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因突变诊断试剂盒开发
项目成果/简介:在中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持续增长趋势,癌症的治疗效果不令人满意。肿瘤靶向药物是癌症治疗的新希望,具有方便、见效快的特点,在临床已表现出较大的优势,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是癌症治疗的首先药物,但靶向药物的应用面临两个主要问题,一是靶向药物的适用性问题,其治疗效果与患者的基因突变类型密切相关,需要通过肿瘤患者的基因突变检测来筛选适用患者;二是靶向药物的耐药问题,一般靶向药物使用几个月即可出现耐药,可能产生新的耐药基因。因此盲目使用靶向药物,可能只对少数患者有效,治疗效果很差,而如果采用基因突变检测来指导靶向药物的个性化治疗,并且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对耐药基因的检测了解靶向药物的疗效变化进一步指导靶向用药,则患者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同时可避免无效用药,节约社会成本。显然采用靶向药物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可使患者受益最多,但受现有技术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的限制该方案目前还难以实现。由于目前的基因突变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不够高,大都以肿瘤组织为检测标本,但很多晚期癌症病人不适合手术治疗无法获取组织样本,而细针穿刺等方法取样较痛苦,患者往往难以接受,另外,对于手术患者肿瘤组织样本难以再次取样获得,因此治疗监测过程中会出现无样可取的情况;同时由于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不够高,现有技术只能进行单一突变检测,不能同时检测多种点突变,由于突变种类较多,临床检测操作繁琐,工作量较大。本项目针对现有检测技术的缺点进行技术创新,采用特殊的TB-ARMS基因突变检测技术使基因突变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较现有技术提高十倍以上,从而可以血液样品为检测对象,并且可同时检测多种点突变,简化了操作流程,节约了成本。 本项目的目的是开发可以血液和组织样品为检测对象的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用于临床指导靶向药物的个性化用药,并将其推广应用。应用范围:与目前存在的基因突变检测技术相比,本项目所采用的检测技术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本项目所采用的技术以病人血液为主要检测标本,可适用于所有肺癌和结直肠癌病人。由于具有高度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在高野生型基因背景下进行检测,解除了传统检测技术对病人标本的限制。血液标本采样简单方便,与手术穿刺相比,极大的减轻了病人痛苦,也降低了取样的成本,更容易得到病人的配合。对于继发性耐药的病人而言,使动态实时检测耐药基因称为可能。项目阶段:试验阶段效益分析:与目前存在的基因突变检测技术相比,本项目研究采用的基因突变检测技术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灵敏度可达到0.1%,即可在大于103个野生型基因的背景下检测到一个突变基因。本项目研究已在基因突变检测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已完成了对EGFR和K-ras基因检测的实验室研发工作,前期的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本项目的技术方法检测EGFR 29种常见突变和K-ras基因8种常见的突变至少可达到0.1%的检测选择性,具有高度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并且可在同一反应中同时检测8种类型K-ras点突变,这是目前其他ARMS技术所无法达到的。并且采用本项目技术,我们进一步研发了针对肺癌和结直肠癌靶向治疗的EGFR C797S、braf、PIK3CA等突变检测的试剂盒,其中EGFR C797S突变检测试剂盒目前尚无上市产品,C797S为靶向药物治疗过程中产生的突变,可用于靶向药物的耐药监测,以便及时指导病人改变治疗方案。
同济大学 2021-04-10
基因突变诊断试剂盒开发
在中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持续增长趋势,癌症的治疗效果不令人满意。肿瘤靶向药物是癌症治疗的新希望,具有方便、见效快的特点,在临床已表现出较大的优势,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是癌症治疗的首先药物,但靶向药物的应用面临两个主要问题,一是靶向药物的适用性问题,其治疗效果与患者的基因突变类型密切相关,需要通过肿瘤患者的基因突变检测来筛选适用患者;二是靶向药物的耐药问题,一般靶向药物使用几个月即可出现耐药,可能产生新的耐药基因。因此盲目使用靶向药物,可能只对少数患者有效,治疗效果很差,而如果采用基因突变检测来指导靶向药物的个性化治疗,并且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对耐药基因的检测了解靶向药物的疗效变化进一步指导靶向用药,则患者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同时可避免无效用药,节约社会成本。显然采用靶向药物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可使患者受益最多,但受现有技术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的限制该方案目前还难以实现。由于目前的基因突变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不够高,大都以肿瘤组织为检测标本,但很多晚期癌症病人不适合手术治疗无法获取组织样本,而细针穿刺等方法取样较痛苦,患者往往难以接受,另外,对于手术患者肿瘤组织样本难以再次取样获得,因此治疗监测过程中会出现无样可取的情况;同时由于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不够高,现有技术只能进行单一突变检测,不能同时检测多种点突变,由于突变种类较多,临床检测操作繁琐,工作量较大。本项目针对现有检测技术的缺点进行技术创新,采用特殊的TB-ARMS基因突变检测技术使基因突变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较现有技术提高十倍以上,从而可以血液样品为检测对象,并且可同时检测多种点突变,简化了操作流程,节约了成本。 本项目的目的是开发可以血液和组织样品为检测对象的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用于临床指导靶向药物的个性化用药,并将其推广应用。
同济大学 2021-02-01
基于 4-羟基苯乙酸-3-羟化酶突变体的基因工程大肠杆菌发酵生产左旋多巴
帕金森病是一种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运动障碍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帕金森病主要是由于大脑中缺乏多巴胺引起的.左旋多巴(Levodopa,L-dopa)为目前治疗帕金森病的主要药物.多巴胺不能够通过血脑屏障到达大脑治疗帕金森病,而 L-dopa 能够通过血脑屏障,到达中枢神经系统,并在体内脱羧酶的作用下转变为多巴胺,从而治疗帕金森病.常见的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多为 L-dopa 及其与其他药物的复合物,如美多芭、息宁等。在全球 500 强畅销药物市场中,抗帕金森治疗市场超过 20 亿美元。 来源于大肠杆菌的 4-羟基苯乙酸-3-羟化酶( p-hydroxyphenylacetate3-hydroxylase ,PHAH) 具有较宽的底物范围,可以将 L-酪氨酸转化为 L-dopa,反应单向进行,产物均为 L 型,且该酶不会进一步氧化 L-dopa。但由于 L-酪氨酸并不是 PHAH 的最适底物,该方法催化生成 L-dopa 反应速率慢,到目前文献报道的最高产率为 12.5g/L,并不能实际生产应用。 前期本实验室通过对大肠杆菌芳香族氨基酸代谢途径进行改造,已获得从葡萄糖发酵生成 L-酪氨酸高产大肠杆菌菌株,发酵水平仅次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与美国杜邦合作文献报道的 L-酪氨酸发酵水平.本课题对 4-羟基苯乙酸-3-羟化酶进行突变改造,获得了一催化反应速度大幅提升的突变体。在 L-酪氨酸的代谢途径的基础上,含 4-羟基苯乙酸-3-羟化酶突变体的大肠杆菌培养 38 小时转化生成左旋多巴产率即可达 50g/L 以上,且培养发酵简单易行为世界上首个采用此法可实现大规模工业应用的左旋多巴生产路线。目前左旋多巴市场价格约为50 万/吨,此法生产成本远低于左旋多巴市场价格。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01
黄原胶生产技术
黄原胶是由野油菜黄单胞菌产生的胞外多糖,由于其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而在石油工业、食品工业和日用化工产品等20多个行业中获得广泛应用,是目前世界上生产规模最大且用途极为广泛的微生物多糖。全世界年产黄原胶约15万吨,我国在20世纪末年产约2000吨左右,由于种种原因生产厂的产量还未达到设计能力。而我国是应用黄原胶的大国,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据专家预测,随着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一种控制甘蓝型油菜种子种皮颜色的基因、甘蓝型油菜黄籽突变体材料的获取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油菜分子育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甘蓝型油菜种子种皮颜色的基因、甘蓝型油菜黄籽突变体材料的获取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利用CRISPR/Cas9技术靶向BnTT8同源基因,通过遗传转化得到突变体单株,经过自交分离,获得了不含T‑DNA插入的双拷贝纯合突变体。该突变体的种子表现为黄籽,显微观察种子的横切面发现,双纯合突变体的内种皮没有原花色素的积累,而单纯合突变体和野生型的内种皮中均包含有清晰可见的原花色素积累。对这些突变体进行品质分析发现,BnTT8基因的双拷贝纯合突变体含油量显著增加。BnTT8基因对于油菜种子的品质改良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和前景,为油菜品质育种提供新的种质资源。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克服高频点突变耐药、高成药性的抗EGFR西妥昔单抗突变体
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是一种重要的肿瘤靶点,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有关。西妥昔单抗作为靶向EGFR的单克隆抗体药物在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验证,已从三线治疗药物跃居至一线治疗药物。 然而,在用药过程中EGFR胞外区耐药点突变的产生大大限制了西妥昔单抗的疗效,其中一些高频点突变如S492R、G465R可使西妥昔单抗完全失去结合EGFR的能力,患者用药后获益大打折扣。当前临床上仍缺乏有效的抗体新药应对EGFR胞外区点突变介导的西妥昔单抗耐药问题。 因此,探索高效率的抗体药物开发策略用于开发能够有效逆转EGFR胞外区点突变耐药的抗体新药,并应对临床上越发频现的因靶标受体发生点突变而导致的耐药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临床问题。 研究团队针对行业痛点开发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抗体快速定向进化技术,发现西妥昔单抗可变区上的一个或两个点突变即可逆转多种EGFR的获得性点突变耐药,西妥昔单抗突变体可完全恢复对耐药点突变受体的结合能力,同时保留原有抗体的其他生物学功能(如CDC、ADCC),从而以最小改动最大限度保留了抗体突变体的成药性。该技术为临床上获得性点突变耐药提供了高效率解决方案,可极大加快抗体新药研发进程。
浙江大学 2023-06-20
鉴定和定量低频体细胞突变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鉴定和定量低频体细胞突变的方法,特别涉及鉴定转座子基因组定位、方向和拷贝数的方法。本发明利用不同转座子家族的特异位点,通过构建文库灵敏、特异地富集转座子插入序列;利用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准确地鉴定样本中转座子的基因组定位、方向、拷贝数和类型。使用本发明的方法能够经济地、精准地鉴定生殖系和体细胞转座子插入事件。此外,本方法可应用于检测任何序列已知区域内的低频遗传变异。在临床诊断应用方面,本方法在检测由转座子插入导致的遗传疾病上有重大潜力,并在理解体细胞嵌合突变的产生及其潜在致病性有重要意义。
北京大学 2021-02-01
基于 4- 羟基苯乙酸-3- 羟化酶突变体的基因工程大肠杆菌发 酵生产左旋多巴
帕金森病是一种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运动障碍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帕金森病主要是由于大脑中缺乏多巴胺引起的.左旋多巴(Levodopa,L-dopa)为目前治疗帕金森病的主要药物.多巴胺不能够通过血脑屏障到达大脑治疗帕金森病,而 L-dopa 能够通过血脑屏障,到达中枢神经系统,并在体内脱羧酶的作用下转变为多巴胺,从而治疗帕金森病.常见的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多为 L-dopa 及其与其他药物的复合物,如美多芭、息宁等。在全球 500 强畅销药物市场中,抗帕金森治疗市场超过 20 亿美元。来源于大肠杆菌的 4-羟基苯乙酸-3-羟化酶( p-hydroxyphenylacetate3-hydroxylase ,PHAH) 具有较宽的底物范围,可以将 L-酪氨酸转化为 L-dopa,反应单向进行,产物均为 L 型,且该酶不会进一步氧化 L-dopa。但由于 L-酪氨酸并不是 PHAH 的最适底物,该方法催化生成 L-dopa 反应速率慢,到目前文献报道的最高产率为 12.5g/L,并不能实际生产应用。前期本实验室通过对大肠杆菌芳香族氨基酸代谢途径进行改造,已获得从葡萄糖发酵生成 L-酪氨酸高产大肠杆菌菌株,发酵水平仅次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与美国杜邦合作文献报道的 L-酪氨酸发酵水平.本课题对 4-羟基苯乙酸-3-羟化酶进行突变改造,获得了一催化反应速度大幅提升的突变体。在 L-酪氨酸的代谢途径的基础上,含 4-羟基苯乙酸-3-羟化酶突变体的大肠杆菌培养 38 小时转化生成左旋多巴产率即可达 50g/L 以上,且培养发酵简单易行为世界上首个采用此法可实现大规模工业应用的左旋多巴生产路线。目前左旋多巴市场价格约为50 万/吨,此法生产成本远低于左旋多巴市场价格。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解淀粉芽孢杆菌开发应用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0
食用/饲用凝结芽孢杆菌
凝结芽孢杆菌是一种可以产乳酸的芽孢杆菌,具备乳酸菌的肠道调理功能,又具有芽孢杆菌的抗逆性。用于畜禽养殖,能达到保健康、促增重、降粮耗的作用。凝结芽孢杆菌已列入农业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目录。 项目自主筛选得到一株性能优良的凝结芽孢杆菌;采用液体发酵工程,200产品性能稳定,不含杂菌;通过工艺优化,实现了高效制备。已完成了 30 吨发酵罐级别的试制,发酵液菌体浓度最高为 200cfu/mL,通过精制形成 100--10000 亿 cfu/g 规格的菌粉产品。
江南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20 2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