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基于波形控制的复合开关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波形控制的复合开关,所述复合开关包 括复合开关单元、波形采集单元和智能控制单元;波形采集单元的输 出端与智能控制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智能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复合开 关单元的控制端相连。本发明主要应用于可控核聚变等离子体破裂故 障防护,具有开关动作精度高、响应速度快、可识别波形且隔离可靠 的特点,可及时地导通破裂防护回路,实现破裂防护,有效提高了设 备安全性。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井下变电所馈电开关故障监视系统
井下变电所内开关分布很多,加之声音小,很难及时分辨出哪台开关跳闸,尤其是夜班期间,值班人员大都精神不好,微小的声响根本引不起注意。这样一来就耽误了送电时间,扩大了事故影响范围.因此在多台馈电开关配电点处安装一套开关跳闸监视报警系统很有必要。 (1)该系统为基于防爆兼本质安全型 PLC 控制的井下多路馈电开关故障监视系统。将各馈电开关(可达 20 个)的故障跳闸信号送入 PLC 控制器,由 PLC 进行分析判断后,显示馈电开关位置号,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2)该系统能实现馈电开关沿线的语音、声光、文字相配合的显示报警系统,既可以显示各开关的启停工作状态或故障报警状态等,还可以设置汉字显示条屏用来显示安全警示用语等。 (3)采用工业现场总线技术,PLC 采用级联控制。当馈电开关路线较多时,可以设置PLC 分站,PLC 主/分站之间采用总线连接,以实现控制命令和通信信号的快速传输。PLC 主/分站均采用防爆 PLC 控制箱,能准确显示馈电开关位置号和该开关的工作状态。 (4)具有设备故障准确识别、故障预警提示,设备启停状态显示等功能。提高了多路馈电开关监视的直观性和可靠性。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3
山东泰开高压开关有限公司
山东泰开高压开关有限公司坐落在雄伟的泰山脚下,是泰开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金10亿元,总资产36亿元,占地面积约50万m2,建筑面积25万m2,现有员工330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800余人。 为专业研制、开发和生产1100kV及以下户外高压六氟化硫断路器、全封闭组合电器、柔性直流装备、预装式变电站、带电作业装备的大型专业化企业,多年来综合经济指标在全国高压开关行业名列前茅。先后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全国机械工业先进集体”“山东名牌”“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山东百年品牌重点培育企业”“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荣誉。 公司注重新产品开发工作,拥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和生产能力,长期与清华大学、中国电科院、西高院、武高院等单位密切合作,积极投入新技术研发,公司多项产品技术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石油、化工、冶炼、铁路、新能源发电等领域,连续多年中标量保持前列,其中220kV组合电器和110kV组合电器连续超十年销量居全国第一。为一带一路、特高压、高铁等多项国家重点工程提供优秀产品。目前公司产品在网安全运行超十万台套。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大力实施国际化战略,提出“全面提升公司品质,打造国际知名企业”的战略目标,加速开拓国际市场。目前已设立印度、美国、加拿大三个分公司,产品已出口到俄罗斯、意大利、哈萨克斯坦、印度、埃塞俄比亚、塞内加尔、美国、加拿大、巴西、墨西哥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2018年,山东省政府颁布《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要求全省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公司积极响应习总书记号召,落实省政府指示,以“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口号,引入智能组合电器设备智能制造新模式,引进PLM生产生命管理系统,配置桁架机器人、关节机械臂、高精密数控设备、立体仓库,打造智能化工业软件系统,推动生产研发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自动化建设,加深与互联网的融合,提出“全面提升公司品质,打造国际知名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提升高端装备研发、制造能力,实现智能绿色低碳发展。 公司全体员工将继续发扬“正直、诚信、务实、创新”的企业精神,秉承“追求卓越、回报社会”的企业宗旨,坚持质量强企,增厚管理底蕴,积极引进和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开拓创新,与时俱进,苦练内功,加快发展,以优良的产品性能、优异的产品质量、优质的售后服务、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价格服务于电力事业,为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山东泰开高压开关有限公司 2021-06-23
FS7-4系列工业通用流量开关
产品详细介绍产品名称:  FS7-4系列工业通用流量开关产品型号:  FS7-4应用广泛,如空调,供暖,流水系统,电力等,性能可靠输出:SPDT,7.4A@120VAC,3.7A@240VAC流体温度范围:0-149°C最大压力:21Kg/cm2最大流速:3m/s适合管径:1-1/4"~36"连接:1-1/4"  NPT/BSPT电防护等级:NEMA 1(IP21)其它型号:FS7-4D,FS7-4S,FS7-4DS,FS7-4J,FS7-4L等
深圳市德威达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FS1-W系列防水防尘流量开关
产品详细介绍产品名称:  FS1-W系列敏感型防水防尘流量开关产品型号:  FS1-W一般应用,性能可靠输出:SPDT,7.4A@120VAC,3.7A@240VAC流体温度范围:0-107°C最大压力:7Kg/cm2适合管径:1/2"封装;NEMA 4X连接:1/2" NPT/BSPT流量范围:0.91~6.85LPM其它型号:FS1,FS1-J,FS1-G,FS1-L,
深圳市德威达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FS8-W系列防水防尘流量开关
产品详细介绍产品名称:  FS8-W系列防水防尘流量开关产品型号:  FS8-W应用广泛,如空调,供暖,流水系统,生产程序等,性能可靠输出:SPDT,7.4A@120VAC,3.7A@240VAC流体温度范围:0-107°C最大压力:11.3Kg/cm2最大流速:3m/s适合管径:1"-6"连接:1" NPT/BSPT电防护等级:NEMA 4X其它型号:FS8-WJ,FS8-WG,FS8-WJA
深圳市德威达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配电网三相开关装置及经济型三相不平衡调节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配电网三相开关装置及经济型三相不平衡调节器,配电网三相开关装置包括 A 相的 换相开关、B 相的换相开关、C 相的换相开关,由接触器、二极管以及电源功率控制器组成;一相的换 相开关中,电源功率控制器与一个二极管反向并联,并再串联一个与电源功率控制器方向相同的二极管, 构成一个电路拓扑结构,所述电路拓扑结构与另一个结构相同但电力电子器件方向完全反向的电路拓扑 结构、接触器并联。经济型三相不平衡调节器包括配电网中各条负载支路上分别设置
武汉大学 2021-04-14
一种无需考虑参考卫星变换的紧组合RTK定位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需考虑参考卫星变换的紧组合RTK定位方法,通过对传统双差模型进行改进,将双差电离层和双差模糊度改写为站间单差的模式,各历元各频率独自选择参考卫星,避免了参考卫星频繁变换对定位解的影响;在分析伪距/载波DISB时变特性的基础上,通过GPS和Galileo系统间重叠频率观测值组成差分观测方程,与常规RTK相比,提供了多余观测,提高观测模型强度,在长基线情况下,可以有效提高模糊度的固定成功率和首次固定时间,尤其是在单个系统共视卫星数目极少或卫星数目急剧变化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地实现固定解,提高定位的稳定性与连续性。
东南大学 2021-04-11
一种基于运动学变换的数控砂轮磨削加工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运动学变换的数控砂轮磨削加工方法,包括:生成初始砂轮加工路径并执行离散化处理以产生多个离散点;在砂轮架驱动轴的移动范围内选择位置点,并根据这些位置点网格划分生成多个立方体网格单元;找到分别包含各个离散点的立方体网格单元,然后计算离散点在所处网格单元中的体积误差矢量;利用体积误差矢量对各个离散点执行转换,由此生成新的多个离散点;通过拟合方式生成新的砂轮加工路径并执行相应的磨削处理。本发明中还公开了对计算体积误差矢量和点压缩处理方式的改进。通过本发明,能够有效降低由于数控磨床运动学特性及几何误差所引起的实际磨削轨迹与理想磨削轨迹之间的偏差,相应提高加工的几何精度和尺寸精度。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一种基于指波变换和 SVM 的假指纹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指波变换和 SVM 的假指纹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集真、假指纹图 像;2:对采集的真、假指纹图像进行指波变换;3:提取采集的指纹图像的指波变换参数作为特征向量; 4:对所提取的特征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5:对归一化的特征向量进行支持向量机训练得到基于支持向 量机(SVM)的分类器;步骤 6:对归一化的待检测指纹的特征向量,使用步骤 5 中得到的 SVM 分类 模型进行分类,得到―真‖或―假‖的&
武汉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2 13 14
  • ...
  • 329 33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