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大尺寸多频段应用BiLuIG单晶薄膜材料
本项目共包括8项授权专利,另有20余项专利正处于公开阶段。 项目主要创新点为:(1)提出了一种Bi+Lu共掺杂新配方,实现了在传统GGG衬底上外延出具有大法拉第效应的BiLuIG石榴石单晶薄膜材料。 (2)提出了“缓冲法”技术,克服了无铅液相外延工艺中熔体粘度偏高,薄膜均匀性差的难题,成功制备出3英寸的高质量单晶BiLuIG薄膜材料,厚度可达20微米以上,其法拉第效应是含铅工艺制备材料的10倍。项目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在Bi+Lu共掺杂材料设计和无铅液相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声学薄膜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声学薄膜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其制备方法包 括以下步骤:首先将空心不锈钢管插入液态紫外胶并静置,再沿竖直 向上方向取出不锈钢管,在液态紫外胶自身张力的作用下,液态紫外 胶在空心不锈钢管的末端形成一层均匀的紫外胶薄膜;采用紫外光固 化该薄膜,使完全固化;制备得的声学薄膜厚度为 2.1um~8.1um,直 径为 0.11mm~2.61mm,在 0.025Hz~25000Hz 的声波频率响应范围具 有很高的灵敏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半导体薄膜断层吸收光谱仪
公司的核心产品包括系列全球首创半导体薄膜断层吸收光谱仪,并已经成功应用于高校、研究所、相关企业半导体薄膜断层检测中,并已实际发表多篇论文,平均影响因子达到10以上,获得一致好评。 一、项目进展 创意计划阶段 二、负责人及成员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入学/毕业时间 侯晓清 管理学院/工商管理 2019/2023 师鸣遥 生命学院/化学生物 2019/2023 李想 生命学院/化学生物 2020/2024 徐婧谨 电信学部/储能科学与工程 2019/2023 董梓竣 管理学院/工商管理 2019/2023 杨舒婷 化学学院/材料化学 2019/2023 吴一品 管理学院/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2020/2024 赵静怡 人文学院/环境设计 2020/2024 刘彦麟 软件学院/软件工程 2020/2024 袁子翔 管理学院/工商管理 2019/2023 三、指导教师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职务/职称 研究方向 鲁广昊 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 教授 有机半导体薄膜和器件 卜腊菊 化学学院 教授 薄膜断层分析技术及科研仪器的开发 魏泽龙 管理学院 教授 技术创新与创业管理 四、项目简介 本项目依托于西安交通大学前沿科学与技术学院以及中国西部创新港的科研平台,拥有半导体薄膜断层检测技术顶级研发团队,并已有国内外超过100所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正在采用本产品检测的数据或正在实际试用本产品,本团队可以更好了解产品需求及效果,能够实现量产、快速研发与后续更新迭代。 公司的核心产品包括系列全球首创半导体薄膜断层吸收光谱仪,并已经成功应用于高校、研究所、相关企业半导体薄膜断层检测中,并已实际发表多篇论文,平均影响因子达到10以上,获得一致好评。作为国内外首家使用软等离子体源刻蚀技术,实现了半导体薄膜断层的精准检测,占据了全球领先地位,将“卡脖子”技术转换成“杀手锏”,为基于光谱分析的半导体薄膜断层精准检测提供了中国方案,提高了我国半导体薄膜检测的科技实力水平。
西安交通大学 2022-08-10
一种金纳米棒光学薄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纳米棒光学薄膜,属于光学薄膜材料技术领域。一种金纳米棒光学薄膜,光化 学薄膜中金纳米棒呈周期排列。其优点是:本发明对不同偏振的入射波具有不同的等效折射率,故可以 制造其它器件如偏振器件、双折射器件等,在光学薄膜领域,其容易实现折射率匹配,从而达到镀膜层 数较少的情况下具有较高透过率。
武汉大学 2021-04-13
薄膜拉力机(电子拉力试验机)
产品详细介绍薄膜拉力机用途:于塑料薄膜、胶粘剂、胶粘带、不干胶、医用贴剂、离型纸、保护膜、组合盖、背板材料、无纺布、橡胶、纸张纤维等产品的拉伸、剥离、变形、撕裂、热封、粘合、穿刺力等性能测试。薄膜拉力机标准:GB 13022、GB 8808、GB 1040、GB 4850、ASTM E4、ASTM D828、ASTM D882、ASTM D1938、ASTM F904、ISO 37薄膜拉力机特征:兰光研究制造的高端产品,采用国际知名品牌零部件,进口高精传感器,仪器稳定性高;微电脑控制,液晶显示,操作简便。薄膜拉力机具备抗拉强度、最大拉断力、断裂伸长率、撕裂强度、热封强度、剥离强度、定伸应力、弹性模量多项独立试验功能;专项试验结果一目了然,无需繁琐设置、计算;最大量程500N,完全满足行业需求同时具备超高0.5级精度;超长行程1000mm满足大变形率材料的测试要求;最大量程500N,完全满足行业需求同时具备超高0.5级精度。薄膜拉力机技术指标:规       格:500N   50N (可选其一)精       度:0.5级 试验速度:50  100  150  200  250  300  500mm/min 试验宽度:30 mm(标配夹具)                   50mm (可选夹具)行       程:1000mm了解详情请致电:济南兰光0531-85068566 Labthink兰光产品: 1. 透氧仪 2. 气体渗透仪 3. 透气性测试仪 4. 透湿仪 5. 透湿性测试仪 6. 密封试验仪 7. 落镖冲击试验仪 8. 密封仪 9. 泄漏与密封强度测试仪 10. 氧气透过率测试仪 11. 热封仪 12. 氧气透过率测定仪 13. 水蒸气透过率测试仪 14. 薄膜拉力机 15. 摩擦系数仪 16. 初粘性测试仪 17. 智能电子拉力试验机 18. 撕裂度仪 19. 热缩试验仪 20. 电子剥离试验机 21. 揉搓试验仪 22. 瓶盖扭矩仪 23. 顶空分析仪 24. 磨擦试验机 25. 热封试验仪 26. 摆锤冲击试验仪 27. 墨层结合牢度试验机 28. 持粘性测试仪 29. 薄膜测厚仪 30. 雾化试验仪 31. 摩擦系数测试仪 32. 纸箱抗压试验机 33. 气相色谱仪 34. 摩擦系数测定仪 35. 测厚仪 36. 胶粘剂拉伸剪切试验机 37. 透气度测试仪
济南兰光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2021-08-23
季铵盐-氟硅丙烯酸酯嵌段共聚物抗菌涂层材料
成果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季铵盐-氟硅丙烯酸酯嵌段共聚物抗菌涂层材料。通 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或大分子引发剂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制备聚二甲 基硅氧烷-b-[聚甲基丙烯酸 N,N-二甲氨基乙酯-b-聚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b-聚 (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co-甲基丙烯酸羟乙酯)]2 多嵌段共聚物。然后加入 1-碘 辛烷进行季铵化反应,制得季铵盐-氟硅丙烯酸酯嵌段共聚物。该方法的优点是 反应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反应过程具有较好的可控性。制备的多嵌段共聚 物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和抗菌性能。这种多嵌段共聚物可以广泛应用于抗菌涂层材 料。 成果水平: 国内领先 应用范围:广泛应用于织物、室内装饰、建筑物的内、外墙、顶棚或地面、以及 家具表面。 市场分析及前景:微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通常细菌适宜繁殖生长的自然条件 为温度 23℃~38℃,相对湿度为 85%~100%,因此在温湿地区的建筑物内外墙 面,以及家具表面等适合细菌生长的表面,它们繁衍迅速.并由此生出各种酶、 酸和毒素的代谢产物,从而影响物品的外观与质量,污染环境,危害动植物的生 长和人类的健康,我国南方地区多雨潮湿,很容易滋生细菌,抗菌涂料具有筑装 饰和防霉作用的双重效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抗菌涂料的研发处于初始 阶段,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主要技术指标:抗菌性能: 测试方法:琼脂平板法。 测试结果:在 37℃下,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等进行 24 小时培养,具有显著的 抗菌效果。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100 万元。
天津大学 2021-04-1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公开招标公告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青岛市市北区敦化路138号甲西王大厦24楼23A01室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2年07月11日14点3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22-06-21
光谱型共聚焦位移传感器 及形貌扫描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成果介绍传统解决方案光源、光谱仪、共焦光路等各自独立,体积大、装配繁琐;All-in-one 高集成一体化光谱共聚焦传感器方案;光源光路、共聚焦光路和光谱分析光路一体化集成;控制电路、信号处理分析电路一体化集成;测量结果显示输出一体化集成;高可靠、高精度、低装配要求、低空间占用;紧凑型光路及关键配件(如物镜等)自主设计方案;三维扫描系统及配套面型重构算法、特征提取算法;后期将开发更先进的线光源激发共聚焦测量系统。技术创新点及参数非接触测量,完美避免工件表面划伤;广泛适用于各种材料表面测量(不透明/透明/半透明、液体等);待测工件颜色不敏感;极高的位置变化测量精度以及高的表面扫描分辨率;点成像方式,不存在通常3D扫描仪的遮挡效应;可实现大表面倾角处的位置测量;可实现多层工件(透明/半透明)各界面处的形貌扫描;无激光光源安全问题。
东南大学 2021-04-11
金属催化亚胺与一氧化碳共聚法合成多肽类材料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 一种在金属催化下亚胺与一氧化碳共聚合成多肽类聚合物材料的新的、简捷的方法,不用氨基酸为原料,以廉价的亚胺和一氧化碳为单体,在金属催化下发生交替共聚,直接生成多肽,从而使合成多肽的成本大大降低。这一途径将可以避免繁杂的合成和活化氨基酸的步骤,使得多肽的合成和传统的方法(如开环聚合反应法)相比,被大大地简化。所得到的多肽类材料,在生物医学材料和制药等领域具有重要用途。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
南开大学 2021-04-14
有机太阳能电池n-型三元共聚物受体材料
工作首次将分子内硫∙∙∙氧非共价键(S∙∙∙O)作用引入到高分子受体中,提出了构建高性能高分子受体的新策略。该工作为调节全高分子有机太阳能电池光敏层形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更为简单的方法,为发展高效、稳定的全高分子电池提供了材料和理论基础。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1 12 13
  • ...
  • 29 3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