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槽式光热发电多模型预测函数控制及其优化
针对太阳能集热系统扰动多、大滞后和大惯性等控制难点,建立了适合控制器设计的简化分段非线性模型,并设计了基于预测函数控制策略的集热系统出口导热油温度控制系统。该预测函数控制策略在调节速度、超调量以及稳定性方面的控制效果均明显优于传统PID控制策略;与未简化的多模型预测控制相比,简化后的多模型预测函数控制的最大动态偏差增大了13%,但计算量大大降低,控制器的实时性也得到增强。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1-12
基于反应热风险特性的重氮化工艺优化
本研究基于重氮工艺反应热危险性,利用先进的热分析设备(反应量热仪RC1、绝热量热仪ARC、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重氮工艺进行分析,通过测量获得重氮工艺的目标工艺温度、失控后体系能够达到的最高温度、失控体系最大反应速率到达时间为24小时对应的温度、技术最高温度等数据,改进工艺参数,降低工艺的热危险性,防止失控反应,提高化工工艺的本质安全性。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多尺度参数相关的工业发酵过程优化与放大技术
项目来源于国家科技部 “973”重大基础研究、“863”重点项目和上海市重点项目,旨在解决工业发酵过程优化与放大中的科学问题和生产实践推广,此技术可广泛应用到生物制药、食品工业、化工、农业等多个应用领域,开发的技术及工艺、工程和装备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项目技术特点: (1)提出了工业发酵过程工程的多尺度优化理论,建立了基于细胞代谢的宏观代谢流检测与控制和参数相关分析的优化研究方法,建立了基于细胞生理代谢特性和反应器流场特性相结合的工业发酵放大方法; (2)研制了专门用于发酵过程优化与放大研究用的装备,并应用到工业发酵过程中; (3)建立了基于工业发酵过程数据处理与实时远程诊断的工业发酵过程信息处理系统; (4)开发了专门用于过程优化与放大研究用软件包; (5)已应用到十余个产品的过程优化中,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 (6)实现生物过程工艺、工程、装备一体化研究。 曾三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近年申请专利十余项。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多沙河流水库多目标优化调度系统研究
成果的背景及主要用途: 天津大学结合三门峡水利枢纽管理局委托“三门峡枢纽多模目标优化调度研究”项目和教育部骨干教师基金“粘性泥沙的力学模型和人工智能模拟复合模拟研究”项目开展了多沙河流水库水沙电的多目标优化调度的研究工作。采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创新地研究调度管理系统中涉及的水文预测、泥沙冲淤的智能快速模拟、高含沙洪水的“揭河底”现象的特征机理、多目标优化调度、实时短期调度、调水调沙等问题,以便使水库优化调度管理系统更科学化、智能化、系统化。本研究项目的进行与研究结果,有利于协调解决目前防洪、供水、泥沙淤积与蓄水发电等多目标的优化调度的问题,确保在改善多沙河流水库库区、下游水库及其河道的泥沙淤积情况的同时增加发电量,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全国用电紧张、更加注重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保护的今天,本项目的研究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 本项目主要利用混沌神经网络模型对黄河中下游中长期径流和含沙量进行了预测,并利用模式识别的方法随机模拟了洪水过程中的流量过程线和含沙量过程线;对影响潼关高程和水库泥沙淤积量的相关因子进行优选,并利用其训练神经网络;将 BP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运用到径流量的预测,水库泥沙淤积、潼关高程中去,进行计算和预测;建立随机微分方程模型,确定水库断面水库进行多目标优化调度。在完成上述专业模型系统的设计开发基础上,将利用多目标系统决策分析理论,通过从下到上逐级控制,并协调各子系统的运行关系,使各子系统既能实现各自目标,又能满足彼此的制约关系,从而实现整个枢纽的综合最优调度。 技术水平及专利与获奖情况: 该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水库多目标优化调度的效益极为明显,往往是在不增加水利枢纽运行和管理成本基础上实现的效益,在水资源日益短期的形势下,其重要性也日益突出。本项目所研究的多沙河流以水、沙、电多目标优化调度系统,可为解决防洪、供水、发电与减淤的矛盾提供新的技术手段和理论方法,可以应用到黄河等多沙河流的各个水利枢纽的优化调度运行中,能实现水库枢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综合优化及和谐统一。还可以应用到含沙量较小(但又必须涉及泥沙问题)的河流上的各个水库枢纽上,如三峡水库等,应用范围极为广泛,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应用领域:水利水电工程运行管理。 合作方式及条件:技术服务。
天津大学 2021-04-11
基于多尺度空洞融合迭代优化的增强图像隐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尺度空洞融合迭代优化的增强图像隐写,适用于图像隐写领域,包括以下步骤:使用封面图像C获取其对应的增强图像E后,分别对其进行特征提取,后引入多尺度空洞融合的注意力机制;再将两个图像的特征融合得到图像X;之后与秘密连接形成载密张量M;编码器接收三个输入:图像M的特征、当前的扰动,以及这个扰动的损失函数的梯度进行拼接形成GRU单元的输入;通过反复应用编码器,最终生成的隐写图像;解码器接收编码器生成的隐写图像,经过一系列卷积,从隐写图像中恢复原始的隐藏信息;批评者网络来评估生成的隐写图像的自然性,并提供反馈;重复步骤2到5。最终生成的图像即为包含隐藏信息的隐写图像。本方法将学习和迭代优化方法结合起来,在双通道输入图像增强下结合多尺度融合注意力机制,从而找到图像中更适合隐藏信息的部分,使生成的隐写图像更加隐蔽。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考虑停电损失系数的PMU优化配置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停电损失系数的PMU优化配置方法。输入电力系统的初始信息;利用遗传算法进行初始化种群,设置染色体个数和最大遗传代数;判断多个网络拓扑是否均满足数值可观性,若满足则计算多个网络拓扑下的停电损失,并得到最小的停损系数,否则将目标函数值设为上限值;将最小停损系数与系统要求的停损系数作比较,若小于则计算目标函数值;否则将目标函数值设为上限值; 计算个体适应度并进行排序,选出最优个体及其目标函数值,用赌轮盘算法产生下一代个体;根据最大遗传代数选择进行下一轮迭代或输出最优解。本发明不但能够保证电力系统在正常情况下的完全可观性,而且能够在线路N?1故障下满足相应的停损系数要求。
东南大学 2021-04-11
一种节能环保型电渣重熔新渣系及使用规范
项目成果/简介:成果简介电渣重熔工艺作为一种特种冶炼手段, 在提高金属材料质量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其也有很多缺点,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电耗较高,很多小型电渣炉每吨钢电耗在 1700~1900 kW.h,这不仅影响了产品成本,而且在能源紧张的今天,势必影响电渣重熔的扩大应用和技术的发展;另外,重熔渣系中含有较高的CaF2,在冶炼过程易产生氟化物挥发,污染环境。针对以上缺点,开发了节能环保型新渣系(CaF2-Al2O3-CaO-MgO-SiO2 五元渣系),并针对不同钢种制定了相应的使用规范流程。应用该渣系,可使吨钢电耗在30/70渣的基础上降低200-300Kwh,具有巨大的成本优势;同时由于本渣系采用低氟路线, 也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成熟程度和所需建设条件本项目无需增加其它设备,仅仅采用新渣系并配合相应的使用规范即可以获得理想的效果。本项目已在相关企业进行了试验(1吨、3吨、5吨电渣炉),节电效果良好,铸锭无任何质量问题。技术指标(1)所开发的新渣系熔点不高于1350℃;(2)渣系中氟化钙(CaF2)含量小于60%;(3)电耗不高于1400度电/吨钢;(4)钢锭质量良好。市场分析和应用前景目前大多数电渣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仍然采用传统30/70渣系生产,这种渣系有比较大的缺点,其中最重要一点就是渣系电导率大,电耗太大,环境污染严重,特别是目前环保压力巨大,因此有必要开发节能环保型新渣系。本成果中的新渣系含有较低的CaF2含量,可降低生产过程中氟的挥发污染;同时由于采用高电阻设计思路, 也可以明显降低吨钢电耗,市场应用前景较好。社会经济效益分析采用新渣系后,吨钢电耗降低 200~300度。按照小型特钢厂每年5000吨电渣锭计算,仅仅电耗降低而增加的利润就在100万元以上,这还不考虑对环境污染的改善。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1
一种节能环保型电渣重熔新渣系及使用规范
成果简介电渣重熔工艺作为一种特种冶炼手段, 在提高金属材料质量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其也有很多缺点,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电耗较高,很多小型电渣炉每吨钢电耗在 1700~1900 kW.h,这不仅影响了产品成本,而且在能源紧张的今天,势必影响电渣重熔的扩大应用和技术的发展;另外,重熔渣系中含有较高的CaF2,在冶炼过程易产生氟化物挥发,污染环境。 针对以上缺点,开发了节能环保型新渣系(CaF2-Al2O3-CaO-MgO-SiO2 五元渣系),并针对不同钢种制定了相应的使用规范流程。应用该渣系,可使吨钢电耗在30/70渣的基础上降低200-300Kwh,具有巨大的成本优势;同时由于本渣系采用低氟路线, 也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成熟程度和所需建设条件本项目无需增加其它设备,仅仅采用新渣系并配合相应的使用规范即可以获得理想的效果。本项目已在相关企业进行了试验(1吨、3吨、5吨电渣炉),节电效果良好,铸锭无任何质量问题。 技术指标(1)所开发的新渣系熔点不高于1350℃;(2)渣系中氟化钙(CaF2)含量小于60%;(3)电耗不高于1400度电/吨钢;(4)钢锭质量良好。 市场分析和应用前景目前大多数电渣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仍然采用传统30/70渣系生产,这种渣系有比较大的缺点,其中最重要一点就是渣系电导率大,电耗太大,环境污染严重,特别是目前环保压力巨大,因此有必要开发节能环保型新渣系。本成果中的新渣系含有较低的CaF2含量,可降低生产过程中氟的挥发污染;同时由于采用高电阻设计思路, 也可以明显降低吨钢电耗,市场应用前景较好。 社会经济效益分析采用新渣系后,吨钢电耗降低 200~300度。按照小型特钢厂每年5000吨电渣锭计算,仅仅电耗降低而增加的利润就在100万元以上,这还不考虑对环境污染的改善。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5-21
一种自发永生化的绵羊外周血来源细胞系及其建立方法
本发明涉及生物细胞系,具体公开了一种自发永生化的绵羊外周血来源细胞系及其建立方法。具体为,采集成年健康绵羊的外周血,利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细胞后,进行细胞的培养与传代,传代过程中,通过对消化步骤的优化以及对培养基的优化,获得一种均一性高的自发永生化的绵羊外周血来源细胞系,该细胞系可表达绵羊的多种先天免疫受体,可用于细胞生物学、病原与宿主相互作用的体外研究。为促进绵羊健康养殖及疫病防控提供了很好的细胞学工具,为体外研究病原与绵羊的相互作用、评估药物或生物制品对绵羊的影响,更好的服务绵羊的健康养殖。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1
提高油菜波里马胞质雄性不育系制种产量和纯度的方法
研发阶段/n本发明属于利用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生产杂交F1种子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利用一类不稳定型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在冬油菜产区(长江流域)秋播生产杂交F1种子的杂交制种方法。该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制种方法简单但又能提高制种产量和杂种纯度的杂交制种方法。技术水平:专利技术(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号:ZL01114273.1)应用前景:该技术的发明使得过去认为没有利用价值的不稳定型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应用于油菜杂交种的生产,并提高了油菜种质资源的有效利用;用不稳定型波里马细胞质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2 33 34
  • ...
  • 55 5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