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保水型控释肥料研发
一、成果简介 本研究研制的保水型控释肥由传统肥料核芯分别经可降解聚合物,保水剂悬浮液两次包膜制备而成,集控制养分释放和保水功能于一体,是一种具有养分控释、抗旱、节水和改良土壤结构的肥料。保水型控释肥是一种结合现代农业抗旱节水技术、高分子材料学、环境生态学等学科领域的高科技产品。可广泛适用于园艺、农林业、防护林建设、草坪建设、土壤原位改良等方面。 二、技术指标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花冠类型保色标本(包埋)
产品详细介绍 千帆教学标本采用食品安全级别的——高透明树脂材料封装包埋,与传统封装保存工艺生产的标本相比有如下优点: ★方便直观 由于采用高透明度的有机树脂材料包埋,可360度清晰观察、学习,克服了传统标本不易携带、不方便观察的缺点。 ★真实自然 完美保持动植物最真实、自然的形态和颜色,克服了传统标本变色、枯萎、失真的缺陷。 ★安全无毒 克服了传统标本需要化学毒液(甲醛溶液)浸泡保存的缺陷,环保系数高。 ★     长久保存 不需要事先准备、收集,随用随取;不易损坏,可长久保存、存取方便。 ★使用周期长 产品形态稳固,防止了中小学生因好动引起的损坏,一次投入长期使用,可大大降低教学标本的维护、更新成本。 教育界专家预言,包埋标本为标本教学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必将逐渐取代传统标本,成为标本教学的主流!  
南宁千帆教学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花序类型保色标本(包埋)
产品详细介绍 千帆教学标本采用食品安全级别的——高透明树脂材料封装包埋,与传统封装保存工艺生产的标本相比有如下优点: ★方便直观 由于采用高透明度的有机树脂材料包埋,可360度清晰观察、学习,克服了传统标本不易携带、不方便观察的缺点。 ★真实自然 完美保持动植物最真实、自然的形态和颜色,克服了传统标本变色、枯萎、失真的缺陷。 ★安全无毒 克服了传统标本需要化学毒液(甲醛溶液)浸泡保存的缺陷,环保系数高。 ★     长久保存 不需要事先准备、收集,随用随取;不易损坏,可长久保存、存取方便。 ★使用周期长 产品形态稳固,防止了中小学生因好动引起的损坏,一次投入长期使用,可大大降低教学标本的维护、更新成本。 教育界专家预言,包埋标本为标本教学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必将逐渐取代传统标本,成为标本教学的主流!  
南宁千帆教学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一种保水肥料研发
一、成果简介 本研究发明了一种阳离子型保水肥料,由阳离子型高吸水树脂和螯合态营养液按一定比例复配而成,是一种新型多功能保水肥料。施用土壤后,有储水保水、杀菌、活化土壤、为作物提供营养等功能。可广泛适用于西北干旱地区土地改良、防护林建设、农田储水、苗木移栽、草坪植建、高尔夫球场建设和公路护坡等方面。 二、技术指标 (1)通过阳离子型高吸水树脂与螯合态营养液复配,突破了保水剂功能单一的局限,实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花冠类型保色浸制标本
产品详细介绍
芜湖震洋教仪磁电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一种超声 CT 的成像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声 CT 的成像方法。包括将成像区域网格化为 M 个网格点;环形探头以成像区域为中心 360°旋转,获得 Q*N*K组数据;然后获得该数据对应的渡越时间向量 T0 以及直线路径向量L0;最后迭代计算,获得所述 M 个网格点对应的速度分布 V,并将所述速度分布 V 归一化,完成成像。本发明通过优化环形探头中发射阵元以及接收阵元的采集次数和采集角度,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与图像重建,从而使重建出来的速度分布更精确,以提高成像的信噪比,提高系统的成像质量。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柿子长期贮藏保鲜、保脆技术
中国农业大学多年研究,成功地研制出柿子保鲜新技术,包括气调保鲜和冰温保鲜等。它通过中试、批量生产均获成功。 技术特点 1、根据均匀上市需要,可保持柿子新鲜、硬脆3-6个月,最长可达半年; 2、既可集中大规模保鲜,又可分散小批量保鲜; 3、可以边脱涩边保鲜;出库时不用脱涩; 4、无污染保鲜剂; 5、无污染,柿子保鲜后属绿色食品。 技术水平 2003年该技术通过了北京市科委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被鉴定处于国内领先水平。2004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3等奖。 与现行最普遍采用的柿子冷冻贮藏相比,它使柿子零度以上气温的长期贮藏成为可能;使过去贮藏后只能吃冻柿子,变为贮藏后吃硬脆柿子成为可能。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淡水鱼高效保活运输技术
随着国内外市场对活鱼的需求量与日俱增,活鱼运输已成为鱼类养殖和流通等方面的重要环节。为缓解淡水鱼在运输过程中鱼体应激反应所引起的不利影响,该技术在研究水温、装载密度、水质、供氧等生存环境对淡水鱼成活、食用品质等影响的基础上,设计了活鱼运输时的车载信息平台、参数监控系统和水体溶氧装置、水体净化系统、恒温系统以及循环系统等,开发出了淡水鱼高效保活技术及高密度活鱼运输车,淡水鱼存活率95%以上,实现了淡水鱼的高品质、长距离运输。 市场预期:该成果技术成熟度高,可实现产业化,定型产品或装备已有销售,社会经济效益良好。该成果适用于鱼苗繁育、高密度活鱼养殖、工厂化养鱼、活鱼长距离运输,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注:本项目发布于2019年)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新冠病毒肺炎CT图像自动分析系统
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哈尔滨医科大学联合研发“新冠病毒肺炎CT图像自动分析系统”,该系统阅片效率是人工阅片速度的30倍,新冠肺炎相关病变检测准确率基本达到了医生水平,可以定量评估病变范围。 由于新冠肺炎患者肺部CT图像上有较为典型的征象,可以作为新冠肺炎快速诊断和病情评估的重要依据,因此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邬向前教授联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影像科李萍教授,成立哈工大-哈医大联合攻关小组,研发“新冠病毒肺炎CT图像自动分析系统”。联合攻关小组紧急联系中国多家医院,收集177000多张肺部CT图像,其中包括来自新冠肺炎患者的近40000张图像。 联合攻关小组克服了各种困难,经过多天通宵达旦努力工作,仅用了一周左右的时间就初步研发成功可用于诊断评估新冠肺炎的CT图像自动分析系统。该系统可以自动检测CT图片上新冠肺炎相关病变,并估算病变区域在整个肺部的比例,为新冠肺炎患者的筛查和病情评估提供了依据。这些信息,在人工阅片时无法得到。该系统已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进行部署试用。该系统具有非常优越的性能,其阅片效率差不多是人工阅片速度的30倍,新冠相关病变检测准确率基本达到了医生水平,尤其可以定量的评估病变的范围对临床诊断非常有意义。查看原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4-10
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CT特征研究
2020年1月31日,兰州大学第一医院2019-nCoV研究团队在国际放射学首位期刊Radiology(IF 7.608)发布了学术成果:2019-nCoV确诊病例的CT特征;同步推送全球放射医师,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CT影像学表现。2019-nCoV科研攻关专家组组长、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院长李汛教授正在带领科研团队,紧密围绕2019-nCoV流行病学特点、快速诊断技术、诊疗模式、中药防杀与治疗、防控体系构建与感控指南建立、消毒与废物处理六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研究。医院第1例病例确诊后,雷军强教授作为第一作者将其典型的影像学特征在国际顶级放射期刊报道,助力抗击新冠病毒肺炎工作的进行。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院长助理祁小龙教授、雷军强教授及其放射科团队将围绕“基于智能影像技术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体系构建”开展科研攻关,紧密配合一线医护团队开展2019-nCoV疫情的早筛、早隔、早诊和早治。
兰州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66 6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