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征程®5
高性能大算力整车智能计算平台 征程®5 是地平线第三代车规级产品,也是国内首颗遵循 ISO 26262 功能安全认证流程开发,并通过ASIL-B 认证的车规级AI芯片;⁣基于最新的地平线BPU® 贝叶斯架构设计,可提供高达128TOPS等效算力;外部接口丰富,可接入超过16路高清视频输入;依托强大异构计算资源,不仅适用于最先进图像感知算法加速,还可支持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多传感器融合;支持预测规划以及H.265/JPEG实时编解码,是面向高级别自动驾驶及智能座舱量产的理想选择。
北京地平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22-02-28
Matrix®5
Matrix®5 是业界领先的面向下一代软件定义汽车的中央AI计算平台。Matrix 5 将助力Tier1,ODM以及OEM客户完全释放AI潜能,打造出极具竞争力的解决方案,应对高阶自动驾驶以及智能座舱多模人机交互HMI的多样化需求。
北京地平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22-02-28
基于5S技术的作物生产力监测及智能化应用系统
该成果运用 5S 技术和数学建模技术,构建作物产量及长势预测模型,同时构建了土壤有机质及冠层主要营养元素的监测模型。并基于网络技术开发了新农村信息化平台。
扬州大学 2021-04-14
无线终端设备指纹接入认证技术
物理指纹是通信设备发射信号所携带的设备指纹,具有唯一性和难以克隆性。基于通信设备内生的“设备指纹”特征,在物理层实现通信系统的接入认证。由于设备指纹具有唯一性,不可复制性以及稳定性,攻击者很难仿冒出相似的设备指纹特征。该技术可以有效抵御伪造及篡改攻击。基于物理指纹的目标身份识别及接入认证可以解决未来大规模物联网中的设备身份识别及认证问题。此外,该技术还可以在核心重点网络中实现基于物理层的安全防御加固,有效保障通信系统运行安全。技术创新点及参数当前主流安全厂家的无线网络接入系统的安全子系统(如WIDS无线入侵检测系统)广泛采用了白名单、黑名单的方法对无线接入设备的链路层以上身份标识(如MAC地址、BSSID、IP地址等)进行认证。然而设备的链路层以上身份标识是易于伪造的,这就使得单一针对身份标识的防护容易失效,安全防护程度不高。因而,保障无线接入安全性一直是个难题。基于物理指纹的设备认证是另一种无线设备认证方法,即在基站侧通过提取无线设备发送的信号中包含的设备指纹特征来进行设备认证。这种方法无需改造和配置现有的无线终端与基站设备,而是仅需要附加一套无线设备指纹提取设备与无线接入管理设备,就可以达到鉴别伪造的链路层身份标识、并管控非法接入的目的。通过提取无线终端的设备指纹,在局端进行指纹识别与匹配。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可以通过无线电磁波提取其发射设备的射频特征。就像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指纹一样,每个射频设备的硬件也会有差异,这种射频硬件上的差异被称为“无线设备指纹”。这种硬件上的差异会反映在电磁波信号中,通过分析接收到的射频信号可以提取出设备的特征。如图所示的为典型的数字无线电发射机结构。数字信号经过数模转化后就会存在着I/Q两路的不平衡。此外,发射端的滤波器的通带内部平坦也会将滤波器独特的频率响应特征寄生在发射信号内。由于发射机RF本振的偏移,其发射的信号进行上变频后将不可避免的产生载波频率的偏差。此外,功放的非线性,天线的耦合差别都会对发射的信号产生独特的影响。
东南大学 2021-04-11
飞行器舱内智能无线互联技术
1.1主要用途 目前,各类运载器、飞行器、航空器内部信息主要依赖有线电缆传输。大量的线缆和接插件一方面占据了有效载荷的重量和空间;另一方面因为插接件带来可靠性的下降;此外电缆网属于定制产品,延长了型号研发的周期。 本技术成果主要面向飞行器内部高可靠数据传输的需求,开发了一套专用的无线通信解决方案,实现无缆化的信息传输,具体有以下三方面的用途: (1)实现伺服控制回路信令的无线传输,在保证低时延高可靠的信令传输的前提下,减少控制回路中穿舱段的多级接插件数量和电缆长度,提高系统可靠性。 (2)实现舱内图像设备到到主控计算机高吞吐量视频数据的无线传输,省去高速通信电缆及其接专用插件。 (3)实现舱内无线传感器网络,实现集成变送器的小型化无线收发器,大幅度传感器电缆、省去变送器一级信号和供电缆,大幅度降低传感网络系统的重量。 采用无线化传输技术,能够大幅降低电缆和接插件接点的数量、节省专用线缆网定制周期、省下空间和重量,提高飞行器有效载荷或战斗部作战能力,并在恶劣振动环境下提高整个系统可靠性。 1.2技术特点及优势 该技术不同于通用的无线数传或者无线传感网络,其优势在于: (1)物理层采用超宽带UWB传输技术,具有高传输可靠性; (2)具有低延迟以及高时延确定性; (3)从物理层开始,专门设计的一套专用的、可靠通信架构; (4)<1mW发射功率,对其他设备干扰小(接近于环境本底); (5)技术成熟度已达5-6级,可靠性经过实际飞行验证。 图片(a) 无线传输节点样机 图片(b) 经受发动机尾段恶劣环境试车考验 图片(c) 2018年5月,在OS-X火箭上进行舵机信令无缆传输验证 图片(d) 央视新闻报道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2-11-18
量子保密通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及其同事徐飞虎、张强,与清华大学马雄峰、多伦多大学Hoi-Kwong Lo等,应邀在囯际物理学权威综述期刊、美国物理学会的《现代物理评论》上发表题为“基于现实器件的安全量子密钥分发”的长篇综述论文。该论文系统阐述了量子密码的原理、理论和实验技术,并指出,经过全球学术界三十余年的共同努力,现实条件下量子密码的安全性已经建立起来,尤其是测量器件无关等量子密钥分发协议的提出,彻底关闭了量子密码在物理实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性风险,为实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1-12
卫星通信
卫星通信是海格通信重要的战略发展领域之一,致力于卫星通信系统、卫星广播系统、卫星通信地球站、卫星通信天线/射频部件等领域的技术研究、产品开发、销售及售后服务。已形成卫星通信系统、数据广播系统、卫星手持设备、背负站、动中通系列天线、便携式静中通系列天线等产品。能为客户提供卫星宽带通信、卫星应急通信、卫星广播等解决方案。 用户涵盖政府、海洋运输、海洋管理、气象监测等部门。目前,海格通信是中国卫星通信用户协会理事、中国通信协会卫星通信专业委员会主要会员单位。
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1-02-01
网络通信
海格通信的网络通信领域以系统集成和技术总体为目标,致力于有/无线通信网络、融合通信系统等通信网络产品的开发、系统建设与维护。在固定和机动专业通信领域能够为用户提供综合通信网络解决方案及服务。 为适应网络承载IP化、业务融合软件化的技术发展趋势,海格通信围绕用户对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的需求,在核心技术积累、基础通信设备研发和技术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展壮大,将成为专业通信领域杰出的系统服务商。
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1-02-01
城市轨道交通基于通信的CBTC系统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是确保列车行车安全和高效运营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BTC)是列控技术的发展方向。     该成果应用之前,此项关键技术装备全部依赖引进。在国家有关部委及北京市持续支持下,本项目瞄准城轨交通安全高效运营的重大需求,历经十多年努力,突破了CBTC核心技术,为城轨交通建设、安全高效运营提供了技术支撑。      主要创新点:     1.提出了基于列车运行复杂场景的失效传播模型和涵盖全生命周期的系统设计开发方法,构建了满足CENELEC标准的最高安全完善度等级SIL4的安全保障管理体系和集成研发平台,研制了车载和地面两个信号专用、可移植的安全计算机平台以及CBTC整套技术装备。整套产品和应用工程均通过了国际独立第三方SIL4级安全认证,属我国首次。      2.提出了基于移动闭塞的CBTC系统设计理论与方法,攻克了列车安全防护技术和最佳化自动驾驶技术,实现了列车最小间隔90秒的安全追踪、平稳运行和精确停车。      3.提出了多模通信方式的融合方法、通信参数自适应优化策略、专用安全通信协议(SFP)和数据传输冗余网络结构,在世界上首次研制了兼容无线自由波、漏泄波导管、漏泄电缆等三种传输方式的车地通信设备,实现了不同传输媒质间无缝切换,保证了复杂线路条件下安全数据的可信传输。     4.构建了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完备性测试案例库(包含12.4万条测试案例),提出基于最小系统的仿真测试方法,开发了硬件在环的CBTC系统仿真测试平台,实现了虚实互换和虚实互控的系统功能与故障注入测试验证,降低了现场调试安全风险,减少了现场测试工作量。      项目共形成国家标准2项;申请发明专利50项,其中已授权25项;软件著作权111项;获2010年度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自2008年,先后在大连快轨3号线、北京亦庄线、昌平线及重庆单轨3号线运用,所控制的79组列车已累计安全运行1974.6万公里。运营考核表明,自主研发的CBTC系统技术先进、安全可靠,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际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使我国成为世界第四个掌握该项技术的国家,迫使引进系统降价30%。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通信网络社团结构可视化分析系统
通信网络社团结构可视化分析系统将各种算法分析得出的数据结果用可视化技术展示在前台。数据的可视化展示界面可以放 大和缩小;展示界面 可以在全屏与非全屏 之间切换;系统的可 视化展示结果是用户 交互形的,用户可以 点击可视化界面的节 点或连线来操控数据 展示图。该系统用不 同的图形展示方式展 示结果数据,方便数 据分析人员直观快速 地分析海量数据,并 且得出重要的分析结 论。
电子科技大学 2015-02-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2 93 94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