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双通道纯后级专业功放
立体声输出(W)8Ω:2×200W 立体声输出(W)4Ω:2×280W 输入阻抗(KΩ):10/20(不平衡/平衡) 输入电平(V/8Ω):0.775 频率响应(Hz):20~20K 信噪比(dB):≥98 失真度:0.15% 重量:8.40Kg
恩平市雅克音响器材厂 2021-08-23
发酵法生产聚谷氨酸
γ-聚谷氨酸(γ-PGA)是谷氨酸单体以γ-羧基与氨基相缩合的一种聚氨基酸,γ-PGA主链上有大量游离羧基存在,使聚谷氨酸具有水溶性聚羧酸的性质,如强吸水保湿性能,可用于化妆品、食品、分散剂、螯合剂、建筑涂料、防尘等领域,主链上的大量羧基易于修饰,为材料的功能化提供了条件,利于改性制备一系列功能材料。γ-PGA同时亦具有优良的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对环境无污染,对人体无毒害,用作医药、生物医用材料、化妆品、食品和环保等领域有明显优点。本实验室筛选得到一株γ-PGA高产菌株(已获专利授权:γ-聚谷氨酸及其盐的制备方法,CN0112787.2),并对合成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提纯新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同时,还开展了γ-PGA吸水材料的制备、绿色水处理剂、肥料增效等领域的应用研究。本项目已申请4项国家发明专利。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生物催化生产半胱氨酸
L-半胱氨酸(L-CySH)是组成蛋白质的20多种氨基酸中唯一具有还原性基团巯基的氨基酸,为谷胱甘肽的组成成分之一。由于其分子中含有活性的巯基,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 可以增强肝功能,用于治疗肝炎、肝硬化与肝昏迷等症状;可以作为解毒剂,解除苯、萘等有毒芳香物质及药物中毒;可用于治疗因原子能辐射、X射线以及其它短光波所引起的放射性障碍和各种白血球减少症;有抗过敏与消除过敏症的作用;可用于蛋白质氨基酸制剂,解毒镇痛剂、疲劳恢复剂、溃疡治疗剂,L-半胱氨酸还是特效的化痰剂;可促进毛发生长和防止食品氧化等。因此L-半胱氨酸已经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以及饲料工业。此外由L-半胱氨酸可以得到多种衍生物,有镇痛、消炎、退烧、止痛以及抑制细菌和肿瘤生长的作用,目前也在得到不断的开发和应用。 国内目前L-半胱氨酸的生产主要依靠人或动物的毛发经酸水解或碱水解提取L-半胱氨酸后,再经过电解还原制得L-半胱氨酸。该方法收率低,能耗高,水解过程产生大量刺激性气体,废酸处理困难,对环境污染严重。随着L-半胱氨酸生产技术的发展,微生物转化法制生产L-半胱氨酸逐渐取代了毛发水解制备L-半胱氨酸。微生物转化法制备工艺以其反应条件温和、专一性强、对环境友好等优点而日益受到重视。本课题组利用自行筛选的高效菌株,通过高密度培养获得大量菌体,可以将底物D,L-2-氨基-Δ2-噻唑啉-4-羧酸(D,L-ATC)转化为L-半胱氨酸,浓度为5.8g /L,转化率92%,半胱氨酸得率78%。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L-赖氨酸硫酸盐
诸城东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30
PASP-Zn聚天冬氨酸
包装与储存本品用塑料桶包装,每桶25Kg或250Kg,固体用牛皮纸袋或纸板桶包装;也可根据用户需要而定,贮存于通风的库房内,贮存期十二个月安全防护本品应避免与眼睛、皮肤或衣服接触,一旦溅到身上,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项  目 PASP 液体 PASP 固体 外 观 黄色至红棕色液体 黄色至棕色粉末 固体含量/% ≥40.0 ≥96 pH值(1%水溶液) 9.0~11.0 <10.5 密度(20℃)/g·cm3 ≥1.20 N/A 堆积密度(Kg/Liter) N/A >0.5
山东远联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2021-09-08
纯有机室温磷光研究取得新突破
近日,天津大学分子聚集态科学研究院杨杰博士等在纯有机室温磷光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在Cell Press旗下材料旗舰期刊《Matter》在线发表,题为“Förster能量转移:一种开发刺激响应性室温磷光材料的高效途径及其应用”。该成果的第一作者为天津大学2019级博士生王云生,共同作者有吉林大学邹勃教授,共同通讯联系人为杨杰博士、唐本忠院士和李振教授。 刺激响应性有机发光材料因其在信息存储、防伪、光电器件等应用中的巨大潜力而备受关注。目前,大多数刺激响应发光材料都是属于荧光类材料,而磷光类材料较为稀少。相对而言,具有刺激响应特性的有机室温磷光(RTP)材料兼具刺激响应荧光材料的功能和室温磷光材料的时间分辨特性,是当前有机发光材料领域的热点,同时也是难点。迄今为止,刺激响应纯有机RTP材料的报道多是停留在理论验证或探索性实验阶段,究其原因,材料制备的复杂性和内在机制的不明确性制约了这类材料的实际应用。基于此,要突破现有技术实现新的发展,就迫切需要拓展在理论层面的认知边界,获得新的行之有效的材料构筑策略。 研究人员利用主-客体掺杂体系中距离调控的共振能量转移(FRET, Förster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过程,开发了具有刺激响应特性的RTP材料。FRET在不同环境下的广泛适应性和主-客体体系的良好磷光性能共同提高了材料体系的实用性。利用该策略制备的材料不仅与现有印刷技术展现出完美的兼容性,而且FRET客体与主体之间的特异性识别也被成功应用于信息加密。该工作首次揭示了FRET过程在宏观RTP刺激响应材料构筑方面的巨大潜力,提出了一种简单、廉价、有效并极具商业潜力的有机室温磷光材料构造策略。
天津大学 2021-02-01
纯有机室温磷光研究取得新突破
项目成果/简介:近日,天津大学分子聚集态科学研究院杨杰博士等在纯有机室温磷光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在Cell Press旗下材料旗舰期刊《Matter》在线发表,题为“Förster能量转移:一种开发刺激响应性室温磷光材料的高效途径及其应用”。该成果的第一作者为天津大学2019级博士生王云生,共同作者有吉林大学邹勃教授,共同通讯联系人为杨杰博士、唐本忠院士和李振教授。 刺激响应性有机发光材料因其在信息存储、防伪、光电器件等应用中的巨大潜力而备受关注。目前,大多数刺激响应发光材料都是属于荧光类材料,而磷光类材料较为稀少。相对而言,具有刺激响应特性的有机室温磷光(RTP)材料兼具刺激响应荧光材料的功能和室温磷光材料的时间分辨特性,是当前有机发光材料领域的热点,同时也是难点。迄今为止,刺激响应纯有机RTP材料的报道多是停留在理论验证或探索性实验阶段,究其原因,材料制备的复杂性和内在机制的不明确性制约了这类材料的实际应用。基于此,要突破现有技术实现新的发展,就迫切需要拓展在理论层面的认知边界,获得新的行之有效的材料构筑策略。 研究人员利用主-客体掺杂体系中距离调控的共振能量转移(FRET, Förster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过程,开发了具有刺激响应特性的RTP材料。FRET在不同环境下的广泛适应性和主-客体体系的良好磷光性能共同提高了材料体系的实用性。利用该策略制备的材料不仅与现有印刷技术展现出完美的兼容性,而且FRET客体与主体之间的特异性识别也被成功应用于信息加密。该工作首次揭示了FRET过程在宏观RTP刺激响应材料构筑方面的巨大潜力,提出了一种简单、廉价、有效并极具商业潜力的有机室温磷光材料构造策略。
天津大学 2021-04-11
超高纯氨中痕量水检测方法
超高纯氨是LED行业、微电子行业中重要的原料气体,主要应用于金属有机化学淀积法(MOCVD)制造外延芯片或氮化硅薄膜。过量的水分会严重影响工艺产率和产品质量。氨气中痕量水分析是气体分析领域的难点之一,目前国内外可以稳定、准确测量超高纯氨气中痕量水的方法只有光腔衰荡法、红外光谱吸收法和热分解露点法。国标中已将热分解露点法列为检测高纯氨气中痕量水分的方法,但国内目前采用该种测定方法的单位为零,而且对热分解露点法的研究也鲜有报道。本技术主要通过改进热分解露点法可以稳定、准确、快速的测量超高纯氨气中痕量水分。本技术主要设计、制作出气密性良好的超高纯氨进样器、氨分解反应槽、热分解露点装置。制作了氨分解催化剂d并考察了分解槽温度、气体流速对所选用的四种氨分解催化剂在测试中的水分基线的影响及分解槽温度、气体流量对氨分解率的影响,筛选出最适合的氨分解催化剂d用以测量超高纯氨中痕量水。采用热分解露点装置分析高纯氮气中痕量水、超高纯氨气中痕量水,并用配有氦离子放电检测器的气相色谱检测超高纯氨中的痕量氧,折算出超高纯氨中痕量水。与光腔衰荡法、红外吸收光谱法测试结果的比对分析证明热分解露点法测试值准确度较高,成本低,可用以分析超高纯氨气中痕量水分,最低检测限约80ppb。考查了氨分解温度、气体流量对高纯氨中痕量水分析的影响,从而确定热分解露点装置最佳工作条件。考查了变压置换、变流置换对缩短测试时间的影响,采用新的置换方式的测试时间是只平速吹扫所用时间的一半。比对了不同冷源的精密露点仪通过热分解露点装置测试高纯氮气、高纯氢气、超高纯氨气的检测限,制冷机为冷源的精密露点仪检测限最低。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01
纯电动超低地板公交车
Ø  成果简介:为实施北京市2008年“绿色奥运、科技奥运”承诺,响应北京市“科技奥运行动”计划,作为科技部“十五”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和北京市“科技奥运”电动汽车重大专项纯电动客车课题承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与北京市京华客车有限责任公司(原北京市客车总厂)联合开发了“京华牌”BK6120EV型纯电动低地板公交车,整车采用了600Ah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组、中科院电工所研制的交流驱动系统和株洲时代集团研制的交流驱动系统、北京理工大学开发的两档行星变速箱技术和整车多能源综合控制系统以及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1-12
纯电动超低地板公交车
为实施北京市2008年“绿色奥运、科技奥运”承诺,响应北京市“科技奥运行动”计划,作为科技部“十五”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和北京市“科技奥运”电动汽车重大专项纯电动客车课题承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与北京市京华客车有限责任公司(原北京市客车总厂)联合开发了“京华牌”BK6120EV型纯电动低地板公交车,整车采用了600Ah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组、中科院电工所研制的交流驱动系统和株洲时代集团研制的交流驱动系统、北京理工大学开发的两档行星变速箱技术和整车多能源综合控制系统以及专用低地板公交车底盘、节能型电动空调系统等。BK6120EV于2003年4月试制完成,2003年7月在交通部通县试车场完成了5000km可靠性考核和全部型式认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整车最高车速80km/h,最大爬坡度20%,0~60km/h加速时间30s,一次充电续驶里程210km,而且整车行驶噪音低、零排放,安装的空气悬挂系统,无障碍乘车系统等极大地方便了乘客、节省了上下车时间,非常适合市内交通使用。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 6 7
  • ...
  • 86 8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