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PF-1氟离子选择性电极
产品详细介绍技术指标:1.测定范围:10ˉ1至10ˉ6 (mol/dm32.溶液温度:5-45度3.绝缘电阻:≥1×1011 ∩4.电极内阻:≤1M∩5.零电位:0-1PF(由氟电极与饱和甘汞电极组成电极对)PREFIX = O 使用维护及注意事项:1. 氟离子选择电极在测定试样与标准溶液时,应用磁力搅拌器,并使试样与标准溶液搅拌速度相等.2. 氟离子选择电极使用时在去离子水中与饱和甘汞电极组成电池,电动势达±320mv后才能正常使用.3. 氟离子选择电极在测定时, 试样和标准溶液应在同一温度4.在测量时,电极用蒸馏水清洗后,应用滤纸擦干后进行测试,以防止引起测量误差.5.在测量试样较多浓度相差较大时,建议用二支氟离子选择电极,以免引起误差.6. 氟标准液建议存放在清洗后的聚乙稀塑料瓶中,对使用的容量瓶,移液管,玻璃容器应及时清洗.7. 氟电极在使用完毕后建议用去离子水清洗至±320mv后干放,这样可以延长电极使用寿命,并且可以不影响下一次测量.备注:PF-1氟离子电极有两种接头,直插式和Q9螺旋式.
上海越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DOBOT M1 Pro协作机器人
深圳市越疆科技有限公司 2022-06-14
(1-5L)双层玻璃反应釜
产品详细介绍双层玻璃反应釜   HEB-1L HEB-2L HEB-3L HEB-5L  HEB-10L HEB-20 HEB-30L HEB-50L 产品说明 双层玻璃反应器夹层内可通入不同的冷热循环液(热水、热油、冷冻液)。在全密封玻璃容器内,反应物在常压或是负压下进行搅拌反应。全透明的反应瓶可使反应过程一目了然,是现代生物制药,精细化工新材料合成的理想试验、中试设备。 设计特点: 1、大口径一体化双层反应瓶,气密性好,强度高。 2、专业的PTFE密封盖,可在高真空高速下搅拌。 3、有三个用户机动使用的标准磨口。配有加料活塞,测温管和回流冷凝器。(特殊可定制) 4、大型设备(20L以上)有更多安全性,易操作性设计。 主要特点 1.采用GG17高硼硅玻璃材质,拥有优良物理、化学性能。 2.可选用常温、高温(200°C)及低温(-80°C)的反应条件进行实验。 3.可以选用在常压及负压试验条件工作,静止状态下负压可达0.095MPa以下。 4.数字显示搅拌速度,变频恒速搅拌系统,工作平稳。 5.四氟搅拌浆(搅拌叶),搅拌轴与反应釜之间的密封采用特种材料制成。 6.无死腔设计的防腐的放料阀门。 7.多功能反应釜玻璃夹层的制冷或加热溶液在反应完毕后,能彻底排除,不积液。 8.整体结构科学、新颖、实用、美观。 用途说明 该系列双层玻璃反应釜内层溶器放置反应物料同时可抽真空和调速搅拌使反应物料减压条件下,进行气化、蒸发对物料进行浓缩和提纯。夹层可导入冷冻液、水和高温液对物料进行升温、冷却或冻结。 该系列多功能反应釜广泛应用于化学、精细化工、生物制药新材料合成等实验及生产。该产品可与循环水多用真空泵、低温冷却液循环泵、循环油浴锅配套使用成为系统装置,或者用于中试生产。    
西安禾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Themro Finnpipette 单道可调F1移液器
产品详细介绍3 技术指标及配置:Themro Finnpipette 单道可调F1移液器3.1、连续可调单道移液器的量程涵盖:0.2-2l, 0.5-5l, 1-10l, 2-20l, 10-100l, 20-200l, 30-300l, 100-1000l, 0.5-5ml, 1-10ml;*3.2、纳米银生物安全防护材料,运用纳米银材料能有效地抑制细菌、真菌、霉菌以及其它微生物的生长,防止样品交叉污染和给使用者提供安全保证。3.3、整支移液器可耐受紫外灭菌和70%酒精和常规清洁液的擦拭,移液器上下端可拆离,可拆部分可高温高压消毒;*3.4、独特的AVG液量联动装置,实现微调和粗调完美的结合,可快速容量设置,液量联动装置,避免了手部温度对移液精确度的影响。读数器为白色背景,黑色超大数字显示,带微量刻度尺;*3.5、120o旋转式放松指靠设计,具有新颖放松指靠设计,可调节角度多达120度,适合左或右手操作。*3.6、高于50ul量程活塞为PVDF材质,低于50ul量程的移液器为双活塞设计,即PVDF活塞和金属活塞,以确保移液器具有强吹出能力3.7、配有ID标签,包括各3枚预置标签和空白标签,方便区分;3.8、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单道轻触推杆去吸头设计,宽大放松指靠设计,使移液更轻松;3.9、色彩靓丽,不同色彩标记不同的量程,易于辨识,可配合同样颜色标记的吸头配合使用;*3.10、具有ISO9001:2000 和ISO 13485:2003证书,具有CE认证*3.11、使用标准配备工具,提供网上在线校准软件,可在实验室方便快捷地进行校准和维修;*3.12、标配校准保养工具,易于维修保养。当地具有授权的维修中心。
武汉宏锦 2021-08-23
光栅平场光谱仪-1(可配CCD)
产品详细介绍主要技术指标 1.光路程式: 不对称Czerney--Turner装架,平面闪耀光栅(1200g/mm)多色仪 2.准直物镜和成像物镜的焦距:200mm 3.光谱范围:200—700nm 4.进口狭缝宽度:0.15—2.5mm,分档可调换 5.成像光谱平面配接CCD的接口尺寸:φ=50mm 6.工作方式:单波段、二波段或多波段 注:  可根据用户对光谱带宽的要求和所选的CCD而设计制作  E-mail: zhu123@suda.edu.cn  电话:13862069677 技术负责人:朱先生
苏州大学信息光学工程研究所 2021-08-23
X160Z-1A型活塞-渤海活塞
滨州渤海活塞有限公司 2021-08-30
苜蓿木葡聚糖转葡糖苷酶(MtXET)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苜蓿木葡聚糖转葡糖苷酶(xyloglucanendotransglycosylase,xet)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所述苜蓿木葡聚糖转葡糖苷酶(mtxet)及其编码基因可以用于调节植物的根系发生发展,由此调节提高植物的抗旱和抗寒能力。本发明的苜蓿木葡聚糖转葡糖苷酶在培育根系更加发达的植物品种中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林业大学 2021-02-01
动物源食品致病菌鉴定及其耐药和毒力基因检测复合芯片
本发明提供了动物源食品致病菌鉴定及其耐药和毒力基因检测复合芯片。本发明提供了用于鉴定动物源食品致病菌、致病菌耐药基因和/或致病菌毒力基因的探针,由序列1‑序列171所示的单链DNA分子组成。本发明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的动物源食品中致病菌鉴定及其耐药和毒力基因检测复合芯片,能够有效的达到同时鉴定细菌及其毒力和耐药基因的综合目的。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1
用于鼻咽癌发病风险预测的试剂盒及基因芯片
鼻咽癌是鼻咽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多发于鼻咽顶部和咽隐窝,是一种多因素影响的复杂性疾病,其 发生与发展与遗传因素、EB病毒感染及环境因素密切相关。本研究成果提供了一种用于鼻咽癌的发病风 险预测的试剂盒以及相应的基因芯片,可同时检测多个鼻咽癌易感基因SNP位点,为个体罹患鼻咽癌风险 程度、鼻咽癌高发区人群普查,筛查鼻咽癌发病高危人群以及进行相应预防措施提供参考。本研究成果涵 盖了11个鼻咽癌易感基因SNP位点及EB病毒分型,运用本研究成果设计的Taqman探针及引物,采集受试者 的生物样本进行核酸提取及荧光定量PCR最终获得其基因分型。本研究成果对于鼻咽癌发病风险预测的效 果良好,曲线下面积可达0.737,95%置信区间为0.672-0.802;p值达到了5.06E-10。此预测模型预测鼻咽 癌发病风险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41%和53.00%。
中山大学 2021-04-10
基于聚乙烯亚胺的靶向非病毒纳米基因载体的设计与构建
基因治疗现已成为攻克肿瘤最具希望,也是研究最为活跃的领域。基因导入系统是基因治疗的核心技术。现阶段面临的最大难题在于尚未找到理想的基因载体,治疗基因的导入仍然是肿瘤基因治疗的瓶颈。非病毒载体近年来发展迅速,其中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imine PEI)是近年来研究最为广泛的阳离子多聚物非病毒基因载体。 本项目针对聚乙烯亚胺(PEI)转基因载体使用中存在的转染效率与细胞毒性相矛盾及靶向性差等问题,采用生物可降解技术、金属离子配位技术等连接低分子量聚乙烯亚胺(LMW PEI),得到多分枝状或网状结构的高分子量PEI衍生物,进而选择肿瘤主动靶向多肽RGD、tLype-1等,与细胞穿膜肽TAT(49-57)、核定位信号肽NLS连接,合成具有多功能的数种功能肽RGDC-TAT、RGDC-TAT-NLS、tLype-1-NLS等,利用交联技术将多功能与PEI衍生物偶联,从而构建新型非病毒基因载体系统,旨在保证较高转染效率情况下,降低PEI细胞毒性,增加其对肿瘤的靶向性,克服当前非病毒基因载体的瓶颈问题,为基因治疗探索一条有效途径。 本项目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国际学术合作项目及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资助,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申请发明专利10项,其中授权7项。
上海海洋大学 2021-05-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6 57 58
  • ...
  • 141 14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