提出了一种浸润织物阳极静电除尘除雾工艺用 于燃煤烟气末端 PM2.5 多污染物的综合治理方法”,“采用了自主研发的具有绝 缘、疏水、耐腐蚀特性的有机纤维织物作为柔性阳极材料,替代传统金属阳极 合金材料”,“研发了适用于织物阳极的经纬限位表面张紧工艺,研制的柔性阳 极板实现了表面水膜分布均匀,具备自清灰特性,降低了喷淋用水量”,“研制 了新型湿式静电除尘除雾装置,完成了系统集成”,“项目研究成果工艺新颖, 具有原创性,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和推广应用前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其中,在新型电极材料研究及应用方面居国际领先水平”。
山东大学 2021-04-13
高阻隔可透湿医用隔离防护材料
项目研究的背景及用途:采用湿法凝固涂层技术开发一种高阻隔可透湿医用隔离防护材料。该涂层材料具有透气(包括水蒸气)防水、防紫外线、耐化学药品侵蚀,可完全阻隔空气、水等介质中的自然微生物、粉末状生物粒子(枯草杆菌芽孢)、液体中 SARS 病毒(80~120 nm)和脊髓灰质炎病毒(27 nm)等,涂层材料的最小孔径可根据涂层剂配方和加工条件控制在 1 nm 左右,可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行业的阻隔防护服装面料、隔离封闭空间材料、高级篷盖布、帐篷和遮阳篷等。涂层剂的主体成分是一种介于一般橡胶与塑料之间的高分子,此外还添加性质稳定对人体无毒的有机氟拒水剂、紫外线吸收剂、阻燃剂和光催化杀菌灭毒剂,具有塑料的高强度,又具有橡胶的高弹性,且伸长率大,硬度范围宽。具有优异的耐油、耐低温、耐臭氧、耐辐射和绝热、吸振的特性。其负重性、电性能、耐霉菌、耐酸雾和耐某些化学介质的性能也相当优越,耐磨性更为突出。通过对目前医疗卫生行业高阻隔可透湿医用隔离防护材料的综合考察并结合工农业、运输业、仓储业、物流业、潜水以及功能服装行业的实际需要,研究开发出一种具有能高效阻隔空气、水等介质中的自然微生物、粉末状生物粒子(枯草杆菌芽孢)、液体中 SARS 病毒(80~120 nm)和脊髓灰质炎病毒(27 nm)、耐酸碱、耐老化、耐紫外线和防水透湿的多功能材料。该多功能涂层材料具有以下特点: (1)耐水压 5 m 以上; (2)有效阻隔空气、水等介质中的自然微生物、粉末状生物粒子(枯草杆菌芽孢)、液体中 SARS 病毒和脊髓灰质炎病毒; (3)高的透湿量和透气性; (4)优良的抗紫外线和耐候性能; (5)抗静电; (6)耐酸碱,耐化学药品侵蚀; (7)手感柔软,耐低温; (8)优良的机械性能。 技术原理及流程: (1)涂层剂配制 本专利使用 FR902 作为涂层剂的主要成分,溶剂选择 FR903。用 FR904、FR905 对涂层剂溶液进行改性,并按比例加入紫外线吸收剂、阻燃剂及光催化杀菌灭毒剂。 (2)阻隔防护材料加工 涂层方法选择凝固涂层法,所使用的设备为湿法凝固涂层机,据了解天津纺织集团有一台从英国进口的设备,另外南方江浙一带纺织品后整理企业有这样的设备。 成果水平及主要技术指标:国际先进,已获一项发明专利。 市场分析及效益预测:利用这种多功能滤材可以生产高级医用防护服,避免了目前医用防护服层数多、透气性差、液体容易穿透、透湿性差的缺点;利用这种材料还可以制作移动隔离舱的隔离层、疫区帐篷等。通过变换支撑面料还可以加工成可密封篷盖布,保证跨疫区运输物品的卫生安全。 
天津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7 18 19
  • ...
  • 126 12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