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全国高校科技成果对接服务平台-科技资源对接
对接国内外高校技术、人才、智库资源,通过“会展赛”科技创新平台以及“项目、人才、智库”大数据平台,整合引入高端智力资源,将创新要素引入地方、引入基层、引入企业。
云上高博会 2021-07-22
《2022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发布
2023年3月22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研究专家工作组发布《2022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以下简称《分析报告》),其中包含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榜单13个、高职院校大学生竞赛榜单11个、省份大学生竞赛榜单3个(附件1)。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3-03-22
人口流动驱动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的时空分布
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袁韵在导师指导下与国内外多名教授共同合作研究,于伦敦时间2020年4月29日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Nature)在线发表论文《人口流动驱动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的时空分布》(Population Flow Drives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COVID-19 in China)。该论文构建了“人口流动-风险源模型”,模型能利用有关人口流动的匿名整合数据准确预测新冠肺炎疫情的扩散时间和地域分布,便于决策者进行有效地风险评估和资源分配。在开发该模型时,研究人员基于匿名移动电话位移数据,对在2020年1月1日至1月24日期间武汉流出或途经武汉的11478484人次进行了分析,这些人口迁移至全国31个省的296个地级市。他们的研究显示,湖北省的封城举措是非常正确的,它能及时控制传染源的传播,有效降低了各地疫情的风险。此外,研究人员发现,根据2020年2月19日武汉外流人口的分布,能够准确预测到全国新冠病毒感染者的相关频率和地理位置分布。此外,通过“人口流动-风险源模型”衍生出的一个疫情发展的基准趋势和一个指数,可以用来评估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地区新冠病毒传播的风险。与大多数流行病学预测模型不同的是,他们团队构建的模型基于人口的实际流动情况来预测疫情的地域分布和传播趋势。对于新冠肺炎疫情,该模型至少提前一周预测了全国范围内的病例感染情况和地理分布。团队的研究结果能够对各地疫情风险的大小进行预警,并探测出社区传播严重的地区,在疫情发展的早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以便其能够及时采取应急措施。论文作者在摘要中提到,任何国家的决策者都可以使用这种方法,利用现有的人口流动数据进行快速而准确的风险评估,并在疫情爆发之前规划有限的资源分配。本文的作者之一,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尼古拉斯·克里斯塔斯基称:“这项研究结果揭示了中国有关新冠病毒案例报告的准确性,从不同来源获得的完全不同的信息(移动通信显示的人口流动)可以很好地预测病例数,这符合流行病学的预期(至少在2月19日之前)。”该项研究发布后,国际上有BBC等30多个新闻媒体报道,国内媒体也有许多报道,其中,央视国际电视CGTN、中国日报、中国科学报、环球时报、文汇报、中新网等政府官方媒体都强调了这项研究对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意义。除了文章本身的学术贡献之外,该项研究也表明,中国的疫情研究是国际合作并且是公开透明的:论文于2020年2月18日提交至世界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并传递给相关的国际机构,第一时间与世界分享了我国抗击疫情的经验。此外,通过论文可以看出,我国武汉以外的疫情数据是有时空规律的,与第三方的手机流动性数据完全契合,以学术证据反驳了国际上的某些谣言和诽谤。
西南交通大学 2021-04-11
全国最大的“医社联动”新型健康助老公益团队
翱翔社工为解决这些健康养老问题,创新运用“12345”模式,坚持“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的1个理念,以居民健康档案为载体,将医院治疗和社区康养2个阶段贯穿打通,面向居民、社区和医院3个服务群体提供专业服务。 一、项目进展 已注册社会组织 二、企业信息 企业名称 成都市锦江区翱翔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企业法人 宋利棠 注册时间 2013.12.2 注册所在省市 四川省成都市 组织机构代码 525101040833020469 经营范围 开展社区融合发展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提供社会工作专业及志愿服务培训(非招生类);开展社会工作专业课题研究、宣传及交流活动。 企业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天仙桥北街10号 获投资情况 1200万 三、负责人及成员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入学/毕业时间 曾娅 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 2020/2022 黄崟 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 2021/2023 杜舒舒 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 2018/2022 四、指导教师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职务/职称 研究方向 平凯 法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 辅导员/助教 思想政治教育 五、项目简介 伴随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患病老人数量众多,健康助老相关的社会问题日渐突出,涌现出居民和家庭养老负担加重、人均医疗资源匮乏、医院医患纠纷压力大、社区养老资源和能力不足,养老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翱翔社工为解决这些健康养老问题,创新运用“12345”模式,坚持“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的1个理念,以居民健康档案为载体,将医院治疗和社区康养2个阶段贯穿打通,面向居民、社区和医院3个服务群体提供专业服务,开展实务实践、志愿管理、学术研究、孵化培育4项工作,实现团队、医院、社会、政府和社区的5方联动,构建新型的健康助老公益生态体系,致力于让中国更多老年人享受健康助老服务。 机构拥有一支由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医学博士、高校以及行业的专家学者、超过30年医务社工服务经验的资深医务社工等组成的强大专家顾问团队,15名核心专业人才,4项创新实务服务模式的专利版权。在这8年服务的坚守下,形成了“社工+志愿者+医生”的全方位服务体系,创造了上亿的社会价值。已经获得过各级政府购买服务,以及多个基金和部分企业的支持。机构的服务也受到人们日报、人民网、学习强国、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中国社会工作等多个媒体期刊的报道。
西南石油大学 2022-08-01
全国高校科技成果对接服务平台-产学研深度合作
围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地方亟需发展产业的技术及人才需求,面向区域、产业、企业、政府等不同受众,量身定制专场活动,提供校地合作、校企合作、会地合作以及“揭榜挂帅”服务,深度对接全国高校创新资源。
云上高博会 2021-07-22
Uchallenge“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演讲/写作/阅读大赛
大赛以培养国际化人才为目标,融入学术性、思辨性、创造性等关键要素,提升学生语言、思维、跨文化交际及分析解决问题等多种能力。演讲、写作、阅读三大赛事均入围高教学会发布的2019全国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
北京外研在线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2021-02-01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校座落于具有良好科技文化教育氛围的四川省第二大城市,中国唯一科技城——绵阳。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自1958年创建以来,已发展成为四川省同类高职高专规模最大、设置专业最多、建校历史最久、唯一的医学专科学校;面向全国1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在校学生1.3万人,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已培养出的8万多名毕业生绝大多数成为了我省医疗卫生一线骨干力量,如第44届南丁格尔奖的获得者、原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护理部主任成翼娟教授,全国著名小儿推拿专家、成都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廖品东教授等就是其中的杰出的代表。 学校校园现占地面积840余亩,总建筑面积39万余平方米;有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的专业实训基地3个,学科实训实验室119个;有适用图书33.6万册,建有现代的电子图书系统。 学校现有直属附属医院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8所、教学医院28所,有省内外实习基地141个。附属绵阳市中医医院是四川省地市级首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全国中医院信息化示范单位,其中建成国家级临床重点学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2个;附属富临医院是全省首家建成的民营“二级甲等”综合医院。 学校现有教职工570人,其中专任教师412人,正高职称49人、副高职称224人,具硕士、博士学位教师198人;有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2人;四川省十大名中医2人、四川省名中医8人;绵阳市级拔尖人才6人。 近五年来,学校承担市厅级以上科研课题14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1380余篇;其中两项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立项资助,多项研究成果分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和绵阳市科技进步奖。学校教师主编、参编了全国和省级教材、教参共158本。 学校设置有临床医学类、护理类、药学类、医学技术类、卫生管理类、制药技术类、农业技术类、市场营销类共8个专业类别,包含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中医骨伤、针灸推拿5个处方专业以及护理、助产、医学检验技术、口腔医学技术、中药制药技术、医疗美容技术、康复治疗技术、中药、药学、公共卫生管理、中草药栽培技术、医药营销等12个非处方专业,共计18个专业。 为满足学生继续深造的愿望,我校与西南医科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联合举办了全日制普通专科生的专升本教育;与四川大学联合开办了护理、中药自考本科助学班,与成都医学院联合开办了检验自考本科助学班,与成都中医药大学联合开办了成人本科教育。 学校坚持开门、开放办学,与韩国江原大学、俄罗斯传统医学研究院、台湾大仁科技大学等建立了校际合作办学关系,在英国、台湾、北京、辽宁、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都建有毕业生实习就业实训基地,为学生成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经过59载的风雨兼程,学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支持下,办学特色鲜明、办学优势汇集;相继获得“全省平安校园”优秀单位、“全省资助公益单位征集优秀组织奖,团中央“中国百个优秀青年志愿者服务集体”、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优秀奖”等荣誉称号。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施“健康中国”的战略进程中,学校正抢抓这一历史机遇及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中国科技城建设的契机,转变观念、创新机制,坚持中西医并重,树立“人才强校”、“质量兴校”、“特色办校”、“文化立校”的办学理念,以一流的规划、一流的建设、一流的管理为宗旨,努力培养技能型、应用型、服务型、创新型专业化人才,为服务西部教育强省和人才高地、服务中国科技城建设与城乡群众健康作出新的贡献而团结奋斗!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2021-02-01
六盘水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全称:六盘水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办学层次:普通高等教育学校性质:公办学校地址: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双水街道办事处以朵居民委员会以朵大道160号(六盘水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邮编:553001)。学校情况简介:六盘水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2018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并通过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专科院校。学校以全日制普通专科教育为主,同时举办中等师范教育。学科门类有幼儿师范类、艺术类和信息技术类。学校地处“中国凉都”六盘水双水城区,占地面积934.17亩,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总投资11.7亿元。校园青山环绕、绿树掩映、绿草如茵。学校办学初期规模为3000人,现开设有学前教育、现代教育技术、早期教育及舞蹈教育等九个专科专业。学校在做优学前教育专业、早期教育及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基础上,做强艺术设计、美术和舞蹈教育等其它专业,培养具有深厚人文情怀、严谨科学态度、创新发展精神、教学实践能力扎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
六盘水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21-02-01
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被誉为“幼儿教师的摇篮,艺术人才的沃土”的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创建于1980年,坐落在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经济快速发展“金三角”的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前身为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学校和伊克昭盟艺术学校。2012年10月升格为高等专科学校,并于2013年秋季开始培养大专学历学生。建校以来,学校共培养各类幼儿园、小学教师和艺术人才12000余人,广大毕业生已成为区内外幼儿教育战线和各类文艺团体的骨干力量。 学校占地面积300亩,建筑面积95382平方米,教学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学习生活条件优越,是内蒙古自治区一流的富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化高等专科学校。现学校固定资产总值达4.8亿元,教学楼、琴乐楼、演艺厅、图书楼、公寓楼、餐饮楼、培训中心、办公楼一应俱全。实训实习设备逐渐齐全,校内外实训基地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现拥有设施齐全的理化生物实验室和全市一流的心理咨询室,微格教室、模拟幼儿园教室及各类艺术实训教室80间,完全满足学生校内实训的需要。学校还拥有计算机750台,现代化多媒体设备80套,校园网络全部开通,学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第一期工程已初步完成,可实现环境数字化、管理数字化、教学数字化。学校藏书也大幅增加,特别是近三年,先后购置了近十万册纸质图书,现有电子图书36万册,纸质图书22万册。学校各类教学仪器设备购置齐全,总值3850万元,生均1.15万元。学校硬件设施已经完全达到国家高等专科院校的标准。 学校坚持以专业建设为龙头,突出民族特色、幼教特色、艺术特色,以高等师范专科教育为主导,兼顾中专类教育,积极发展民族教育、高等教育,适当开展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学校设有学前教育系、美术系、音乐系和公共基础部。现大专学历开设三大类13个专业:学前教育、美术教育、音乐教育、舞蹈教育、英语教育、音乐表演、动漫设计、早期教育、艺术教育、特殊教育、舞蹈表演、小学教育、民族传统技艺,分别开设蒙古语和汉语授课班。中专学历专业有幼儿教育、艺术教育(包括舞蹈、声乐、器乐、美术)、动漫设计等。我校教职工265名,专任教师232人,其中硕士78名,博士1名,在读博士2名;高级讲师65名,其中副教授11名,高校讲师108名;高校教师资格证获得者194名,双师型教师115名。我校教学班级96个,注册学生共4460人,校本部学生3502人,其中大专1953人,五年制高职中专段1084人,中专465人,中专共1549人。近年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校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在98﹪以上,得到社会的好评和学生以及家长的认可。 学校办学条件优越,教学设施设备完善,师资力量雄厚,办学规模逐年扩大,毕业生就业形势好。学校每年投资增添教学设备,同时也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教学水平逐步提升。学校注重教育教学常规,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对常规工作常抓不懈,做到了高标准、严要求,建立了良好的教学秩序;根据不同学历及不同专业的特点,及时更新各科教材,并保障教材内容的新颖性,时代性和实用性;根据地方特点和本地实际补充了蒙语授课班和艺术类专业的一定数量的校本教材;推行“学分制”,实施弹性教学;注重学生的见习、实践、实习工作。先后建成多个校外实训基地;加大投资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累计投资近千万元;积极开展各类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为他们提供展现自我、全面发展的舞台。 作为一所艺术特色学校,我校特别注重艺术教育,学校多功能演艺厅本年度上演各类演出20场次,每年举办“呼和腾格尔”艺术节,为全校师生献上精彩的艺术盛宴。学校还组织学生参加自治区级、市级比赛,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近年来,我校师生先后参与了第10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闭幕式、第三届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大会暨首届鄂尔多斯国际创意文化大会等大型活动的开闭幕式演出,得到各界一致好评。 科研方面,我校先后完成十多项国家级课题,二十多项项自治区级课题;编译出版十多本教材及著作。教师在国家级、自治区级期刊中发表论文200多篇,学校还自己编辑出版的校刊。 德育工作方面,学校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实现德育工作生活化、序列化、特色化。学生管理方面,继续采取封闭式管理措施,并且强化学生教育,完善学生管理制度。进一步强化校园安全工作。学校从2007年开始实施校级领导、环节干部24小时值班制度,把校园安全始终放在重要位置上来。近年来,学生遵纪守法,违法犯罪率为零,形成良好的学风、班风和校风。 今日的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将秉承优良办学传统,按照“开拓创新、争先进位”的跨越式发展思路,凝心聚力,集成创新,团结奋进,坚持快速发展、特色发展、内涵发展、和谐发展,力争早日升格为师范学院,为高等教育、民族教育贡献力量!
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21-02-01
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关于国家重点实验室在2022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开展公众开放活动的通知
按照国务院规定,2022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将于5月21日至30日举办。今年全国科技活动周的主题为“走进科技你我同行”,旨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出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宣传科技创新成果,开展科技为民服务活动。
科技部基础研究司 2022-05-09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3 34 35
  • ...
  • 286 28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