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高值资源化利用钢渣和工业尾气CO2制备绿色低碳建筑材料的技术
本技术可以高值、无害、资源化利用钢渣和工业废气CO2制备建筑材料,促进钢铁工业和建材工业CO2减排、固体废弃物经济利用,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以及环保优势。 通用技术指标: (1)CO2吸收量为≥20%(占原材料质量比); (2)钢渣利用率100%。 部分建材制品性能指标: (1)生产成本低,约为同类传统材料的40%-70%; (2)强度发展快,20-60 MPa可设计调控; (3)耐火温度≥500℃;(4)材料使用寿命30-100年可设计。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绿色航煤合成(CO2AF)技术
1. 痛点问题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的提出,在化石能源领域的减碳任务迫在眉睫,电动化趋势在显著加快。然而,相比汽油车的电动化,飞机因其对能量和功率密度的苛刻要求,航空煤油在当下和未来都是难以被电储能技术取代。面对航空业在世界尤其是我国的高速发展,绿色航空燃料的低碳制备必将成为未来“碳达峰碳中和”的痛点问题。 2. 解决方案 本项成果开发的绿色航煤合成技术(CO2AF),采用金属纳米晶与表面规整纳米分子筛为催化剂,采用气固多相流动反应器形式,将生物质合成气一步法高选择性制备C8~C12组分,并伴有环烷烃和芳烃,烃基总收率大于80%。本技术与仅能采用CO和H2作为原料的费托合成相比,该技术不仅能采用CO和H2作为原料,还可采用CO2和绿氢为原料,进行定向合成,加氢精制后航煤产品收率达到90%,是绿色航空燃料的低碳制备的可行技术路线。
清华大学 2021-12-14
超临界CO 2 提取提纯技术和设备
超临界CO 2技术是利用CO 2 在临界点附近所具有的特殊溶解能力而实现的关于物质提取分离、纯化、结晶等技术。超临界CO 2 提取提纯技术作为一门化工分离方法,对于用一般传统分离方法难以解决的大分子量、高沸点、热敏性物质的分离更显示出其独特的优点,对于从天然植物中提取有效成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植物有效成分是一个可再生的天然资源。植物有效成分的特点是成分复杂,有效成分含量低,有效成分因结构和成分的不同,提取的方法和手段也有所不同。常用的提取溶剂有水和有机溶剂,常用的有机溶剂有甲醇、乙醇和丙酮等。若采用CO 2 提取天然植物有效成分如香料或色素等用作食品原料和添加剂,可保持原有的香气特征或色泽,产品没有机溶剂残留,大大提高产品品质和质量。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多元热流体发生装置
多元热流体发生装置起源与二十世纪 80 年代,美国的“深井注汽项目”(Project Deep Steam),由美国桑迪安(Sandia)国家实验室负责研制井下蒸 汽发生器,并进行了多次现场试验。上世纪 90 年代初期,西安交通大学陈听宽 教授从燃机设计的角度出发,也对井下蒸汽发生器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进行 了一些低压实验。到本世纪,液体火箭发动机的设计理念被借鉴到多元热流体发 生器中,燃烧压力达到 20MPa,现场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多元热流体 发生装置仍存在燃料雾化效果差、燃烧不稳定、冷却水套结垢、汽化室喷孔堵塞 等问题。本项目研究侧重于超临界水热燃烧型的多元热流体发生装置,与火箭动力型 不同,超临界水热燃烧不仅是一种高压燃烧,而且其燃烧介质为超临界水,即火 焰区域有一定份额的超临界水存在。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一种发尘量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尘量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发尘机构、发尘量检测机构和净化机构,其中,工作台内部设置封闭空腔,封闭空腔上设置有开启机构,待检测元件通过开启机构开启后置于封闭空腔中;发尘机构容置于封闭空腔中,用于与待检测元件连接并从而驱动待检测元件动作以使其发尘;净化机构通过气体管道与封闭空腔连通,用于在检测前对封闭空腔进行净化;发尘量检测机构置于工作台外,并与封闭空腔连通,用于对封闭空腔中的发尘量进行测量;发尘量检测机构的吸口直接置于待检测元件的附近,采用深入式的测试方法检测发尘量。本实用新型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材料与物理学院煤基燃料电池团队在高温电解及CO2资源化方面取得研究进展
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EC)是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的逆过程,图一所示,SOEC通过电解H2O产生氢气,通过电解CO2减少CO2排放,并对H2O/CO2进行共电解以产生用于化工生产的H2/CO合成气。其产品可应用于炼钢、化工、农业、航空航天和医疗等众多领域。
中国矿业大学 2022-06-01
02040-2生物显微镜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一种对于二氧化碳 (CO2) 还原反应具有高选择性和活性的电催化剂
开发出了一种基于钴酞菁(CoPc)分子的高性能CO 2 还原电催化剂材料。在纳米尺度上,CoPc分子通过强π-π相互作用均匀的附着在碳纳米管(CNT)外壁上,形成CoPc/CNT复合物。与CoPc分子相比,该复合物电催化剂显著提高了CO 2 还原为一氧化碳(CO,一种在大规模化工产品制造中广泛应用的重要工业气体)反应的电流密度并有效改善了催化剂的选择性以及稳定性。在0.1 M 碳酸氢钾 (KHCO 3 ) 电解质中进行电催化CO 2 还原时,CoPc/CNT复合催化剂能够在0.52 V的过电势下稳定地维持10mA cm -2 左右电流密度10小时以上,并且CO的法拉第效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在分子水平上,通过在CoPc分子上引入氰基(CN),得到的CoPc-CN/CNT复合物电催化剂在0.1M KHCO 3 水相电解质中催化CO 2 还原为CO的法拉第效率在研究的电势区间内都达到95%以上。该CoPc-CN/CNT电催化剂能够在0.52V过电势下进一步提高CO 2 还原的电流密度至15mAcm -2 ,转化频率(Turnover Frequency, TOF)为4.1s -1 。该复合催化剂在电催化CO 2 还原中能够实现较高的电极电流密度(可媲美当前最好的非均相电催化剂),同时维持单个催化位点的高活性(可媲美当前最好的分子体系电催化剂)。该项研究表明这种分子/纳米碳复合材料是一类非常诱人的能够转换过剩排放CO 2 为可再生燃料的电催化剂材料。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3
关于SARS-Cov-2是否会发生垂直传
2020年2月12日,武汉大学张元珍,侯炜及北京大学杨慧霞共同通讯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Lancet 在线发表题为“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intrauterine vertical transmission potential of COVID-19 infection in nine pregnant women: a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medical records”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成果回顾性分析了9名孕妇在实验室确认的COVID-19肺炎(即,孕妇咽拭子样本中检出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SARS-CoV-2]为阳性)的临床记录,实验室结果和胸部CT扫描 ),于2020年1月20日至1月31日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收治。通过检测羊水,脐带血中SARS-CoV-2的存在来评估宫内垂直传播的证据。 该研究表明在孕妇中COVID-19肺炎的临床特征与发生COVID-19肺炎的非妊娠成年患者的报道相似。从这一小组病例中发现的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妊娠晚期发生COVID-19肺炎的妇女由垂直传播引起的宫内感染。
武汉大学 2021-04-10
育发药膳
【项目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科技创新风险基金项目。编号:CX201106。 【知识产权】本研究已获国家发明专利授理,受理号:ZL200810196315.2。 【类    别】保健食品。 【剂 型】药膳。 【处方来源】何首乌、冬桑叶等6味符合卫生部公布的药食同源之品。 【保健功能】滋阴凉血,散热止痒,生发乌发。 【主要技术指标】 1、成分:何首乌、冬桑叶等6味符合卫生部公布的药食同源之品。 2、功效:滋阴凉血,散热止痒,生发乌发。 3、适宜人群:脱发、白发属阴虚郁热型者。 4、创新点: (1)脱发、白发发病机理错综复杂,目前尚未得出一致的结论。传统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肝血与肾精的充足,其华在发;肝肾不足,精血亏虚则易致脱发、白发,故从古至今的治疗多测重于甘温滋腻,以滋补肝肾,益气养血为主。但从大量临床资料观察,目前脱发、白发患者突出表现为“阴虚郁热”的病理因素。原因是长期的工作压力、学习紧张,情志不畅,易致气郁化火耗阴生热,或思虑过渡伤神耗液,内热自生;生活水平的提高,肥甘厚味,辛辣酒类过多,不易消化,郁而生热,热又伤津;久居空调取暖,过多的洗澡等液耗热生;房室过度,精亏液耗,内热自生,故临床不管是虚是实所致的脱发、白发常伴有这一共同的病理因素“阴虚郁热”。从临床治疗的效果看,通过生发乌发、滋阴凉血、散热止痒的方法治疗,对脱发、白发的控制、生发乌发具有显著的效果。育发药膳方就是突破治疗脱发、白发的传统思路,针对目前临床脱发、头发早白患者多数存在“阴虚郁热”这一病理因素而拟定。以避免目前西医治疗脱发、白发的副作用和弥补中药治疗存在的局限性,对临床起一定的特效治疗作用。 (2)本药膳方经多年的临床观察,显示具有生发乌发、滋阴凉血、散热止痒等作用,使用无毒副作用,且能有效改善血液粘稠度、微循环、调整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小样本的实验研究,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激活毛囊细胞,促进毛发再生;同时对酪氨酸酶有激活作用,提示有一定的乌发作用。可用于治疗斑秃、全秃、普秃及枯发、白发,更能预防脱发、早白。具有配方科学、疗效显著、使用方便、价格便宜、无毒副作用等优点。 (3)本药膳方集生发、乌发、护发及保健为一体,既能用于因“阴虚郁热”引起脱发的治疗,且能用于因“阴虚郁热”而引起的白发、头屑增多等病证,还能预防脱发、白发,应用范围广泛,实是中医“异病同治”的体现。 【推广应用前景】 本研究集护发、生发、乌发为一体,不仅能作为育发药膳保健品,长期使用无毒副作用,且能制成特殊用途化妆品的多种护发、生发、乌发产品。既能用于因“阴虚郁热”引起脱发、白发、头屑增多的治疗,还能预防脱发、白发、头屑增多等,应用范围广泛。本品将会产生可观的经济价值与社会效益,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进展情况】 已申请发明专利一项。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355 35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