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用Bi/Mo/Fe/Ce四组分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合成1,3-丁二烯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Bi/Mo/Fe/Ce四组分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合成1,3-丁二烯的方法。本发明使用该四组分催化剂进行1-丁烯的氧化脱氢生产1,3-丁二烯的方法。更具体的说,采用铁盐、铋盐、钼盐、铈盐和去离子水按照一定摩尔比配置,碱液调节pH值,经浓缩、过滤、干燥、焙烧、冷却后,再通过研磨、筛分得到Bi/Mo/Fe/Ce的四组分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与由金属组分构成的常规多组分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不同的是,根据本发明,可以对金属组分的比例进行系统研究就可以制得用于1,3-丁二烯制备工艺的高活性、高选择性Bi/Mo/Fe/Ce四组分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浙江大学 2021-04-13
甲基环戊二烯三羰基锰(MMT)的合成新工艺研究
甲基环戊二烯三羰基(简称MMT)为一种无铅汽油抗爆剂,具有改善汽油辛烷值、提高燃料燃烧效率、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等优点。该项目采用改进高温高压两步法制备MMT。采用该生产工艺使甲基环戊二烯与有机锰的转化率均超过89%,成本的下降有利于MMT工业化的实施。其工艺和产品质量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2006年,MMT汽油抗爆剂项目得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的支持,资助经费达800万元,江西省科技厅重大专项资助100元,该项目已经累计得到各类项目资金资助达1500余万元。目前,我校昌北精细化工基地已具有较大规模,成为我省高校产学研有机结合的典型示范基地。
江西师范大学 2021-05-05
蜘蛛香环烯醚萜有效部位抗焦虑创新中药研究开发
本成果处于研发阶段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3
在基于纳米石墨烯的高性能单原子电催化剂、C60衍生物高效储锂、CSPbBr3量子点铁电性质
南方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讲席教授王湘麟课题组在基于纳米石墨烯的高性能单原子电催化剂、C60衍生物高效储锂、CSPbBr3量子点铁电性质研究等取得重要进展。相关论文发表于Nano Energy(IF:15.548);ACS nano (IF:13.903);《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IF:14.695)。 发展高效稳定的非铂基电催化剂对质子交换膜电池等清洁能源转换装置的大规模应用具有关键作用。王湘麟团队基于结构明确的纳米石墨烯,合成了单原子铁-氮-碳氧还原催化剂,其催化活性接近商业Pt/C,并具有高循环稳定性。我校物理系副教授徐虎和物理系博士后黄祥构建了理论计算模型并模拟电催化反应过程。 在锂电池电极材料方面,王湘麟团队与台湾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教授王立義(Wang Leeyih)团队合作,基于C60衍生物开发高性能的储锂材料,研究论文发表于ACS Nano。 王湘麟团队与吉林大学化学学院袁宏明教授合作,首次发现全无机卤化物钙钛矿CsPbBr3量子点具有出色的铁电性,研究论文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志》。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1
陶瓷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铝活塞
陶瓷纤维增强铝活塞(Ceramic Fiber-Reinforced Aluminum Piston,简称CFR活塞,如附图),是一种高新技术产品。现代柴油机采用增压、强化技术后,原有铝合金活塞难以满足材料需求,用CFR 活塞代替普通铝合金活塞已成为发动机行业的趋势。日本、美国、德国等国的发动机生产厂家都在大力研究和推广应用。东南大学材料系历经多年的开发研究,研制成功了陶瓷纤维增强铝活塞,并已在汽车发动机、大马力柴油机上得到应用,与普通铝合金活塞相比,可使活塞使用寿命提高3-5倍,并提高发动机功率,减少装配间隙,降低运行噪音、燃油消耗和废气排放,若用CFR活塞取代奥氏体镶圈铝合金活塞,则可使制造工艺简单,生产成本降低。
东南大学 2021-04-11
POSS-环氧-碳纤维复合材料
该项目设计一项基于POSS-环氧-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生产技术,并将碳纤维/POSS/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应用在轻质运动器械的制造上,以求研发出处于领先地位的具有真正意义的纳米-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轻质运动器械,包括网球拍、羽球拍、自行车、弓箭等。该复合材料同时具有高硬度,高模量,高抗冲击性,耐磨损疲劳老化,良好吸震性的POSS-环氧-碳纤维复合材料。
厦门大学 2021-01-12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性能评价技术
先进复合材料,尤其是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质轻高强、抗疲劳、耐腐蚀、制造工艺灵活、可设计性强、易于实现结构/功能一体化等优异特点,在轻质化、小型化、多功能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航空航天、工业、绿色能源、文体休闲用品等领域的应用规模呈明显递增趋势。然而,碳纤维复合材料如何应用、其应用能否获得显著效益,对其性能进行全面、科学的测试评价至关重要。另一方面,我国是碳纤维的研发和生产大国,已建和在建的碳纤维产能已达到世界碳纤维总产能的水平,但是其碳纤维性能水平和下游产品的开发明显落后于国外,其中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性能评价技术的落后是阻碍我国碳纤维应用和发展的重要原因。在国家重大研究项目支持下,北航先进复合材料研究团队建立了一整套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性能评价系统,可实现纤维、树脂、界面、复合材料等从微观到宏观性能的测试分析与评价,包括物理化学特性测试、微结构分析、工艺特性分析、力学性能测试等,该系统已用于航空航天飞行器、大型风电叶片、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为碳纤维复合材料在相关产品上应用效益的评价、新材料体系的应用和开发提供了重要依据。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高性能PBO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
内容介绍: PB0 (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哩)纤维正被广泛应用于国防、航空航天、 星球探测等领域。由于PBO聚合物分子规则有序的取向结构使得纤维表面 非常光滑,聚合物分子链之间缺少横向连接,且分子链上的极性杂原子 绝大部分包裹在纤维内部,纤维表面极性也很小。纤维表面光滑且活性 低,不易与树脂浸润,致使纤维与树脂基体结合的界面性能差,界面剪 切强度低。差的界面粘结不能较好地进行力的传递从而影响复合材料综 合性
西北工业大学 2021-04-14
3D编织纤维/树脂复合材料
天津大学突破传统理论的束缚,首次提出了将航空航天领域应用的3D复合材料应用于生物医学骨科领域的理论构想,并就复合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的基础理论问题进行了研究。研制了三维编织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骨折外固定架,并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维编织纤维/树脂复合材料不仅提供了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强度600-1300MPa,模量10-90 GPa),不产生应力遮挡,与传统不锈钢骨折外固定架相比,还具有质量轻、在X光片上无遮挡等突出优点。 三维编织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骨折外固定架及临床应用 不锈钢与 3D复合材料固定物X光片的比较
天津大学 2023-05-12
渗透汽化分离超薄复合中空纤维膜
本成果研制的超薄复合膜由多孔的中空纤维基膜和致密的超薄选择层组成,通过采用一系列亲水基团(有机磷酸、羧酸、磺酸)、改性环糊精以及其金属络合物对选择层进行表面修饰,调控选择层表面的亲水性与交联程度,极大提升了该薄膜复合膜渗透汽化脱水的分离性能。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渗透汽化分离是一种新型膜分离技术,其利用致密高聚物膜对液体混合物中组分的溶解扩散性能的不同实现组分分离的一种膜过程,其突出的优点事能够以低的能耗实现蒸馏、萃取、吸收等传统方法难以完成的分离任务。本成果研制的超薄复合膜由多孔的中空纤维基膜和致密的超薄选择层组成,通过采用一系列亲水基团(有机磷酸、羧酸、磺酸)、改性环糊精以及其金属络合物对选择层进行表面修饰,调控选择层表面的亲水性与交联程度,极大提升了该薄膜复合膜渗透汽化脱水的分离性能。本成果对薄膜复合膜选择层进行表面修饰的操作简易可行,明显优于目前市场上的大部分同类膜。
华中科技大学 2022-07-27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2 33 34
  • ...
  • 313 31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