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吡仑帕奈原料药产业化项目
癫痫是一种由于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的反复发作的慢性综合征,为常见疾病,全球患病率约5‰~10‰,每年每万人中约有20~70个新发病例。除部分患者能通过手术等方式针 对病因进行治疗外,大部分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 Drugs, AEDs)。虽然目前世界上批准上市的AEDs超过20种,但现有AEDs单药或联合治疗后,仍有约1/3的患者呈现药物抵抗,为难治性癫痫,因此药品研发人员一直在致力于开发新的抗癫痫药。2012年10月美国FDA批准了一种新型口服抗癫痫药吡仑帕奈(perampanel)。 吡仑帕奈是第一个被批准上市的AMPA受体拮抗剂AEDs,临床试验已证实其在辅助治疗癫痫部分 发作方面有明确的临床疗效,为难治性癫痫患者提供了一个新的用药选择。目前,国内多家一线药企已经开始在国内申报新药批件。 技术目前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由于其原料药制备工艺复杂,原料成本昂贵,从而对开发工作及市场拓展带来一系列困难。经过研发团队的攻关,使用新型催化剂,极大地降低了原料及生产成本,并已经进入小批量化生产。目前,是国内唯一的关键中间体供应商,客户包括国内四家一线药企,并出口进入国际市场,完成了相关的国外DMF文件注册。
四川大学 2016-04-19
紫杉醇-聚合物载药胶束制备工艺
作为一种重要的天然抗癌药物,紫杉醇具备抑制肿瘤细胞的分化、新血管的形成及肿瘤转移等药效,已对多种癌症具有十分明显的治疗作用。然而,受传统紫杉醇制剂的无靶向功能的影响,病人使用后往往会引发很强的毒副作用。为了发挥这一药物的治疗效果并降低其毒副作用,开发研制出具有靶向功能的新型给药系统是当前药剂领域的一热点课题。与之相随,药物制剂也逐步向高效、速效、长效、服用剂量小、毒副作用小的方向发展。其中,这类新型给药系统的研制开发进入了纳米体系的阶段。近年来,具有两亲性的聚合物胶束尤为受到人们的关注。聚合物胶束作
兰州大学 2021-04-14
治疗关节炎的药艾卷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膝关节炎的药艾卷及其制备方法,药艾卷的原料药组成和重量配比为:艾绒800~1200份、防风20~30份、秦艽20~30份、羌活20~30份、独活20~30份、川断24~36份、木瓜24~36份、苍术24~36份、鸡血藤24~36份、雄黄32~48份、麝香8~12份、川牛膝23~36份、当归24~36份、白芷16~24份。该药艾卷疗效好,无毒副作用,使用方便,治疗成本低。
西南交通大学 2016-10-21
新冠病毒关键药靶三维结构研究
该研究首次勾勒出新型冠状病毒复制机器的内部构造,并为瑞德西韦、法匹拉韦等药物如何精确靶向并抑制病毒复制提出了合理解释,这为深入研究新型冠状病毒遗传物质复制转录的分子机理奠定了重要基础,并为开发抗新冠肺炎的特效药开辟了新途径。同样,团队在第一时间公开了研究成果,帮助全球抗病毒药物研究领域迅速开展工作。同时,应Science期刊编辑的邀请,团队于3月16日将该工作投送至Science期刊,于4月10日在线发表。 这些成果的迅速获得,得益于饶子和院士团队长期、潜心开展冠状病毒研究的深厚积累。在2003年“非典”爆发期间,团队组率先解析出SARS冠状病毒的第一个蛋白质结构-主蛋白酶(nsp5)及其与抑制剂复合物的晶体结构,随后该组又解析出的10多个主蛋白酶与抑制剂的复合物结构,为SARS冠状病毒药物的研制奠定了关键的生物学基础,其中有关主蛋白酶(nsp5)的研究论文的单篇引用达347次,抗病毒药物方面的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为进一步探索冠状病毒引物酶工作机制,还相继解析了SARS冠状病毒nsp7-8复合物、复制校正复合物nsp14-nsp10、解旋酶nsp13等一系列冠状病毒转录复制核心蛋白的三维结构,为深入理解冠状病毒生命周期的分子机制、研发抗冠状病毒药物,提供了关键的科学基础。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研究成果为发展抗病毒药物提供了关键结构生物学基础,但是要得到可以实际使用的药物,还需要化学、药学、临床医学等多领域的科学家共同努力。
清华大学 2021-04-11
关于肿瘤的广谱精准靶向诊疗领域的突破性进展
不论肿瘤的来源、位置和种类,对其进行特异选择性成像与给药而不影响正常组织是癌症诊疗面临的重大挑战。北京师范大学范楼珍教授课题组研发了一种结构类似大的氨基酸的碳量子点(LAAM CQDs)有望解决这一问题。 这项研究发现,LAAM TC-CQDs的边缘具有多个游离的α-氨基酸基团,通过大中性氨基酸转运体1(LAT1)介导内吞高选择性地进入肿瘤细胞。由于LAT1 在大多数肿瘤细胞中过表达而只在少数组织 (血脑屏障、胎盘、脾脏、睾丸和结肠等)表达,因此,LAAM TC-CQDs对癌细胞具有广谱的精准靶向性。LAAM TC-CQDs在700 nm处发射荧光,成功用于多种肿瘤细胞的成像以及荷瘤鼠体内荧光和光声双模态成像。通过共聚焦荧光显微镜图像可以观察到LAAM TC-CQDs被HeLa 和A549等多种癌细胞摄取,但是在同样的条件下却几乎不被正常体细胞摄取,细胞流式实验结果同样印证了这一发现。活体成像可以发现,LAAM TC-CQDs可以高效在肿瘤富集而几乎不在正常器官富集。LAAM TC-CQDs作为化疗药物拓扑替康(TPTC)的载体,仍然能够精准靶向肿瘤,成功将药物选择性地递送至肿瘤组织。作为TPTC的载体,LAAM TC-CQDs的化疗效率远远超过了游离的TPTC以及已经商业化脂质体载体。更有意义的是,由于血脑屏障是为数不多的过表达LAT1的正常组织之一, LAAM TC-CQDs可以成功穿过血脑屏障,实现了脑肿瘤成像并成功将抗癌药物靶向递送至脑肿瘤。
北京师范大学 2021-02-01
巨噬细胞靶向的眼用抗炎抗过敏纳米胶体制剂
 药物制剂2. 体外抗炎作用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脂质体滴眼剂对巨噬细胞分泌炎性细胞因子NO和TNF- a的抑制作用更明显(p<0.01)。与阳性对照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地塞米松溶液,250μg/mL)与脂质体(18250μg/mL)的体外抗炎作用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脂质体滴眼液具有良好的体外抗炎作用。结果如表和图所示。Table. Effect on NO and TNF-α secretion in RAW264.7 cells. (mean ±SD, n=6)Fig. 8. (A) Effect on TNF-α secretion of RAW264.7 cells, (B) Effect on the secretion of inflammatory mediator NO in RAW264.7 cells.3. 体内抗炎效果体内抗炎效果结果见下图。知识产权类型:发明专利知识产权编号:CN2019106249078技术先进程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果获得方式:独立研究获得政府支持情况:无
郑州大学 2021-04-11
关于肿瘤的广谱精准靶向诊疗领域的突破性进展
不论肿瘤的来源、位置和种类,对其进行特异选择性成像与给药而不影响正常组织是癌症诊疗面临的重大挑战。北京师范大学范楼珍教授课题组研发了一种结构类似大的氨基酸的碳量子点(LAAM CQDs)有望解决这一问题。 这项研究发现,LAAM TC-CQDs的边缘具有多个游离的α-氨基酸基团,通过大中性氨基酸转运体1(LAT1)介导内吞高选择性地进入肿瘤细胞。由于LAT1 在大多数肿瘤细胞中过表达而只在少数组织 (血脑屏障、胎盘、脾脏、睾丸和结肠等)表达,因此,LAAM TC-CQDs对癌细胞具有广谱的精准靶向性。LAAM TC-CQDs在700 nm处发射荧光,成功用于多种肿瘤细胞的成像以及荷瘤鼠体内荧光和光声双模态成像。通过共聚焦荧光显微镜图像可以观察到LAAM TC-CQDs被HeLa 和A549等多种癌细胞摄取,但是在同样的条件下却几乎不被正常体细胞摄取,细胞流式实验结果同样印证了这一发现。活体成像可以发现,LAAM TC-CQDs可以高效在肿瘤富集而几乎不在正常器官富集。LAAM TC-CQDs作为化疗药物拓扑替康(TPTC)的载体,仍然能够精准靶向肿瘤,成功将药物选择性地递送至肿瘤组织。作为TPTC的载体,LAAM TC-CQDs的化疗效率远远超过了游离的TPTC以及已经商业化脂质体载体。更有意义的是,由于血脑屏障是为数不多的过表达LAT1的正常组织之一, LAAM TC-CQDs可以成功穿过血脑屏障,实现了脑肿瘤成像并成功将抗癌药物靶向递送至脑肿瘤。
北京师范大学 2021-04-10
巨噬细胞靶向的眼用抗炎抗过敏纳米胶体制剂
1. 药物制剂 2. 体外抗炎作用 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脂质体滴眼剂对巨噬细胞分泌炎性细胞因子NO和TNF- a的抑制作用更明显(p<0.01)。与阳性对照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地塞米松溶液,250μg/mL)与脂质体(18250μg/mL)的体外抗炎作用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脂质体滴眼液具有良好的体外抗炎作用。结果如表和图所示。 Table. Effect  on NO and TNF-α secretion in RAW264.7 cells. (mean ±SD, n=6) Group NO concentrations(μmol/L) TNF-α concentrations(μmol/L) Blank control 4.62±0.26 78.6±3.69 LPS 19.45±0.74 7737.3±251.75 Liposomes(μg/ml) 3 9.31±0.55 5527.6±225.83 10 7.96±0.29* 3529.2±189.17* 18 5.73±0.22** 2549.3±134.17** 24 5.46±0.34** 1563.4±83.33** 30 4.20±0.23** 556.9±28.67** Negative control 10.12±0.62 5387.79±226.45 Positive control 5.81±0.24** 2413.9±148.5** Note: * means the difference is significant compared with the LPS group (P < 0.05), ** means the difference is very significant (P < 0.01). Fig. 8. (A) Effect on TNF-α secretion of RAW264.7 cells, (B) Effect on the secretion of inflammatory mediator NO in RAW264.7 cells. 3. 体内抗炎效果 体内抗炎效果结果见下图。
郑州大学 2021-05-10
肝靶向五环三萜-铂配合物抗肿瘤候选药物
本成果涉及一类以齐墩果酸、熊去氧胆酸等活性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为配体的铂(II)配合物以及制备方法,该类配合物在细胞及体内实验中显示了良好的肝靶向作用,其能显著抑制多类肝癌细胞生长,而对正常细胞仅显示较低毒性,动物试验中,经服用药物2周后,肿瘤被显著抑制,抑瘤率达70[[[%]]]左右,而动物体重无明显变化
东南大学 2021-04-13
靶向降解β-Catenin的PROTAC多肽在治疗结肠癌中的应用
1. 痛点问题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持续激活会导致多种癌症的发生发展,例如结肠癌、胃癌、肝癌等。通过特异性降解β-catenin来抑制肿瘤中的Wnt信号被认为是一种最直接有效的抗癌策略。过去以β-catenin为靶点的Wnt信号抑制剂几乎都是小分子,但小分子抑制剂很难对β-catenin进行彻底的抑制,到目前为止没有β-catenin的小分子抑制剂被批准临床使用。因此,开发特异性降解β-catenin的新型药物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2. 解决方案 本项目采用蛋白降解靶向嵌合PROTAC(Proteolysis-Targeting Chimeras)技术,将VHL泛素连接酶的配体肽段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和订书肽xStAx连接起来,得到靶向嵌合体多肽xStAx-VHL。该嵌合体多肽能够持续稳定地降解肠癌细胞内的β-catenin蛋白,从而抑制Wnt/β-catenin信号。在小鼠的小肠类器官系统中,xStAx-VHL能够有效地抑制类器官的存活,xStAx-VHL也能明显的抑制结肠癌细胞在裸鼠皮下的成瘤作用,而且可以显著减少小鼠结肠癌模型中的肿瘤数量。此外,xStAx-VHL可以通过特异性降解β-catenin来影响结肠癌患者来源的肿瘤类器官的生存。本项目首次报道了一种利用PROTAC技术合成的靶向降解β-catenin的嵌合体多肽,不仅可以在细胞内特异性降解β-catenin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而且还能在多个肿瘤模型中抑制细胞增殖和肿瘤发生发展。
清华大学 2021-10-2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 10 11
  • ...
  • 19 2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