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CO2分离膜制备技术
用于CO2分离的膜技术在天然气、沼气的净化,三次采油中的CO2回收,密闭空间中的CO2 脱除以及减轻温室效应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性前景。与传统的CO2分离技术相比,膜分离方法具有投资少,能耗低,环境友好,设备简单紧凑、节约空间、高效灵活、易于操作等优点,而且CO2浓度越高,膜法分离越经济,即使CO2浓度低于5%,用膜法的费用也仅为吸收法的64.7%。可以用于脱除酸性气体的膜主要有液膜、无机膜和高分子膜,实际应用中满足气体分离要求的目前只有高分子膜。但普通的高分子膜也存在高的渗透性和选择性不能兼得的缺点。含有固定载体的促进传递膜兼具液膜和普通高分子膜的优势,能同时具有高的分离系数和透过速率,而且稳定性好,是一类很有发展前途的气体分离膜,已引起国际上研究者们的极大关注。本研究成果合成了几种对CO2具有促进传递作用的固定载体膜材料,通过载体与CO2的相互作用促进CO2在膜内的传递,因而具有较高的渗透选择性。同时由于载体是以化学键固定在高分子上,因此具有很好的稳定性。本成果以自主开发的固定载体膜材料为分离层,以多种材质的超滤膜为基膜,制备了用于CO2分离的固定载体复合膜。所研制的复合膜,其CO2/CH4透过分离性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天津大学 2023-05-10
便携式红外线CO/CO2气体分析仪
本仪器符合GB/T18204.2-2014《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2部分:化学污染物》、GBZ/T300.37-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37部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和GB/T9801-1988《空气质量一氧化碳的测定非分散红外法》的国家标准;符合HJ/T44-1999《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一氧化碳的测定非色散红外吸收法》的生态环境部标准。 本仪器符合JJG635-2011《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红外线气体分析器》的国家计量检定规程,主要的技术指标符合国家二级仪表的技术要求,可以取得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检定证书(检定结论:合格,该仪器符合二级技术要求)。 本仪器内置式调零过滤器、六通阀切换调零与测量,操作简便灵活。 本仪器可以定制测量范围。
北京市华云分析仪器研究所有限公司 2021-12-08
超临界CO2提取提纯技术和设备
超临界CO2技术是利用CO2在临界点附近所具有的特殊溶解能力而实现的关于物质提取分离、纯化、结晶等技术。超临界CO2提取提纯技术作为一门化工分离方法,对于用一般传统分离方法难以解决的大分子量、高沸点、热敏性物质的分离更显示出其独特的优点,对于从天然植物中提取有效成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植物有效成分是一个可再生的天然资源。植物有效成分的特点是成分复杂,有效成分含量 低,有效成分因结构和成分的不同,提取的方法和手段也有所不同。常用的提取溶剂有水和有机溶剂,常用的有机溶剂有甲醇、乙醇和丙酮等。若采用CO2提取天然植物有效成分如香料或色素等用作食品原料和添加剂,可保持原有的香气特征或色泽,产品没有机溶剂残留,大大提高产品品质和质量。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2-01
超临界 CO2 萃取蜂胶有效成分
研究内容 :蜂胶是一种天然保健食品资源。蜂胶含有多种有效成分与 活性物质,是一种珍贵的蜜蜂产品。蜂胶的主要保健功能有:免疫调节、 改善睡眠、调节血脂、调节血糖、保护肝脏、抑制肿瘤等,其中免疫调节 是蜂胶的基础保健功能。 工艺流程 :采用超临界 CO2 萃取技术可以提取蜂胶中脂溶性有效成 分,萃取工艺如下:原料蜂胶 →脱蜡 →冷冻 →粉碎→过筛 →混合 →装料 → 超临界萃取 →CO2 蜂胶
南昌大学 2021-04-14
红外CO2评估板C20EV
产品详细介绍红外CO2评估板C20EV 可检测CO2浓度0~100%,温度0~45度。评估板9V供电,可手动调零。LCD显示CO2浓度和温度,可通过RS232与计算机进行通信,读取CO2浓度、环境温度、传感器温度等参数,通过配套软件可直观读取数据或调零。 整个评估板包括:CO2 Sensor support PCB(可单独提供)和带有LCD 显示的评估板。 检测CO2浓度:0~100% 检测温度范围:0~45度 传感器尺寸: ф20*16mm 支撑板尺寸:40*25mm  
深圳市新世联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基于切换式填充床反应器的CO2循环脱除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切换式填充床反应器的CO2循环脱除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填充床反应器,各个填充床反应器下部的进口端分别与烟气进气管路、燃料气进气管路、氧气进气管路相连接,各个填充床反应器上部的出口端分别与脱除CO2后烟气排气管路、CO2富集烟气排气管路相连接,所述烟气进气管路、燃料气进气管路、氧气进气管路、脱除CO2后烟气排气管路、CO2富集烟气排气管路与填充床反应器的进口端、出口端之间分别设有启闭控制阀门。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固定填充床作为反应装置,规避流化床反应器存在的系统复杂、物料分离输运操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超临界CO2萃取天然物质活性成分
传统的提取物质中有效成份的方法,如水蒸汽蒸馏法、减压蒸馏法、溶剂萃取法等,其工艺复杂、产品纯度不高,而且易残留有害物质。超临界流体萃取是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 它是利用流体在超临界状态时具有密度大、粘度小、扩散系数大等优良的传质特性而成功开发的。它具有提取率高、产品纯度好、流程简单、能耗低等优点。CO2- SFE技术由于温度低, 且系统密闭, 可大量保存对热不稳定及易氧化的挥发性成分, 为中药挥发性成分的提取分离提供了目前最先进的方法。用超临界CO2萃取法可以从许多种植物中提取其有效成分,而这些成分过去用化学方法是提取不出来的。这项技术除了用在化工、医药等行业外,还可用在烟草、香料、食品等方面。如食品中,可以用来去除咖啡、茶叶中的咖啡因,可提取大蒜素、胚芽油、沙棘油、植物油以及医药用的鸦片、阿托品、人参素及银杏叶、紫杉中的有价值成分。可见这项技术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特点 1.萃取和分离合二为一,当饱含溶解物的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流经分离器时,由于压力下降使得CO2与萃取物迅速成为两相(气液分离)而立即分开,不存在物料的相变过程,不需回收溶剂, 操作方便;不仅萃取效率高,而且能耗较少,节约成本。  2.压力和温度都可以成为调节萃取过程的参数。临界点附近,温度压力的微小变化,都会引起CO2密度显著变化,从而引起待萃物的溶解度发生变化,可通过控制温度或压力的方法达到萃取目的。压力固定,改变温度可将物质分离;反之温度固定,降低压力使萃取物分离;因此工艺流程短、耗时少。对环境无污染,萃取流体可循环使用,真正实现生产过程绿色化。  3.萃取温度低, CO2的临界温度为31.265℃ ,临界压力为 7.18MPa, 可以有效地防止热敏性成分的氧化和逸散,完整保留生物活性,而且能把高沸点,低挥发渡、易热解的物质在其沸点温度以下萃取出来。  4. 临界CO2 流体常态下是气体, 无毒, 与萃取成分分离后, 完全没有溶剂的残留, 有效地避免了传统提取条件下溶剂毒性的残留。同时也防止了提取过程对人体的毒害和对环境的污染, 100%的纯天然。 5.超临界流体的极性可以改变, 一定温度条件下, 只要改变压力或加入适宜的夹带剂即可提取不同极性的物质, 可选择范围广。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应用 本课题组现已完成:(1)从甜橙皮中萃取甜橙油(2)从银杏浸膏中萃取银杏内酯(3)发酵液制得乳酸钙中萃取还原糖、蛋白质(4)发酵液制得乳酸钙中萃取重金属离子 本课题组可承接: 紫杉、黄芪、人参叶、大麻、香獐、青蒿草、川贝草、桉叶、玫瑰花、樟树叶、茉莉花、花椒、八角、桂花、生姜、大蒜、辣椒、桔柚皮、啤酒花、芒草、香茅草、鼠尾草、迷迭香、丁子香、豆蔻、沙棘、小麦、玉米、米糠、鱼、烟草、茶叶、煤、废油等有价值组分的提纯或回收。 在超临界流体技术中,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与天然药物现代化关系密切。SFE对非极性和中等极性成分的萃取,可克服传统的萃取方法中因回收溶剂而致样品损失和对环境的污染,尤其适用于对温热不稳定的挥发性化合物提取;对于极性偏大的化合物,可采用加入极性的夹带剂如乙醇、甲醇等,改变其萃取范围提高抽提率。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Driving factors of CO2 emission inequality in China: The role of government expenditure
China has reached a consensus regarding the total control of carbon dioxide (CO2) emissions; however, regional emission inequalities still exist. The reduction of carbon emissions is a public good and indicates a strong positive externality, which is difficult to solve within the market. Such reductions are highly dependent on governmental contributions. Therefore, using the Theil index and the 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 decomposition approach, this paper integrates government expenditure into an analysis framework, investigating the driving factors of emission inequality and the status and changes of China's CO2 emission inequality from 2007 to 2015, attributing emission inequality to disparities in governmental expenditures, energy consumption, and other socioeconomic factors.
西南财经大学 2021-02-01
一种钙载体循环H2-CO-C2H2多联产协同CO2捕集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钙载体循环H2?CO?C2H2多联产协同CO2捕集方法,将工业生产的电石渣浆进行超声?除杂?煅烧工艺后,作为钙基吸附剂重新用于煤气化并制制备高浓度氢气,煤气化反应后的固体混合物主要成分为CaCO3与未转化的焦炭,将其在O2气氛下煅烧炉后捕集CO2气体,生成的CaO部分继续用于煤气化制氢,另一部分作为电石原料炼制CaC2,同时得到富CO合成气,将其分别作为1)煤气化原料以提高氢气产量;2)燃烧以提供系统热量;3)经除杂等处理后,储存。生成的电石进一步与水反应得到C2H2气体与电石渣浆,
东南大学 2021-04-14
年产30万吨合成氨装置CO2离心压缩机
年产30万吨合成氨装置CO2离心压缩机是适用于化工介质真空气体的高压小流量离心压缩机。多年来,国内企业一直依赖进口设备,使得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备品备件矛盾突出。关键设备国产化一直是企业所关注的方向,王尚锦教授利用其发明的“全可控涡”三元叶轮转子技术成功地开发出CO2离心压缩机,已在化工企业中获得了成功的应用。此次为安庆石化新开发的CO2离心压缩机又在国产化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356 35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