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澄清型无糖苦荞麦茶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澄清型无糖苦荞麦茶及其生产方法,其特点是以带皮苦荞麦为原料,经原料除杂、煮制、焙炒、浸提、离心分离、酶解、粗滤、灭酶、调配、精滤、杀菌、灌装封口、倒瓶杀菌及冷却、套标喷码、装箱工艺生产而成的种具有焙炒麦香、清新爽口,含有生物活性物质—黄酮类化合物的澄清型无糖苦荞麦茶。该方法能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生产所得到的苦荞麦茶饮料色泽金黄,澄清透明,有效地保留了苦荞麦中的生物活性物质—黄酮类化合物,在常温下贮藏、流通和销售,具有较长的保质期。
四川大学 2017-12-28
一种基于比色的便携式抹茶鉴别仪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基于比色的便携式抹茶鉴别仪,包括盒体,盒体内设置有待测区和比色区;所述待测区用于放置待鉴别的样品,底部设置重力传感器,侧面设有根据重力传感器发出的信号点亮的照明灯;所述的比色区内设有抹茶与绿茶粉比色卡。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抹茶与绿茶粉的快速鉴别,拓展比色法的应用范围,具有制作简便,操作易上手等优点。
浙江大学 2021-04-13
盘点|北京2022冬奥会开幕式上的“黑科技”
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开幕式上绚烂多彩的地面光影、冰立方“雕刻”成的冰五环、璀璨闪耀的雪花形主火炬台、“迎客松”等烟花闪耀...再次成为世界“焦点”。
云上高博会 2022-02-05
快速生产脱皮蒜瓣黑蒜的湿热加工技术
 一、成果简介 大蒜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抑制细菌生长、抑制癌细胞生长、免疫调节、改善心血管功能、辅助降血脂、辅助降血糖等功效。然而大蒜本身特有的刺激性气味、辛辣味阻碍了大蒜制品的发展。为了去除这种 刺激性气味,可以将大蒜热加工制备成黑蒜。黑蒜可直接食用,无生食鲜大蒜的不愉快气味,口感软糯香甜。传统的黑蒜加工是在烘箱中经过一定温度(65°C-90°C)、湿度(60%-80%)和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新型益生菌发酵乳制品的研究开发
本项目获 2015 年中国专利金奖,2015 年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从上世纪 90 年代起开展了益生菌的大规模分离和筛选,得到了 20 多株具有重要益生功能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菌株。课题组应用以上优良菌种和核心技术, 陆续研发了畅优发酵乳、畅优 ST-III 乳酸菌饮料、莫斯利安常温酸奶等新型发酵乳制品,市场增长率达到 50%,实现销售收入 120 多亿元,不仅创造了良好的 经济效益,而且树立了科技创新、引领中国乳业健康成长的标杆。成果的技术指标、创新性与先进性 (1)系统评价了 26 株专利菌株及其发酵乳的保健功能,植物乳杆菌 ST-III 对胆固醇的去除率为 45.17%,乳酸片球菌 P9 对李斯特菌的抑制率达 48.2%;对15 株典型益生菌菌株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和精细图谱绘制,覆盖率达到 260 倍以上,完成 10 株典型菌株的比较基因组分析,发现 ST-III 的耐酸和耐盐的分子机制等。 (2)开发氢氧型弱碱性阴离子交换、细胞微囊固定化高密度培养技术,活菌数分别达到 1.0×1011 cfu/mL 和 2.7×1011 cfu/g 以上,开发陶瓷微滤膜浓缩装置,浓缩倍率达 50 倍以上。 (3)开发新型液氮深冷发酵剂,实现超浓缩发酵剂的瞬时造粒,菌体存活率达 99%;液芯包囊新型发酵剂,4℃保藏一年菌体浓度达 1011 -1012cfu/g;生物膜载体新型发酵剂,热风干燥的菌浓度达 1010 cfu/g。 (4)开发高剪切粘度损失控制和二次巴杀技术,打破酸奶无法长期常温存 放的难题,实现酸奶常温下 5 个月以上的货架期;开发益生菌协同发酵技术,首创了国内植物乳杆菌发酵乳制品,成为全球销量最大的植物乳杆菌发酵乳制品。针对优良菌株进行了系统的功能评价和二次开发,解析了专利菌的益生性状、 生理特性、遗传背景及环境因子作用规律。基于终产物抑制解除、损伤修复、生物膜培养和胶囊化保护等机制开发了载体保护、反馈抑制解除、抗环境胁迫等高密度培养技术,并开发了液氮深冷、液芯包囊、生物膜载体等新型发酵剂产品。 以产业化生产为导向,攻克了益生菌协同发酵、低温长时发酵、高剪切粘度控制及质构保持、二次巴氏杀菌等新型发酵技术及生产工艺。形成了益生菌发酵乳制品的系统生产技术体系,开发出了系列新型益生菌发酵乳产品并实现了产业化生产
江南大学 2021-04-11
水产品快速腌制及发酵技术
集成应用微生物发酵技术、低盐快速腌制技术、糟醉技术、绿色高效净化技 术、栅栏技术、低强度杀菌技术、新型包装技术等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对鱼类、泥螺等水产资源进行生物加工利用,开发香糟鱼、醉泥螺、发酵鱼糜、砂锅鱼头等系列深加工产品。 所生产产品既具有营养、美味等特色,又有安全、方便及保质期长等特点, 产品保质期达 6 个月以上,盐含量<3%,产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其技术水平整 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创新要点 (1)利用低盐快速腌制技术,实现快速、健康、安全生产; (2)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提高水产品的品质。
江南大学 2021-04-11
 - 酮戊二酸发酵法制备技术
-酮戊二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在食品、医药、化工和化妆品等行业都有 广泛应用。目前,工业上生产-酮戊二酸主要采用化学法,由于化学法合成-酮 戊二酸的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安全问题,在食品和化妆品的应用中受到限制。而微 生物发酵法正以其独特的优势:高产量、低能耗、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等受到 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微生物发酵法生产-酮戊二酸在食品、化妆品和保健品 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在 5 M3 发酵罐中-酮戊二酸的平均产量为 64.2 g/L,发酵周期平均为 154.7 hr,提取总收率平均为 89.1%。
江南大学 2021-04-11
低热值微生物多糖发酵生产
研发阶段/n内容简介:低热值微生物多糖是由霉菌产生的一种高分子多糖,可作为食品稳定剂、增粘剂和低热纤维素食品。目前只日本有生产,价格为2000~3000日元/公斤。我国有少量进口。该成果可直接进行工业化生产。这种产品的发酵生产已通过湖北省科技厅主持的鉴定,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居国内领先水平。主原料为淀粉质类农副产品,如稻米、玉米、土豆等,主要设备有发酵罐等。产业化所需投入资金:按年产500吨规模设计,总投资3000万元,其中设备投资约二千多万。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藠头多菌种低盐发酵技术
研发阶段/n藠头经腌(浸)制发酵后,清脆爽口,具有乳酸发酵的自然芳香,且营养丰富,并有多种药理作用,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我国生产的发酵藠头已出口到日本、韩国、东南亚及港澳等国家和地区,是我国传统的出口产品。但是由于我国藠头加工工艺落后,目前主要是以半成品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低。本项目首先研究了藠头自然浸泡发酵过程中乳酸菌的种类及其变化规律,从发酵蔬菜样品中分离鉴定得到了肠膜明串珠菌、小片球菌、植物乳杆菌和发酵乳杆菌等8个种。以这些菌株为复合菌种,探讨了低盐多菌种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及其代谢产物、氨基态氮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青砖茶清洁化快速渥堆发酵技术
研发阶段/n青砖茶清洁化快速渥堆发酵技术。  成果简介:传统青砖茶发酵生产周期特别长。原料渥堆时间在夏季要20-30天,在冬季一般为2个月以上;渥堆发酵好的原料进行大堆陈化时,至少需3个月以上的时间。前后算起来,传统青砖茶从原料到可以压制前,至少需耗时4-5个月以上。传统青砖茶整个发酵生产过程,清洁化程度低,占用生产空间严重,人工成本高,且发酵品质难以控制。通过应用本成果技术,青砖茶可以实现从原料到压制成砖,前后仅需20-30天。而且生产的青砖茶香气甜陈,汤色橙红明亮,滋味醇厚,品质优异。全程可以实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 9 10
  • ...
  • 22 2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