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中国农大孙文献教授团队揭示稻曲病菌致病新机制
该研究以稻曲病菌富含半胱氨酸蛋白SCRE6为研究对象,证实了SCRE6是稻曲病菌中发挥重要毒性功能的效应蛋白;通过生化实验揭示了SCRE6是一个以水稻免疫负调控因子OsMPK6(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6)为靶标的酪氨酸蛋白磷酸酶。
中国农业大学 2022-05-31
m6A修饰通过调控信使核糖核酸(mRNA)在神经元轴突中的局部翻译进而影响轴突生长的新机制
发现在轴突中特异性抑制FTO或敲低FTO均显著地降低了GAP-43 mRNA 的局部翻译。进一步的抗m 6 A免疫沉淀实验证实FTO通过调节GAP-43 mRNA的m 6 A水平从而影响GAP-43的局部翻译。在过表达野生型GAP-43的神经元中,抑制FTO可以显著地降低GAP-43的局部翻译水平,同时显著地抑制了轴突的生长。而在过表达m 6 A 位点突变的GAP-43的神经元中,抑制FTO对GAP-43的蛋白水平及轴突的生长均没有影响。因此,该研究证实FTO可以通过调控轴突中GAP-43 mRNA的m 6 A水平从而影响其局部翻译,进而调节轴突的生长。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3
蛋白质nog1在调控植物产量和穗粒数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蛋白质nog1在调控植物产量和/或穗粒数中的应用。所述蛋白质nog1为氨基酸序列是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蛋白质;所述产量为单株产量;所述穗粒数为主茎穗粒数。实验证明,向Guichao 2中导入抑制所述蛋白质nog1表达的物质,得到转基因植物乙;与Guichao 2相比,转基因植物乙的单株产量减少和/或主茎穗粒数减少。将编码蛋白质nog1的核酸分子导入SIL176中,得到转基因植物甲;与SIL176相比,转基因植物甲的单株产量增加和/或主茎穗粒数增加。因此,蛋白质nog1对调控水稻产量和穗粒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1
黄牛TAS1R2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牛TAS1R2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检测方法,其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包括:以包含TAS1R2基因的待测黄牛全基因组DNA为模板,以引物对P为引物,PCR扩增黄牛TAS1R2基因;对产物进行变性后,再对变性后的扩增片段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根据电泳结果鉴定黄牛TAS1R2基因第288bp的碱基多态性。该方法是一种在DNA水平上筛查和检测与黄牛产肉性状密切相关的分子遗传标记,以用于黄牛的辅助选择和分子育种,加快黄牛良种繁育速度
江苏师范大学 2021-04-11
码长 n 最小距离 n-1 的置换码构造方法和码字序列发生器
"本发明公开一种有效抵抗电力线窄带和脉冲噪声的置换码构造 方法与码字序列发生器。置换码构造方法是指码长为 n 最小距离为 n-1 的置换码(n,n-1)PC 代数结构设计方法,所述码字序列发生器是指码长 n 为素数、码集合势为 Pn,d=n(n-1)的置换码发生器原理电路。所述 (n,n-1)PC 在 n!个置换的特定 n-RPGCF 排序规则约束下,由 n-1 个 tn 轨道构成,每个 tn 轨道的首置换构成轨道首阵列,该阵列的每一个置 换由等差数列的不同公差和不同分段排序方式来设计,通过对该阵列 ·1024·中每一个置换使用 tn 操作 n-1 次,即生成(n,n-1)PC。所述码字序列发 生器给每个元素分配 m 位,每个码字占用 n×m 个存储单元,其循环 移位寄存器组由 m 组 n 个触发器构成,执行 m 位并行 n 位串行的左移 输入、循环右移、左移输出和循环左移一系列操作,完成从轨道首阵 列到 n(n-1)个置换码字的生成过程。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生物基高性能尼龙原料 1,5-戊二胺的生物催化合成技术
已有样品/n本项目建立了从葡萄糖生产戊二胺完整的工艺包。创新了自有知识产权的赖氨酸生产菌种,糖酸转化率达到75%,是报道最高水平;通过蛋白质工程手段获得了耐受高温、高pH且具有高活性的赖氨酸脱羧酶突变体,其酶学性能处于已报道的最高水平;通过调整酶的生产工艺和赖氨酸催化工艺,利用该酶进行戊二胺转化,1吨发酵罐上6h内可以获得218g/L的戊二胺,摩尔转化率大于98%;打通了戊二胺提取路线。经过初步核算,戊二胺的生产成本可以控制在1.4万每吨左右,远远低于己二胺(2.5万每吨)。该成果已申请4项中国发明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1-12
α-烯基-β-氨基酸修饰的内吗啡肽-1 类似物及其合成和应用
阿片类镇痛药物主要通过与 μ 阿片受体结合发挥其镇痛作用。1997 年 μ 阿片受体的内源性配体内吗啡肽被发现后,科学家们对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研究表明,内吗啡肽通过与 G 蛋白偶联的 μ阿片受体结合,参与了包括痛觉、呼吸、心血管、胃肠、内分泌、行为等诸多功能的调节,其主要作用体现在镇痛功能上。其中内吗啡肽-1 ( Tyr-Pro-Trp-Phe-NH2 , EM-1 )具有优于内吗啡肽 -2(Tyr-Pro-Phe-Phe-NH2,EM-2)的治疗学特性,如奖赏行为与镇痛作用的分离,耐受的形成
兰州大学 2021-04-14
技术需求:1.压电陶瓷高居里温度材料的研发; 2.压电陶瓷低温烧结;
1.压电陶瓷高居里温度材料的研发;2.压电陶瓷低温烧结;
淄博宇海电子陶瓷有限公司 2021-08-30
我国科学家揭示茉莉酸调控番茄萜类化合物合成和抗虫性的新机制
萜类物质作为植物代谢产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化合物,在植物与病虫害互作中扮演重要角色,参与对病虫害的直接与间接防御反应。
中国农业大学 2022-04-01
上海交大薛红卫和林文慧课题组合作揭示磷脂酸调控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上海市现代种业协同创新中心薛红卫课题组和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林文慧课题组揭示了PA通过结合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Cs)或磷酸甘油酸激酶3(PGK3),竞争性抑制自噬关键复合体的形成,进而抑制细胞自噬,为细胞自噬调控机制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上海交通大学 2022-03-2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0 41 42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