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Armfield-C2亚音速风洞
实验内容   该设备可进行广泛的测量和演示。提供的模型和仪器的选择包括: 绕机翼和圆柱体的流动可视化研究 不同迎角下机翼周围压力分布的测量 气缸周围压力分布的测量  带前缘缝和后缘襟翼的机翼升力和阻力测量 使用皮托静压管和偏航探头测量速度和压力分布 不同形状但相同赤道直径模型的阻力测量机翼颤振的演示 使用皮托静压管和倾斜压力计校准风洞速度指示器 用尾迹测量耙研究圆柱或机翼后的尾迹   描述 Armfield风洞操作简单、安全。提供完整的独立设施,安装在脚轮上,便于移动。主要设备包括带有双部件平衡系统和风速指示器的风洞。 空气通过精心设计的收缩进入试验箱,然后是铝蜂窝流动矫直器,设计确保空气流动在大小和方向上稳定,并具有平坦的横向速度分布。 出口端的低角度扩散器有助于试验段的流动稳定性。五叶片风机位于扩散器段的出口处。风扇由变频器速度控制单元提供的交流电机驱动,可顺利控制空气速度。 平行八角形试验箱由透明丙烯酸制成,可在轨道上缩回,以允许畅通无阻地接近模型。 双组分天平由一对支承在刀刃上的天平组成,刀刃位于平行于和垂直于通道轴向中心的相互垂直轴上。施加在试验模型上的力的升力和阻力通过沿天平臂滑动的砝码进行平衡,直到达到零偏转状态。 以力为单位的刻度允许直接读取升力和阻力。整个总成与一个简单的充油减震罐相连。 模型安装在工作箱内的天平上,带有光标的量角器允许在风洞运行时快速准确地改变入射角。 风洞及其仪器的准确性使其适合本科生和简单的研究工作 风洞内有各种各样的配件可供使用。       C2-13: 多管压力计组 一个可倾斜的压力计板,配有20根管子、丙烯酸歧管和一个安装在垂直杆上的储液罐,以便在开始实验之前将基准压力计管水平的位置调整到方便的高度。 刻度长度为370mm,可容纳290mm水位计的压力测量。 通用煤油压力计适用于需要压力测量(煤油供应)的许多Armfield型号附件。     C2-14: 压力翼、气缸、尾流测量、耙和流量可视化套件 机翼剖面基于NACA 0015机翼剖面,弦长为100mm。十一个与机翼表面完全齐平的测压孔分布在外形周围,并配有设计用于连接到多管压力计C2-13的挠性管。所有管道都安装在机翼内,以避免干扰气流。 机翼位置可以调整,并且两个端板中的一个有刻度,以便直接读取迎角。   C2-14 包括: 机翼或任何其他可选模型周围的流动可视化。轻质绳线沿着模型周围的流动轮廓移动,并显示边界层分离(分离)是否发生以及在何处发生。简单的调整装置可轻松改变捆绳的长度及其垂直和水平位置。一个18管尾迹测量耙与一个25毫米直径的圆柱体其尾迹与机翼尾迹进行比较。.       C2-15: 带槽和襟翼的机翼 按照NACA 0015剖面精确加工的机翼配备有可调节的前缘槽和后缘活门。63毫米的弦和250毫米的跨度。襟翼的角度偏转和与机翼的间隙可调。 可根据NACA数据(未提供NACA详细信息)检查升力曲线斜率(经纵横比校正)、最大升力和最大阻力等实验结果。       C2-16: 皮托静压管 该产品为直径4mm的不锈钢管,带有夹头式安装卡盘,以便于在整个工作箱内完全移动。 由Prandtl设计,可在不超过偏航角至少5度的情况下进行可忽略的校正。 与偏航探头C2-17一样,该仪器设计用于对速度和压力分布感兴趣的其他模型。多管压力计C2-13用于监测压力读数。        C2-17: 偏航探头   直径4mm的不锈钢管,带有夹头式安装卡盘,以便于在整个工作箱内完全移动。   三孔式,带有中心孔,用于测定总压力。配有一个带固定螺钉的校准块,允许在风洞中进行校准。多管压力计C2-13用于监测压力读数。       C2-18: 可选阻力模型    五种型号,设计安装在升力和阻力天平中,所有型号均具有相同的赤道直径:     球形   半球形,凸向气流方向   半球形,凹向气流方向   圆盘形   流线形   提供备用支撑杆用于阻力校准。   C2-19: 压力缸 直径50mm的抛光圆柱,在0°和180°之间的十个间隔处,有19个等距的攻丝点。该模块垂直安装,通过气缸的压力分接点连接到一系列适用于多管压力计(C12-13)的软管上。   C2-20: 颤振机翼 颤振机翼由实心轻木制成,为符合NACA 0015规范的二维对称机翼。 机翼有铝制端板,每个角由两个弹簧支撑。八个悬架弹簧模拟真实三维机翼的弯曲和扭转结构特征。 攻角可调。颤振风速可通过实验确定,并与计算值进行比较。   倾斜压力计 风洞空气速度显示在倾斜压力计上,以米/秒为单位进行校准,连接到围绕在试验箱上游端的歧管上。连接至歧管的四个等距静态孔口将安装在试验箱模块产生干扰影响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订购规格   用于研究亚音速空气动力学的独立风洞,配备双部件平衡系统和空气速度指示器 特点:   - 收缩和扩散器:   精密玻璃纤维模塑件   - 试验箱: 透明亚克力,可缩回以允许接触模型 - 可在风洞运行时调整模型 - 风扇:工作箱下游的变速电机驱动装置,允许在0和26ms-1之间无级控制空速 - - 平衡:升力和阻力 升力 - 7.0N, 阻力 - 2.5N, 灵敏度 ±0.01N - 风速:直接校准的倾斜压力表上显示,单位为 m/s - 支撑结构: 一个坚固的钢框架,包括工作面,并配有脚轮便于移动 适合本科生和简单的研究工作  工作箱:304mm宽x 304mm高x 457mm长(八角形横截面)    收缩面积比: 3:1  电机功率: 1.5kW  提供用户操作手册  可选型号和设备允许: - 绕机翼和圆柱体的流动可视化研究 - 测量不同迎角下机翼周围或圆柱周围的压力分布 -带前缘缝和后缘襟翼的机翼升力和阻力测量 -使用皮托静压管和偏航探头测量速度和压力分布 -不同形状但相同赤道直径模型的阻力测量 -机翼颤振的演示 -使用皮托静压管校准风洞速度指示器 -用尾迹测量耙研究圆柱或机翼后的尾迹
欧美大地仪器设备中国有限公司 2021-12-17
高性能多功能聚四氟乙烯微孔材料的绿色制造
具有微纳多孔结构的聚四氟乙烯(PTFE)微孔材料在高效过滤、防水透声、高端织物、医疗器械等国民经济战略新兴产业的关键材料。但是,由于PTFE材料极难加工,近五十年来,只有美国Gore公司开发的拉伸法实现了PTFE微孔产品的大规模商品化生产,产值高达百亿。但是,拉伸法存在的一些顽固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如产品均匀性、产品孔径与孔隙率的。本成果颠覆传统拉伸法,创造性地提出了基于剪切诱导原位成纤工艺,巧妙地解决了存在半个多世纪的问题,可制备具有高孔隙率、小孔径、高强度的高性能PTFE微孔材料,并且可根据生产需求灵活调整产品宏观性状与微观结构,仅通过简单的工艺参数调整,即可实现具有不同微观结构的平板膜、纤维、中空纤维膜、微孔泡沫等批量化生产。与拉伸法相比,本成果工艺灵活、设备简单、能耗显著降低、无环境污染,具有良好的产业化潜力。此外,本成果提供了一种具有普适性的PTFE微孔材料改性方法,可以通过先进的复合工艺实现具有高导电、高导热等功能化PTFE材料,有效填补市场空白。围绕本成果,已发表多篇国际论文、申请四项国家发明专利、两项海外专利,在油水/固液分离、先进织物等领域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相关产品已成功验证并得到多方行业内专家认可。
山东大学 2025-02-08
用于葡萄糖色比传感的ZnFe2O4纳米颗粒-ZnO纳米纤维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ZnFe2O4纳米颗粒-ZnO纳米纤维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首先采用共电纺丝方法,沉积得到复合纳米纤维,然后经过适宜的退火工艺制得ZnFe2O4纳米颗粒-ZnO纳米纤维复合纳米材料,ZnFe2O4纳米颗粒均匀稳定的附着在ZnO纳米纤维上。另外,本发明首次将ZnFe2O4纳米颗粒-ZnO纳米纤维复合纳米材料用于葡萄糖色比传感测试,测试方法简单且灵敏度高。ZnFe2O4-ZnO形成II型异质节半导体,交叉的能级结构有利于减小载流子的复合,提高其催化性能、传感性能。另外,将ZnFe2O4纳米颗粒复合到ZnO纳米纤维上解决了颗粒团聚问题,进一步增强了其催化性能与传感性能。
浙江大学 2021-04-11
新型储氢材料 、 全固态锂离子电池材料
本团队先后承担了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二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二项以及国际合作项目一项。针对氢燃料汽车的氢储存问题,目前研发出了新型镁基复合储氢材料,其储氢量(达 6.0wt.%以上)已经超过美国能源部所要求的储氢量指标(5.5wt.%),具备了实际应用价值。在全固态锂离子电池材料研究领域,本团队还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孙学良院士合作,开展新型全固态锂离子电池材料研究。目前通过界面改性显著提高了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高倍率放电性能及寿命,相关成果发表在《ACS AppliedMaterials & Interfaces》等期刊上。一种高容量储氢材料;一种高容量长寿命全固态锂离子电池材料的改性技术。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人才需求:新材料、高分子材料专业
新材料、高分子材料专业
山东绿森塑木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2021-09-02
高效吸附环保材料
一种高效保温隔热材料 SiO2 纳米多孔气凝胶,美国已将类似的材料用于航天飞机。 这种性能优异的新型保温隔热隔声材料,其纤细的多孔网络结构使之具有极低的固态热 传导以及气态热传导。在常温常压下热导率可低达 0.02W/(m•K),是当前热导率最低的 固态材料。它不仅根据热导率推算,一块不到一寸厚的 SiO2纳米多孔气凝胶,相等于二 十至三十块普通玻璃或 15cm 厚度的混凝土墙体的隔热功能。鉴于目前建筑材料的隔热 性能差,仅上海的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 25.4%,因此有关专家呼吁应大力推广各类保温隔 热轻质材料,SiO2纳米多孔气凝胶以其优异的保温隔声性能有望成为一种环保型高效保 温隔声轻质建材。另外 SiO2纳米多孔气凝胶还具有透光性,可以有效地透过可见光,同 时可以高效地阻隔红外辐射,因此,用于建筑物可以很好地兼顾采光和节能。
同济大学 2021-04-11
新型环保夜光材料
发光材料一般可以分为两类:荧光材料和磷光材料。荧光材料的特点是在外在光线或射线照射下会发光,当外在光线或射线消失后就不会发光。而磷光材料的特点是在外在光线或射线消失后仍能长时间地发光。也就是说,荧光材料和磷光材料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余辉时间不同。所以,荧光材料又可以称作为增光材料,而磷光材料又可以称作为夜光材料。荧光材料常用于显示屏、灯管、公路交通反光牌等。磷光材料则多用于夜光钟表、暗处指示等。 很久以前,人们就能制造各种各样的夜光材料,不过绝大部分都因为性能太差得不到广泛的应用。近百年来,工业上生产和使用的夜光材料主要是“硫化锌:铜”。“硫化锌:铜”的最大缺点是余辉时间较短,只有3小时左右。为了利用“硫化锌:铜”作夜光材料,人们就在其中添加一些放射性元素,利用放射性元素的射线来刺激“硫化锌:铜”持续发光。由于放射性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硫化锌:铜”夜光材料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现在基本上不再允许生产夜光手表就是这个原因。除了国防军用如坑道等场合外,很难看到“硫化锌:铜”的踪迹。 近年来,夜光材料的研究出现重大突破,发现了一种新型的稀土夜光材料。这种稀土夜光材料的发光强度高,余辉时间长,比“硫化锌:铜”的指标要大10倍以上。新型稀土夜光材料十分稳定,其性能长时间受光发光后不会发生变化。而“硫化锌:铜”则不够稳定,在有湿气时容易变黑,性能降低。新型稀土夜光透明性较好,其粉末显淡黄色。比重为每立方厘米为3.6克。由于不再需要加入放射性元素,所以对人体健康毫无害处。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相变储能材料
相变储能材料(Phase Change Materials, PCMs)是一类利用在某一特定温度下发生物理相态变化以实现能量的存储和释放的储能材料,一般有固- 液、液-气和固- 固相变三种形式。目前固- 液相变储能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最为广泛,其工作原理为:当环境温度高于相变温度时,材料由固态转变为液态并吸收热量;而当环境温度低于相变点时,材料由液态转变为固态释放热量,从而维持环境温度在适宜水平。在相变过程中材料吸收或释放的热量,是材料单一相态温度变化时吸收或释放热量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
北京大学 2021-02-01
相变储能材料
项目简介相变储能材料(Phase Change Materials, PCMs)是一类利用在某一特定温度下发生物理相态变化以实现能量的存储和释放的储能材料,一般有固- 液、液-气和固- 固相变三种形式。目前固- 液相变储能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最为广泛,其工作原理为:当环境温度高于相变温度时,材料由固态转变为液态并吸收热量;而当环境温度低于相变点时,材料由液态转变为固态释放热量,从而维持环境温度在适宜水平。在相变过程中材料吸收或释放的热量,是材料单一相态温度变化时吸收或释放热量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相变储能材料储能原理应用范围 相变储能材料响应温度变化所吸收和释放的是热能,在能源高效利用和节能保温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如在建筑节能、太阳能利用、电力调峰、可再生能源消纳、工业余热回收、纺织品、冷链运输、医疗健康等方面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项目阶段目前主要的有机相变储能材料产品来源于石油工业的副产物,具有毒性,同时因其不会被生物降解,所以会持续产生污染。研发团队以国家“973”计划—“节能领域纳米材料机敏特性关键科学问题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制备出基于天然可再生油脂的相变储能材料,具有绿色无毒、可降解、储能密度高等优点。通过对相变储能材料进行功能化处理,使其进一步具备了高光热转换效率及良好的储热特性,可高效利用太阳能及环境余热。知识产权已申请相关专利。调配出的不同温度的相变材料合作方式1. 可根据实际情况研制具有不同相变温度的相变储能材料,满足各类需求。2. 完成建筑用相变储能材料产品的中试生产,实现了相变储能产品的规模化制备,如相变储能地板产品、相变储能板材产品、相变储能粉体(60-80 目)与颗粒产品(5-8mm)等。其中,地板和板材产品可用于室内装修,粉体和颗粒产品可作为其他建材,如涂料、砂浆、水泥、混凝土等的添加物。3. 将制备的相变储能板材应用于实际建筑中,取得了很好的控温节能效果:在北京冬季时,白天室内最多可少升温6-7℃,且温度峰值延后近2 小时;夜晚温度降低时间最多可延迟近6 小时(以降至18℃为限),有效减小了室内温度波动,并减少约18% 的采暖电能能耗。4. 研制了一套相变蓄热供暖系统,该系统可将谷电期间的电能转化为热能并存储于相变储能材料内,在非谷电期间则利用所存储的热能实现用户供暖。该系统有助于电力系统的蓄热调峰,也可有效降低终端用户的采暖成本,同时还具有体积小、效率高、节能环保、无噪音、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该系统实际的供暖试验结果表明,峰电期间仅利用存储的热量进行供暖,可使用户室内平均温度达到20℃,与市政集中供暖相比,采暖费用可降低约20%。
北京大学 2021-04-11
薄膜材料生长系统
集成电路产业需要大量高端薄膜生长设备,上个世纪80年代,MBE作为一种尖端技术,国外就对中国进行了技术封锁,禁运中国。甚至在今天,MBE仍然属于美国对中国出口的管制类产品,每一台都要经过复杂的审批过程。
南京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5 26 27
  • ...
  • 262 26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