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十二烷酰魔芋葡甘聚糖磺酸钠的制备
研发阶段/n内容简介:应用现代酶化工高新技术,将魔芋精粉中的葡甘聚糖深度开发成功能食品的一种新型强化剂(简称KGMLR)。产品具有增稠、保水、协同、稳定、成膜及乳化等多种非离子性水溶胶性能,其分子量为10000-8000,粘度(2%溶液)30-40Pas,25%热水溶液(80℃)而易形成白色凝胶,在混合料/水界面上产生活性,适当的配比可形成微胶囊的乳浊液,低浓度水溶液呈半乳浊状。在高温喷雾或低温冷冻中,既不会对其混合料的粘度有影响,又能使得成品更加均匀和细腻。在混合料中添加低浓度KGMLR,可以调节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N-苯基马来酰亚胺(N-PMI) 合成技术(产品)
成果简介:N-苯基马来酰亚胺是用途广泛的精细化工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橡 胶改性剂、海洋防污剂,并可作为抗菌剂、杀虫剂和多种农药的合成中间体。N-PMI 的最大宗的应用是作为高性能塑料(如:耐热 ABS 树脂、耐热 PP、耐 候性高强度 PVC)的热稳定剂和耐热添加剂。N-PMI 的市场需求巨大,用量 增长迅速,是极具市场前景的重要精细化工产品。本 N-PMI合成采用自有技 术,降低酸性催化剂使用量,降低反应温度,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生产安全 性和效率。使 N-PMI 的产率达到90%以上,纯度大于 9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评估基因编辑工具酶的新方法以及高保真的新基因编辑酶
CRISPR/Cas9 (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 and CRISPR-associated proteins)是目前最常用的基因编辑工具酶,在科研领域被广泛应用,而在临床方面的应用因为其脱靶活性一度停滞不前。它通过guide RNA(gRNA)与靶向DNA序列的配对,从而将Cas9锚定在靶向基因并诱导产生DNA双链断裂(DSB)。在基因编辑诱发的DSB的修复过程中,一定几率会产生基因突变或者外源DNA片段的插入,从而达到基因编辑的目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一个好的基因编辑酶Cas9需要同时满足高效切割靶位点、低脱靶活性和低染色体异常三个特点。目前在这三个方面,有一部分基于PCR的方法用于估算基因编辑效率,但其结果可靠性有待提高;有一些基于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可以在体内或者体外检测基因编辑酶的脱靶活性;尚无系统的可定量的测量基因组异常结构的方法。本项目开发了一种新的方法,可以用来同时定量检测Cas9编辑效率和脱靶活性以及编辑引起的染色体异常结构,即primer-extension-mediated sequencing(PEM-seq)。这是对基因编辑和DNA损伤修复等领域都有巨大促进作用的新技术。与此同时,该项目包括了该团队利用PEM-seq筛选出的一个相比于现有Cas9变体具有更低脱靶活性且与野生型Cas9切割效率相当的Cas9变体further enhanced Cas9 (FeCas9)。
北京大学 2021-02-01
一种基于柔顺机构的 3 维微力传感器的敏感元件
主要技术要点(创新点) : 采用空间 3-UPU 柔顺并联机构作为结构类型,与传统微力传感器的敏感元件相比,具有高精度、高强度、无累积误差等优点; 3 个支链相互垂直放置,并且每 1 条支链能感受某一方向的力,同时不会影响其他支链的悬臂梁的应变,具有 3 维解耦力传感特点; 采用 3-UPU 柔顺并联结构具有高固有频率,具有频宽范围大的特点; 采用 2 对对称的悬臂梁的应变形成全桥式电路作为输出,具有温度不敏感的特点。项目背景:随着精密工程技术、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及微/纳米技术等的研究,微传感器技术得到极大发展,特别是微力传感器,在各种微操作过程中执行对微接触力的检测,实现力-位移或力-视觉等混合控制,对提高微操作系统的精度起到了重要作用。该成果来源于胡俊峰副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柔顺机构的智能微操作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研究》。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5-04
3D打印具有缓释抗菌功能的骨组织工程支架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打印具有缓释抗菌功能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及制备方法,它是由多孔磷酸钙材料与海藻酸钠原位交联而成,同时负载黄连素。该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通过在打印墨水中掺加黄连素药物,使得支架兼具抗菌和促成骨的功能,最终通过3D打印和后处理方式调控支架孔结构、通过改变氯化钙交联剂的浓度和交联时间调控支架交联度,以及通过改变药物浓度调控支架载药量来实现该支架的药物缓释效果。
清华大学 2021-04-10
一种 Al2O3-TiN 多孔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传统的Al2O3-TiN复合材料制备设备及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下,成本高,不利于 复合材料的推广应用。本发明将两种粒径不同的Al2O3粗细颗粒作为骨料,α-Al2O3、 TiO2、Al粉作为细粉按比例混合模压,采用流动氮气气氛下常压原位反应烧结。在合理 的升温速率、合理的烧结温度以及保温时间下制备Al2O3-TiN多孔陶瓷材料。用金属作 结合剂取代传统烧结结合,可以降低制品的烧结温度,烧结后制品中的金属与原料中的 物质原位反应形成难熔化合物。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Bi2Te3薄片/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Bi2Te3薄片/石墨烯复合材料,由微米级Bi2Te3薄片和石墨烯组成。由于石墨烯的分散、承载及隔离作用,可有效阻止微米Bi2Te3薄片在热处理过程中的烧结,以保持晶界对声子的有效散射,对提高Bi2Te3材料的热电性能具有重大意义。该复合材料可作为热电材料。本发明还公开了该复合材料的一步水热法或一步溶剂热法的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周期短、能耗低等优点。
浙江大学 2021-04-11
可注射干细胞 3D 微组织治疗实现微创高效再生医学
以组织工程和干细胞治疗为代表的再生医学是现代医学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有望成为继药物和器械治疗之后下一个医疗健康行业的支柱产业。再生医学已在临床成功地用于皮肤再生,关节软骨重建,肌腱、脊髓损伤修复,免疫系统功能重建等,并在治疗疑难病症(如遗传性疾病和心血管类疾病)和各类器官组织(如神经、肝脏、心脏、胰腺等)修复和再生的动物模型和临床试验中显示出良好效果。3D 微组织疗法目前在科研领域内,也在大动物(犬)椎间盘蜕变、小动物(鼠)皮肤损伤及小动物(鼠)肝衰竭等模型中得到有力验证。这种可注射3D 微组织平台技术可辅助各种类型的细胞治疗和组织 再生,有望像药物传递对于药物治疗一样在细胞治疗领域产生广泛而重大的影响。其潜在市场主要是各大 医院和医疗机构,将成为未来治疗重大疑难疾病的利器。
清华大学 2021-04-11
一种 Al2O3-TiN 多孔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传统的Al2O3-TiN复合材料制备设备及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下,成本高,不利于复合材料的推广应用。本发明将两种粒径不同的Al2O3粗细颗粒作为骨料,α-Al2O3、TiO2、Al粉作为细粉按比例混合模压,采用流动氮气气氛下常压原位反应烧结。在合理的升温速率、合理的烧结温度以及保温时间下制备Al2O3-TiN多孔陶瓷材料。用金属作结合剂取代传统烧结结合,可以降低制品的烧结温度,烧结后制品中的金属与原料中的物质原位反应形成难熔化合物。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5-07
Celsr3|Emx1小鼠运动相关神经结构的代偿及其细胞分子机制
背景:脑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功能恢复仍然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脊髓损伤后代偿性轴突侧芽生长能部分恢复肢体自发性运动,但肢体技巧性运动高度依赖皮质脊髓束的完整性。前期研究发现高度选择性皮质脊髓束完全剥夺动物模型(Celsr3|Emx1小鼠)各种运动功能完全正常,提示神经网络具有很强的自发可塑性,其在运功功能的恢复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暨南大学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1 72 73
  • ...
  • 192 19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